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503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 1995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E. coli DNA polymerase 具有 35和 5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 a3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b5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c3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分数:1.00)A.B.C.D.2.在缺刻前移(nick transiation)反应中加入 E. coli DNA pol a是为了利用其 53的合

    2、成特性; b是为了利用 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c是为了利用其 3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d是为了既利用其 53聚合特性又利用 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分数:1.00)A.B.C.D.3.在真核细胞中 tRNA 的转录是为 aRNA pol 工负责的; bRNA pol 负责的; cRNA pol 负责的; d不由任何 RNA pol 负责。(分数:1.00)A.B.C.D.4.原核 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转录终点的下游;d无一定位置。(分数:1.00)A.B.C.D.5.增强子(enhance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 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

    3、任何关系; 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 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 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 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分数:1.00)A.B.C.D.6.放线菌素 D(actinomycin D)抑制的转录酶是 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 enzyme); c真核细胞的 pol ; d真核细胞的 pol 。(分数:1.00)A.B.C.D.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 tRNA 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 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 N-甲酰蛋氨酸; b在真

    4、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 c真核为 N-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 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 N-甲酰蛋氨酸。(分数:1.00)A.B.C.D.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 AUG,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 GUG 或 UUG。这种少数情况 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b仅出现于细菌; 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分数:1.00)A.B.C.9.mRNA 核苷酸顺序的 3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aN 端-C 端; bC 端-N 端; c与 N端、C 端无对应关系。(分数:1.00)A.B.C.10.氨酰 tRNA 靠它的反密码子识别 mRNA 的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 UAA、UAG

    5、和 UGA 来说 a氨酰 tRNA仅识别 UAA; b氨酰 tRNA 仅识别 UAG; c氨酰 tRNA 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 d氨酰 tRNA 均不识别。(分数:1.00)A.B.C.D.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起始; b延长;c肽基由 P 位移至 A 位; d核糖体移位。(分数:1.00)A.B.C.D.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 CsCl 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 和 50S 亚基分别变为 23S 和 42S 亚基,这是由于除去了某些成分所致,被除去的成分是 a16S rRNA; b23S rRNA; c16S rRNA+23S r

    6、RNA; d蛋白质。(分数:1.00)A.B.C.D.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 S1 蛋白的功能是 a负责启动 30S 亚基同 mRNA 的结合; b负责肽基由 P 位至 A位的移动; c负责 30S 亚基与 50S 亚基的结合; d参与上述各过程。(分数:1.00)A.B.C.D.14.细菌中各种 mRNA 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 monocistronic,polycistronic 和intereistronic 之分。多数 mRNA 是 amonocistronic mRNA; bpolycistronic mRNA; Cintercistronic mRNA。(分数:1.0

    7、0)A.B.C.15.真核细胞液中的 mRNA 通常是 amonocistronic; bpolycistronic; Cintercistronic。(分数:1.00)A.B.C.16.真核的 mRNA 在其 3端有 poly(A)+结构,而对于 poly(A)-mRNA 来说a根本不存在; b偶有 poly(A)-mRNA,但不能被翻译;c偶有 poly(A)-mRNA,似乎也能被翻译,但与 poly(A)+mRNA 动力学不同;d偶有 poly(A)-mRNA,也能被翻译,而且其动力学与 poly(A)+mRNA 基本相同。(分数:1.00)A.B.C.D.17.在细菌转录中,使 RNA

    8、 聚合酶与 DNA 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a 2; b; c 2; d(sigma)。(分数:1.00)A.B.C.D.18.转录的启始反应方程为 (分数:1.00)A.B.C.D.19.原核 mRNA 的 Shine-Dalgarno 顺序通常是 a多嘧啶序列; b多嘌呤序列; c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分数:1.00)A.B.C.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precursor)直接与膜相连; b蛋白质 N 端加一前导序列; c蛋白质 C 端加一后置序列; d蛋白质内部加一信号序列。(分数:1.00)A.B.C.D.21.细胞核所需

    9、的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加 ATP; b蛋白质N 端连一前导信号,加 ATP; c蛋白质 C 连一后置信号,加 ATP; d蛋白质内部连一信号,加ATP。(分数:1.00)A.B.C.D.22.22,原核启动子在-35 和-10 处有两个中心,-10 处的序列对 DNA 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 a富 A-T; b富 G-C; cA-T/G-C 各半。(分数:1.00)A.B.C.23.E. coli 的 lac 基因是典型的负调节操纵子,在适当的底物存在时可以合成其产物 -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存在 IPTG(isopropylthio galactoside

