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708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6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利克特(R.A.Likert)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是(分数:2.00)A.核检表法B.等距量表法C.语义差异法D.总加量表法3.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要求受测者对由专家评定等级的全部项目进行“是”或“否”反应,最后对“是”反应的项目求(分数:2.00)A.中位数B.平均数C.总和D.标准差4.关于飞机和汽车驾驶员资格证书考试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是标准参照测验,也可以是常模参照测验B

    2、.只能是标准参照测验,不能是常模参照测验C.只能是常模参照测验,不能是标准参照测验D.不能是标准参照测验,也不能是常模参照测验5.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B.詹姆斯.卡特尔C.爱德华.桑代克D.高尔顿6.对人才进行系统分类的中国思想家是(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刘邵7.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分数:2.00)A.明尼苏达人格测验B.自由联想测验C.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D.推孟的智力测验8.最早提倡测验运动,并应用等级评定和自由联想法的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B.卡特尔C.伍德沃斯D.高尔顿9.最早利用智力测验量表对智力进行科学测量的

    3、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10.当被试为年龄很小的儿童时,最好选用(分数:2.00)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速度测验D.纸笔测验11.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分数:2.00)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操作测验D.投射测验12.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比率智商B.T 分数C.Z 分数D.离差智商13.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年级当量B.百分等级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14.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分数:2.00)

    4、A.原始分数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15.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分数:2.00)A.百分等级B.标准分数C.心理年龄D.离差智商16.T 分数从本质上说是(分数:2.00)A.真分数B.百分等级分数C.标准分数D.标准九分数17.下列不属于分数合成的方法的是(分数:2.00)A.线性转换B.加权求和合成C.多重回归D.多重分段18.关于测验等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验等值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把不同的测验分数转换成同一单位系统的过程。B.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唯一的C.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可逆的D.任何两个测验之间都可以进行测验等值19.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因素分析法

    5、编制的(分数:2.00)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20.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逻辑分析法编制的(分数:2.00)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1.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面包括(分数:2.00)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精确性22.人格测验常用的方法有(分数:2.00)A.投射测验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陈量表23.属于投射测验的人格测验有(分数:2.00)A.情境模拟测验B.

    6、主题统觉测验C.MMPID.罗夏墨迹测验24.影响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有(分数:2.00)A.智力的性别差异B.智力的职业差异C.智力的文化差异D.智力的教育差异25.下列导出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比率智商B.T 分数C.CEEB 分数D.离差智商26.在选择常模团体时,确定人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总体的数目B.测验的难度C.总体的性质D.测验结果的精确度27.高尔顿在心理测量领域较早地应用了(分数:2.00)A.等级评定量表B.问卷法C.自由联想法D.智力测量28.能反映中国古代心理测量特点的是(分数:2.00)A.描述性B.定性的C.定量的D

    7、.实践性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投射测验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30.投射式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6.00)31.阐述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和联系。(分数:2.00)_32.如果现在需要你向一名刚做完某一心理测验的人反馈信息,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33.心理测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心理测验对你或将来可能对你有何用处。(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6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

    8、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利克特(R.A.Likert)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是(分数:2.00)A.核检表法B.等距量表法C.语义差异法D.总加量表法 解析:解析:利克特(R.A.Likert)于 1932 年提出利克特量表,要求受测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态度强弱按五级或六级反应,最后计算受测者在所有项目中评定等级的总和。因此本题选 D。3.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要求受测者对由专家评定等级的全部项目进行“是”或“否”反应,最后对“是”反应的项目求(分数:2.00)A.中位数 B.平均数C.总和D.标准差解析:解析:瑟斯顿 1929 年

