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209       资源大小:4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分数:2.00)A.督脉B.任脉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2.循行特点为“离、合、出、入”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3.下列哪项不是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分数:2.00)A.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B.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四肢的联系D.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4.与脏腑无直接络属、相互无表里关系的是(分

    2、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5.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6.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有关。(分数:2.00)A.阳明经B.少阳经C.太阳经D.厥阴经7.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8.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9.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10.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

    3、节的体系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十二经筋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11.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的经脉是(分数:2.00)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手阳明大肠经D.手太阴肺经12.“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分数:2.00)A.经脉B.津C.液D.水谷精微13.“约束诸经”的经脉是(分数:2.00)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14.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的经脉是(分数:2.00)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肩胛部 B口唇 C咽部 D腋下(分数:4.00)

    4、(1).手三阳经行于(分数:2.00)A.B.C.D.(2).手三阴经均走出于(分数:2.00)A.B.C.D.A孙络 B别络 C经别 D经筋(分数:4.00)(1).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是(分数:2.00)A.B.C.D.(2).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分数:2.00)A.B.C.D.A孙络 B别络 C经别 D经筋(分数:4.00)(1).能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分数:2.00)A.B.C.D.(2).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的是(分数:2.00)A.B.C.D.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阴跷脉(分数:4.00)(1).起于

    5、足踝下是(分数:2.00)A.B.C.D.(2).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5.交会于督脉的经脉有(分数:2.00)A.足三阳经B.手三阳经C.阳维脉D.阳跷脉16.十二经脉中,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分数:2.00)A.胃经B.大肠经C.小肠经D.三焦经17.任脉的生理功能有(分数:2.00)A.调节十二经气血B.孕育胎儿C.维系全身经脉D.总任一身阴经18.十二经脉中,与喉咙有联系的经脉是(分数:2.00)A.手太阴肺经B.足少阴肾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19.经

    6、络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00)A.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B.濡养脏腑组织C.感应传导作用D.调节机能平衡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B.冲脉为血海C.脑为髓海D.任脉为阳脉之海21.下列经脉属于奇经八脉的是(分数:2.00)A.督脉B.任脉C.带脉D.阴维脉22.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理是(分数:2.00)A.手少阴之别系连于舌本B.心血荣于舌C.心气通于舌D.舌为心之外候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分数:2.0

    7、0)A.督脉B.任脉C.阴、阳跷脉 D.阴、阳维脉解析:解析:阴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2.循行特点为“离、合、出、入”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 D.十五别络解析:解析: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人体腔脏腑深部称为“人”,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人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3.下列哪项不是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分数:2.00)A.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B.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

    8、系C.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四肢的联系 D.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解析:解析:十二经别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3)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4.与脏腑无直接络属、相互无表里关系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解析:解析: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5.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的是(分数:2.00)A

    9、.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 D.十五别络解析:解析: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6.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有关。(分数:2.00)A.阳明经 B.少阳经C.太阳经D.厥阴经解析:解析: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分证,即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7.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解析:解析: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

    10、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8.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D.十五别络解析:9.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的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 D.十五别络解析:解析: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在体内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

    11、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素问.气穴论称它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10.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分数:2.00)A.十二经脉B.十二经筋 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解析:解析:人体的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故称“十二经筋”。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11.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

    12、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的经脉是(分数:2.00)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太阴肺经解析:解析: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1)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2)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人锁骨上窝缺盆,进人胸腔络肺。(3)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12.“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分数:2.00)A.经脉 B.津C.液D.水谷精微解析:解析:气血赖于经络的传注才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13、13.“约束诸经”的经脉是(分数:2.00)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 解析:解析: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14.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的经脉是(分数:2.00)A.冲脉 B.任脉C.督脉D.带脉解析:解析: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二经脉之海”之称。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肩胛部 B口唇 C咽部 D腋下(分数:4.00)(1).手三阳经行于(分数:2.00)A. B.C.D.解析:(2).手三阴经均走出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

    14、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A孙络 B别络 C经别 D经筋(分数:4.00)(1).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是(分数:2.00)A.B. C.D.解析:(2).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

    15、联系;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人体腔脏腑深部称为“人”,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人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A孙络 B别络 C经别 D经筋(分数:4.00)(1).能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2).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的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经筋的含义: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

    16、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生理功能:经筋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别能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阴跷脉(分数:4.00)(1).起于足踝下是(分数:2.00)A.B.C.D. 解析:(2).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

    17、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三、X 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5.交会于督脉的经脉有(分数:2.00)A.足三阳经 B.手三阳经 C.阳维脉 D.阳跷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脉的循行规律。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

    18、。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16.十二经脉中,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分数:2.00)A.胃经 B.大肠经 C.小肠经D.三焦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脉的循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人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人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人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

    19、属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而根据小肠经和三焦经的循行都与牙齿无关。所以此题答案是AB。对这类题目要进行归纳总结,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17.任脉的生理功能有(分数:2.00)A.调节十二经气血B.孕育胎儿 C.维系全身经脉D.总任一身阴经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任脉的生理功能。任脉属于奇经八脉,任,有担任、任受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所以答案是 BD。18

    20、.十二经脉中,与喉咙有联系的经脉是(分数:2.00)A.手太阴肺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二经脉的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足少阴肾经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人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

    21、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胃经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人缺盆,深人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所以肺经、肾经、胃经都与喉咙有联系,答案是 ABD。19.经络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00)A.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B.濡养脏腑组织 C.感应传导作用 D.调节机能平衡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络的生理功能。所谓“经络的生理功能“是指整个经络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以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四个方面。所以答案是 ABCD。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B.

    22、冲脉为血海 C.脑为髓海 D.任脉为阳脉之海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经脉的功能。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串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脑为髓海,而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所以正确答案是 ABC。21.下列经脉属于奇经八脉的是(分数:2.00)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阴维脉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奇经八脉的内容。奇经八脉包括冲脉、任脉、带脉、督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条经脉,它们纵横交叉于十二正经之间,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

    23、间的联系。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22.心开窍于舌的主要机理是(分数:2.00)A.手少阴之别系连于舌本 B.心血荣于舌 C.心气通于舌 D.舌为心之外候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心在窍为舌的机理。这里主要从经络循行来解释。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顺序是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人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而心气、心血的解释也是从经络循行衍生来的,手少阴之别系于舌本,因此心血、心气循心经循行至舌。而对于选项 D舌为心之外侯只是心开窍于舌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