    10、)时 alac Z 不表达; blac Y 不表达; clac A 不表达; dlac Z、lac Y、lac A 皆表达。(分数:1.00)A.B.C.D.24.在一个 E. coli 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 lac 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 o),另一个的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 c),则a由于 Oc的存在,O o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b由于 Oo的存在,O c无效,即含 Oc的操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物;c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分数:1.00)A.B.C.25.tRNA 的反密码子能识别 mRNA 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第三碱基(wobbling

    11、)者为 aA; bA 和 C; cU 和 G; dC。(分数:1.00)A.B.C.D.26.DNA 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 a螺旋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b松散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c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分数:1.00)A.B.C.D.27.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 a缺失突变; b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c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 d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分数:1.00)A.B.C.D.28.DNA 解链(熔解)温度 Tm决定于aA-T 碱基对的比例; bG-C 碱基对的比例;cA-T 碱基对的比

    12、例和 DNA 变性条件; dG-C 碱基对的比例和 DNA 变性条件。(分数:1.00)A.B.C.D.29.双螺旋 DNA 有 A 型、B 型、C 型以及 Z 型等结构形式,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Z 型。(分数:1.00)A.B.C.D.30.RNA 并接需要 snRNP 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拼接点共有序列的 snRNP 是 aU1 snRNP; bU2 snRNP; cU5 snRNP; dU2 snRNP+U5 snRNP。(分数:1.00)A.B.C.D.二、B术语解释/B(总题数:20,分数:40.00)31.Alu 族(分数:

    13、2.00)_32.att 位点(分数:2.00)_33.mRNA 丰度(abundance)(分数:2.00)_34.顺反试验(cis/trans test)(分数:2.00)_35.DNA 不连续复制(分数:2.00)_36.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分数:2.00)_37.C0t1/2(分数:2.00)_38.染色质(chromatin)(分数:2.00)_39.C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分数:2.00)_40.GT-AG 规则(分数:2.00)_41.溶源性(lysogeny)(分数:2.00)_42.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分数:2.00)_

    14、43.RNA 驱动杂交(RNA-driven hybridization)(分数:2.00)_44.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分数:2.00)_45.V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分数:2.00)_46.hnRNA(分数:2.00)_47.B 细胞和 T 细胞(分数:2.00)_48.snRNA(分数:2.00)_49.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分数:2.00)_50.topological isomers(分数:2.00)_三、B论述和实验设计/B(总题数:3,分数:30.00)51.以 M13mp9am16 和 M13mp9rev86 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

    15、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BMH71-18muts(sup E+,repair -),amber 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MK30-3(sup E-)。(分数:12.00)_52.T4 噬菌体 32 基因可以合成 gp32 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 ssDNA 和 mRNA,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又会反过来抑制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请设计一项实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分数:12.00)_53.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 (分数

    16、:6.00)_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 1995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E. coli DNA polymerase 具有 35和 5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 a3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b5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c3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分数:1.00)A.B.C. D.解析:2.在缺刻前移(nick transiation)反应中加入 E. coli DNA pol a是

    17、为了利用其 53的合成特性; b是为了利用 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c是为了利用其 3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d是为了既利用其 53聚合特性又利用 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分数:1.00)A.B.C.D. 解析:3.在真核细胞中 tRNA 的转录是为 aRNA pol 工负责的; bRNA pol 负责的; cRNA pol 负责的; d不由任何 RNA pol 负责。(分数:1.00)A.B.C. D.解析:4.原核 RNA pol 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转录终点的下游;d无一定位置。(分数:1.00)A. B.C.D.解析:5.增强子(enhance

    18、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 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 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 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 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 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分数:1.00)A.B.C.D. 解析:6.放线菌素 D(actinomycin D)抑制的转录酶是 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 enzyme); c真核细胞的 pol ; d真核细胞的 pol 。(分数:1.00)A.B.C.D. 解析: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 tRNA 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

    19、蛋氨酸的形式 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 N-甲酰蛋氨酸; b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 c真核为 N-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 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 N-甲酰蛋氨酸。(分数:1.00)A.B.C.D. 解析: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 AUG,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 GUG 或 UUG。这种少数情况 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b仅出现于细菌; 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分数:1.00)A.B. C.解析:9.mRNA 核苷酸顺序的 3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aN 端-C 端; bC 端-N 端; c与 N端、C 端无对应关系。(分数:1.00)A.B. C.解析:10.氨酰

