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试卷1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 )(分数:2.00)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随机误差D.评分者误差3.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 )(分数:2.00)A.测验目的B.测验内容C.测验方法D.效标获得的时间4.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分数:2.00)A.类别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5.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
2、 )测验(分数:2.00)A.个别B.团体C.速度D.投射6.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 )(分数:2.00)A.常模分数B.团体分数C.真分数D.实得分数7.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 )(分数:2.00)A.肯德尔和谐系数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D.克伦巴赫系数8.如果研究表明,高考分数与大学学习成绩有高度正相关,那么可以认为,对于大学学习而言,高考分数具有较高的( )(分数:2.00)A.表面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区分度9.如果开放性分数与销售技巧的同伴评价存在正相关,那么你可以认为( )(分数:2.00)A.开放性分数越高
3、,销售技巧的同伴评价也越高B.开放性能使人更有效地进行销售C.销售工作能使人更开放的面对各种不同的经历D.各种经历越丰富,越能使人具有开放性并在销售工作上做得更好10.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 )方差的比率(分数:2.00)A.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总11.评价项目的主要指标是( )(分数:2.00)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和区分度12.在某一项目中,高分组的通过率为 07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 048。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分数:2.00)A.0.11B.0.7C.0.48D.0.2213.某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4、025,根据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提出的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对此项目的评价应该是( )(分数:2.00)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佳C.尚可,但需修改D.差,必须淘汰14.下列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 )(分数:2.00)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T 分数D.标准九分数15.常模分数又叫( )(分数:2.00)A.导出分数B.原始分数C.粗分数D.总体分数16.高考的最高分为 650,其百分等级为 100;最低分为 105 分,百分等级为 0。要录取 20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 80 的百分位数是( )(分数:2.00)A.500B.512C.532D.54117.当以 50 为平均数,以 1
5、0 为标准差来表示时,通常叫( )(分数:2.00)A.Z 分数B.T 分数C.标准九分数D.离差智商18.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订( )(分数:2.00)A.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一般常模D.剖面图19.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分数:2.00)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B.已出版的标准测验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D.临床观察和记录20.与正式施测的时限相比,对新编制的测验做试测时的时限应( )(分数:2.00)A.减半B.较短些C.完全一致D.较长些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1.心理测验命题在文字方面的主要要求是( )(分数:2.00
6、)A.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B.语句简明扼要C.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D.最好是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22.编制是非题应注意( )(分数:2.00)A.内容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B.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C.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双重否定D.“是”“非”题的数目应基本相等,随机排列23.在选择题目形式时,需要考虑( )(分数:2.00)A.测验的目的B.材料的性质C.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D.各种实际因素24.研究表明,( )者,测验焦虑较高(分数:2.00)A.对自己能力没有把握B.抱负水平过高求胜心切C.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D.测验成绩关系重大压力过大25.下列哪些是关于测
7、验的复本的要求的?( )(分数:2.00)A.测验题目数量相等B.相同的题目形式C.难度略高D.区分度略高26.与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有关的假设是( )(分数:2.00)A.真分数和观察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B.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C.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D.多次观察分数之和接近真分数27.复本信度的缺点有( )(分数:2.00)A.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B.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C.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D.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