    9、创立了等距量表法来测量态度,这种方法又叫瑟斯顿量表。他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某一态度主题,选取能代表该方面的态度语或项目若干,由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并把专家排列的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保留有效的项目以及根据专家的反应确定项目的等级。要了解某个受调查者某方面的态度,只需看其对该量表的反应,最后运用对全部项目的反应结果(等级)求中位数,以中位数表示该受调查者的态度状况。因此本题选 A。4.关于飞机和汽车驾驶员资格证书考试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是标准参照测验,也可以是常模参照测验B.只能是标准参照测验,不能是常模参照测验 C.只能是常模参照测验,不能是标准参照测验D.不能是标准参照

    10、测验,也不能是常模参照测验解析:解析:在某种情况下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必须严格区分,二者不可混淆。如飞机和汽车驾驶员资格证书考试就纯属于标准参照测验,其中不能含有常模参照测验的成分,也就是说,被试必须达到标准才能发给资格证书,而不能采用事先规定好的,考试成绩在前百分之多少之内的人发给资格证书的常模参照测验的办法。因为,要胜任飞机驾驶和汽车驾驶,必须在该方面具有绝对的行为水平。因此本题选B。5.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B.詹姆斯.卡特尔 C.爱德华.桑代克D.高尔顿解析: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于 1890 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次提出了

    11、“心理测验”这一术语。故本题选 B。6.对人才进行系统分类的中国思想家是(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刘邵 解析:解析:三国时期的刘邵在其人物志一书中,对人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故本题选 D。7.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分数:2.00)A.明尼苏达人格测验B.自由联想测验C.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D.推孟的智力测验解析:解析:比内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故本题选 c。8.最早提倡测验运动,并应用等级评定和自由联想法的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B.卡特尔C.伍德沃斯D.高尔顿 解析:解析: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英国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他最早试图用各种感觉辨别力

    12、的测量结果来推断个体智力的高低,也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因此本题选 D。9.最早利用智力测验量表对智力进行科学测量的学者是(分数:2.00)A.比内 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解析:解析:比内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故本题选 A。10.当被试为年龄很小的儿童时,最好选用(分数:2.00)A.个别测验 B.团体测验C.速度测验D.纸笔测验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适用被试群体的问题。团体测验适用于正常成人群体;个别测验适用于特殊群体,如:文盲、年龄很小的儿童等。故本题选 A。11.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分

    13、数:2.00)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 C.操作测验D.投射测验解析:解析:团体测验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群体,节省测验时间和经费,具有较高效率。故本题选 B。12.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比率智商 B.T 分数C.Z 分数D.离差智商解析:解析:比率智商是通过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计算得来,不具有标准分数的特点。故本题选A。13.下列常模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年级当量B.百分等级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 解析:解析:离差智商是将测验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数为 100、标准差为 15 的标准分数,描述个

    14、体的智力与其年龄相仿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故本题选 D。14.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分数:2.00)A.原始分数 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解析:解析:原始分数是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得到的;导出分数、常模分数、掌握分数均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故本题选 A。15.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分数:2.00)A.百分等级B.标准分数C.心理年龄 D.离差智商解析:解析:发展常模包括心理年龄常模、年级当量常模和发展顺序常模。故本题选 A。16.T 分数从本质上说是(分数:2.00)A.真分数B.百分等级分数C.标准分数 D.标准九分数解析

    15、:解析:1939 年,美国测量学家麦柯尔首先将 z 分数扩大 10 倍,再加上 50,并建议将获得的分数称为 T 分数,T 分数因此而来。故本题选 C。17.下列不属于分数合成的方法的是(分数:2.00)A.线性转换 B.加权求和合成C.多重回归D.多重分段解析:解析:分数合成包括临床诊断、加权求和合成、多重回归和多重分段等方法。故本题选 A。18.关于测验等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验等值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把不同的测验分数转换成同一单位系统的过程。B.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唯一的C.测验等值的转换关系是可逆的D.任何两个测验之间都可以进行测验等值 解析:解析:测验等值是需要满

