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2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5,分数:130.00)1.下列对人的大脑两半球描述错误的是( )A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B右半球的灰质多于左半球C左右半球的颞叶不对称性是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D左右半球的神经递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分数:2.00)A.B.C.D.2.下列对大脑机能的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A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B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C定位说只是颅相说的延续D定位说缺少科学依据(分数:2.00)A.B.C.D.3.下列对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
2、或“事物”B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C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并非一个连续体D意识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分数:2.00)A.B.C.D.4.以下关于朝向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反射B朝向反射是由习惯化引起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生存经验的影响C朝向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只涉及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D朝向反射在人和动物生长成熟后就会消失(分数:2.00)A.B.C.D.5.由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聚合而成视神经的区域是( )A盲点 B中央窝C大脑枕叶的纹状 D视交
3、叉(分数:2.00)A.B.C.D.6.下列关于色觉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杨一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可以解释红绿色盲B杨一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认为色觉经验是由感红、感蓝、感绿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C黑林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上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作用下表现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D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照三色理论的原理产生的;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颜色的信息加工是符合对立过程理论的(分数:2.00)A.B.C.D.7.下列有关听觉理论说明正确的是( )A频率理论强调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B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 400Hz 时,听神经
4、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D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分数:2.00)A.B.C.D.8.经常在一起的同学容易被他人知觉为好朋友,这是运用了知觉的哪种组织原则?( )A邻近性 B相似性 C封闭性 D简单性(分数:2.00)A.B.C.D.9.下列深度知觉的线索中,只对近距离(12 米)起作用的是( )A眼肌调节 B双眼视轴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线索(分数:2.00)A.B.C.D.10.下列哪一双耳刺激的差距不是声音定
5、向的主要线索?( )A时间差 B强度差 C位相差 D方位差(分数:2.00)A.B.C.D.11.下列关于感觉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觉记忆储存的时间非常短,大约在 0.252 分钟之间B感觉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小于 7C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D感觉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情景的感受记忆(分数:2.00)A.B.C.D.12.过度学习是指( )A学习时间过长超过一般精力集中的时间B学习材料过于重复的题海战术C学习到恰能成诵之后继续学习一段时间D当学习疲劳时由一门课程的学习转换到另一门课程的学习的现象(分数:2.00)A.B.C.D.13.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
6、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需要下列哪个特点产生作用?(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间接性C思维对经验的改组 D思维的发散性(分数:2.00)A.B.C.D.14.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叫( )A问题解决 B认知操作 C思维运作 D学习(分数:2.00)A.B.C.D.15.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是( )A动机越强,问题越容易解决B动机越强,问题越不容易解决C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D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 U 曲线的形式(分数:2.00)A.B.C.D.16.库珀等人的“心
7、理旋转”实验说明了表象的( )A直观性 B概括性 C独特性 D可操作性(分数:2.00)A.B.C.D.17.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共同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A情境性和简略性 B反应性和间接性C展开性和计划性 D随意性和隐蔽性(分数:2.00)A.B.C.D.18.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出现阅读障碍,切除大脑的什么部位会引起这种现象?(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角回 D缘上回(分数:2.00)A.B.C.D.19.一个人想跳槽去更大的城市工作,他想到大城市的许多好处,如工资高、机遇多,但又担心房价高、孩子入托难等问题;留在原城市工作,虽然购房、孩子入托都不存在困难,但又
8、不满工资低、机遇少的现状,为此造成了( )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分数:2.00)A.B.C.D.20.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C精神分析 D生态系统理论(分数:2.00)A.B.C.D.21.婴儿脑发展最快的区域是( )A小脑和脑干 B中脑和脑干 C小脑和中脑 D大脑和中脑(分数:2.00)A.B.C.D.22.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的出发点,认为创造和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遗传特性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 B斯金纳 C勒纳伯格 D乔姆斯基(分数:2.00)A.B.C.D.23.2、3 岁以
