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汉(三)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崔蹇在政论中记有这样的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这表明( )。(分数:2.00)A.把皇帝的诏书挂在墙壁上奉若神明B.地方势力的强大已超过皇帝诏书的力量了C.州郡官员接到皇帝征派徭役的诏令像晴天霹雳一样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汉永平十六年(73 年),窦固、耿忠出酒泉塞,占领伊吾卢,设置( ),进行屯田。(分数:2.00)A.宜禾都尉B.屯田都尉C.西域都护D.酒泉都护3.西汉末年出现了一种名叫( )的薄小纸,是用蚕丝制成,但昂贵不能大量制造。(分数:2.0
2、0)A.植物纤维纸B.灞桥纸C.蔡侯纸D.赫蹄4.汉中平年间,汉中爆发了五斗米道首领巴郡人( )领导的农民暴动,被称为“米贼”。汉灵帝时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流民中广泛传播,巨鹿人( )是其首领。(分数:2.00)A.张修,张角B.张陵,张衡C.张宝,张梁D.张鲁,张陵5.关于中国汉代文化、科学的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最晚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算学著作九章算术,它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从而认识了勾股定理。西汉时期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一书,包括素问与灵枢(或称针经)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医书。汉代最重要的算学著作是周髀算经,这部书是 246 个算术命题和解法的汇编,在世
3、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著作。扁鹊与华佗都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分数:2.00)A.B.C.D.6.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 年),汶山以西的白狼、粲木等百余部相率内附,人数很多,白狼王还作诗三章白狼歌纪念这一重大史事,白狼歌是( )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宝贵资料。(分数:2.00)A.东北B.西北C.西南D.南越7.1957 年,在( )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过一些用麻类纤维制成的残纸,这是已知的最早的人造纸片。(分数:2.00)A.西安灞桥B.陕西咸阳C.洛阳D.开封8.关于西汉末年农民起义,下列说
4、法全部正确的是( )。天凤年间,新市人王匡、王凤被饥民推为领袖,逐渐形成一支武装力量,隐蔽在绿林山中,因此,被称为绿林军绿林军领袖为了扩大影响,拥立汉宗室刘玄为皇帝,恢复汉的国号,以公元 23 年为更始元年绿林军暴动后,琅琊人樊崇在莒县暴动,为了作战时与敌人相区别,农民军把眉毛涂红,被称为赤眉军,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口号公元 25 年,赤眉军领袖立没落西汉宗室年仅 15 岁的牛吏刘盆子做皇帝绿林军和赤眉军,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最后被曹操所灭(分数:2.00)A.B.C.D.9.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其中的“县官”是指( )。(分数:2.00)
5、A.县级政府B.县令长C.盐铁官D.朝廷10.( )自幼随父在西域成长,深悉西域地理、风土和政治情况。他编著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根据。(分数:2.00)A.班超B.班勇C.班固D.班宁11.2 世纪中叶,鲜卑部落大人( )统一鲜卑诸部,立庭于弹汗山歌仇水上,尽据匈奴故地。(分数:2.00)A.拓跋硅B.拓跋宏C.檀石槐D.单于12.汜胜之所著的汜胜之书概括了他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他最大的贡献是总结出了著名的( )。(分数:2.00)A.区种法B.代田法C.间种法D.套种法13.永平十七年(74 年),东汉恢复了( ),以陈睦充
6、任,并以耿恭为戊校尉,关宠为己校尉分驻车师后王部和前王部。(分数:2.00)A.宜禾都尉B.屯田都尉C.西域都护D.酒泉都护14.( )时,宦官蔡伦集中了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敝布、破鱼网造纸,由于价格低廉,以后全国普遍制造,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分数:2.00)A.西汉昭帝B.西汉宣帝C.东汉和帝D.东汉哀帝15.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是( ),他鉴于东汉地震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分数:2.00)A.唐都B.落下闳C.邓平D.张衡16.汉顺帝时,( )学道于蜀地鹄鸣山中,以道书招致信徒,信道者出米五斗,有病则令自首其过。这就是五斗米道。(分数:2.00)A.张陵
7、B.张角C.张宝D.张梁17.永元九年(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 ),甘英达到条支国(今波斯湾北头),临海欲渡,为安息人所阻而还。这是中国使节远至波斯湾的最早记载。(分数:2.00)A.乌孙B.大月支C.大秦D.天竺18.东汉时期成书的崔蹇( )主要是地主经营田庄的家历,但是,书中所记农业技术经验也很丰富,为后人所取法。(分数:2.00)A.汜胜之书B.神农本草经C.四民月令D.周髀算经19.汉建武二十四年(48 年)匈奴( )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他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的允许。从此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分数:2.00)A.日逐王比B.休屠王C.浑邪王D.
