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综合)-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揭批“四人帮”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分数:2.00)A.两年B.一年C.三年D.半年3.粉碎“四人帮”后,教育、科技事业的恢复,发端于批判“四人帮”的( )。(分数:2.00)A.“两个估计”B.“两个凡是”C.“两个不管”D.“文艺黑线专政论”4.1978 年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闭幕会上宣读了( )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在全
2、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分数:2.00)A.华国锋B.郭沫若C.邓小平D.汪东兴5.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大会听取了华国锋所作的修改党章报告B.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C.新党章仍然保留了九大和十大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十一大没能从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6.1977 年 2 月 7 日,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的杂志和报纸不包括( )。(分数:2.00)A.人民日报B.红旗C.光明日报D.解
3、放军报7.曾在 1978 年 5 月 10 日理论动态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后又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这篇文章的初稿作者是( )。(分数:2.00)A.杨西光B.孙长江C.胡福明D.胡耀邦8.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著作B.社会主义基本原则C.实践D.党中央文件9.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的完成的会议是( )。(分数:2.00)A.十三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D.中共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自 1978 年底,我国开始为河南唐河县“( )
4、中学事件”、武汉“七二事件”等平反。(分数:2.00)A.桃园B.马振扶C.三家村D.唐山11.197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委托( )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数:2.00)A.邓小平B.叶剑英C.李先念D.陈12.1979 年 4 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问题。李先念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总结实行经济改革的经验,提出的“新八字方针”是( )。(分数:2.00)A.调整、巩固、整顿、提高B.调整、改革、整顿、提高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整顿、充实、巩固、提高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立乡(镇)
5、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分数:2.00)A.1981 年 10 月B.1984 年 10 月C.1982 年 10 月D.1983 年 10 月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简明概括是(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四个现代化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D.建立经济特区16.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思想是在( )。(分数:2.00)A.1978 年B.1979 年C.1982 年D.1983 年
6、1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分数:2.00)A.实行公司制B.实行股份制C.抓大放小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分数:2.00)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20.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1.中共十一大(
7、分数:2.00)_22.“洋冒进”(分数:2.00)_23.四项基本原则(分数:2.00)_24.“两个凡是”(分数:2.00)_2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分数:2.00)_26.中日和平友好合约(分数:2.00)_27.“新八字方针”(分数:2.00)_2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数:2.00)_29.经济特区(分数:2.00)_30.“一国两制”(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分数:2.00)_32.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四人帮”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8、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记载了的才是对的”。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引自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 请回答: (1)文中“禁区”是指什么错误观点?“精神枷锁”是指什么束缚?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什么变化? (4)这一变化有何深远意义?(分数:2.00)_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1982 年 9 月 22 早晨,我在从东京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 184
9、2 年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决条件。我们事先也商量过了,决定把谈判立场建立在英国至少对一部分香港领土拥有主权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此立住脚,然后把主权让出,以换取对香、港继续管治的权利。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 材料 2:“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小平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希望用两年时间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如到时还不能解决,中国将单方面作出宣布。”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人为制造的动乱,“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回归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周南他才是中英谈判的首席代表 请回答: (1)从材料一
10、中可以看出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2)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3)通过谈判,最后中英双方于什么时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分数:2.00)_3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36.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合作化前的个体经济的区别。(分数:2.00)_37.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分数:2.00)_38.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分数:2.00)_3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1、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综合)-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揭批“四人帮”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分数:2.00)A.两年 B.一年C.三年D.半年解析:3.粉碎“四人帮”后,教育、科技事业的恢复,发端于批判“四人帮”的( )。(分数:2.00)A.“两个估计” B.“两个凡是”C.“两个不管”D.“文艺黑线专政论”解析:4.1978 年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
12、京隆重举行。在闭幕会上宣读了( )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分数:2.00)A.华国锋B.郭沫若 C.邓小平D.汪东兴解析:5.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大会听取了华国锋所作的修改党章报告 B.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C.新党章仍然保留了九大和十大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十一大没能从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解析:6.1977 年 2 月 7 日,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的杂志和
13、报纸不包括( )。(分数:2.00)A.人民日报B.红旗C.光明日报 D.解放军报解析:7.曾在 1978 年 5 月 10 日理论动态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后又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这篇文章的初稿作者是( )。(分数:2.00)A.杨西光B.孙长江C.胡福明 D.胡耀邦解析:8.检验真理的标准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著作B.社会主义基本原则C.实践 D.党中央文件解析:9.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的完成的会议是( )。(分数:2.00)A.十三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14、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D.中共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10.自 1978 年底,我国开始为河南唐河县“( )中学事件”、武汉“七二事件”等平反。(分数:2.00)A.桃园B.马振扶 C.三家村D.唐山解析:11.1979 年 11 月,中共中央委托( )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数:2.00)A.邓小平 B.叶剑英C.李先念D.陈解析:12.1979 年 4 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问题。李先念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总结实行经济改革的经验,提出的“新八字方针”是( )。(分数:2.00)A.调整、巩固、整顿、提高B.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C.调整、巩固
15、、充实、提高D.整顿、充实、巩固、提高解析: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同时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分数:2.00)A.1981 年 10 月B.1984 年 10 月C.1982 年 10 月D.1983 年 10 月 解析:1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简明概括是(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解析: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
16、包经营D.建立经济特区解析:16.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思想是在( )。(分数:2.00)A.1978 年B.1979 年 C.1982 年D.1983 年解析:1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分数:2.00)A.实行公司制B.实行股份制C.抓大放小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解析: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19.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分数:2.00)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17、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20.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1.中共十一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听取华国锋所作的政治报告和叶剑英所作的修改党章报告。“十一大”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了在 20 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期的党的根本任务。但是,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并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1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作为十一大路线的基本内容肯定下来。因此,“十一大”没能从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历史任务。)解析:22.“洋冒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粉碎“四人帮”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的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从 1976 年冬季开始,华国锋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和粮食生产,对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的生产等方面,相继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口号,不顾国力,企图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以此来实现高速度的发展。结果造成 1979 和 1980 年我国国际收支严重
19、逆差的困难局面。所以,被人们称为“洋冒进”。这次“洋冒进”是以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为特征的。破坏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原则,片面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当然不能改善而只是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病态。)解析:23.四项基本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地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讲话明确