9、后,儿童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根据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的依恋处于(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B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期C特定依恋期 D目标调整的参与期(分数:2.00)A.B.C.D.24.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目的定向阶段C“好孩子”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阶段(分数:2.00)A.B.C.D.25.认为进入成年初期后,由于个体渐渐意识到就同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观点以及多种解决方法,个
10、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个体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帕瑞 C拉勃维维夫 D沙尔(分数:2.00)A.B.C.D.26.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奇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分数:2.00)A.B.C.D.27.“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蕴含的思想是( )A教学促进发展 B教学适应发展C教学跟随发展 D教学与发展同行(分数:2.00)A.B.C.D.28.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 )A环境加强效应
11、 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 D反应促进效应(分数:2.00)A.B.C.D.29.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同化 D知识的评价(分数:2.00)A.B.C.D.30.下面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D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B.C.D.31.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成就(分数:2.00)A.B
12、.C.D.32.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 )A追求成功的动机 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 D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33.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 B马斯洛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分数:2.00)A.B.C.D.34.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蜓是益虫”,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概念(分数:2.00)A.B.C.D.35.强调前
13、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A经验概括说 B共同要素说 C关系转移说 D结构匹配说(分数:2.00)A.B.C.D.36.率先对记忆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A缪勒 B贝塞尔 C艾宾浩斯 D铁钦纳(分数:2.00)A.B.C.D.37.疲劳、焦虑、饥饿、动机等自变量属于( )A刺激变量 B环境变量C被试固有的特性 D暂时的被试变量(分数:2.00)A.B.C.D.38.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淀粉片冒充包治百病的“神药”来蒙骗老人,可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受骗的老人在食用这些“神药”后病痛果然减轻了许多,这实际上是一种(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顺序效应
14、(分数:2.00)A.B.C.D.39.如果一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是(O 1) X1(O2) X0(O3) X1(O4) X0(O5),那么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A固定组比较设计 B相等时间样本设计C时间序列设计 D相关研究设计(分数:2.00)A.B.C.D.40.一个 234 的完全随机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几个主效应?( )A2 个 B3 个 C12 个 D24 个(分数:2.00)A.B.C.D.41.在一项研究记忆的实验中,要求 A 组被试在前后两次记忆测试中间学习记忆技巧,要求 B 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之间休息,则 A 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B前测一后测控制
15、组设计的实验组C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D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分数:2.00)A.B.C.D.42.下列不属于实验法优点的是( )A可重复验证 B能探求因果关系C主动性 D生态效度高(分数:2.00)A.B.C.D.43.下列关于反应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时是感觉器官和大脑加工刺激的时间B反应时是神经传入、传出加工刺激的时间C反应时是肌肉效应器反应所需的时间D反应时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分数:2.00)A.B.C.D.44.下列心理学实验中,不是利用减法法的是( )A斯腾伯格关于短时记忆提取的实验B波斯纳证明短时记忆存在视觉编码的实验C库珀和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D格林沃尔
16、德的内隐联想测验(分数:2.00)A.B.C.D.45.在一项 ABC 反应时实验中,一被试完成 A 反应时的时间是 100 毫秒,完成 B 反应时的时间是 450 毫秒,完成 C 反应时的时间是 300 毫秒,则该被试选择反应的时间是( )A150 毫秒 B200 毫秒 C300 毫秒 D350 毫秒(分数:2.00)A.B.C.D.46.研究内隐态度的特点,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原理是( )A减法法 B加法法C开窗实验技术 D速度一准确性权衡法(分数:2.00)A.B.C.D.47.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时所产生的误差?( )A平均误差 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 D练习误差(分数:
17、2.00)A.B.C.D.48.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基本方法是( )A极限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心理量表法(分数:2.00)A.B.C.D.49.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被试可以主动调节比较刺激,在整个实验中可以保持较高水平的积极性的实验方法是( )A最小变化法 B恒定刺激法 C平均差误法 D阶梯法(分数:2.00)A.B.C.D.50.运用数量估计法制作心理量表的心理学家是( )A费希纳 B韦伯 C艾宾浩斯 D斯蒂文斯(分数:2.00)A.B.C.D.51.假设检验中的 错误与信号检测论中的哪项相似?( )A击中 B漏报 C虚报 D正确拒斥(分数:2.00)A.B.C.D.52.
