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35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婴儿早期主要空间定向的主导方式是( )。(分数:2.00)A.听觉B.视觉C.触觉D.嗅觉3.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皮亚杰B.科尔伯格C.埃里克森D.海茨格4.下列哪项不是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原因( )。(分数:2.00)A.自我意识高涨B.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C.独立意识D.思维批判性5.以下哪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并于 1930
2、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分数:2.00)A.杜威B.霍尔C.格赛尔D.何林沃斯6.儿童在掌握守恒概念时,最先掌握的是( )。(分数:2.00)A.体积守恒B.重量守恒C.物质守恒D.数量守恒7.人们对( )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证明人们可以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的最好事例。(分数:2.00)A.唐氏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8.儿童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分数:2.00)A.2 岁B.4 岁C.6 岁D.22 岁9.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在( )下学期前后。(分数:2.00)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3、10.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 )。(分数:2.00)A.怀孕 1 一 2 个月B.怀孕 68 个月C.怀孕 3 一 4 个月D.怀孕 11 一 12 个月11.幼儿的身体攻击行为在( )岁达到顶点。(分数:2.00)A.3B.4C.5D.61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分数:2.00)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系统D.宏观系统13.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年龄阶段是在( )。(分数:2.00)A.高中二年级B.高中三年级C.初中二年级D.初中三年级14.青少年消极心境体验较高的阶段是
4、在( )。(分数:2.00)A.学龄前期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5.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为( )。(分数:2.00)A.语气词一名词一形容词一动词B.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一介词C.名词一形容词一助词一动词D.形容词一动词一名词一虚词16.婴儿基本语法掌握的关键期是( )。(分数:2.00)A.10 一 15 个月B.19 一 21 个月C.20 一 30 个月D.2 岁以后17.5 岁的星星喜欢帮妈妈洗衣服,但总弄得全身湿湿的,遭到了妈妈的喝斥,并禁止她再洗衣服。此阶段儿童发展的任务是( )。(分数:2.00)A.信任一不信任B.勤奋一自卑C.
5、羞怯一疑虑D.主动一内疚18.美国的众多学校都在致力于建立“学校一家庭联盟”,以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并且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来,使学校、孩子和家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体现了以下哪个系统?( )。(分数:2.00)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9.婴儿出生时所具有的笑的反应是( )。(分数:2.00)A.诱发性的B.反射性的C.内源性的D.社会性的20.消极词汇是指( )。(分数:2.00)A.意义消极的词汇B.儿童不能理解的词汇C.儿童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D.儿童既能掌握又能理解的词汇21.小学儿童的品德是(
6、 )。(分数:2.00)A.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B.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C.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D.从习惯型向服从型过渡22.以下属于成年期的发展任务有( )。(分数:2.00)A.如何运用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B.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C.取得工作及人生其他各方面的成绩D.达到对社会的新适应,获得自身的发展23.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以上描述是关于( )的游戏理论。(分数:2.00)A.精神分析理论B.早期的游戏理论C.当代的游戏理论D.学习理论E.认知动力说24.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下列对同一性扩散的描
7、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没有进行探索B.个体没有进行自我探索C.个体没有进行自我投入D.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25.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分数:2.00)A.社会环境B.平衡C.物理条件D.成熟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区别。(分数:2.00)_27.什么是“角色采择技能”?阐述培养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 35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
8、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解析:2.婴儿早期主要空间定向的主导方式是( )。(分数:2.00)A.听觉 B.视觉C.触觉D.嗅觉解析:解析: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胎儿在成长到 5 一 6 个月时已经建立了听觉系统,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3.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皮亚杰 B.科尔伯格C.埃里克森D.海茨格解析:解析: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他采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重视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4.下列哪项不是青少年反
9、抗心理出现的原因( )。(分数:2.00)A.自我意识高涨B.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C.独立意识D.思维批判性 解析:解析:反抗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5.以下哪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并于 1930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分数:2.00)A.杜威B.霍尔C.格赛尔D.何林沃斯 解析:6.儿童在掌握守恒概念时,最先掌握的是( )。(分数:2.00)A.体积守恒B.重量守恒C.物质守恒D.数量守恒 解析:7.人们对( )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是证明人们可以控制和改变遗传因素的最好事例。(分数:2.00)A.唐氏
10、综合征B.苯丙酮尿症 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解析:解析:苯丙酮尿症已经可以被早期发现和干预了。8.儿童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分数:2.00)A.2 岁B.4 岁 C.6 岁D.22 岁解析:解析:自我情绪体验发生转折的年龄是 4 岁。千万不要选 D,因为 22 岁的个体就不是儿童了啊!9.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在( )下学期前后。(分数:2.00)A.二年级B.三年级 C.四年级D.五年级解析:10.一般认为,母亲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的时间是( )。(分数:2.00)A.怀孕 1 一 2 个月B.怀孕 68 个月C.怀孕 3 一 4 个月 D.怀孕 1
