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6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分数:2.00)A.九龙司地方一区B.新界C.香港D.香港岛2.1884年夏,侵人中国马尾港,击毁福建水师和福州船政局的是( )。(分数:2.00)A.英国舰队B.美国舰队C.日本舰队D.法国舰队3.甲午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大屠杀发生在( )。(分数:2.00)A.旅顺B.大连C.花园口D.九连城4.中日甲午战争中,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分数:2.00)A.左宝贵B.邓
2、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5.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分数:2.00)A.赔款数额巨大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开辟运输新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6.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捐躯,他是( )。(分数:2.00)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7.德、俄、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充分说明( )。(分数:2.00)A.德日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激烈B.日本已不能独霸中国C.德、俄、法利益完全一致D.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8.19世纪末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的殖民地。(分数:2.00)A.英国B.俄国C.
3、法国D.德国9.19世纪末 20世纪初,租借威海卫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分数:2.00)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10.下列不属于北京条约增加条款的是( )。(分数:2.00)A.增开天津为商埠B.准许招募中国人出国做工C.准许法国传教士深入内地传教D.外国船只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11.使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西南门户并首次取得在华修筑铁路特权的条约是(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中法新约12.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沿线战略要地有驻兵权的条约是(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新约二、B名词解释 21-28小
4、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马神甫事件(分数:2.00)_14.“亚罗号”事件(分数:2.00)_15.天津条约(分数:2.00)_16.子口税(分数:2.00)_17.北京条约(分数:2.00)_18.中俄瑷珲条约(分数:2.00)_19.中俄北京条约(分数:2.00)_2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数:2.00)_21.交收伊犁条约(分数:2.00)_22.中俄伊犁条约(分数:2.00)_23.台事专条(分数:2.00)_24.马嘉理事件(分数:2.00)_25.中英烟台条约(分数:2.00)_26.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分数:2.00)_27.黑旗军(分数:2.00)_28.甲
5、申政潮(分数:2.00)_29.中法简明条约(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30.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分数:2.00)_31.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32.中法新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分数:2.00)_33.评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分数:2.00)_34.简述近代香港问题的形成。(分数:2.00)_35.评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分数:2.00)_36.结合诸条约内容简述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6答
6、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分数:2.00)A.九龙司地方一区 B.新界C.香港D.香港岛解析:2.1884年夏,侵人中国马尾港,击毁福建水师和福州船政局的是( )。(分数:2.00)A.英国舰队B.美国舰队C.日本舰队D.法国舰队 解析:3.甲午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大屠杀发生在( )。(分数:2.00)A.旅顺 B.大连C.花园口D.九连城解析:4.中日甲午战争中,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分数:2.00)A.左宝贵 B.邓世昌C.徐邦道D.
7、丁汝昌解析:5.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分数:2.00)A.赔款数额巨大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开辟运输新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解析:6.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捐躯,他是( )。(分数:2.00)A.左宝贵B.邓世昌 C.徐邦道D.丁汝昌解析:7.德、俄、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充分说明( )。(分数:2.00)A.德日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激烈B.日本已不能独霸中国C.德、俄、法利益完全一致D.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 解析:8.19世纪末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的殖民地。(分数:2.00)A.英国
8、B.俄国C.法国 D.德国解析:9.19世纪末 20世纪初,租借威海卫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分数:2.00)A.英国 B.法国C.俄国D.德国解析:10.下列不属于北京条约增加条款的是( )。(分数:2.00)A.增开天津为商埠B.准许招募中国人出国做工C.准许法国传教士深入内地传教D.外国船只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解析:11.使外国侵略者打开中国西南门户并首次取得在华修筑铁路特权的条约是(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中法新约 解析:12.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沿线战略要地有驻兵权的条约是(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
9、条约D.辛丑新约 解析:二、B名词解释 21-28小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3.马神甫事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西林教案”。天主教法籍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以传教为名,进行侵略活动。他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1856 年 2月,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处以死刑。法国政府以此事件为借口,任命葛罗为全权大使,与英国联合出兵侵华。)解析:14.“亚罗号”事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英国为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1856 年 10月 8日,广东水师在中国船“亚罗号”上,逮捕了 12名中国水手。该
10、船主原是中国人,为便于走私,曾购买香港殖民当局的“船籍登记证”。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并造谣说广东水师曾扯下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侮辱了英国。英国驻华海军借此于 10月 23日派军舰、兵舰冲进珠江,炮轰广州,英国政府又任命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军来华。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爆发。)解析:15.天津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沿海北上,直抵天津城下,扬言攻占北京。清政府急忙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1858 年 6月 13至 27日,清政府分别同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主要有: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
