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2.“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是指(分数:2.00)A.男子,三八B.男子,四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3.“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4.“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5.“肾者,胃
2、之关也”,是指(分数:2.00)A.肾藏精B.肾主水C.肾主纳气D.肾主生殖6.下列哪项不是胃的生理特性(分数:2.00)A.主通降B.喜燥恶湿C.胃宜降则和D.喜润恶燥7.下列哪项关于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小肠消化饮食物,将其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B.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C.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D.小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8.“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的是(分数:2.00)A.肾B.膀胱C.二焦D.小肠9.下列哪项不是“
3、肺主治节”作用的体现(分数:2.00)A.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B.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C.肺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D.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10.下列哪项不是脾胃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气血相互为用B.水谷纳运相得C.气机升降相因D.阴阳燥湿相济11.下列属于心与肝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B.协调气机升降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阴阳互资12.下列属于心与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B.协调气机升
4、降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13.下列不属于肝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藏泄互用B.阴阳互滋瓦制C.调节水液代谢D.精血同源14.下列不属于肺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调节水液代谢B.协调呼吸运动C.及阴阳互资D.协调气机升降15.下列属于肺与肝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B.协调气机升降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阴阳互资16.下列不属于心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水火既济B.精神互用C.君相安位D.精血同源17.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脏以降为顺,
5、以通为用B.脏病多虚,腑病多实C.六腑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D.五脏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二、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神 B魄 C魂 D意(分数:4.00)肝藏A.B.C.D.(2).并精而出入者,谓之(分数:2.00)A.B.C.D.A胆 B小肠 C大肠 D脾(分数:4.00)(1).不与水谷直接接触的是(分数:2.00)A.B.C.D.(2).具有贮藏精气的作用(分数:2.00)A.B.C.D.A肾中精气 B心主血脉 C肝之余气 D脾胃之气(分数:4.00)(1).哪处脏腑的功能影响舌的功能(分数:2.00)A.B.C.D.(2).多涎或久口涎可见伤(分数:2
6、.00)A.B.C.D.A四七 B三七 C三八 D五八(分数:4.00)(1).女子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分数:2.00)A.B.C.D.(2).男子肾气衰,发堕齿槁是(分数:2.00)A.B.C.D.A难经B景岳全C医贯D内经(分数:4.00)(1).用“左肾右命门”来理解命门的是(分数:2.00)A.B.C.D.(2).提出命门是“命门者,目也”说法的是(分数:2.00)A.B.C.D.A中精之府 B胃之关 C精明之府 D受盛之官(分数:4.00)(1).小肠是(分数:2.00)A.B.C.D.胆是A.B.C.D.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8.肝火炽盛和肝阳上亢证
7、可共见的症状为(分数:2.00)A.面红目赤B.头重脚轻C.脉弦D.失眠多梦19.肺与脾的关系体现在(分数:2.00)A.气的生成B.水液代谢C.母子相及D.呼吸调节20.脾胃在气机升降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分数:2.00)A.脾与胃同居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B.脾升胃降C.调节全身气机D.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21.肾阴亏虚形成的原因有(分数:2.00)A.久病伤阴B.相火亢胜C.过服温补D.失血耗液22.肝主疏泄的功能体现在(分数:2.00)A.促进津血输布,促进脾胃运化B.调畅气机C.调畅精神情志,调节生殖机能D.主升动散,喜条达23.胆气虚的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胆小B.惊怯C.睡眠
8、不安D.惊悸而烦24.脾主升清的内涵是(分数:2.00)A.脾阳上升B.脾气以升为健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维持脏器恒定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 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解析:2.“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是指(分数:2.00)A.男子,三八 B.男子,四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解析:3.“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
9、D.女子,四七解析:4.“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指(分数:2.00)A.男子,四八B.男子,五八C.女子,三七D.女子,四七 解析:5.“肾者,胃之关也”,是指(分数:2.00)A.肾藏精B.肾主水 C.肾主纳气D.肾主生殖解析:解析:“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素问.水热穴论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本句主要指肾主水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 27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
10、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故肾主水液。6.下列哪项不是胃的生理特性(分数:2.00)A.主通降B.喜燥恶湿 C.胃宜降则和D.喜润恶燥解析:解析: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和糟粕的排泄过程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主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胃为阳土,喜润而
11、恶燥,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7.下列哪项关于小肠“泌别清浊”功能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小肠消化饮食物,将其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B.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C.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D.小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 解析:解析: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是指:(1)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2)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3)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
12、肠主液”。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小肠的泌清浊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少,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多寡与尿量有关。临床上常用的“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即是此理。8.“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的是(分数:2.00)A.肾B.膀胱C.二焦 D.小肠解析:解析: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其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通路。9.下列哪项不是“肺主治节”作用的体现(分数:2.00)A.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B.肺
13、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C.肺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 D.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解析:解析:“肺主治节”作用的体现于:肺主呼吸 C项“纳气”是肾的功能,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即是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由于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而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10.下列哪项不是脾胃之间的关系(分数:2.00)A.气血相互为用 B.水谷纳运相得C.气机升降相因D.阴阳燥湿相济解析:解析: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