8、分困难的28.在鉴别力分析中,主要的估计指标包括( )(分数:2.00)A.项目的通过率B.项目与测验总分的相关C.项目间的相关D.没有回答该项目的比例29.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分数:2.00)A.共同组设计B.运用严格平行测验C.“锚测验”设计D.运用问题行为测验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试卷1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其考虑的误差来源是( )(分数:2.00)A.内容取样 B.时间取样C.随机误差D.评分者误差
9、解析:解析:复本信度是为了看两个复本是否有一致性。因此,误差来源于内容取样。3.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 )(分数:2.00)A.测验目的 B.测验内容C.测验方法D.效标获得的时间解析:解析: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同时效度即测验所得分数可与效标同时验证,通常与心理特征的评估及诊断有关。预测效度的效标资料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通常用于选拔、分组。同时效标和预测效标意义上的差异,不是来源于时间,而是来自测验的目的。前者与用来诊断现状的测验有关,后者与预测将来结果的测验有关。4.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 )(分数:2.00
10、)A.类别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解析:解析:一般来说,心理测验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人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来说,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而且,在心理测验中,相等的单位是很难获得的。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喜欢把测验依据一定法则转换为等距量表。5.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 )测验(分数:2.00)A.个别B.团体 C.速度D.投射解析:解析:团体测验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对多数人施测。由于能在一段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因此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主试也不必经过严格的专门训练。团体测验的记分和评分较个别测验更为严格和客观,一
11、般每题都有标准答案。另外,因为标准化样组规模相当大,故团体测验更易建立常模。6.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到的平均值,即为( )(分数:2.00)A.常模分数B.团体分数C.真分数 D.实得分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经典测量理论的概念的掌握。经典测量理论又称为真分数理论,它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及测验误差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假设。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真分数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CTT 理论将其定义为被试在无数个平行的测验上得分的平均值(或期望值)。而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指某被试在一个测验形式上的得分。7.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
12、需计算( )(分数:2.00)A.肯德尔和谐系数 B.等级相关系数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D.克伦巴赫系数解析:解析:对于评分者信度的估计,当评分者人数为两人时,评分者信度等于两个评分者给同一批被试的答卷所给分数的相关系数(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或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计算)。当评分者人数多于两个人时,评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8.如果研究表明,高考分数与大学学习成绩有高度正相关,那么可以认为,对于大学学习而言,高考分数具有较高的( )(分数:2.00)A.表面效度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D.区分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预测效度的理解和掌握。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个体的行
13、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一个测验是否有效应该以实践的效果来作为检验标准。根据效标资料搜集的时间差异,实证效度可以分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种。当效标资料是与测验分数同时收集的,它就是同时效度。而当效标资料是在测验之后根据实际工作成绩来确定的,就叫预测效度。9.如果开放性分数与销售技巧的同伴评价存在正相关,那么你可以认为( )(分数:2.00)A.开放性分数越高,销售技巧的同伴评价也越高 B.开放性能使人更有效地进行销售C.销售工作能使人更开放的面对各种不同的经历D.各种经历越丰富,越能使人具有开放性并在销售工作上做得更好解析:解析:两个事物相关,只能说明二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和关联性,但不
14、能进一步地做因果推论。10.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 )方差的比率(分数:2.00)A.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总 解析:11.评价项目的主要指标是( )(分数:2.00)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和区分度 解析:解析:信度和效度是对测验总体的评价,而每一个项目检验的主要指标是难度和区分度。12.在某一项目中,高分组的通过率为 070,低分组的通过率为 048。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分数:2.00)A.0.11B.0.7C.0.48D.0.22 解析:解析:将受测群体按题目得分的高低排列,取高分人数的 27为一组,
15、他们的得分率记作 P H ;低分人数的 27为另一组,他们的得分率记作 P L 。用 D 表示区分度,则区分度为 DP H P L 。13.某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025,根据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提出的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对此项目的评价应该是( )(分数:2.00)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佳C.尚可,但需修改 D.差,必须淘汰解析:解析:根据测量学家伊贝尔判断测量优劣的项目鉴别度标准,D 值是鉴别项目测量有效性的指标,D 值越高,项目越有效。当 D019 时,项目差,必须淘汰;当 D 在 020029 之间时,项目尚可,但必须修改;当 D 在 030039 之间时,项目良好,但还是最好稍做修改;
