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705       资源大小:5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3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一个 n=10 的样本其均值是 21。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 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是( )。(分数:2.00)A.40B.65C.25D.213.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分数:2.00)A.因果关系B.共变关系C.函数关系D.相关关系4.“75”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分,其组距为 5,则改组的组中值是( )。(分数:2.00)A.77B.765C

    2、.775D.76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两列具有( )的测量数据,或总体为非正态的等距、等比数据。(分数:2.00)A.类别B.等级顺序C.属性D.等距6.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 )点的垂线。(分数:2.00)A.平均数B.众数C.中数D.无法确定7.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分数:2.00)A.综合虚无假设B.部分虚无假设C.组间虚无假设D.组内虚无假设8.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如果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这种错误被称为( )。(分数:2.00)A. 型错误B. 型错误C.H0 型错误D.H1 型错误9.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分数:2

    3、.00)A.线性的B.非线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10.心理测量所用的参照点( )。(分数:2.00)A.只有绝对零点B.只有相对零点C.不存在零点D.有绝对零点,也有相对零点11.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分数:2.00)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12.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分数:2.00)A.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13.常模团体样本大小,以( )。(分数:2.00)A.低于 30100 人为宜B.不低于 30100 人为宜C.必须大于 1000 人为宜D.不必限定样本的大小14.Q 分类技术的创始人是(

    4、)。(分数:2.00)A.斯蒂芬森B.罗杰斯C.马斯洛D.奥斯古德15.根据莫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分数:2.00)A.卡特尔 16 人格因素问卷(16PF)B.艾森克人格问卷(EPQ)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D.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16.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 )。(分数:2.00)A.以 100 为均数,16 为一个标准差B.以 100 为均数,15 为一个标准差C.以 95 为均数,14 为一个标准差D.以 110 为均数,15 为一个标准差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可用( )。(分数:2.00)A.皮尔逊

    5、相关B.等级差数法C.等级序数法D.等级评定法18.计算积差相关需满足( )。(分数:2.00)A.要求成对的数据B.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C.两相关变量都是连续变量D.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型的19.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 )。(分数:2.00)A.线性关系假设B.正态性假设C.独立性假设D.误差等分散性假设20.对分层抽样正确的描述包括( )。(分数:2.00)A.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抽样方法B.避免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集中或缺少某种特性C.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层次保持一致D.增加样本的代表性21.分析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 )。(分数:2.00)A.信度B.效度

    6、分析C.难度分析D.鉴别力分析22.项目的难度水平( )。(分数:2.00)A.对于选择题来说,P 值应接近 050,而各题难度在 0502 之间最合适B.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75 最合适C.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60 最合适D.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63 最合适23.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主要区别是( )。(分数:2.00)A.前者带宽更广B.后者精确度要小些C.后者可得到智能分数或 IQD.前者可得到某种特定的或多因素的组合24.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有( )。(分数:2.00)A.主题统觉测验B.16PFC.句子完成测验D.画树测验E.罗夏克莫测验三、简答题(总题数:

    7、4,分数:8.00)25.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分数:2.00)_26.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分数:2.00)_27.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28.简述自陈量表的性质及其特点。(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试论述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3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一个 n=10 的样本其均值是 21。在这个样本中增添了一

    8、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 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是( )。(分数:2.00)A.40B.65 C.25D.21解析:3.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的关系为( )。(分数:2.00)A.因果关系B.共变关系C.函数关系D.相关关系 解析:4.“75”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分,其组距为 5,则改组的组中值是( )。(分数:2.00)A.77 B.765C.775D.76解析:5.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两列具有( )的测量数据,或总体为非正态的等距、等比数据。(分数:2.00)A.类别B.等级顺序 C.属性D.等距解析:6.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 )点的垂线。(分数:2.00)A.平均数

    9、 B.众数C.中数D.无法确定解析:7.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分数:2.00)A.综合虚无假设 B.部分虚无假设C.组间虚无假设D.组内虚无假设解析:8.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如果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这种错误被称为( )。(分数:2.00)A. 型错误 B. 型错误C.H0 型错误D.H1 型错误解析:9.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 )。(分数:2.00)A.线性的B.非线性的 C.直接的D.间接的解析:10.心理测量所用的参照点( )。(分数:2.00)A.只有绝对零点B.只有相对零点 C.不存在零点D.有绝对零点,也有相对零点解析:11.

