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864 年 9 月 28 日,英法等国近两千名工人举行大会,宣布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大会地点是( )。(分数:2.00)A.巴黎凡尔赛宫B.伦敦圣马丁堂C.德国柏林D.比利时的布鲁塞尔3.“国际工人协会”宣布成立后,10 月协会选出了第一任主席,他是( )。(分数:2.00)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李卜克内西D.奥哲尔4.第一国际成
2、立前,各国无产阶级强烈要求加强国际团结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1848 年革命后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结成联盟镇压工人运动C.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素质普遍提高D.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求工人联合起来斗争5.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是( )。(分数:2.00)A.1860 年B.1864 年C.1870 年D.1876 年6.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文件有( )。 共产党宣言 临时章程 成立宣言 资本论(分数:2.00)A.B.C.D.7.直接促成第一国际成立的事件是( )。(分数:2.00)A.1857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B.1860 年英国工联伦敦理事会的出现C
3、.1863 年德国工人联合会成立D.1863 年英法工人集会声援波兰民族起义8.国际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 )文献中首次规定的。(分数:2.00)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B.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9.第一国际前期内部马克思主义者除同工联主义斗争外,主要同( )进行了斗争。(分数:2.00)A.蒲鲁东主义B.魏特林主义C.巴枯宁主义D.拉萨尔主义10.巴枯宁主义的核心是( )。(分数:2.00)A.“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B.“建立生产合作社和争取普选权”C.工会高于一切,管理一切D.消灭一切权力和权威,主张绝对“自由”和“平等”11.1876
4、年 7 月第一国际举行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解散,这次代表大会的地点是( )。(分数:2.00)A.英国伦敦B.瑞士日内瓦C.美国费城D.荷兰海牙12.引发巴黎公社起义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普奥对丹麦战争B.普奥战争C.普法战争D.南北战争13.1870 年普鲁士军队侵入巴黎,法国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誓保卫巴黎,参加国民自卫军的大部分是( )。(分数:2.00)A.工人B.士兵C.农民D.小资产阶级、小手工业者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 )。(分数:2.00)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C.俄国苏维埃政权D.巴黎公社1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分
5、数:2.00)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C.巴黎公社D.工兵代表苏维埃16.揭开巴黎公社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分数:2.00)A.普法战争B.9 月 4 日革命C.法德签订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D.3 月 18 日革命17.法国人民建立巴黎公社前,法国反动政府的头目逃往凡尔赛,他是( )。(分数:2.00)A.路易.波拿巴B.拿破仑三世C.梯也尔D.瓦尔兰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8.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19.彭德尔顿法(分数:2.00)_20.委员会经理制(分数:2.00)_21.1832 年改革(分数:2.00)_22.吉田松阴(分数:
6、2.00)_23.阿斯奎斯提案(分数:2.00)_24.大日本帝国宪法(分数:2.00)_25.“黑幕揭发运动”(分数:2.00)_26.赫伯恩法(分数:2.00)_27.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分数:2.00)_28.泰罗制(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异同。(分数:2.00)_30.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
7、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864 年 9 月 28 日,英法等国近两千名工人举行大会,宣布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大会地点是( )。(分数:2.00)A.巴黎凡尔赛宫B.伦敦圣马丁堂 C.德国柏林D.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解析:3.“国际工人协会”宣布成立后,10 月协会选出了第一任主席,他是( )。(分数:2.00)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李卜克内西D.奥哲尔 解析:4.第一国际成立前,各国无产阶级强烈要求加强国际团结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2.00)A.1848 年革命后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结成联盟镇压工人运动C.工业
8、革命后工人阶级素质普遍提高D.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要求工人联合起来斗争解析:5.第一国际成立的时间是( )。(分数:2.00)A.1860 年B.1864 年 C.1870 年D.1876 年解析:6.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文件有( )。 共产党宣言 临时章程 成立宣言 资本论(分数:2.00)A.B.C. D.解析:7.直接促成第一国际成立的事件是( )。(分数:2.00)A.1857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B.1860 年英国工联伦敦理事会的出现C.1863 年德国工人联合会成立D.1863 年英法工人集会声援波兰民族起义 解析:8.国际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在( )文献中首次规定的。
9、(分数:2.00)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B.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解析:9.第一国际前期内部马克思主义者除同工联主义斗争外,主要同( )进行了斗争。(分数:2.00)A.蒲鲁东主义 B.魏特林主义C.巴枯宁主义D.拉萨尔主义解析:10.巴枯宁主义的核心是( )。(分数:2.00)A.“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B.“建立生产合作社和争取普选权”C.工会高于一切,管理一切D.消灭一切权力和权威,主张绝对“自由”和“平等” 解析:11.1876 年 7 月第一国际举行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解散,这次代表大会的地点是( )。(分数:2.00)A.英国伦敦B.瑞士