11、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南京、镇江、九江、汉口 10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修改税则,取消常关税,中国海关由外国人帮办税务,外货进入内地只征 25的子口税。赔款:对英赔款白银 400万两,对法赔款白银 200万两。天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门户被迫进一步开放,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16.子口税(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子口税制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当时以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子口税征收始于 1858年的中英天
12、津条约。规定:凡进出口洋货,除照例缴纳 5的关税外,另外只需缴纳货值 25的税,以代替货物所经过的各地常关、厘卡应征的各种捐税,这就是所谓的 25的子口税制度。这不仅使清政府丧失了对洋货征收内地税的自主权,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便利了外国对华倾销商品,收购原料,进行经济侵略。1931 年被废止。)解析:17.北京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称中英、中法、中俄续增条约,是 1860年英、法、俄三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外国人招募中国人出国做工;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
13、买田地,营造自便”;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 800万两,恤金英国 50万两,法国 20万两。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补充和扩大,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解析:18.中俄瑷珲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瑷珲条约是咸丰八年(1858)俄国侵略者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解析:19.中俄北京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俄北京条约是咸丰十年(1860)俄国借口“调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通过此条约,俄国割占了中国乌
14、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解析:2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是同治三年(1864)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通过该条约,俄国强行割占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析:21.交收伊犁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左宗棠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国土之后。清政府任命崇厚为出使俄国头等钦差大臣,赴沙俄谈判收复伊犁事宜。1871 年 10月 2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按约中国仅收回伊犁河上游谷地,划失伊犁西部、南部及南疆、
15、北疆边境土地甚多。此外,还要偿付“兵费”500 万卢布(约合中国白银 280万两)。朝野纷纷反对。在全国舆论压力下,清廷不予批准。并将崇厚革职治罪。1867 年正月初十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泽赴俄修订崇约;同时,命令左宗棠统筹部署新疆南北两路边防事宜,以备谈判破裂后武力收复伊犁。)解析:22.中俄伊犁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沙俄强占中国伊犁地区后逼迫中国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于 1881年(清光绪七年)2 月 24日在圣彼得堡签订。条约共 20条,主要内容有:中国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流域等领土,但和尔郭斯河(霍尔果斯河)以西原属中国的领土划归俄国
16、所有。中国赔偿沙俄“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补恤俄商损失费由 500万银卢布增至 900万银卢布(合白银500万两)。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和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的两国边界另议界约。俄国在肃州(今甘肃酒泉)和吐鲁番增设领事。俄国“代守”伊犁 10年中,为沙皇效力之华人,清政府“均免究治,免追财产”,有愿入俄籍者,应听其便;俄人在伊犁置有田地者,“仍准照旧管业”。)解析:23.台事专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又称中日北京专约,是清政府在英、美、法公使的威胁下,于 1874年 10月31日与日本订立的。是日本侵略台湾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边疆危机的重要表现。条约规定日军限期撤退,中
17、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50万两,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这实质上是逼迫清政府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国。1879 年,日本用武力吞并琉球,将其改为“冲绳”县。)解析:24.马嘉理事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马嘉理事件是英国武装侵入中国领土引起的。1875 年,英国驻华公使的翻译马嘉理及水灵武装人员,从云南入缅迎接英军入侵我国,回来途经云南,向当地群众开枪,云南人民自卫反击,马嘉理被击毙,侵略军被赶出云南。英国公使以此威胁清政府,强迫签订了烟台条约,这就是马嘉理事件。)解析:25.中英烟台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马嘉理事件之后,英国借此向清政府提出无理的要求,
18、于 1876年 9月由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英国从中夺取了新的侵略权益: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减免子口税,并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可到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游历。)解析:26.藏印条约和藏印续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两个是英国侵略西藏过程中同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多次进攻西藏,1888 年,英国第二次进攻隆吐山,西藏地方政府顽强抵抗。“隆吐山之战”后,英国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终于在 1890和 1893年先后订立中英藏印条约和中英藏印条款,中英藏印条约、中英藏印条款也叫藏印条约、藏印续约,主要内容是
19、:规定锡金归英国管辖;开放亚东为商埠;亚东自开放之日起,五年内藏印锡互不收税。从此,英军不但侵占了锡金,也把侵略触角伸人了中国西藏。)解析:27.黑旗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黑旗军原是太平天国时期活动于广东、广西边境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退至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因以七星黑旗为战旗,故称黑旗军,其领袖是刘永福。法国侵略越南时,黑旗军应越南政府之邀援越抗法,多次重创法军。中法战争期间,黑旗军在西线战场配合清军阻击法军,获著名临洮大捷。1895 年在反割台斗争中,黑旗军同台湾义军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随刘永福内渡。黑旗军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有着重要贡献。)解析:28.甲
20、申政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申政潮是中法战争期间慈禧太后为了压制奕訢,借口中法战争中山西、北宁、太原失守事件,将奕诉赶出权力中枢,独掌大权的事件,是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表现。慈禧太后与奕谡一起策划,更换了全部的军机大臣,撤去了奕訢的一切职务,重新任命以礼亲王世铎为领班的新的军机处官员,以庆亲王奕勖为首的总理衙门。随后又令军机处遇要事需会同奕訢商办,军机处的实权被奕訢控制。此事称“甲申政局之变”或称“甲申政潮”。)解析:29.中法简明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甲申政潮之后,奕谡掌权,对法国实行妥协政策,法国亦乘胜向清政府进行诱降逼和。1884 年