    16、足一定的条件,它要求要等值得测验具有同一性、等信度、公平性、可递推性、对称性、唯一性。因此,不是任何两个测验都可进行等值。本题选 D。19.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分数:2.00)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解析:解析: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是使用因素分析法编制的心理测验。本题选 C。20.下列哪个测验是利用逻辑分析法编制的(分数:2.00)A.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B.明尼苏打多相人格问卷C.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D.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 解析:解析:伍德沃斯个人资料调查表是典型的使用逻辑分析法编制的心理

    17、测验。本题选 D。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21.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面包括(分数:2.00)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精确性 解析:解析: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目的是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确性四个方面评估个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共分两套,分别是言语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图形的创造性思维测验,每套都有两个复本。因此本题选 ABCD。22.人格测验常用的方法有(分数:2.00)A.投射测验 B.他评量表C.访谈法D.自陈量表 解析:解析:人格测验常用的方法有自陈量表和投射测验,其中自陈量表因为记分规则比较客观、实施手续比较简便、测验分数

    18、容易获得解释而最常使用。因此本题选 AD。23.属于投射测验的人格测验有(分数:2.00)A.情境模拟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 C.MMPID.罗夏墨迹测验 解析:解析:投射测验是通过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推断其人格。主题统觉测验是由默瑞和摩根于 1935 年创制的,后经三次修订,它是人格投射测验。它通过向受测者呈现一系列意义相对模糊的图卡,并鼓励他们按照图卡不假思索的编述故事,以此来窥探受测者的主要需要、动机、情绪、情操和人格特征。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经过长期的试验和比较研究后创制的一种人格投射测验,通过分析

    19、受测者对墨迹图片的反应探查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因此本题选 BD。24.影响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有(分数:2.00)A.智力的性别差异 B.智力的职业差异 C.智力的文化差异 D.智力的教育差异 解析:解析:不同人群的智力特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智力测验不考虑到这些差异,会对那些不熟悉测验题目的受测者产生不利的影响,智力在性别、职业、文化和教育方面中存在的差异都会造成这种影响。因此本题选 ABCD。25.下列导出分数中本质上属于标准分数的是(分数:2.00)A.比率智商B.T 分数 C.CEEB 分数 D.离差智商 解析:解析:T 分数、CEEB 分数、离差智商都是由标准分数转换而来,比率智商是利用心

    20、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计算得来,不具有标准分数的特点。故本题选 BCD。26.在选择常模团体时,确定人数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总体的数目 B.测验的难度C.总体的性质 D.测验结果的精确度 解析:解析:选择常模团体时,确定人数一般要考虑总体的数目、总体的性质和测验结果的精确度等因素。本题选 ACD。27.高尔顿在心理测量领域较早地应用了(分数:2.00)A.等级评定量表 B.问卷法 C.自由联想法 D.智力测量 解析:解析:高尔顿最早试图由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来推断个体智力的高低,也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故本题选 ABCD。28.能反映中国古代心

    21、理测量特点的是(分数:2.00)A.描述性 B.定性的 C.定量的D.实践性 解析:解析:我国古代的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均对心理测量做出过贡献,但总体上我国古代心理测量具有描述性、定性而非定量的、实践性等特点。故本题选 ABD。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投射测验有哪些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联想法。给被试一个刺激(词,墨迹等),让他说出由此联想到的东西。 (2)构造法。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 (3)完成法。让被试把不完整的句子、图画、故事补充完整。 (4)排选法。要被试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做排列

    22、。 (5)表露法。要被试利用某种媒介自由表露自己的心理状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测验的类型,依据测验的具体形式可有多种类型。30.投射式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 (2)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的心理状况、已有的经验、对未来的期望,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作用; (3)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表露出来。)解析:解析:投射式测验是向被试呈现

    23、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假设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依赖于其潜意识,进而可通过分析个体表现出的潜意识内容推测其人格特点。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6.00)31.阐述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和联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区别 对测验结果解释的参照系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预定的外部标准。这个标准是根据社会对所测特质的要求或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测验实施之前就确定的,是建立在被试团体之外的绝对标准。一般用达标与未达标的临界点(分界分数)