10、日内瓦C.美国费城 D.荷兰海牙解析:12.引发巴黎公社起义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普奥对丹麦战争B.普奥战争C.普法战争 D.南北战争解析:13.1870 年普鲁士军队侵入巴黎,法国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誓保卫巴黎,参加国民自卫军的大部分是( )。(分数:2.00)A.工人 B.士兵C.农民D.小资产阶级、小手工业者解析: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 )。(分数:2.00)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C.俄国苏维埃政权D.巴黎公社 解析:15.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分数:2.00)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C.巴黎公社 D.工兵代表苏维埃解析:
11、16.揭开巴黎公社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分数:2.00)A.普法战争B.9 月 4 日革命C.法德签订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D.3 月 18 日革命 解析:17.法国人民建立巴黎公社前,法国反动政府的头目逃往凡尔赛,他是( )。(分数:2.00)A.路易.波拿巴B.拿破仑三世C.梯也尔 D.瓦尔兰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8.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19.彭德尔顿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83 年美国颁布的实施文官制度改革的法令,又称文官制度条例。其基本内容是: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择优录取;定期考核
12、,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文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及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解析:20.委员会经理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 世纪末,美国城市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城市管理体制。在此之前,市政管理普遍采用市长市政会议制,带来了权力腐败的严重问题。1913 年,俄亥俄州的戴顿市实行了委员会经理制。其主要内容是:先由市民根据普选制原则,选举一个超党派的委员会(5 人或 7 人或 9 人),由它负责制约政策及法令,批准年度预算;由该委员会聘请一位受过专门训练,并且有丰
13、富管理经验与才干的专家担任市经理,全权负责城市行政管理事务,对委员会负责,任期不限,由委员会视其政绩而定。委员会经理制,将民主管理与专家治市结合起来,既能照顾到市民各个集团的利益,又能保证工作效率。)解析:21.1832 年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近代英国一次重要的议会改革。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议会的席位分配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在资产阶级和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群众的推动下,英国议会于 1832 年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降低选举资格,城市居民收入在 10 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 10 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年收入在 10 镑以
14、上的土地所有者及年收入在 50 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有选举权;取消 56 个人口不到 2000 人的“衰败选区”及其原有的 111 个代表名额;将 32 个小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 1 名;对 143 个代表名额进行重新分配,增加了新兴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的代表名额。 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动,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机会,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民主。但是从中获益最大的仍是资产阶级,广大工人仍处于无权地位。)解析:22.吉田松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生于一长州藩士家庭。少时修兵学和儒学。青年时代游学九州等地,拜兰学家为师,寻求抵御
15、西方列强良策。美国培理舰队来航后,撰文向幕藩当局提出防备之策。曾企图偷乘美舰出国考察,事败被囚。出狱后办村塾讲学,传授尊王攘夷思想,培养了高杉晋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一大批致力于倒幕维新的人才。1858 年因反对安政五国条约,倡导攘夷被捕入狱,次年被处死。)解析:23.阿斯奎斯提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11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限制上院否决权的法案。英国议会经过历次改革,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但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1909 年,上院违反长期以来的惯例,否决了下院提出的财政议案,引起自由党的不满。自由党内阁首相阿斯奎斯起草提案,要求限制上院否决权,上院被迫屈服。19
16、11 年 8 月,经两院通过后,提案成为正式法律,主要内容是:下院通过的财政法案在提交上院后,经过一个月就自动成为法律;其他法案,如果连续由下院通过三次,不管上院通过与否,也可以成为正式法律。但也有限制条件,即第一次讨论该法案到它最后获得法律效力,必须有两年间隔时间。该法案进一步扩大了英国的政治民主。)解析:24.大日本帝国宪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89 年 2 月,明治天皇颁布的日本宪法。其主要以德国宪法为蓝本,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享有广泛权力,包括召开和解散议会、批准法令、任免官吏、对外宣战与媾和、统率陆海军等;国家立法权属于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帝国会议,贵族