16、而当 D040 时,项目完全可以被接受。但一般测验,D030 时,项目就可以接受了。14.下列不属于标准分数的是( )(分数:2.00)A.比率智商 B.离差智商C.T 分数D.标准九分数解析:解析:标准分数是一种具有相等单位的量数,又称作 Z 分数。它以标准差为单位度量原始分数离开其平均数的分数之上多少个标准差,或在平均数之下多少个标准差。在 Z 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线形变换,可导出多种标准分数形式。如离差智商、T 分数、标准九分数等。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不是标准分。15.常模分数又叫( )(分数:2.00)A.导出分数 B.原始分数C.粗分数D.总体分数解析:解析:原始分数指被
17、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它反映了被试答对题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但却不能直接反映出被试之间的差异状况,不能刻画出被试相互比较后所处的地位,也不能说明被试在其他等值测验上应获得什么样的分值。导出分数是指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按照常模转换的导出分数就是常模分数。16.高考的最高分为 650,其百分等级为 100;最低分为 105 分,百分等级为 0。要录取 20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 80 的百分位数是( )(分数:2.00)A.500B.512C.532D.541
18、解析:解析:知道了两个分数和两个分数所对应的百分等级后,可以用直线内插法求任何一个分数所对应的百分等级。设百分等级为 80 的百分位数为 z,则(650-x)(100-80)=(x-105)(80-0),可以求出x=541。17.当以 50 为平均数,以 10 为标准差来表示时,通常叫( )(分数:2.00)A.Z 分数B.T 分数 C.标准九分数D.离差智商解析:18.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订( )(分数:2.00)A.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 C.一般常模D.剖面图解析:19.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 )(分数:2.00)A.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 B.已出
19、版的标准测验C.理论和专家的经验D.临床观察和记录解析:解析: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目会由于有文化的不同造成测量误差。20.与正式施测的时限相比,对新编制的测验做试测时的时限应( )(分数:2.00)A.减半B.较短些C.完全一致D.较长些 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1.心理测验命题在文字方面的主要要求是( )(分数:2.00)A.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 B.语句简明扼要 C.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 D.最好是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 解析:解析:编写题目文字方面的要求为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语句要简明扼要,即排除与答案无关的因素,又不要遗漏答题所依据的必要条件;最好一句话说明一个概念
20、,尽量少使用双重否定句。22.编制是非题应注意( )(分数:2.00)A.内容以有意义的概念、事实或基本原则为基础 B.每道题只能包含一个概念 C.尽量避免否定的叙述,尤其是双重否定 D.“是”“非”题的数目应基本相等,随机排列 解析:23.在选择题目形式时,需要考虑( )(分数:2.00)A.测验的目的 B.材料的性质 C.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D.各种实际因素 解析:24.研究表明,( )者,测验焦虑较高(分数:2.00)A.对自己能力没有把握 B.抱负水平过高求胜心切 C.缺乏自信、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 D.测验成绩关系重大压力过大 解析:25.下列哪些是关于测验的复本的要求的?( )(
21、分数:2.00)A.测验题目数量相等 B.相同的题目形式 C.难度略高D.区分度略高解析:26.与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有关的假设是( )(分数:2.00)A.真分数和观察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B.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C.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D.多次观察分数之和接近真分数解析:解析:CTT 对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验误差的假定有: 实得分数与真分数存在线性关系。 测验误差的期望为 0,或误差的平均数为 0。 误差与真分数独立。 实得分数方差等于真分数方差与随机误差方差之和。 平行测验是指两个测验内容相似,测验长度、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均相同的测量同一特质的两个测验形式。
22、 对参加两个平行测验的每一被试,其真分数相同,误差分的条件方差相同且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D 项不对,不是多次观察分数之和接近真分数,而是反复测量足够多次的平均数接近真实分数。27.复本信度的缺点有( )(分数:2.00)A.如果测量的行为易受练习的影响,则复本信度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 B.由于第二个测验只改变了题目的内容,已经掌握的解题原则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同类问题 C.能够避免重测信度的一些问题,如记忆效果、学习效应等D.对于许多测验来说,建立复本是十分困难的 解析:28.在鉴别力分析中,主要的估计指标包括( )(分数:2.00)A.项目的通过率 B.项目与测验总分的相关 C.项目间的相关D.没有回答该项目的比例解析:解析:鉴别指数有两种估计方法。一是计算通过率,首先分别计算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然后用高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减去低分组在该项目上的通过率。二是相关法,求和题目和总分或者校标的相关。29.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分数:2.00)A.共同组设计 B.运用严格平行测验C.“锚测验”设计 D.运用问题行为测验解析:解析:等值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以“人”为媒介的共同组设计,即让一组人接受不同的测验版本;另一类是以“题目”为媒介的“锚测验“设计,即在不同测验版本中含有共同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