8、莎车王贤20.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 )在 7 州 28 郡同时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起义。(分数:2.00)A.铁官徒起义B.绿林起义C.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九章律(萧规曹随)(分数:10.00)_22.轮台罪己诏(分数:10.00)_23.度田(分数:10.00)_24.巫蛊之祸(分数:10.00)_25.经今古文之争(分数:10.00)_26.四民月令(分数:10.00)_27.凿空(分数:10.00)_28.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
9、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材料二: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蚧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
10、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史记儒林列传材料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请回答:(分数:30.00)(1).材料一、二卫绾和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分数:10.00)_(2).材料三的“黄老、刑名”指的是什么?(分数:10.00)_(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什么不同?(分数:10.00)_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均输,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史记平准书集解引孟康语
11、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卖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牟利。盐铁论本议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桑)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汉书食货志)吴慧桑弘羊研究材料二:平准与均输,只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均输所以调剂空间上物价之不平,平准兼以调剂时间上物价之不平。均输分设在郡国,平准则只京师有之。均输是类似行商性质的工作,平准则为类似坐贾性质的工作。马非百桑弘羊传材料三:这就使地主阶级的国家同时成为一个经营五金百货的大公司,政府的财政部长“大司农”同时成为这个大公司的总经理。政治和商业合二而一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回答问题:(分数:3
12、0.00)(1).材料一、二提到的桑弘羊是什么人?其主要经历和经济主张是什么?(分数:15.00)_(2).材料三中冯友兰先生的话揭示了什么道理?(分数:1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分数:40.00)_30.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分数:40.00)_31.试析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分数:40.00)_秦汉(三)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崔蹇在政论中记有这样的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这表明( )。
13、(分数:2.00)A.把皇帝的诏书挂在墙壁上奉若神明B.地方势力的强大已超过皇帝诏书的力量了 C.州郡官员接到皇帝征派徭役的诏令像晴天霹雳一样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解析:2.汉永平十六年(73 年),窦固、耿忠出酒泉塞,占领伊吾卢,设置( ),进行屯田。(分数:2.00)A.宜禾都尉 B.屯田都尉C.西域都护D.酒泉都护解析:3.西汉末年出现了一种名叫( )的薄小纸,是用蚕丝制成,但昂贵不能大量制造。(分数:2.00)A.植物纤维纸B.灞桥纸C.蔡侯纸D.赫蹄 解析:4.汉中平年间,汉中爆发了五斗米道首领巴郡人( )领导的农民暴动,被称为“米贼”。汉灵帝时期,道教的一支太平道在流民中广泛传
14、播,巨鹿人( )是其首领。(分数:2.00)A.张修,张角 B.张陵,张衡C.张宝,张梁D.张鲁,张陵解析:5.关于中国汉代文化、科学的说法,全部不正确的是( )。最晚到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算学著作九章算术,它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从而认识了勾股定理。西汉时期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一书,包括素问与灵枢(或称针经)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医书。汉代最重要的算学著作是周髀算经,这部书是 246 个算术命题和解法的汇编,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著作。扁鹊与华佗都是汉代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华佗创造了五禽戏。(
15、分数:2.00)A.B. C.D.解析:6.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 年),汶山以西的白狼、粲木等百余部相率内附,人数很多,白狼王还作诗三章白狼歌纪念这一重大史事,白狼歌是( )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宝贵资料。(分数:2.00)A.东北B.西北C.西南 D.南越解析:7.1957 年,在( )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过一些用麻类纤维制成的残纸,这是已知的最早的人造纸片。(分数:2.00)A.西安灞桥 B.陕西咸阳C.洛阳D.开封解析:8.关于西汉末年农民起义,下列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天凤年间,新市人王匡、王凤被饥民推为领袖,逐渐形成一支武装力量,隐蔽在绿林山中,因此,被称为绿林军绿林军领袖为了扩大
16、影响,拥立汉宗室刘玄为皇帝,恢复汉的国号,以公元 23 年为更始元年绿林军暴动后,琅琊人樊崇在莒县暴动,为了作战时与敌人相区别,农民军把眉毛涂红,被称为赤眉军,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口号公元 25 年,赤眉军领袖立没落西汉宗室年仅 15 岁的牛吏刘盆子做皇帝绿林军和赤眉军,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最后被曹操所灭(分数:2.00)A.B. C.D.解析:9.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其中的“县官”是指( )。(分数:2.00)A.县级政府B.县令长C.盐铁官D.朝廷 解析:10.( )自幼随父在西域成长,深悉西域地理、风土和政治情况。他编著的西域记一书,
17、是范晔撰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根据。(分数:2.00)A.班超B.班勇 C.班固D.班宁解析:11.2 世纪中叶,鲜卑部落大人( )统一鲜卑诸部,立庭于弹汗山歌仇水上,尽据匈奴故地。(分数:2.00)A.拓跋硅B.拓跋宏C.檀石槐 D.单于解析:12.汜胜之所著的汜胜之书概括了他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丰富经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他最大的贡献是总结出了著名的( )。(分数:2.00)A.区种法 B.代田法C.间种法D.套种法解析:13.永平十七年(74 年),东汉恢复了( ),以陈睦充任,并以耿恭为戊校尉,关宠为己校尉分驻车师后王部和前王部。(分数:2.00)A.宜禾都尉B.屯田都