17、院由皇族、华族和“敕选议员”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议会的立法须经天皇批准才能生效;财政预算由内阁提出,如果被议会否决,则按上一年预算执行;内阁对天皇负责,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上奏天皇;另设枢密院,名义上是天皇的咨询机构,实际是最高决策机关;规定了臣民的权利,如言论、集会、出版、结社、信教、迁徙等自由,以及担任公职和非依法律不受逮捕、监禁、处罚的权利。大日本帝国宪法带有浓重的保守色彩,但日本总算实行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解析:25.“黑幕揭发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兴起的揭发社会丑恶现象的运动。伴随美国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18、,如垄断资本的膨胀、资源的浪费、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下层人民的生活日益恶劣、城市发展中的弊端等。针对这些问题及大量的丑恶现象,美国兴起了“黑幕揭发运动”。运动先驱是亨利.乔治,他在 1879 年出版进步与贫困,呼吁人们关注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运动正式展开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参加运动的主要是新闻记者和知识分子,他们通过报刊,揭露出许多丑恶现象,特别是垄断资本的各种犯罪行为。“黑幕揭发运动”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对垄断组织罪恶行为的不满。)解析:26.赫伯恩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06 年,西奥多.罗斯福主持通过的限制铁路垄断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是: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
19、确定铁路最高运费。但该法案未能抓住要害,因为它未授权委员会去估价铁路的财产及服务成本,以确定合理运费。一直到 1913 年才开始估价,而且 10 年后,才以估价为依据确定运费数目。但是赫伯恩法的作用不可否认,被认为是联邦控制私人工业进程中的里程碑。)解析:27.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14 年伍德罗.威尔逊签署的限制垄断组织不法行为的法案。其主要内容是:禁止商业活动中的垄断行为,禁止大公司互兼董事,禁止在资产超过 500 万美元以上的银行中兼职等。该法是谢尔顿反托拉斯法的补充,联邦政府以该法惩治了一批垄断企业。但是,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只是反对少数有劣迹的大托
20、拉斯,因此未能阻止托拉斯的发展。)解析:28.泰罗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国人泰罗首创的生产组织和工资制度。即从企业中挑出最灵巧、最强壮的工人,使他们极端紧张地工作;用秒或几分之一秒的时间为单位,记录完成每一操作的时间,并据以规定生产规范和标准时间。实耗时间低于标准时间的工人,能得一天的工资和极少的奖金;高于标准时间的工人,只能按大大降低的计件单价获得工资。泰罗制在当时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体现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 年改革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日本明治
21、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两者相较,既有共同点,也有着各自的特色。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 年改革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两国都在保留了君主制度的前提下,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本国的封建落后因素,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这与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专制主义传统、资产阶级因素的落后和民主力量的弱小密切相关。 (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两国的改革过程中,都颁布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在日本主要是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政治经济改革,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俄国主要是废除农奴制以及
22、与之相联系的封建义务、特权。改革后,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两国都是在封建王朝领导下,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加之长期以来存在的专制主义传统,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君主仍享有很大权力,军国主义气息浓厚,民主意识淡薄等。 (4)改革后,两国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由于两国的资产阶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加之资产阶级追求海外市场、领土的希望,两国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给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 年改革的不同点: (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23、,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俄国主要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农奴制的弊端充分显露出来,因此采取了改革运动,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则主要是西方的侵略,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为富国强兵、攘除外夷,实行了明治维新。 (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改革前,日本政治上存在二元体制,幕府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并且顽固腐朽,反对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自强,因此推翻幕府成为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
24、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俄国主要是废除了农奴制及与之相关的封建权利和义务关系;日本的改革波及面更为广泛,除了推翻幕府外,还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在军事、教育、文化、生活方式上都在向西方靠拢。)解析:30.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经济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 世纪 3040 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政治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 19 世纪 3040 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阶级斗争的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中提出的经济、政治要求及斗争的经验教训等,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能。 (3)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来源。 (4)自然科学基础: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统一性以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推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为辩证唯物主义学说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牢固的科学基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