    20、 tRNA 靠它的反密码子识别 mRNA 的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 UAA、UAG 和 UGA 来说 a氨酰 tRNA仅识别 UAA; b氨酰 tRNA 仅识别 UAG; c氨酰 tRNA 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 d氨酰 tRNA 均不识别。(分数:1.00)A.B.C.D. 解析: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起始; b延长;c肽基由 P 位移至 A 位; d核糖体移位。(分数:1.00)A. B.C.D.解析: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 CsCl 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 和 50S 亚基分别变为 23S 和 42S 亚基,这是由于除去了某些

    21、成分所致,被除去的成分是 a16S rRNA; b23S rRNA; c16S rRNA+23S rRNA; d蛋白质。(分数:1.00)A.B.C. D.解析: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 S1 蛋白的功能是 a负责启动 30S 亚基同 mRNA 的结合; b负责肽基由 P 位至 A位的移动; c负责 30S 亚基与 50S 亚基的结合; d参与上述各过程。(分数:1.00)A. B.C.D.解析:14.细菌中各种 mRNA 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 monocistronic,polycistronic 和intereistronic 之分。多数 mRNA 是 amonocistron

    22、ic mRNA; bpolycistronic mRNA; Cintercistronic mRNA。(分数:1.00)A.B. C.解析:15.真核细胞液中的 mRNA 通常是 amonocistronic; bpolycistronic; Cintercistronic。(分数:1.00)A. B.C.解析:16.真核的 mRNA 在其 3端有 poly(A)+结构,而对于 poly(A)-mRNA 来说a根本不存在; b偶有 poly(A)-mRNA,但不能被翻译;c偶有 poly(A)-mRNA,似乎也能被翻译,但与 poly(A)+mRNA 动力学不同;d偶有 poly(A)-mRN

    23、A,也能被翻译,而且其动力学与 poly(A)+mRNA 基本相同。(分数:1.00)A.B.C.D. 解析:17.在细菌转录中,使 RNA 聚合酶与 DNA 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a 2; b; c 2; d(sigma)。(分数:1.00)A.B.C.D. 解析:18.转录的启始反应方程为 (分数:1.00)A. B.C.D.解析:19.原核 mRNA 的 Shine-Dalgarno 顺序通常是 a多嘧啶序列; b多嘌呤序列; c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分数:1.00)A.B. C.解析: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precur

    24、sor)直接与膜相连; b蛋白质 N 端加一前导序列; c蛋白质 C 端加一后置序列; d蛋白质内部加一信号序列。(分数:1.00)A.B. C.D.解析:21.细胞核所需的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加 ATP; b蛋白质N 端连一前导信号,加 ATP; c蛋白质 C 连一后置信号,加 ATP; d蛋白质内部连一信号,加ATP。(分数:1.00)A.B.C.D. 解析:22.22,原核启动子在-35 和-10 处有两个中心,-10 处的序列对 DNA 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 a富 A-T; b富 G-C; cA-T/G-C 各半。(分数:1.00)A. B.C.解

    25、析:23.E. coli 的 lac 基因是典型的负调节操纵子,在适当的底物存在时可以合成其产物 -半乳糖苷酶。当培养基中存在 IPTG(isopropylthio galactoside)时 alac Z 不表达; blac Y 不表达; clac A 不表达; dlac Z、lac Y、lac A 皆表达。(分数:1.00)A.B.C.D. 解析:24.在一个 E. coli 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 lac 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 o),另一个的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 c),则a由于 Oc的存在,O o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b由于 Oo的存在,O c无效,即含 Oc的操

    26、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物;c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分数:1.00)A.B.C. 解析:25.tRNA 的反密码子能识别 mRNA 的密码子。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第三碱基(wobbling)者为 aA; bA 和 C; cU 和 G; dC。(分数:1.00)A.B.C. D.解析:26.DNA 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 a螺旋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b松散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c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分数:1.00)A. B.C.D.解析:27.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 a缺失突变; b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c缺

    27、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 d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分数:1.00)A.B.C.D. 解析:28.DNA 解链(熔解)温度 Tm决定于aA-T 碱基对的比例; bG-C 碱基对的比例;cA-T 碱基对的比例和 DNA 变性条件; dG-C 碱基对的比例和 DNA 变性条件。(分数:1.00)A.B.C.D. 解析:29.双螺旋 DNA 有 A 型、B 型、C 型以及 Z 型等结构形式,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是 aA 型; bB 型; cC 型; dZ 型。(分数:1.00)A.B. C.D.解析:30.RNA 并接需要 snRNP 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拼接