18、尉C.西域都护 D.酒泉都护解析:14.( )时,宦官蔡伦集中了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敝布、破鱼网造纸,由于价格低廉,以后全国普遍制造,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分数:2.00)A.西汉昭帝B.西汉宣帝C.东汉和帝 D.东汉哀帝解析:15.浑天说的代表人物是( ),他鉴于东汉地震频繁,创造了候风地动仪,以测定地震的方位。(分数:2.00)A.唐都B.落下闳C.邓平D.张衡 解析:16.汉顺帝时,( )学道于蜀地鹄鸣山中,以道书招致信徒,信道者出米五斗,有病则令自首其过。这就是五斗米道。(分数:2.00)A.张陵B.张角 C.张宝D.张梁解析:17.永元九年(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
19、( ),甘英达到条支国(今波斯湾北头),临海欲渡,为安息人所阻而还。这是中国使节远至波斯湾的最早记载。(分数:2.00)A.乌孙B.大月支C.大秦 D.天竺解析:18.东汉时期成书的崔蹇( )主要是地主经营田庄的家历,但是,书中所记农业技术经验也很丰富,为后人所取法。(分数:2.00)A.汜胜之书B.神农本草经C.四民月令 D.周髀算经解析:19.汉建武二十四年(48 年)匈奴( )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他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的允许。从此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分数:2.00)A.日逐王比 B.休屠王C.浑邪王D.莎车王贤解析:20.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
20、,( )在 7 州 28 郡同时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准备比较严密的农民起义。(分数:2.00)A.铁官徒起义B.绿林起义C.赤眉起义D.黄巾起义 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九章律(萧规曹随)(分数:10.00)_正确答案:(西汉初年由萧何参照秦律制定的汉律。西汉政权建立以后,原有的“约法三章”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萧何受命制定汉律,其以秦律为依据,除去其中的夷三族及连坐法,又增加兴律、户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故称九章律。该律是汉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也反映了西汉政权的阶级实质。萧何死后,曹参继续使用萧何制定的一切律令,而不予以修改,史称“萧规曹随”,这种
21、法律的稳定性对西汉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解析:22.轮台罪己诏(分数:10.00)_正确答案:(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经济亦面临崩溃。征和四年(公元前 89 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此后,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汉武帝晚年对统治政策的一种调整,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23.度田(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五年(39 年)下诏州郡“度田”,即检核垦田户口
22、,目的在于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以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由于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既得利益,而遭到反抗。刘秀虽以度田不实的罪名处死了十几个郡守,但为避免矛盾恶化,只好停止度田。度田事件后,土地兼并仍在继续,地主田庄发展兴盛起来。)解析:24.巫蛊之祸(分数:10.00)_正确答案:(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起于征和二年(公元前 91 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景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巫蛊之祸使整个卫皇后家族及其与武帝所生的几乎所有儿女、孙子,除太子之孙刘病已被侥幸隐藏获救外,皆死于非命。都城长安在这次政治动乱中的致死者数以万计,导致了汉帝
23、国统治上层一次严重的政治危机,酿成了武帝后期政局的空前巨变。)解析:25.经今古文之争(分数:10.00)_正确答案:(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内部两大派别之争。始于西汉末年。“今文经”是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的儒家经典;用汉之前的古文字写成的,称为“古文经”。经今古文之争,不仅仅是书写文字与读法的问题,而是随着经师源流不同,传授方法和对经义的解释不同,因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派别。东汉末年,郑玄统一了今古文经。)解析:26.四民月令(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东汉崔塞模仿古时月令所著的农业著作。“四民”是指士、农、工、商。内容大致包括:(1)祭祀、家礼、教育以及维
24、持改进家庭和社会上的新旧关系;(2)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3)养蚕、纺织、织染、漂练、裁制、浣洗、改制等女红;(4)食品加工及酿造;(5)修治住宅及农田水利工程;(6)收采野生植物,主要是药材,并配制法药;(7)保存、收藏家中大小各项用具;(8)粜籴;(9)其他杂事,包括“保养卫生”等九个项目。所反映的是东汉晚期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按夏历一年 12 个月的家庭事务的安排。)解析:27.凿空(分数:10.00)_正确答案:(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称张骞通西域为“凿空”。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9 年,张骞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
25、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成为国家的、正规的中西通途。张骞通西域,不仅弘扬了汉朝的文明,而且带回了异域的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尤以中国丝绸西运最具特色,所以今天称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之始辟。司马迁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指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解析:28.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分数:10.00)_正确答案:(公元前 202 年,楚汉相争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刘邦经过多年力量的积累,在萧何的后勤支持下,加之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封韩信为齐王,取得了韩信的大力支持,刘邦、韩信合力将项羽包围于垓下,并让汉军唱楚国地方的歌谣导致西楚霸王项羽军心