    24、来表示。 常模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系是常模,即标准化被试团体的平均数。常模产生在测验之后的被试团体之内,是个相对的参照点。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解释测验结果时,只需将个别被试的测验分数与标准(分界分数)相比较,从而对被试是否达到标准直接作出判定,被试之间的测验分数不必作比较,某个被试成绩的优劣不依赖于其他被试的行为表现。 常模参照测验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是用常模组的平均数来说明某个被试的测验成绩在标准化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对测验成绩的解释完全依赖于常模组,脱离了这个常模组,就失去了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功能。 分数的形式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绝对评分,被试所获得的分数是绝对分数

    25、,一般用及格与不及格、达标与未达标、录取与未录取、合格与不合格、掌握与未掌握等形式表示。 常模参照测验进行的是相对评分,被试获得的是相对分数,一般是用百分等级分数及标准分数来表示。 测验的用途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证书考试;各行各业招聘、录用考试;任职资格证书考试;从业执照考试;以及平时的各科教学考试等。 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选拔及竞赛性考试,以及能力分组等。如大学入学考试。 测验的组成不同 标准参照测验的测量目标不多,内容不广,范围不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个测量目标上有足够的测题能准确地测出被试是否达到目标的状况。测题在测验中是按测量目标分组,测题与相应的测量目标相匹配

    26、,二者有高度的一致性。测量同一目标的题目既数量充足,又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测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测量目标的需要。测题的区分度对它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被试的个别差异。 常模参照检验中的测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这样可以使被试测验成绩的分布范围较广,出现最大限度的变异性及离散度,从而增强测题对被试的鉴别能力,以利于对不同水平的被试进行可靠的区分。测题是从十分广泛的范围内抽取出来的,并以孤立和分散的形式分布在测验之中。 (2)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的联系 标准参照测验中有常模的因素 在为某种被试团体确定标;隹时,总要考虑这种被试在所测特质上的一般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标准中含有常

    27、模的因素。 标准参照测验不否认个体差异的存在 标准参照测验虽然强调标准的达成,但它并不抹杀被试问的个别差异。它承认无论在达标者内部,还是在未达标者内部,都存在着掌握百分比的不同。 在有些情况下,标准参照测验与常模参照测验可结合使用 例如有些地区为了减轻工作量将初三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合并为一次考试。这是因为这两种考试的内容都受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的制约;高中入学考试的淘汰率不高,初中毕业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可以升到高中就读。)解析:解析:常模参照测验是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的,它关注的是受测者之间的相对差异,而标准参照测验则关心的是个体的绝对水平。这种参照点的不同决定了测验获得分数的意义、测验的组成的

    28、不同。同时,这两种测验是因为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它们在用途上自然会有差异。32.如果现在需要你向一名刚做完某一心理测验的人反馈信息,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应注意的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遗传、经验、测验情景)的解释要慎重,谨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受教育经历、文化背景、面谈内容、习惯、态度、兴趣、动机、健康、言语能力以及其他测验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

    29、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解析:解析:测验分数的解释是需要谨慎和小心的,在给受测者报告分数时,应该遵循这些一般的原则。33.心理测验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心理测验对你或将来可能对你有何用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心理测验在实际中的用途主要包括: 选材:在教育、企业人事、艺术等领域,心理测验可以用来选拔相应的人才。 安置:可以利用心理测验对不同才能的人分配适合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诊断:可以用心理测验对智力落后、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者进行诊断。 评价:利用心理测验评价个体的智力水平、学业成就、人格特点等。 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中,利用心理测验提供来访者在能力、人格、临床精神障碍等方面的资料,以帮助来访者改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对自己的未来需要进行分析,比如升学、工作等,并分析心理测验能起何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让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分析心理测验的用途,旨在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掌握心理测验的用途。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