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208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分数:2.00)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B.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C.孤阴不生,独阳不长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2.下列关于气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气化是指气与形之间的转化B.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C.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D.气化是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中的一部分3.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脉象分

    2、阴阳,其中如以部位分,寸为,尺为;以动态分,则至者为。去者为(分数:2.00)A.阴,阳;阴,阳B.阳,阴;阳,阴C.阴,阴;阳,阳D.阳,阳;阴,阴4.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夏日在肤”,则可见(分数:2.00)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5.心病及肝属于(分数:2.00)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C.反克D.倍克6.脾之“变动”为(分数:2.00)A.握B.忧C.哕D.咳7.肝“五声”归属于(分数:2.00)A.呼B.笑C.歌D.哭8.下列关于“以情胜情”,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忧胜喜”B.“恐胜喜”C.“怒胜思”D.“悲胜怒

    3、”9.下列对阴阳的消长平衡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B.子夜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C.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D.如果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则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10.下列哪项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的内容(分数:2.00)A.色泽分阴阳B.气息分阴阳C.动静喜恶分阴阳D.以上均是11.下列关于五行相克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B.在五行相克关系中,

    4、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C.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胜”,“我克”者为“所不胜”D.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相互转化 B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 D对立制约(分数:4.00)(1).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分数:2.00)A.B.C.D.(2).“阳在外,阴之使”体现的是(分数:2.00)A.B.C.D.A阴阳交感 B阴阳自和 C消长平衡 D阴阳互藏(分数:4.00)(1).阴阳

    5、交感和合的动力根源是(分数:2.00)A.B.C.D.(2).阴阳的本性和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分数:2.00)A.B.C.D.A土 B金 C水 D火(分数:4.00)(1).泻南补北法泻的是(分数:2.00)A.B.C.D.(2).哕是的病变(分数:2.00)A.B.C.D.A取象比类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分数:4.00)(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的是(分数:2.00)A.B.C.D.(2).能最好地说明万物同源性和物质统一性的(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2.下列体现阴阳交感的是(分数:2.00)A.天

    6、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D.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3.下列能体现阴阳消长失调的是(分数:2.00)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阳胜则热D.阴胜则寒14.下列属于阳中之阳的是(分数:2.00)A.心B.肺C.上午D.下午15.下列符合“木曰曲直”生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肝主疏泄B.肝体阴而用阳C.肝喜条达D.肝为刚脏,主升主动16.下列治疗方法符合“五行相生”规律的是(分数:2.00)A.滋水涵木法B.培土生金法C.金水相生法D.培土制水法17.依照五

    7、行理论确立的治则有(分数:2.00)A.补母B.泻子C.抑强D.扶弱18.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无限可分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分数:2.00)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C.孤阴不生,独阳不长D.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解析:解析: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

    8、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这种阴阳的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与阴阳互根相关的论述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描述阴阳互用关系的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2.下列关于气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气化是指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B.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

    9、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C.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D.气化是精气的运动与变化中的一部分解析:解析: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气化的形式包括: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3.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脉象分阴阳,其中如以部位分,寸为,尺为;以动态分,则至者为。去者为(分数:2.00)A.阴,阳;阴,阳B.阳,阴;阳,阴 C.阴,阴;阳,阳D.阳,阳;阴,阴解析:解析:阴阳学说用于分析四诊资料时,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

    10、、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4.天人相应,四时脉象变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夏日在肤”,则可见(分数:2.00)A.如鱼之游在波B.泛泛乎万物有余 C.蛰虫将去D.蛰虫周密解析:解析:四季脉象规律: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5.心病及肝属于(分数:2.00)A.母病及子B.子病及母 C.反克D.倍克解析:解析:五行学说可以说明

    11、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6.脾之“变动”为(分数:2.00)A.握B.忧C.哕 D.咳解析:解析:7.肝“五声”归属于(分数:2.00)A.呼 B.笑C.歌D.哭解析:解析:8.下列关于“以情胜情”,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忧胜喜” B.“恐胜喜”C.“怒胜思”D.“悲胜怒”解析:解析:五行学说可以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以情胜情”。9.下列对阴阳的消长平衡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夏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

    12、下” B.子夜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C.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D.如果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则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解析:解析: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子夜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

    13、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如果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则导致阴阳的消长失调。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10.下列哪项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的内容(分数:2.00)A.色泽分阴阳B.气息分阴阳C.动静喜恶分阴阳D.以上均是 解析:解析:阴阳学说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分析四诊资料: (1)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2)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

    14、于阳证。 (3)动静喜恶分阴阳:了解患者的动静、喜恶等情况,也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如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等等。 (4)脉象分阴阳: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11.下列关于五行相克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B.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C.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胜”,“