26、涣散,无心恋战,最终败走乌江自刎身死,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材料二: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27、。”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蚧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史记儒林列传材料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请回答:(分数:30.00)(1).材料一、二卫绾和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分数:10.00)_正确答案:(卫绾和董仲舒的建议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2).材料三的“黄老、刑名”指的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黄老、刑名”指的是黄
28、老学说,法家,名家等诸子百家学说。)解析:(3).材料四与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什么不同?(分数:10.00)_正确答案:(顾颉刚先生一语道破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失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成功在于教化,而秦始皇的失败在于严刑酷法的“堵”,而不是汉武帝的“导”。)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均输,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史记平准书集解引孟康语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卖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牟利。盐铁论本议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桑)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
29、雨。”(汉书食货志)吴慧桑弘羊研究材料二:平准与均输,只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均输所以调剂空间上物价之不平,平准兼以调剂时间上物价之不平。均输分设在郡国,平准则只京师有之。均输是类似行商性质的工作,平准则为类似坐贾性质的工作。马非百桑弘羊传材料三:这就使地主阶级的国家同时成为一个经营五金百货的大公司,政府的财政部长“大司农”同时成为这个大公司的总经理。政治和商业合二而一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回答问题:(分数:30.00)(1).材料一、二提到的桑弘羊是什么人?其主要经历和经济主张是什么?(分数:15.00)_正确答案:(平准与均输是桑弘羊的经济改革措施之一。)解析:(2).材料三中冯友兰先生的话
30、揭示了什么道理?(分数:15.00)_正确答案:(冯友兰先生的话,揭示了西汉统治阶级在发展经济上的作用和后果。)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如何评价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分数:40.00)_正确答案:(1)从统一天下上看。包括北伐匈奴。(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以及交通直道等贡献。(3)发展经济,恢复农业。(4)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大兴土木,焚书坑儒,迷信长生不老,多次东巡、南巡。)解析:30.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分数:40.00)_正确答案:(1)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元鼎四年(公元前 113 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币,将钱币大
31、权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是为三官钱。因钱币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又称五铢钱。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2)盐铁收归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政策。汉初盐铁业为自由经营。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汉武帝采用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开始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法主要是针对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烦难,农民的劳役负担沉重以及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等问题提出的。平准法是封建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
32、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3)颁布算缗、告缗令。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实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分别于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和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颁布了算缗、告缗令。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解析:31.试析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分数:40.00)_正确答案:(1)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规模较大,农林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
33、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宗族为主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一般都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信农具、实施耕作薪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2)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的历史地位:随着东汉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最终导致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