20、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解析:24.“两个凡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继续坚持“左”倾错误的一个集中体现。1977年 2 月 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文中明确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据侧,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3 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华国锋在讲话中重申“两个凡是”的观点,继续错误地强调必须坚持“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两个凡是”是极端错误的。在理
21、论上,它违背了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上,它维护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继续了“文化大革命”和“左”倾理论,阻碍了拨乱反正斗争。)解析:2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 1978 年 5 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1978 年 5 月 10 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首先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次日,光明日报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该文。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
22、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该文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讨论的实质是关于党内路线的争论。邓小平、叶剑英等主持讨论。邓小平在讲话中多次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条件。)解析:26.中日和平友好合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78 年 8 月 12 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条约的基本内容为: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23、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以和平手段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或其他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任何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为进一步地发展两国经济文化关系和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条约的核心是反对霸权主义,这是国际条约的一项创举。条约于 10 月 23 日在东京互换批准书后正式生效,有效期为 10 年,期满前一年不宣布终止则继续生效。)解析:27.“新八字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作的重点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党和政府为纠正两年徘徊期间的失误,改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及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 年 4 月,中共
24、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问题。李先念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讲话,总结实行经济改革的经验,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决定集中几年时间,认真搞好调整工作,同时在调整中进行改革、整顿和提高。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必要过程。)解析:2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
25、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具体形式有: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两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解析:29.经济特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经济特区,是指在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特定区域,采取比一般地区更加开放的经济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吸引
26、外资和引进外国技术设备,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经济特区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1979 年 4 月,邓小平提出试办经济特区的思想。8 月,国务院公开宣布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解析:30.“一国两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职能是种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成为中国政府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按照这一国策,已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27、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分数:2.00)_解析:32.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四人帮”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记载了的才是对的”。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引自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 请回答: (1)文中“禁区”是指什么错误观点?“精神枷锁”是指什么束缚?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28、标准发表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什么变化? (4)这一变化有何深远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教条主义。 (2)实践。 (3)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4)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1982 年 9 月 22 早晨,我在从东京飞赴北京时,一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根本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 1842 年就香港岛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先
29、决条件。我们事先也商量过了,决定把谈判立场建立在英国至少对一部分香港领土拥有主权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此立住脚,然后把主权让出,以换取对香、港继续管治的权利。 英玛格丽特.撒切尔 材料 2:“如果说宣布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小平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希望用两年时间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问题。如到时还不能解决,中国将单方面作出宣布。”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人为制造的动乱,“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回归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周南他才是中英谈判的首席代表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打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2
30、)邓小平所说的“单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单方面作出宣布? (3)通过谈判,最后中英双方于什么时间达成了什么协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以主权换治权,继续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 (2)“单方面宣布”指的是单方面宣布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收回香港)。因为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不能容忍自己的领土被侵占。 (3)1984 年 12 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31、京举行,会议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第二,做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
32、决策;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行动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 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 第三,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改革和开放的重大政策。全会指出,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基本建设要量力而行,并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审查和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强调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全会认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
33、,审查和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结论。 第五,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重新确定了正确的组织路线。中央领导机构和人事作了重大调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的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自 1976 年 10 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使党的事业转上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胜利发展的新征途。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地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
34、开放的战略决策。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解析:3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81 年 6 月 27 日至 29 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一篇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中共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中共在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重要决议。 决议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
35、命”进行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中共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决议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精辟地阐
36、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决议认为,我们一定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三,决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
37、要在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 (3)意义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三中全会后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会议,它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广泛的拥护;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同德为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36.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合作化前的个体经济的区别。(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合作经济中的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它与合作化前的个体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它是以土地这一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承包者对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出租、典当、弃置、毁坏。 第二,承包者必须履行共同规定的对国家和集体的义务。这就使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得到统一,使困难的农户得到必要的照顾,从而避免两极分化。 第三,这种承包制,在生产经营上是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可以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统与分的关系,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性和适应性,它能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与家庭成员的积极性都得到发挥。增加家庭经营这一层次,使责权利相结合,使劳动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