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成年期心理发展)-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人一生中逻辑记忆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是( )(分数:2.00)A.青春期B.成年初期C.成年中期D.成年晚期3.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 )为主(分数:2.00)A.形式逻辑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辩证逻辑思维D.形象逻辑思维4.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分数:2.00)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
2、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5.智力技能与实用智力是( )提出的(分数:2.00)A.卡特尔B.布卢姆C.沙尔D.巴尔特斯6.拉文格认为,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分数:2.00)A.遵奉者水平B.公正水平C.整合水平D.自主水平7.下列正处在“延缓偿付期”的人群是( )(分数:2.00)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D.小学高年级学生8.韦克斯勒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峰应在( )(分数:2.00)A.1822 岁B.2225 岁C.2528 岁D.2830 岁9.根据荣格的理论,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倾向性更多表现出( )(分数:2.00)A.内倾性B.外倾性C.稳
3、定性D.波动性10.中年期最重要的变化是( )(分数:2.00)A.身体健康下降B.自信心越来越强C.出现更年期现象D.人际关系紧张11.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 )(分数:2.00)A.不再衰退B.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C.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D.全面减退12.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是( )的观点(分数:2.00)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13.艾里克森认为,在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是(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的确立B.发展成熟C.亲密的人际关系D.繁衍14.( )是个体心理发展较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分
4、数:2.00)A.记忆B.先天反射C.感知觉D.表象15.哈维格斯特认为,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是( )(分数:2.00)A.成年初期B.成年中期C.成年晚期D.青年期16.我国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是( )(分数:2.00)A.感觉功能B.加工速度C.工作记忆D.执行功能17.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是在( )(分数:2.00)A.中年后期B.青年后期C.老年中期D.老年后期18.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但也有人提出,老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解决( )问题(分数:2.00)A.回
5、顾一生B.反省自我C.悦纳自我D.如何面对死亡19.提出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艾里克森B.莱文森C.巴尔特斯D.哈维格斯特20.从主体调节过程研究自我发展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哈维格斯特B.巴尔特斯C.莱文森D.拉文格二、多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21.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分数:2.00)A.言语理解B.识别图形C.知觉速度D.生活常识22.关于晶体智力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B.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C.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D.在成年阶段晶体智力保持相对的稳定23.拉文格用于测量
6、自我发展的工具是( )(分数:2.00)A.句子完成测验B.实验法C.观察法D.投射测验24.成年晚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是( )(分数:2.00)A.认知老化B.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C.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D.个性持续稳定25.死亡焦虑基本特征有( )(分数:2.00)A.对躯体变化的担忧B.对伴随死亡而来的痛苦和紧张的担忧C.对时间流逝的意识D.对死亡引起的智力和情绪反应的担忧26.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过程中( )的影响作用(分数:2.00)A.教育因素起积极B.教育因素起消极C.年龄因素起积极D.年龄因素起消极27.老年人的人格变化表现在( )(分数:2.00)A.不安全感B.孤独感C.审美观D.
7、冲动性28.下列关于毕生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心理机能发展早的,衰退就晚B.心理机能发展晚的,衰退也晚C.心理机能发展晚的,衰退就早D.心理机能发展早的,衰退也早29.传统观点认为( )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分数:2.00)A.老化B.衰退C.发展D.丧失3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 )(分数:2.00)A.成熟(年龄阶段)B.社会历史文化C.非规范事件D.人际因素31.目前解释认知老化的理论主要有( )(分数:2.00)A.工作记忆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感觉功能理论32.巴尔特斯进一步发展了卡特尔的观点,把晶体智力和流体智
8、力同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提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智力技能D.实用智力33.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总是由( )和( )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分数:2.00)A.生长B.成熟C.衰退D.完善34.发展心理学家巴尔特斯认为( )(分数:2.00)A.发展的内容多种多样,发展是贯穿人的一生的B.不同的内容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C.每一种内容的发展都是获得与衰退的复杂结合D.衰老可以通过干预来适当延缓35.老年期记忆力下降是因为( )(分数:2.00)A.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B.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快C.工作记忆容量变小D.工作记忆容量变大36.按照传统观点
9、,老年丧失期指的是( )(分数:2.00)A.身心健康B.经济收入C.社会角色D.生活价值37.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表现在( )(分数:2.00)A.认真与马虎B.亲密和孤独C.真实性和虚伪性D.闭锁性和开放性38.成年初期个体在观察力方面具有( )(分数:2.00)A.主动性B.被动性C.多维性D.持久性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9.临终心理有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40.如何面对死亡问题?(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成年期心理发展)-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10、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人一生中逻辑记忆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是( )(分数:2.00)A.青春期B.成年初期 C.成年中期D.成年晚期解析:解析:成年初期的记忆发展特点是:虽然机械记忆能力有所下降,但逻辑记忆进入发展的最高峰,其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记忆容量也很大。3.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 )为主(分数:2.00)A.形式逻辑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辩证逻辑思维 D.形象逻辑思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特点的掌握。成年初期的早期阶段人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
11、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4.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 )(分数:2.00)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B.获得创生感(繁衍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D.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艾里克森的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的理解和掌握。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5.智力技能与实用智力是( )提出的(分数:2.00)A.卡特尔B.布卢姆C.
