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远古时代”是指( )。(分数:2.00)A.夏、商、周三代B.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C.原始群时期D.氏族公社时期3.原始群是以( )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数:2.00)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4.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为( )。(分数:2.00)A.石器B.青铜器C.铁器D.金器5.中国境内已发现的
2、猿人化石不包括( )。(分数:2.00)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智人阶段的遗址不包括( )。(分数:2.00)A.大荔人遗址B.许家窑人遗址C.丁村人遗址D.峙峪人遗址7.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不包括( )。(分数:2.00)A.河套人遗址B.柳江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8.人类学家根据原始人类体质形态的进化程度,将原始群时期的人类分为( )。(分数:2.00)A.猿人和早期智人B.直立人和智人C.直立人和猿人D.古人和新人9.原始群早期阶段的人类叫做( )。(分数:2.00)A.直立人B.古人C.新人D.智人10.原始群后期阶段的
3、人类叫做( )。(分数:2.00)A.直立人B.古人C.新人D.智人11.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人类开始使用天然火是在( )。(分数:2.00)A.猿人时期B.智人时期C.古人时期D.新人时期12.猿人时期的婚姻形态处于( )。(分数:2.00)A.对偶婚B.杂交状态C.血缘婚D.一夫一妻制13.古人时期,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 )两大部门。(分数:2.00)A.捕鱼和狩猎B.采集和狩猎C.农业和手工业D.农业和畜牧业14.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分数:2.00)A.血缘婚B.杂婚C.族外婚D.一夫一妻制15.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黄河流域的是( )
4、。(分数:2.0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16.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是( )。(分数:2.00)A.良渚文化B.马家窑文化C.河姆渡文化D.青莲岗文化17.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 )。(分数:2.00)A.玉器B.磨制骨器C.人工取火D.干栏式建筑18.据说夷人分为九支,称“九夷”或“九黎”。传说他们的一个著名首领曾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这位部落首领叫( )。(分数:2.00)A.炎帝B.太昊C.少吴D.蚩尤19.炎黄时期,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居住着“群翟”部落群,在南方的部落群被称为( )。(分数:2.00)A.诸戎B.三苗C.少昊部落D.太昊部落20.
5、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选舜为继承人,并传位给舜。舜年老后,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继承制度史称( )。(分数:2.00)A.世袭制B.禅让制C.父死子继D.兄终弟及21.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大禹治水B.塗山之会C.征战三苗D.钧台之享22.夏启取得对有扈氏的胜利,并意味着夏王朝稳定了政权,站稳了脚跟的战役是( )。(分数:2.00)A.甘之战B.泓之战C.鸣条之战D.牧野之战23.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断限是( )。(分数:2.00)A.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B.晚于二里岗期商
6、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C.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D.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24.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 )被当做货币使用,这说明交换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发展。(分数:2.00)A.贝B.铜钱C.圆形方孔钱D.刀币25.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相传是( )。(分数:2.00)A.殷历B.夏小正C.周历D.太阳历26.在周初分封中,分封同姓诸侯国、异姓诸侯国,也分封圣王之后,下面属于圣王之后的封国为( )。(分数:2.00)A.齐国B.燕国C.陈国D.卫国27.宗法制的核心是( )。(分数:2.00)A.分封制B.宗子制C.嫡长子继承制D.世卿世禄制28.周王室的两大官僚系统是(
7、 )。(分数:2.00)A.太史、百僚B.宗工、司徒C.司空、百司D.卿事寮、太史寮29.根据金文的材料,西周时期拱卫王室的两支非常重要的军队是( )。(分数:2.00)A.西六师、成周八师B.虎贲、成周六师C.成周八师、虎贲D.成周六师、西八师二、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2.00)30.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31.北京人(分数:2.00)_32.仰韶文化(分数:2.00)_33.河姆渡文化(分数:2.00)_34.氏族公社(分数:2.00)_35.禅让制(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6.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分数:
8、4.00)_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传习录上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 传习录中 我如今说个心即理,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便有许多病痛。 传习录下(分数:4.00)(1).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分数:2.00)_(2).简述其主要生平和思想。(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7.论述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类型。(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17 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远古时代”是指( )。(分数:2.00)A.夏、商、周三代B.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 C.原始群时期D.氏族公社时期解析:解析:“远古时代”是指夏建立以前的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包括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3.原始群是以( )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数:2.00)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解析:解析: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两者均