18、某研究者想使用信号检测论方法考察新教师与老教师抓作弊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噪音是( )A新教师 B老教师C作弊的学生 D没有作弊的学生(分数:2.00)A.B.C.D.53.在“非典”流行严重时期,只要是有发烧病人都需要进行隔离,此时( )A严格的反应标准使 提高B严格的反应标准使 降低C宽松的反应标准使 提高D宽松的反应标准使 降低(分数:2.00)A.B.C.D.54.值夜勤的飞行员或消防队员,在值勤以前,最好带上以下哪种颜色的眼镜在室内活动,以使他们在紧急任务时,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适应过程?( )A绿色 B蓝色 C红色 D黄色(分数:2.00)A.B.C.D.55.下列不能为无觉察实验提供证据
19、的是( )A加掩蔽的 Stroop 启动实验 B阈下词汇确定C盲视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分数:2.00)A.B.C.D.56.为了解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数目是多少,需要制作( )A次数分布表 B次数分布图C累加次数分布表 D累加次数百分数分布表(分数:2.00)A.B.C.D.57.下列数据可以计算平均数的是( )A分类数据 B等级数据C同质等距数据 D成指数变化的数据(分数:2.00)A.B.C.D.58.如果在甲分布中 P90-P10=35,在乙分布中 P90-P10=30,两个分布的离散程度是(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比较(分数:2.00)A.B.C.D.59.推论统
20、计的创始者是( )A皮尔逊 B费舍 C瑟斯顿 D桑代克(分数:2.00)A.B.C.D.60.已知 X 和 Y 的相关系数 r1是 0.38,在 0.05 的水平上显著,A 与 B 的相关系数 r2是 0.18,在 0.05 的水平上不显著,则( )Ar 1与 r2在 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Br 1与 r2在统计上肯定有显著差异C无法推知 r1与 r2在统计上差异是否显著Dr 1与 r2在统计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数:2.00)A.B.C.D.61.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扩大样本容量,犯类错误的概率增加B两个总体间关系小,正确拒 H0的概率增加C统计效力一般不会比 水
21、平小,1-D如果实验者甲用 =0.05 的标准,实验者乙用 =0.1 的标准,实验者甲犯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分数:2.00)A.B.C.D.62.有 200 人参加工作满意度心理测验,被试在奇数题与偶数题上的得分相关系数为 0.80,假定被试在奇数题与偶数题上得分变异数相等的情况下,该测验的信度是( )A0.89 B0.70 C0.98 D0.79(分数:2.00)A.B.C.D.63.当两个以上评分者为某一被试群体评分时,计算其评分者的信度一般采用( )A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B克龙巴赫 系数公式C肯德尔和谐系数公式 D柯伊特信度公式(分数:2.00)A.B.C.D.64.一项四选一
22、的测验题的难度 P4=0.5,一项三选一的测验题的难度 P3=0.5则说明两题的实际难度( )A相等 B无法比较 CP 4P 3 DP 3P 4(分数:2.00)A.B.C.D.65.下列对主题统觉测验描述错误的是( )A由 30 张黑白图片和 1 张空白卡组成B测试卡片分为 4 组C测试者必须一次完成测验D从需要、情绪、压力 3 个变量综合解释(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30.00)66.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有( )(分数:3.00)A.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B.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C.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支架
23、,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D.在神经元的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67.下列对睡眠与梦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3.00)A.睡眠时并非完全失去意识,睡眠是意识的一种形式B.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阶段C.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四个阶段,否则就预示着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D.个体只有在第四阶段,即深度睡眠时期,很难被唤醒68.以下对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3.00)A.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B.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C.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
24、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D.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69.下列关于性格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具有层次性B.各种性格特征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C.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结合D.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具有一贯性70.下面的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具有强化论思想的有( )(分数:3.00)A.桑代克B.托尔曼C.斯金纳D.班杜拉71.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课题的选择通常有哪些来源?( )(分数:3.00)A.实际需要B.理论需要C.个人经验D.前人研究和文献资料72.在反应时的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办法有( )(分数:3.00)A.改
25、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之间间隔的时间B.取消被试C.实验前向被试明确提出要求D.插入“侦察试验”73.敏感性可以表现为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之间的分离程度,则( )(分数:3.00)A.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高B.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敏感性越低C.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低D.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小,敏感性越高74.下列符合标准分数的性质的是( )(分数:3.00)A.Z 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一个相对量B.Z 分数可以是负值也可以是正值C.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 Z 分数的标准差为 1D.若原始数据分布呈正态,则转化得到的 Z 分数均值为 075.正态分布理论可以应用于( )(分数:3
26、.00)A.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B.确定测验题目的难易度C.在能力分组或等级评定时确定人数D.测验分数的正态化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0)76.简述构成气质类型的主要特征。(分数:10.00)_77.简述皮亚杰和信息加工理论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并比较异同。(分数:10.00)_78.简述维纳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分数:10.00)_79.学业考试成绩为 z,智力测验分数为 y,已知这两者的 rxy=0.5IQ=100+15Z,某学校根据学业成绩录取学生,录取率为 15%,若一个智商为 115 的学生问你他被录取的可能性为多少?你如何回答他?(分数:10.00)_80.简述相关分
27、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分数:10.00)_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90.00)81.试述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分数:30.00)_82.下表是两个年龄组被试的运动时间(1/10 秒)被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青年 8 9 7 10 11 9老年 16 19 20 15 18 18(1)比较两组运动时间的平均数。(2)分别计算各组的 CV 值。(3)说明哪一组平均数的代表性比较大,为什么?(分数:30.00)_83.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比较其异同,并举例说明。(分数:30.00)_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2 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