12、沙尔D.巴尔特斯 解析:解析:巴尔特斯提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两种过程:第一种过程是基础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所以又叫做智力技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以第一种过程为主,尤其是通过正规学校教育,使儿童与青少年不断获得解决复杂任务的技能。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它主导着成年期智力的发展。如果个体具有继续练习的机会,具备使有关知识系统地、有选择地达到最优化的条件,那么属于实用智力范畴的专长、才智都可以在后半生保持增长。6.拉文格认为,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分数:2.00)A.遵奉者水平B.公正水平C.整合水平 D
13、.自主水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拉文格的自我发展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拉文格用“句子完成测验”来测量自我的发展,成年期自我发展过程主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遵奉者水平。在这一水平,个体的行为完全服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产生内疚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根据行为规则常作出“对”或“错”的判断。 公平水平,也叫良心水平。在这一水平,个体遵从的规则是真正为了自己才选择、评价的。这一水平自我变得比较复杂,开始认识世界的复杂性,但是思想仍具有两极性。 自主水平。这一水平的突出特点是能承认、接受矛盾与冲突,对矛盾与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能把现实视为复杂的、多面的,认为可以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看问
14、题。 整合水平。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在这一水平,个人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与冲突,而且会积极去调和、解决这些冲突,他们还会放弃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7.下列正处在“延缓偿付期”的人群是( )(分数:2.00)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 D.小学高年级学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延缓偿付期”的理解和掌握。艾里克森认为,1218 岁的青年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也就是在 18 岁之后的大学生时期。8.
15、韦克斯勒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峰应在( )(分数:2.00)A.1822 岁B.2225 岁 C.2528 岁D.2830 岁解析:9.根据荣格的理论,中年期自我意识的倾向性更多表现出( )(分数:2.00)A.内倾性 B.外倾性C.稳定性D.波动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荣格的人格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认为,生命力内流占优势的人属于内倾型。内倾者重视主观世界,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之中。生命力外流占优势者属于外倾型,外倾者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纵观整个人生历程,人的前半生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外倾型。个体要适应社会,要把心理活动指向外部,指向他人。当跨入中年进
16、入后半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重新逆转,更多地表现出内倾型的特点。10.中年期最重要的变化是( )(分数:2.00)A.身体健康下降B.自信心越来越强C.出现更年期现象 D.人际关系紧张解析:解析:更年期现象主要指女性更年期,在 4555 岁之间,也有提前和错后者。更年期是一个人从具有生殖能力到失去生殖能力的过渡时期,意味着月经周期的终止。有一部分人除闭经外,还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发生的基础,一是卵巢功能由逐渐衰退到最后消失,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二是由于其他器官系统的同步老化;三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进入中年后,随着睾丸功能的逐渐减退,还会出现内
17、分泌功能紊乱,出现类似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系列表现,这一时期称为男性更年期。一般说来,男性更年期要比女性更年期晚 35 年。11.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 )(分数:2.00)A.不再衰退B.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C.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 D.全面减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卡特尔等人发现,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