    28、点共有序列的 snRNP 是 aU1 snRNP; bU2 snRNP; cU5 snRNP; dU2 snRNP+U5 snRNP。(分数:1.00)A. B.C.D.解析:二、B术语解释/B(总题数:20,分数:40.00)31.Alu 族(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Alu 族:人类基因组中长度约为 300bp 的弥散性中度重复序列,每一序列的两端皆有 Alu 切点。哺乳动物也有类似序列。32.att 位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att 位点:噬菌体和细菌染色体上彼此附着结合的位点,通过噬菌体与细菌的重组,噬菌体便在这些位点处同细菌染色体整合或由此离开细菌染色体

    29、。33.mRNA 丰度(abundance)(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mRNA 丰度(abundance):每一细胞中 mRNA 分子数目的均值。34.顺反试验(cis/trans test)(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顺反试验(cis/trans test):分析同一基因(等位基因)两个突变之相对构型对该基因表达影响的试验。35.DNA 不连续复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DNA 不连续复制:在 DNA 复制中,先合成短片段(冈崎片段),然后这些片段再连成完整的 DNA 分子,所以复制是不连续的。36.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

    30、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同源染色体两成员之间不均等交换的一种可能结果,即这种交换使得一成员某一串联群的一个突变分布于整个串联群或完全从串联群中消失。37.C0t1/2(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C0t1/2:完成一半 DNA 复性反应所需的 C0t,(C0t 是 DNA 复性反应中 DNA 浓度与保温时间的乘积。)与复性 DNA 的长度成正比。38.染色质(chromatin)(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染色质(chromatin):分裂间期细胞核中 DNA 与蛋白质的复合体,通常指两个子细胞分开之前的DN

    31、A 与蛋白质的复合体。39.C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C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C 基因指编码免疫球蛋白肽链恒定区的基因,所谓恒定区是指变异最小的区段(C 端),故可用此来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型。40.GT-AG 规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GT-AG 规则:核基因内含子首尾各两个核苷酸通常是 GT-AG。41.溶源性(lysogeny)(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溶源性(lysogeny):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呈环形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状态,并与寄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并能

    32、维持许多代,这种现象称 噬菌体的溶源性。42.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指能使突变基因仍能部分表达(残余水平)原先活性的突变。43.RNA 驱动杂交(RNA-driven hybridization)(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RNA 驱动杂交(RNA-driven hybridization):用过量 RNA 驱使与单链 DNA 互补区段发生杂交反应。44.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催化

    33、DNA 环的拓扑异构体之间转化的酶,它可催化一个 DNA 单链或双螺旋链穿过另一个单(双)链。45.V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V 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 基因是编码免疫球蛋白可变区(N 端)的基因,所谓可变区是指不同球蛋白链(之间)有广泛变异(氨基酸顺序)的区段。46.hnRNA(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hnRNA:核内不均一 RNA。基因在核质中最初转录出的 RNA 比剪接后形成的 mRNA 要大得多,具有高度顺序复杂性,而且不稳定。由于分子大小的多样性,故叫作杂合状态细胞核 RNA。47.B 细胞和 T 细胞(分数:2.00)_正确

    34、答案:()解析:B 细胞和 T 细胞:B 细胞又叫 B 淋巴细胞,是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T 细胞是指胸腺依赖的淋巴细胞,含有 T 细胞受体(TcR),参与细胞免疫反应。48.snRNA(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snRNA:细胞核小 RNA 的总称,有些 snRNA 参与拼接或其他 RNA 加工反应。49.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指 mRNA 下游某一区段(如 sib 序列等)能对其翻译进行调节的能力,因下游区对上游的 mRNA 进行调节,故称反向调节。50.topological

    35、 isomers(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topological isomers:拓扑异构体,是指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 DNA 分子。这些 DNA 分子在一级和二级结构上完全相同,而它们在拓扑结构上例如螺旋缠绕数、连环数、双链缠绕数、超螺旋数和超螺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三、B论述和实验设计/B(总题数:3,分数:30.00)51.以 M13mp9am16 和 M13mp9rev86 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BMH71-18muts(sup E+,repair -),amber 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MK30-3(sup E-)。(分数:12.00)_正确答案:()解析:以 M13mp9am16 和 M13mp9rev86 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BMH71-18mut s(sup E+、repair -),amber 校正负菌株为 E. coli MK30-3(sup E-)。(见下页图)52.T4 噬菌体 32 基因可以合成 gp32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