28、)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5,分数:130.00)1.下列对人的大脑两半球描述错误的是( )A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B右半球的灰质多于左半球C左右半球的颞叶不对称性是与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D左右半球的神经递质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大脑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ACD 三项都是正确的描述,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所以 B 项符合题目要求。2.下列对大脑机能的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A真正的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B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C定位说只是颅相说的延续D定位说缺少科学依据(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真正的
29、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如 1825 年波伊劳德、1861 年布洛卡、1874年威尔尼克等人的研究。其他选项是片面的。3.下列对意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B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C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并非一个连续体D意识存在着一般性的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4.以下关于朝向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
30、同具有的一种反射B朝向反射是由习惯化引起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生存经验的影响C朝向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只涉及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D朝向反射在人和动物生长成熟后就会消失(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朝向反射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反射。它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当习惯化之后,朝向反射就会消失。5.由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聚合而成视神经的区域是( )A盲点 B中央窝C大脑枕叶的纹状 D视交叉(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6.下列关于色觉理
31、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杨一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可以解释红绿色盲B杨一赫尔姆霍茨的三色说认为色觉经验是由感红、感蓝、感绿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C黑林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上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在光刺激作用下表现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D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照三色理论的原理产生的;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颜色的信息加工是符合对立过程理论的(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三色说虽然得到证实,但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解释红绿色盲。按照这一理论,红绿色盲患者应该缺乏感红和感绿锥体细胞,而由于黄色是红和绿混合产生的,因此,缺乏感红和感绿细胞的患者不可能具有黄色的色觉
32、经验,但这与事实不符。BCD 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7.下列有关听觉理论说明正确的是( )A频率理论强调基底膜不同部位的神经纤维的长度对辨别音调的作用B共鸣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 400Hz 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反应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C行波理论认为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人耳因而得以实现对不同频率的分析D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选项 A 是对共鸣理论的描述;B 项是对齐射理论的描述;D 项的描述则是属于频率理论。8.经常在一起的同学容易被他人知觉为
33、好朋友,这是运用了知觉的哪种组织原则?( )A邻近性 B相似性 C封闭性 D简单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题目“经常在一起”表达了空间上的邻近性,A 项符合。9.下列深度知觉的线索中,只对近距离(12 米)起作用的是( )A眼肌调节 B双眼视轴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线索(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眼肌调节作用对分辨度和距离的作用较小,只在几米(12 米)范围内有效,而且也不很精确。10.下列哪一双耳刺激的差距不是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A时间差 B强度差 C位相差 D方位差(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听觉方位定向的能力主要来自
34、两耳听觉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三项。11.下列关于感觉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觉记忆储存的时间非常短,大约在 0.252 分钟之间B感觉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小于 7C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D感觉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情景的感受记忆(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一般为 0.252 秒,容量较大,所以选项 A、B 错误;D 项是情景记忆的含义。12.过度学习是指( )A学习时间过长超过一般精力集中的时间B学习材料过于重复的题海战术C学习到恰能成诵之后继续学习一段时间D当学习疲劳时由一门课程的学习转换到另一门课程的学习
35、的现象(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学习的程度是影响遗忘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学习的材料比低度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效果要好,过度学习指的是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13.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需要下列哪个特点产生作用?(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间接性C思维对经验的改组 D思维的发散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一般来讲,思维是和探索、发现新事物相联系的过程,它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14.由一定情景引起
36、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叫( )A问题解决 B认知操作 C思维运作 D学习(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5.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是( )A动机越强,问题越容易解决B动机越强,问题越不容易解决C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D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 U 曲线的形式(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了中等强度动机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中等程度的动机强度是解