    10、在能力测验中,代表测验量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分数:2.00)A.效度B.区分度C.信度 D.难度解析:12.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分数:2.00)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解析:13.常模团体样本大小,以( )。(分数:2.00)A.低于 30100 人为宜B.不低于 30100 人为宜 C.必须大于 1000 人为宜D.不必限定样本的大小解析:14.Q 分类技术的创始人是( )。(分数:2.00)A.斯蒂芬森 B.罗杰斯C.马斯洛D.奥斯古德解析:15.根据莫瑞需要理论编制的人格测验是( )。(分数:2.00)A.卡特尔 16 人

    11、格因素问卷(16PF)B.艾森克人格问卷(EPQ)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D.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 解析:16.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 )。(分数:2.00)A.以 100 为均数,16 为一个标准差B.以 100 为均数,15 为一个标准差 C.以 95 为均数,14 为一个标准差D.以 110 为均数,15 为一个标准差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可用( )。(分数:2.00)A.皮尔逊相关 B.等级差数法 C.等级序数法 D.等级评定法解析:18.计算积差相关需满足( )。(分数:2.00)A.要求成对的数据 B.两

    12、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 C.两相关变量都是连续变量 D.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型的 解析:19.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 )。(分数:2.00)A.线性关系假设 B.正态性假设 C.独立性假设 D.误差等分散性假设 解析:20.对分层抽样正确的描述包括( )。(分数:2.00)A.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抽样方法 B.避免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集中或缺少某种特性 C.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层次保持一致 D.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解析:21.分析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 )。(分数:2.00)A.信度B.效度分析C.难度分析 D.鉴别力分析 解析:22.项目的难度水平( )。(分数:2.

    13、00)A.对于选择题来说,P 值应接近 050,而各题难度在 0502 之间最合适 B.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75 最合适 C.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60 最合适D.对于是非题来说,P 值为 063 最合适解析:23.能力倾向测验与智力测验的主要区别是( )。(分数:2.00)A.前者带宽更广B.后者精确度要小些 C.后者可得到智能分数或 IQ D.前者可得到某种特定的或多因素的组合 解析:24.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有( )。(分数:2.00)A.主题统觉测验 B.16PFC.句子完成测验 D.画树测验 E.罗夏克莫测验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5.正相关、

    14、负相关、零相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相关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情况是两列变量变动方向相同,即一种变量变动时,另一种变量亦同时发生或大或小与前一种变量同方向的变动,这称为正相关。第二种情况是两列变量中有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呈现出或大或小但与前一列变量方向相反的变动,这称为负相关。第三种情况是两列变量之间没有关系,即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做无规律的变动,这种情况称为零相关。)解析:26.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线性关系假设:即自变量 X 与因变量 Y 在总体上具有线性关系。 (2)正态性假设:指回归分析中的 Y 服从

    15、正态分布。 (3)独立性假设:即首先某一个 X 值对应的 Y 值与另一个 X 对应的Y 值之间没有关系,同时 X 产生的误差之间也要相互独立。 (4)误差等分散性假设:即特定 X 水平的误差,除了呈成随机化的常态分布,其变异量也应相等。)解析:27.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或可靠性程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2)影响信度的因素: 受试者方面。就单个被试而言,其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力、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就团体被试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全体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时,其得分

    16、分布必定会较窄,以相关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信度值必然会小,这时有可能低估真正的信度值。此外,若团体的平均水平太高或太低,同样会使测验总分的分布变窄,低估测量的真正信度。 主试者方面。不按规定实施测验,制造紧张气氛,给以特别协助,评分主观等。 测验内容方面。试题取样不当,内部一致性低,题数过少,题意模糊等。 施测情景方面。测验现场条件,如通风、温度、光线、噪音、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 测量工具方面。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都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如果一个试题的试题取样不当,则难以测查到被试心理特质的全面情况。若是被试采取押题方式应考,则所得结果的随机性更大。这时测量的信