18、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随着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12.认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是( )的观点(分数:2.00)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 D.工作记忆理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抑制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抑制指的是主体的一个主动的压抑过程,例如把与任务无关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抑制衰退理论由 Hasher 和 Zacks 提出,也称抑制下降假说。该理论认为,抑制主要负责控制工作记忆并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防止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干扰有关信息的加工,二是防止那些不再相关的信息继
19、续留在工作记忆中,二者一起影响着有关信息的编码和提取。随着个体的衰老,这两种抑制机制的效率逐渐下降,干扰因素更容易进入到工作记忆中,减少其有效工作容量,降低活动效率,从而导致整个认知过程的衰退。13.艾里克森认为,在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是( )(分数:2.00)A.自我同一性的确立B.发展成熟C.亲密的人际关系 D.繁衍解析:14.( )是个体心理发展较早,而衰退也最早的心理机能(分数:2.00)A.记忆B.先天反射C.感知觉 D.表象解析:15.哈维格斯特认为,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是( )(分数:2.00)A.成年初期B.成年中期 C.成年晚期D
20、.青年期解析:解析:哈维格斯特提出,中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16.我国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是( )(分数:2.00)A.感觉功能 B.加工速度C.工作记忆D.执行功能解析:解析:我国研究者研究表明,感觉功能是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模型中最强有力的中介变量,它通过加工速度和加工容量间接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同时还单独调节基本心理能力的老化。17.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是在( )(分数:2.00)A.中年后期 B.青年后期C.老年中期D.老年后期解析:18.艾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
21、主要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获得完善感。但也有人提出,老年期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解决( )问题(分数:2.00)A.回顾一生B.反省自我C.悦纳自我D.如何面对死亡 解析:19.提出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艾里克森B.莱文森C.巴尔特斯 D.哈维格斯特解析:20.从主体调节过程研究自我发展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哈维格斯特B.巴尔特斯C.莱文森D.拉文格 解析:解析:拉文格是从主体调节过程研究自我发展的代表人物。拉文格认为自我发展既不单纯是序列的,也不单纯是类型的,而是二者的综合,即发展类型说,自我的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二、多选题(总题数:
22、18,分数:36.00)21.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分数:2.00)A.言语理解 B.识别图形C.知觉速度D.生活常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晶体智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22.关于晶体智力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 B.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 C.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D.在成年阶段晶体智力保持相对的稳定 解析:23.拉文格用于测量自我发展的工具是( )(分数:2.00)A.句子完成测验 B.实验法C.观察法D.投射测验 解析:解析:拉文格用于测量自我发展的
23、工具是“句子完成测验”,该测验由一系列不完整的句子组成,如“抚养一个家庭”,让被试完成整个句子。通过对被试完成整个句子的内容的分析,从而判断其自我发展水平。已有研究表明,自我发展水平与年龄正相关,但并没有显著的年龄阶段特征,它与受教育的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等变量有密切关系。24.成年晚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是( )(分数:2.00)A.认知老化 B.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C.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D.个性持续稳定 解析:解析:老年期的心理特点有: 认知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面的减退。 情绪特点是:一是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包括冷落感、孤独感、疑虑感、犹豫感、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和老朽感。二是情感体验深
24、刻而持久。三是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相比之下,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程度较高。 个性的特点是个性有所变化,表现为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容易胡乱猜疑,嫉妒心强,办事刻板,应变性差等,但是个性的持续稳定性多于变化。25.死亡焦虑基本特征有( )(分数:2.00)A.对躯体变化的担忧 B.对伴随死亡而来的痛苦和紧张的担忧 C.对时间流逝的意识 D.对死亡引起的智力和情绪反应的担忧 解析:26.在老年期认知老化的过程中( )的影响作用(分数:2.00)A.教育因素起积极 B.教育因素起消极C.年龄因素起积极D.年龄因素起消极 解析:27.老年人的人格变化表现在( )(分数:2.
