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1187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总论)-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书籍是(分数:2.00)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难经2.下列哪项是刘完素的经典论述(分数:2.00)A.“六气皆从火化”B.“邪去正自安”C.“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D.“阳常有余,阴常不足”3.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4.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5.下列哪项不是

    2、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的内容(分数:2.00)A.提倡“寸口诊法”B.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C.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 24 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D.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6.下列哪项对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的描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B.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C.首先提出了“阿是穴”D.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7.下列关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B.肯定了“灵机记性

    3、不在脑在心”C.发展了瘀血理论D.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8.人身“三宝”为(分数:2.00)A.精、气、血B.气、血、津液C.精、气、津液D.精、气、神9.“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在下列哪项观念指导下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C.知常达变D.阴平阳秘10.辨证论治中,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分数:2.00)A.病B.证C.症D.主诉11.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分数:2.00)A.病B.证C.症D.主诉12.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富后贫”可致(分数:2.00)A.脱营B.失精C.脏躁D

    4、.痴呆13.下列关于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B.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C.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D.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渊从微观上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14.下列哪项专著的成书,不是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医宗金鉴15.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

    5、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的专著是(分数:2.00)A.难经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医宗金鉴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巢元方 B张景岳 C孙思邈 D陈无择(分数:4.00)(1).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的是(分数:2.00)A.B.C.D.(2).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作者(分数:2.00)A.B.C.D.A巢元方 B张景岳 C孙思邈 D陈无择(分数:4.00)(1).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是(分数:2.00)A.B.C.D.(2).对天花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分数:2.00)A.B.C.D.A明清时期 B宋金元时期 C魏晋隋唐时期 D战国至两汉时期(分数:4.00)(1)

    6、.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的书成书于(分数:2.00)A.B.C.D.(2).发现命门学说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时期是(分数:2.00)A.B.C.D.A温病条辨B湿热条辨C温热论D脾胃论(分数:4.00)(1).薛雪的著作是(分数:2.00)A.B.C.D.(2).“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的观点可见于(分数:2.00)A.B.C.D.A温病条辨B湿热条辨C温热论D脾胃论(分数:4.00)(1).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书是(分数:2.00)A.B.C.D.(2).最早提出“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调整升降失常”治法理论的

    7、是(分数:2.00)A.B.C.D.三、X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6.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分数:2.00)A.伤寒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17.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选项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是(分数:2.00)A.季节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饮食偏嗜的不同D.地方区域的不同18.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应为(分数:2.00)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紧密C.皮肤致密,少汗多尿D.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19.下列医家属于“温病四大家”的是(分数:2.00)A.叶天士B.吴鞠通C.王孟英D.张介宾20.下列符合

    8、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特征的是(分数:2.00)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D.以精气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21.被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分数:2.00)A.朱丹溪B.张仲景C.刘完素D.陈无择2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分数:2.00)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D.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3.下列能体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的是(分数:2.00)A.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B.栖息之室,必须洁雅,夏则虚畅,冬则温密C.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人D.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24.下列体现异病同治的是(分

    9、数:2.00)A.久痢脱肛采取提升中气的方法B.胃下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C.子宫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D.直肠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25.下列属于张从正攻邪的方法是(分数:2.00)A.汗法B.吐法C.下法D.清法26.下列属于陈言“三因学说”的病因是(分数:2.00)A.七情所伤B.饮食饥饱C.寒邪所伤D.虫兽所伤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总论)-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的书籍是(分数:2.00)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难经解析: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

    10、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 18 卷,162 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内容丰富。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2.下列哪项是刘完素的经典论述(分数:2.00)A.“六气皆从火化” B.“邪去正自安”C.“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D.“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解析:3.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 B.叶香岩C.薛雪D.吴有性解析:4.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分数:2.00)A.吴鞠通B.叶香岩 C.薛雪D.吴有性解析:5.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的

    11、内容(分数:2.00)A.提倡“寸口诊法”B.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C.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 24 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D.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解析:解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着是晋.王叔的脉经,内容是:(1)提倡“寸口诊法”。(2)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3)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 24 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的是难经。6.下列哪项对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的描述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我国现存

    12、最早的针灸学专着B.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C.首先提出了“阿是穴” D.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解析:解析: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着,叙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首先提出了“阿是穴”的是唐.孙思邈。7.下列关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论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B.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脑在心” C.发展了瘀血理论D.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解析:解析:清.王清任字勋臣着医

    13、林改错,主要贡献为: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了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8.人身“三宝”为(分数:2.00)A.精、气、血B.气、血、津液C.精、气、津液D.精、气、神 解析:解析: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构成“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9.“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在下列哪项观念指导下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C.知常达变D.阴平阳秘解析:解析: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

    14、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都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确立的治疗原则。10.辨证论治中,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是(分数:2.00)A.病B.证 C.症D.主诉解析: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

    15、、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11.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分数:2.00)A.病B.证C.症 D.主诉解析:12.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尝富后贫”可致(分数:2.00)A.脱营B.失精 C.脏躁D.痴呆解析:13.下列关于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分数:2.00)A.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B.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C.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D.中医学的整体观

    16、念,强渊从微观上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 解析:解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14.下列哪项专著的成书,不是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分数:2.00)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医宗金鉴 解析: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

    17、农本草经等医学专着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5.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的专著是(分数:2.00)A.难经 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医宗金鉴解析:解析: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二、B1 型题(总题数:5,分数:20.00)A

    18、巢元方 B张景岳 C孙思邈 D陈无择(分数:4.00)(1).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的是(分数:2.00)A. B.C.D.解析:(2).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作者(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隋.巢元方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此书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是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书中对。“绦虫”、“漆疮”、“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

    19、一定的水平。唐.孙思邈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A巢元方 B张景岳 C孙思邈 D陈无择(分数:4.00)(1).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是(分数:2.00)A.B.C. D.解析:(2).对天花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唐.孙思邈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此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隋

    20、.巢元方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此书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特点是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书中对“绦虫”、“漆疮”、“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书中关于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的记载,都是世界外科史的首创,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手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A明清时期 B宋金元时期 C魏晋隋唐时期 D战国至两汉时期(分数:4.00)(1).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的书成书于(分数:2.00)A.B.