    17、度就必然不高。相反,当一份测验中的同质性的题目数量增多之后,同一心理特质被考查到的次数就会增多,被试的成绩也就能被有效地拉开,整个团体的测验分数分布就会更广,从而提高测量的信度。 如果一个测验的试题取样不当,则无法使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提高。如果测验的题目太难,则会引起被试的随机猜答,并使得大部分人的得分偏低,整个分数的分布变窄,从而影响测量的信度。如果题目太容易,则大部分被试都将获得高分,这同样会使测验分数的分布变窄,影响测量的信度。 间隔时间。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间隔时间越久,其他变异介入的可能性越大,受外界的影响越多,信度系数便越低。)解析:28

    18、.简述自陈量表的性质及其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自陈量表的性质。自陈量表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自陈是指让受测者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自陈法多采用客观测验的形式,在量表里包括一系列陈述句或问题,每个句子或问题描述一种行为特征,要求受测者做出是否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 (2)自陈量表的特点是: 测量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题目数量多; 在同一测验中往往包含几个量表,可同时测量几个特质; 测验通常采用纸笔形式,因而可以团体施测。)解析:四、综合题(总题数:1,分数:2.00)29.试论述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项目反应理

    19、论: 含义。项目反应理论又称项目特征曲线理论,或潜在特质理论,是近 20 年来在西欧和北美各国教育与心理测量领域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教育和测量理论,它指出了个体某些特征与个体某种反应类型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在项目反应理论中,“潜在特质”是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特质,是指被试某种相对稳定的、支配其相应的测验做出反应并使反应表现出一致性的内在特质。由于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潜在特质。项目反应理论就是要研究被试的这种特质与其对项目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特点: a测量指标与被试的潜在特质联系在一起。 b用数学函数确定项目特征参数。 c通过项目信息函数来推算测量信度和标准误。

    20、项目信息函数以所有项目参数作为基础,表示出测验项目对于不同潜在特质的测量效力,项目反应理论即以此来推算测量的信度和标准误,为测量指标提供稳定的测量参数。 d在项目水平上进行分析。项目反应理论不是在测验的水平上建立测量模型,而是在项目水平上做出分析,并运用定量化的项目与能力参数,对项目反应做出定性解释。 项目反应基本假设: a知道一正确假设。如果被试知道试题的正确答案,他将做出正确的反应回答;如果被试答错了题或者对试题做了错误的反应,我们则认为他不知道这个题的正确答案。但是这个假设的逆命题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并不成立,即没有以下的假设:如果被试做对了试题或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他一定知道试题的答案。 b

    21、局部独立性。被试对某题作出正确反应的概率与对其他题的反应无关,即只有潜在特质才影响对项目作出的反应,因此假设中的“局部”是指对固定的特质水平成 值。这个假设告诉我们,在测验问题中,如果前一个项目的内容为后一个项目的正确反应提供了暗示或其他有效的信息,局部独立性假设就会遭到破坏。 c关于潜在特质空间的纬度。在项目反应理论中,所谓几维潜在特质空间,是指有几个潜在特质组成的集合。项目反应理论的主要方法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数学模型,在测得的数据与被试的特质之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以确定 值和其他特征值。目前,项目反应理论通常假设潜在特质空间是一维的,即被试的反应结果只取决于一种特质(即单个 值)。 d项目特