    15、我克”者为“所不胜” D.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解析:解析: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二、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6.00)A相互转化 B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 D对立制约(分数:4.00)(1).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分数:2.00)A.B. C.D.解析:(2).“阳在外,阴之使”体现的是(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阴阳互根

    16、,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此句子提示阴需要阳才能存在才能不竭,故选此。第二题答案为阴阳互用,其指的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使”字提示是功能的发挥,属于用的范畴。A阴阳交感 B阴阳自和 C消长平衡 D阴阳互藏(分数:4.00)(1).阴阳交感和合的动力根源是(分数:2.00)A.B.C.D. 解析:(2).阴阳的本性和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是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

    17、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如天气虽在上,属于阳,但其有阴气,故有亲下的特点,向下的趋势;同理,地气方有向上的趋势。这样天地之气方可相遇,发生作用,产生万物。它还是互根互用的基础和纽带,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故“阴阳自和”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深层规律,是防治疾病的内在机制。A土 B金 C水 D火(分数:4.00)(1).泻南补北法泻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2).哕是的病变(分

    18、数:2.00)A. B.C.D.解析:解析:以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泻南补北法南,代表心火;北,代表肾水。泻南补北指泻心火补肾水,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相似原理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木、火、土、金、水的变动分别是握、忧、哕、咳、栗。A取象比类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分数:4.00)(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方法论基石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2).能最好地说明万物同源性和物质统一性的(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此帮助中医构建了同源性思维、类比性思维、整体观和精气血津液神理论乃至藏象理论。古代哲学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一

    19、切的物质基础;精气是万物的本源,人类和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精气也成了万物感应的媒介。三、X 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2.下列体现阴阳交感的是(分数:2.00)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C.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D.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阴阳交感互藏中“交感”的内涵。交感即交互感应,所谓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地过程中。选项 A 是指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条件。选项 B 是指人与天地阴

    20、阳之气一样也是在自然界万物化生中所产生的。选项 C 是说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而选项 D 是说阴阳的互藏。所以答案时 ABC。13.下列能体现阴阳消长失调的是(分数:2.00)A.阴胜则阳病 B.阳胜则阴病 C.阳胜则热 D.阴胜则寒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阴阳的消长平衡之间的内涵。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当中。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阴阳的消长超出了一定的生理限度,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则阴阳的消长就会更加明显,表现为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此时,机体也从生理向病理状态转化,导致阴阳消长失调而

    21、发病。素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是病理状态的阴阳盛衰,即阴偏盛则损阳,阳偏盛则耗阴,阴不足则阳亢,阳不足则阴盛。所以答案是 ABCD。14.下列属于阳中之阳的是(分数:2.00)A.心 B.肺C.上午 D.下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一般说来,凡属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畴;凡属于寒凉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相对静止的、物质的、机能衰退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但是阴阳又是相对的,是无限可分的,任何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都可以一分为二。如白昼与黑夜相对而言,白昼为阳,然

    22、而白昼之中再分阴阳,白天的上午为阳中之阳,白天的下午为阳中之阴。金匮真言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所以此题答案是 AC。15.下列符合“木曰曲直”生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肝主疏泄 B.肝体阴而用阳 C.肝喜条达 D.肝为刚脏,主升主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行的特性及脏腑中肝的生理特点。木日曲直是说木的特性是升发和调达的。因为凡是可以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作用的物质都属于木。肝在五行中属木,肝主升发、肝喜调达都是主升、主动的。所以 ACD 都是正确的,比较困难的是 B

    23、 选项,要做对这道题,需要理解“肝体阴而用阳“的意思。所谓”体阴“是指肝为五脏之一,与肾同属于下焦,属阴。二是因为肝藏血,血为阴,故肝体为阴;所谓”用阳“是说肝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且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易动风化火,故功能属阳。所以 B 也为正确选项。故正确答案是 ABCD。16.下列治疗方法符合“五行相生”规律的是(分数:2.00)A.滋水涵木法 B.培土生金法 C.金水相生法 D.培土制水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滋水涵木法是指通过滋补肾阴以养肝阴,从而达到涵敛肝阳的目的。培土生金法是指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方法。金水相生法是指滋补肺肾阴

    24、虚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三种治疗方法都符合五行的相生规律,而培土制水法是指通过温运脾阳,或健脾温肾的方法,用以治疗水湿停聚的一种治法。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需要掌握并理解“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的治疗方法。17.依照五行理论确立的治则有(分数:2.00)A.补母 B.泻子 C.抑强 D.扶弱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五行确立的治疗原则。一是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难经“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故其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补母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而泻子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和扶弱。抑强主要用于相乘和相侮病证。而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力量不及,或因虚被乘、被侮所产生的病证。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18.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无限可分 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阴阳属性的相对性。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表现为事物的无限可分性,而选项 A、C 都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所以答案是 BD。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精气阴阳五行)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