    21、C. D.解析:(2).发现命门学说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的时期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晋.王叔和写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他在书中提倡“寸口诊法”,并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且描绘了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 24 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自金元四大家以来关于相火的讨论,十二世纪以后便逐渐演变为命门学说发展的高潮。明代很多医家均论及命门,如李时珍、虞抟、李梃等,但以温补学派的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三家之论最为卓著,且大量体现宋明理学思想,成为独立于内经五藏体系之外的又一新藏象体系。景岳全书的命门论

    22、点是命门为”水火之宅“说。A温病条辨B湿热条辨C温热论D脾胃论(分数:4.00)(1).薛雪的著作是(分数:2.00)A. B.C.D.解析:(2).“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的观点可见于(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对湿热病温病中之一类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等作了简要阐述,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A温病条辨B湿热条辨C温热论D脾胃论(分数:4.00)(1).创建了温热

    23、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书是(分数:2.00)A.B.C. D.解析:(2).最早提出“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调整升降失常”治法理论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李杲重视脾胃,探讨脾胃内伤病的病因病机,强调了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盛,升降失常是产生多种内伤病症的病机。因此,在治疗时,李氏将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调整升降失常作为其治疗大法,对叶桂影响大。三、X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6.

    24、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分数:2.00)A.伤寒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解析:解析: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难经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这四本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所以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所以答案是 A

    25、BCD。17.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下列选项对人体产生影响的是(分数:2.00)A.季节气候的变化 B.昼夜晨昏的变化 C.饮食偏嗜的不同D.地方区域的不同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于整体观念中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等方面的把握和认识。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主要表现于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此即灵枢所谓的“人与天地相应”。而饮食的偏嗜是内伤病因中饮食不节的一个方面,饮食偏嗜虽然受地域的影响,但是主要是个人的嗜好,不符合“天人相应”,所以答案是ABD。18.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应为(分数:2.00)A.江

    26、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紧密C.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D.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解析:解析:本题根据题干可知考查的是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秋冬天寒,阳气收敛,气血容易趋于里,则人体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故少汗而多尿。人体四季通过汗尿的变化,体现人体阴阳气血进行着适应性的生理调节,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体现了天人相应。而 A、B 选项都是指地方区域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此题答案是 CD。19.下列医家属于“温病四大家”的是(分数:2.00)A.叶天士 B.吴鞠通 C.王孟英D.张介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温病学派。温病四大家是吴又可,著作是瘟疫论,创“戾气”学说;叶天士,

    27、著作是温热论,阐明了温病传变规律。雪生白,著作是湿热条辩,阐明了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吴鞠通的著作是温病条辩,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辩证理论。所以答案是AB。20.下列符合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特征的是(分数:2.00)A.治未病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主要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它是以整体观念

    28、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所以答案是 BCD。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要把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特征与中医学基本特点区分开来。21.被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有(分数:2.00)A.朱丹溪 B.张仲景C.刘完素 D.陈无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是刘完素,为寒凉派,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张从正,为攻下派,提出“邪去则正安”。李呆为补土派,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朱丹溪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所以此题答案是 AC。2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分数:2.00)A.同病

    29、异治 B.异病同治 C.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D.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观,辨证论治观。选项 A、B“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都是在辩证的基础上采取的治疗方法,都属于辨证论治观,选项 CD 都属于整体观,所以答案是 ABCD。23.下列能体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的是(分数:2.00)A.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B.栖息之室,必须洁雅,夏则虚畅,冬则温密 C.凡人居住之室,必须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人 D.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与自然统一中的人对自然界的能

    30、动作用。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界,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界,并和自然界作斗争,从而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选项 ABCD 是说人类积极地改造居住环境,以适应生活的需要,预防疾病。都能体现人对自然界地改造作用,所以答案是 ABCD。24.下列体现异病同治的是(分数:2.00)A.久痢脱肛采取提升中气的方法 B.胃下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 C.子宫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 D.直肠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异病同治”的内涵。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根据选项久痢脱肛采取提升中气的方法、胃下垂采取

    31、提升中气的治法、子宫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直肠脱垂采取提升中气的治法可知虽然是不同的脏器疾病,但是都采用的是“补中益气升提”的治法,属于异病同治。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D。25.下列属于张从正攻邪的方法是(分数:2.00)A.汗法 B.吐法 C.下法 D.清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张从正的学术观点。张从正,字子和,号张戴人,属于“攻邪派”。代表名言是“邪去则正安”。学术观点是认为病从邪生,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所以此题答案是 ABC。26.下列属于陈言“三因学说”的病因是(分数:2.00)A.七情所伤 B.饮食饥饱 C.寒邪所伤 D.虫兽所伤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陈言的“三因学说”的内涵。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类概括。即内因为七情所伤;外因为六淫外邪所感;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所致。七情内伤属于内因。寒邪是六淫邪气的一种,属于外因。饮食饥饱和虫兽所伤都属于不内外因,所以答案是 ABCD。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总论)-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