    22、征曲线的形式。项目反应理论的一个关键是在被试对项目做出的反应与被测试者的潜在特质之间建立某种函数关系,即所谓项目特征曲线就是相应函数的图像。项目反应理论关于项目特征曲线的假设主要有三点:第一,曲线的下端渐近线。如果某项目能够凭猜测做出正确反应的概率为 C O (即猜测参数值),那么项目特征曲线的下端渐近线为 Y=C O ,这里的 Y 指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其含义为对项目做出反应的概率,即 P()。如果假设在测验中不存在猜测因素的作用,则取 C O =O,那么项目特征曲线以 Y=O(即 P() =0)为其下端渐近线。第二,曲线的上端渐近线。通常假设曲线上端渐近线为 P()一 1(Y=1 时),是指

    23、当 值足够大时,被试的正确反应率趋近于 1。第三,曲线的升降线。项目反应理论假定曲线严格单调上升,即仅存在一个曲变点(又称拐点,曲线在此处的一阶导数为零)。 项目反应理论的模型与应用: 主要的项目反应理论模型有:双参变数的常态奥吉夫模型、双参变数的逻辑斯谛模型、三参变数的逻辑斯谛模型、单参数的逻辑斯谛模型。 项目反应理论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测验中的项目分析、成绩评估量表的设计、态度问卷的设计、题库的设计等。 (2)概化理论: 含义。概化理论(简称 GT)运用方差分析技术将来自不同测量条件的误差分解,从而选择合理的测验设计方案以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它与项目反应理论一起被称为现代

    24、测验理论,代表了测验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 概化理论的基本框架:a测量的目标与测量的面。测量的目标是指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如被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等;测量面是指测量的一组条件,也就是影响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各种情景。在测量时,我们总希望能由测量目标所引起的测验结果的变异达到最大,而由测量面所引起的变异最小。一个测量面类似于方差分析的一个自变量,也有不同水平。概化理论把每个测量面的水平所以对应的总体叫做测量的全域。测量的面还有随机和固定之分,固定面指的是面的各个水平都是固定的,在以后的测量中不再变化,当测量面固定时,一次测验的结果就可以直接推广到另一次测验中去。随机面是指在每一次测量中面的水平都是随机

    25、选取的,因此测量的条件都不会相同。一旦一个面固定了,它就成为测量目标的一部分,固定面不再属于误随着固定面的增多,测量误差来源就会变少,测量的信度就会提高。如果测量的所有面都固定了,测量的误差虽然达到了最低限度,但测验也失去了任何可推广的余地。因这种测验是完全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只能在标准化条件下进行解释和应用,离开了这一标准化的条件,测验结果也就失去了意义。 b测量的设计。概化理论的研究中首先要按照一定的测量设计方案安排测验,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分解出各种误差成分。测量的设计有交叉的、嵌套的和混合的。交叉设计。是指一个测量面所有水平与另一个测量面或测量目标的每一个水平都发生了关系,比如

    26、在一次测量中所有的评分员(r)都对试题(i)进行了评定,则评分员与试题就是交叉的,交叉设计可记为 pi。 嵌套设计。是指一个测量面或测量目标只与另一个面或测量目标的部分水平发生了关系。如在一次测验中,m 各被试每人都做了 n 个不同的测题,则称被试与测题是嵌套安排的,即为 i:p,即试题 i 嵌套于被试 p 中。 混合设计。当一个设计中既有交叉关系又有嵌套关系,这一设计就是混合设计。如 10 名被试都做了全部的试题,但每个评分员只对两个被试的全部试题评分,因而被试是嵌套于评分员之中的,而被试与试题又是交叉的,这一设计就是交叉设计,记为i(p:r)。 cG 研究与 D 研究。概化理论一般分为两步进行,即先进行 G 研究,再进行 D 研究。G 研究就是通过 G 研究的设计,借助于方差分析技术将误差分解,估计出不同来源的方差成分的大小。D 研究即决策研究,常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确定推广全域,它是指研究者要将 G 研究中的结论在哪些面上推广,及推广到这些面的哪些水平上去,即推广的范围。其次,确定 D 研究面水平的取样的大小。最后是确定 D研究的设计。D 研究的设计也可采用 G 研究中的三种设计。 d信度的估计。与经典测验理论中的信度指标一样,概化理论也给出表示测验结果可靠性的指标,常用的有概化系数与依存性系数。)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