14、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脾与胃的关系,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三个方面。11.下列属于心与肝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 B.协调气机升降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阴阳互资解析:解析:解析见下表。12.下列属于心与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B.协调气机升降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解析:13.下列不属于肝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藏泄互用B.阴阳互滋瓦制C.调节水液代谢 D.精血
15、同源解析:14.下列不属于肺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调节水液代谢B.协调呼吸运动C.及阴阳互资D.协调气机升降 解析:15.下列属于肺与肝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行血与藏血协调共济,调节精神情志B.协调气机升降 C.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协同调节D.阴阳互资解析:16.下列不属于心与肾之间关系的是(分数:2.00)A.水火既济B.精神互用C.君相安位D.精血同源 解析:17.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脏以降为顺,以通为用B.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C.六腑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D.五脏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解析:解析: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
16、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这里指出的“满”和“实”,主要是针对精气和水谷的各自特点而言,如王冰说:“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临床实践中,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道关隘,以利于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六腑以传化饮食物为其生理特点,故有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二、B1 型题(总题数:6,分数:24.00)A神 B魄 C魂 D意(分数
17、:4.00)肝藏A.B.C. D.解析:(2).并精而出入者,谓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古代哲学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一切的物质基础;精气是万物的本源,人类和自然万物有着共同是化生之源。精气也成了万物感应的媒介。素问.宣明五气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藏寓:“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易混淆的是魂、魄的特点。这可用“神魂颠倒”的成语而知道神、魂关系密切,可随往来、共变化。后面的可参
18、考心理学关于思维产生、发展的过程来已经。A胆 B小肠 C大肠 D脾(分数:4.00)(1).不与水谷直接接触的是(分数:2.00)A. B.C.D.解析:(2).具有贮藏精气的作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奇恒之腑,即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均有异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中空有腔,而且还具有类似于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除胆外,因而称为奇恒之腑。故此题只可选择化牛和储藏精气特点的五脏之一脾。A肾中精气 B心主血脉 C肝之余气 D脾胃之气(分数:4.00)(1).哪处脏腑的功能影响舌的功能(分数:2.00)A.B. C.D.解析:(2).
19、多涎或久口涎可见伤(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舌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脾在液为涎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为涎”,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A四七 B三七 C三八 D五八(分数:4.00)(1).女子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是(分数:2.00)A. B.C.D.解析:(2).男子肾气衰,发堕齿槁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素问.上古天真篇是记载了人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的重要篇章。考核频率高。难度不大。容易混乱的是第三到第五个七八年的生理变化,可以结合西医的生理常识来记忆、鉴别。
20、男子 24左右、女子 21岁左右是长智齿的时候,是再长高最后的可能;而 30岁左右是人状态的高峰,可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盛极而衰,故五七、五八以后人开始衰弱,只是脱离为困扰而已。正气久衰到在六七、六八时,头发、面部开始变色。西医也统计出,男女绝育分别是49、60 岁左右,怡好是七七和八八精少、天癸竭的时候。也要注意男子“七八时,肝气衰,筋不能动”的表现。A难经B景岳全C医贯D内经(分数:4.00)(1).用“左肾右命门”来理解命门的是(分数:2.00)A. B.C.D.解析:(2).提出命门是“命门者,目也”说法的是(分数:2.00)A.B.C.D. 解
21、析:解析:记忆题。还有考查医贯的“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命门理论;景岳全书把命门认为水火之宅。A中精之府 B胃之关 C精明之府 D受盛之官(分数:4.00)(1).小肠是(分数:2.00)A.B.C.D. 解析:胆是A. B.C.D.解析:解析: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进行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胆为奇恒之腑: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净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之称。三、X
22、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8.肝火炽盛和肝阳上亢证可共见的症状为(分数:2.00)A.面红目赤 B.头重脚轻C.脉弦 D.失眠多梦 解析:解析:肝火炽盛和肝阳上亢证可共见的症状为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脉弦数。B 选项头重脚轻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与下的表现。肝阳上亢证的脉象多弦有力或弦细数,肝火炽盛证的脉象多弦数。19.肺与脾的关系体现在(分数:2.00)A.气的生成 B.水液代谢 C.母子相及 D.呼吸调节解析:解析: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
23、运化水液功能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实际上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脾属土,肺属金。两者存在母子关系,病理状态下表现为母子相及。20.脾胃在气机升降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分数:2.00)A.脾与胃同居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B.脾升胃降 C.调节全身气机 D.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 解析:解析:脾胃在气机升降方面的作用体现在: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脾气升则肾气、肝气皆升,胃气降则心气、肺气皆降;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上输布,有助于胃气之通降;胃气通降,将受纳之水谷
24、通降下行,有助于脾气之升运。21.肾阴亏虚形成的原因有(分数:2.00)A.久病伤阴 B.相火亢胜 C.过服温补 D.失血耗液 解析:解析:肾阴不足形成原因有:久病伤阴所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不仅可损耗各脏之阴,日久必耗肾阴而致肾阴亏虚;肾阳命门之火失制,相火亢盛,以至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耗损肾阴,而致阴虚火旺。22.肝主疏泄的功能体现在(分数:2.00)A.促进津血输布,促进脾胃运化 B.调畅气机 C.调畅精神情志,调节生殖机能 D.主升动散,喜条达解析:解析: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25、肝主疏泄以调畅气机为基础,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津血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肝主升动散,喜条达属于肝的生理特性,应与肝主疏泄的功能相区别。23.胆气虚的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胆小 B.惊怯 C.睡眠不安 D.惊悸而烦解析:解析:胆主决断,具有判断事物做出决断的作用。胆气虚可导致胆小惊怯、睡眠不安等临床表现。惊悸而烦是有热之象,属于胆热痰扰的病理表现。24.脾主升清的内涵是(分数:2.00)A.脾阳上升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维持脏器恒定 解析:解析:系与胃主降浊的功能相对而言。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主升清的内涵是指脾气上升、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上升从而维持脏器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