11、1 一 12 个月解析:解析:千万别选 D,怀孕的时间怎么可能长达 1112 个月呢?11.幼儿的身体攻击行为在( )岁达到顶点。(分数:2.00)A.3B.4 C.5D.6解析:解析:小知识点:4 岁的孩子的身体攻击行为到达顶点。记住吧!1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属于生态系统的( )。(分数:2.00)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C.外系统D.宏观系统 解析:解析:参见宏观系统的定义。13.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年龄阶段是在( )。(分数:2.00)A.高中二年级B.高中三年级C.初中二年级 D.初中三年级解析:解析:青少年期,个体的形象思维
12、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时,初步完成转化。14.青少年消极心境体验较高的阶段是在( )。(分数:2.00)A.学龄前期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解析:解析:青少年的积极心境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消极心境的变化则呈现倒 U 型趋势,他们主要在高中阶段体验到较高的消极心境。15.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在词类范围的日益扩大,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为( )。(分数:2.00)A.语气词一名词一形容词一动词B.名词一动词一形容词一介词 C.名词一形容词一助词一动词D.形容词一动词一名词一虚词解析:解析:幼儿先掌
13、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虚词如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掌握得比较晚。16.婴儿基本语法掌握的关键期是( )。(分数:2.00)A.10 一 15 个月B.19 一 21 个月C.20 一 30 个月 D.2 岁以后解析:解析:大量研究表明,20 一 30 个月是婴儿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 36 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成为一个颇具表达能力的“谈话者”。17.5 岁的星星喜欢帮妈妈洗衣服,但总弄得全身湿湿的,遭到了妈妈的喝斥,并禁止她再洗衣服。此阶段儿童发展的任务是( )。(分数:2.00)A.信任一不信任B.勤奋一自卑C.羞怯一
14、疑虑D.主动一内疚 解析:解析:47 岁的儿童处于学前期或游戏期,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18.美国的众多学校都在致力于建立“学校一家庭联盟”,以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并且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来,使学校、孩子和家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体现了以下哪个系统?( )。(分数:2.00)A.微观系统B.中介系统 C.外层系统D.宏观系统解析:解析: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模型被称为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心理学应该在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的发展,他将行为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介系统是指个体与所
15、处的微观系统以及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和过程,学校和家庭都属于微观系统,而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则属于中介系统。二、多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9.婴儿出生时所具有的笑的反应是( )。(分数:2.00)A.诱发性的 B.反射性的 C.内源性的 D.社会性的解析:解析:可能会漏选“诱发性的”这一选项,要注意。20.消极词汇是指( )。(分数:2.00)A.意义消极的词汇B.儿童不能理解的词汇 C.儿童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D.儿童既能掌握又能理解的词汇解析:解析:D 项是积极词汇的含义,A 项则属于望文生义。21.小学儿童的品德是( )。(分数:2.00)A.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
16、B.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 C.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 D.从习惯型向服从型过渡解析:解析:D 项应该改为“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22.以下属于成年期的发展任务有( )。(分数:2.00)A.如何运用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 B.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C.取得工作及人生其他各方面的成绩 D.达到对社会的新适应,获得自身的发展 解析:解析:在成年早期,个体在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发展任务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23.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以上描述是关于( )的游戏理论。(分数:2.0
17、0)A.精神分析理论B.早期的游戏理论C.当代的游戏理论 D.学习理论E.认知动力说 解析:24.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下列对同一性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没有进行探索B.个体没有进行自我探索 C.个体没有进行自我投入 D.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解析:解析:A 选项属于同一性早期封闭类型,D 选项是同一性延缓的表现。25.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分数:2.00)A.社会环境 B.平衡 C.物理条件 D.成熟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和平衡。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成熟;物
18、理条件是指个体对物体做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平衡则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6.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本我的力量,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本我。 第二,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
19、仅把儿童囿于母亲一儿童一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第三,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第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非善亦非恶,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或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第五,二者都把人格的发展看作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但是埃里克森不像弗洛伊德那样悲观,他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并不一定会导致弗洛伊德所说的病理性的后果
20、。埃里克森也指出,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并不等于这个矛盾就不复存在,在以后的阶段里,仍有可能出现先前已经解决的矛盾。)解析:27.什么是“角色采择技能”?阐述培养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角色采择能力指的是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训练角色采择技能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他人的处境,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可见角色扮演能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此情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旁观时要有分析与评论,这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