37、决问题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动机与问题解决的效率的关系呈现为倒 U 曲线的形式。16.库珀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表象的( )A直观性 B概括性 C独特性 D可操作性(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库珀等人的实验表明被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作出判断,这说明了被试对表象的心理操作。17.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共同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A情境性和简略性 B反应性和间接性C展开性和计划性 D随意性和隐蔽性(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都是展开性的,都具有计划性的特点,往往需
38、要较长的酝酿时间。18.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出现阅读障碍,切除大脑的什么部位会引起这种现象?(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角回 D缘上回(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角回负责书面语言和口语之间的相互转化,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引起题目所述障碍。19.一个人想跳槽去更大的城市工作,他想到大城市的许多好处,如工资高、机遇多,但又担心房价高、孩子入托难等问题;留在原城市工作,虽然购房、孩子入托都不存在困难,但又不满工资低、机遇少的现状,为此造成了( )A接近接近型冲突 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 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分数:
39、2.00)A.B.C.D. 解析:解析 题目所述符合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当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时,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即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20.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C精神分析 D生态系统理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决定作用;人本主义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态系统理论强调自然状态下的环境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因素;精神分析重视儿童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1.婴儿脑发展最快
40、的区域是( )A小脑和脑干 B中脑和脑干 C小脑和中脑 D大脑和中脑(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脑干和中脑是生命的中枢,具有控制主要生物机能的作用。在婴儿期,脑干和中脑是发展最快的区域。22.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的出发点,认为创造和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遗传特性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 B斯金纳 C勒纳伯格 D乔姆斯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勒纳伯格提出“自然成熟说”,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的出发点,认为创造和理解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遗传特性。23.2、3 岁以后,儿童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根
41、据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的依恋处于(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 B选择性的社会性反应期C特定依恋期 D目标调整的参与期(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的特点是: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逐渐学会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24.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工具目的定向阶段C“好孩子”定向阶段 D社会契约阶段(分数:2.00)A
42、.B. C.D.解析:解析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处于工具目的定向阶段的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能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25.认为进入成年初期后,由于个体渐渐意识到就同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观点以及多种解决方法,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个体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帕瑞 C拉勃维维夫 D沙尔(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帕瑞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进入成年初期后,由于个体渐渐意识到就同一个问题存在多种
43、观点以及多种解决方法,这些因素使个体思维中逻辑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个体的思维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帕瑞将这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26.提出统觉学说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奇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提出了统觉学说。我们在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可清晰地看到统觉学说的影子。27.“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蕴含的思想是( )A教学促进发展 B教学适应发展C教学跟随发展 D教学与发展同行(分数:2.00
44、)A. B.C.D.解析:解析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体现了他的发展性教学的观点,他主张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28.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 )A环境加强效应 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 D反应促进效应(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班杜拉认为通过榜样示范可能会产生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或称观察学习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起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本题涉及的是反应促进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由于受到榜样的影响而去做那些他们本来不会做的事情。29.李明在阅读书籍的
45、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同化 D知识的评价(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分别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新知识的获得是指对新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转化是指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知识的评价是指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检查经过转化后的知识是否适合新的任务、运用地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本题涉及的过程是知识的转化。30.下面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D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选项 A 涉及的学习行为是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选项 B 涉及的是通过记忆术学习,由学生自己完成。选项 C 涉及的试误学习。选项 D 则是由教师进行讲授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1.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获得解答 B获得高分 C获得老师表扬 D获得成就(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指在学习过程推动学习者的力量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与此对应的是学习的外在动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