21、 5月 11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谈判,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其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将驻越军撤回边境,中越边境开埠通商。这一条约初步满足了法国侵吞越南和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要求。中法简明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法战争第一阶段的结束。)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4.00)30.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561860 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表现在: 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
22、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表现在: 从战争的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量增多。 从战
23、争的影响看: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 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 11处,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 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促使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解析:31.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其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领土完整性遭到空前破坏,中国的内地税自主权、海关行使权、内河航运权、外国人入境管理权等大
24、量丧失。公使馆的大量建立。1861 至 1862年间,英、法、俄、美等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公使馆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了中国的腹地。 经济上:新开辟了 11个通商口岸,从沿海扩张到北方及内地。外国人可以进入内地自由通商,这都为外国外国商品深入南北沿海和长江内地进行倾销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方便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从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控制中国海关。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成立,各口税务司和海关的高级职员一律由洋人担任。在华经营轮船航运业,中国新式航运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争相在华投资设厂。外国资本在扩大对华经济掠夺的同时,客
25、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设立银行。各国列强在华开设的银行在中国经营国际汇兑、发行纸币,对清政府进行贷款,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工具。 外交上:清政府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尤其是辛酉政变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联合,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解析:32.中法新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在赫德的操纵下,1885 年 6月 9日,清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中法新约。主要内容为:清政府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同意
26、在广西、广东、云南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享有减税通商权;中国日后修筑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法军退出基隆、澎湖。 中法新约的签订,使法国夺取了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还首先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大大加深了我国西南边疆的危机。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解析:33.评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法战争在军事上中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结果在中法新约中,中国却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法国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首次取得了在中国所修筑铁路的特权。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完全是清政府在战争中始终奉行妥协投
27、降方针的结果,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主要表现在中法战争的过程中: 1883 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惧怕与法国失和,采取了“不可衅自我开”的妥协退让方针,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 马尾海战前,李鸿章又奉行“未可与欧洲列强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导致中国马尾海战惨败。 1885 年,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但清政府不仅不利用前线胜利的大好局面去争取抗法的最后胜利,反而想把中国军队的胜利作为与法国停战妥协的资本。于 188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正是清政府妥协投降政策造成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不败而败的局面。 总之,清政府妥协投降的方针直接导致了中法战争中中国的“不败
28、而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解析:34.简述近代香港问题的形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 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1898 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英国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即所谓“新界”,租期 99年。)解析:35.评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01 年,清廷同联合侵华的俄、英、日、美、法、德、意、奥八国,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 11个国家分别订立了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为:
29、赔款 45 亿两,分 39年付清,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年息 4厘,本息共计 982 亿。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与社会经济的凋敝,清政府的税收财政几乎全被帝国主义控制。 拆毁大沽到北京沿路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守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帝国主义完全在军事上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各国可以驻兵。公使完全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观众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办理对外交涉。便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国的对外机构,来操纵清政府,干涉
30、中国内政。 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可以从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对清政府实行全面的控制。因此,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确立。)解析:36.结合诸条约内容简述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8401842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8831885 年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和中法新约的签订,不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且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1894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和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