25、00)A.不安全感 B.孤独感 C.审美观D.冲动性解析:解析:老年人的人格变化表现在: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28.下列关于毕生发展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心理机能发展早的,衰退就晚B.心理机能发展晚的,衰退也晚 C.心理机能发展晚的,衰退就早D.心理机能发展早的,衰退也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毕生发展观的理解和掌握。与传统观点相反的是毕生发展观。这是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包括: 心理发展贯穿一生,不仅儿童青少年在发展,中老年也在发展;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者减
26、退也早(如感知觉),反之亦然; 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即由于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也出现发展形式的变化;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29.传统观点认为( )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分数:2.00)A.老化 B.衰退 C.发展D.丧失 解析:解析:传统的观点认为,从出生到老年,心理机能是不断发展的,而到老年以后便开始衰退。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不能叫做“发展”,尤其是把老年期看做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这里的丧失主要是指
27、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3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 )(分数:2.00)A.成熟(年龄阶段) B.社会历史文化 C.非规范事件 D.人际因素解析:解析: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年龄并非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31.目前解释认知老化的理论主要有( )(分数:2.00)A.工作记忆理论 B.加工速度理论 C.抑制理论 D.感觉功能理论 解析:32.巴尔特斯进一步发展了卡特尔的观点,把晶体智力和
28、流体智力同认知心理学联系起来,提出智力发展可区分为(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智力技能 D.实用智力 解析:33.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总是由( )和( )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分数:2.00)A.生长 B.成熟C.衰退 D.完善解析:34.发展心理学家巴尔特斯认为( )(分数:2.00)A.发展的内容多种多样,发展是贯穿人的一生的 B.不同的内容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C.每一种内容的发展都是获得与衰退的复杂结合 D.衰老可以通过干预来适当延缓 解析:35.老年期记忆力下降是因为( )(分数:2.00)A.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B.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快C.工作记忆容量变
29、小 D.工作记忆容量变大解析:解析:加工速度理论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化,造成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过程需要的时间太长,造成认知的下降。比如老年期记忆力显著下降是因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从登记新信息、信息编码到信息提取,都需要太长的时间。36.按照传统观点,老年丧失期指的是( )(分数:2.00)A.身心健康 B.经济收入 C.社会角色 D.生活价值 解析:37.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表现在( )(分数:2.00)A.认真与马虎 B.亲密和孤独 C.真实性和虚伪性 D.闭锁性和开放性 解析:解析: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在整个青年期,始终共存着积极性与消极
30、性,认真与马虎,努力和懒惰,严谨和散漫等矛盾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主要表现为对双亲正反两面的矛盾感情、朋友关系中的友情和孤独、亲密和冷淡、投入和旁观等矛盾的两极性。 在日记中表现的两极性。记日记的习惯一般持续到大学毕业。日记反映出青年的坦白性和秘密性,真实性和虚伪性,自我批判和自我安慰等矛盾的两极性。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这一两极性要么激化,要么和解,其结果造成持续多年的记日记的习惯消失。 闭锁性和开放性。38.成年初期个体在观察力方面具有( )(分数:2.00)A.主动性 B.被动性C.多维性 D.持久性 解析:解析:在观察力方面,成年初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既
31、能把握对象或现象的全貌,又能深入细致地观察对象或现象的某一方面,而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持久性进一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高。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39.临终心理有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身患绝症,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心理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1)怀疑和否定期。“我不会死的!”正是此时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对医生的不满和怀疑,这种否定情绪可暂时免除其对死亡的忧郁感。 (2)忿恨期。一旦病人得知死亡已不可避免时,烦躁不安、无端生气、攻击和敌意是此期突出的行为表现。此时,应耐心帮助病人,疏导其
32、情绪。 (3)自责期。随着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承认,病人情绪反复,喜怒无常。喜欢回顾往事,责怪或追悔早年的错误,感到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如希望看到子女完婚、孙子出世等。 (4)抑郁期。病人的感觉和反应迟钝,抑郁寡言,长吁短叹,对任何事物麻木不仁。这时若极力劝慰病人,往往适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导致精神病发作。 (5)绝望期。病人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惧怕孤独但不愿吵闹,情绪趋于平和,甚至有些快感。多数人不愿死在异乡或医院里,希望回到家中与亲人厮守在一起。)解析:40.如何面对死亡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临终者需要与他人分享感受并坦诚地讨论死亡问题。要理解临终者正在经历的一切,使你能更容易在重要时刻主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只要愿意陪伴他们,真诚地分担他们的感觉,就能帮助他们感受到死亡的尊严、承认死亡的必然性和认识到死亡的意义。 对于生者,丧亲(朋友或亲属去世)之后人们通常会感到极度地悲痛,这是生者对死者的自然且正常的反应。失去亲人使人们感到自己的脆弱或者无用,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应对丧亲之后的悲痛: (1)承认并接受亲人已故去的事实。 (2)直接面对这一事实,不要把自己隔离起来。 (3)与朋友和亲属讨论你的感觉。 (4)不要用药物或者酒精压抑你的感觉。(5)让悲痛自然宣泄,不要急于发泄,也不要压抑你自己。 (6)珍重对死者的回忆,但是要接受重建个人生活的需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