10、以血缘关系为纽带。4.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为( )。(分数:2.00)A.石器 B.青铜器C.铁器D.金器解析:解析: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为石器,因此又被称为“石器时代”。5.中国境内已发现的猿人化石不包括( )。(分数:2.00)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解析:解析: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远古人类被称为猿人,主要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6.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智人阶段的遗址不包括( )。(分数:2.00)A.大荔人遗址B.许家窑人遗址C.丁村人遗址D.峙峪人遗址 解析:解析:峙峪人属于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远古人类被
11、称为早期智人,主要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马坝人、许昌人等。7.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不包括( )。(分数:2.00)A.河套人遗址B.柳江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 解析:解析:马坝人属于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是人类体质进化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山顶洞人等。8.人类学家根据原始人类体质形态的进化程度,将原始群时期的人类分为( )。(分数:2.00)A.猿人和早期智人B.直立人和智人 C.直立人和猿人D.古人和新人解析:解析:根据原始人类体质形态的进化程度,人类可划分为直立人(猿人)和智人两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两
12、个小的阶段。9.原始群早期阶段的人类叫做( )。(分数:2.00)A.直立人 B.古人C.新人D.智人解析:解析:原始群前期为直立人阶段。10.原始群后期阶段的人类叫做( )。(分数:2.00)A.直立人B.古人 C.新人D.智人解析:解析:原始群后期为早期智人(古人)阶段。11.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人类开始使用天然火是在( )。(分数:2.00)A.猿人时期 B.智人时期C.古人时期D.新人时期解析:解析:北京猿人的洞穴中保留有成堆的灰烬,说明当时人类不仅开始使用天然火,而且能有意识地对火进行控制使用。12.猿人时期的婚姻形态处于( )。(分数:2.00)A.
13、对偶婚B.杂交状态 C.血缘婚D.一夫一妻制解析:解析:猿人时期的婚姻形态还处于杂交状态,这样的群体比较松散。13.古人时期,人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 )两大部门。(分数:2.00)A.捕鱼和狩猎B.采集和狩猎 C.农业和手工业D.农业和畜牧业解析:解析:古人的经济生活来源主要是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14.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分数:2.00)A.血缘婚B.杂婚C.族外婚 D.一夫一妻制解析:解析:族外婚是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有助于人类的发育繁衍,加强了通婚氏族之间的联系。15.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黄河流域的是( )。(分数:2.00)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
14、化 D.大汶口文化解析:解析:红山文化主要发现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不在黄河流域之列。16.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是( )。(分数:2.00)A.良渚文化B.马家窑文化 C.河姆渡文化D.青莲岗文化解析:解析: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17.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 )。(分数:2.00)A.玉器B.磨制骨器C.人工取火D.干栏式建筑 解析:解析: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18.据说夷人分为九支,称“九夷”或“九黎”。传说他们的一个著名首领曾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这位部落首领叫( )。(分数
15、:2.00)A.炎帝B.太昊C.少吴D.蚩尤 解析:解析:约在 5 000 多年以前,黄帝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19.炎黄时期,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居住着“群翟”部落群,在南方的部落群被称为( )。(分数:2.00)A.诸戎B.三苗 C.少昊部落D.太昊部落解析:解析:炎黄时期,在南方有被称为“三苗”和“苗蛮”的部落群,在陇西有被称为“诸戎”的部落群。20.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选舜为继承人,并传位给舜。舜年老后,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继承制度史称( )。(分数:2.00)A.世袭制B.禅让制 C.父死子继D.兄终弟及解析:解析:尧舜时期,按照军事民主制的传统,
16、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由众多的部落首领共同推荐,得到氏族成员的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我国古代一度相当盛行的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21.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大禹治水B.塗山之会 C.征战三苗D.钧台之享解析:解析:大禹确立王权之后,定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并在淮水中游的塗山召开天下大会,诸夏和夷族等众多邦国部落的首领都参加了此次盟会。这次大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22.夏启取得对有扈氏的胜利,并意味着夏王朝稳定了政权,站稳了脚跟的战役是( )。(分数:2.00)A.甘之战 B.泓之战C.鸣条之战D.牧野之战解析:解析:甘之战是指有
17、扈氏起兵反抗夏,与启的军队大战于甘。尚书.甘誓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可靠文献,记载了甘之战开始前夏启的誓师词。泓之战是公元前 638 年宋伐郑,楚为救郑而攻宋发生的战争。23.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近年来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断限是( )。(分数:2.00)A.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 B.晚于二里岗期商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C.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D.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二里头文化的时代断限。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另一方面,考查考生的历史时间概念。24.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 )被当做
18、货币使用,这说明交换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发展。(分数:2.00)A.贝 B.铜钱C.圆形方孔钱D.刀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初期使用的货币,二里头文化出土的有关货币就是贝。25.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相传是( )。(分数:2.00)A.殷历B.夏小正 C.周历D.太阳历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夏、商、西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文献典籍,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它记录了每个月的气候、物候,以及人们在该月中所应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26.在周初分封中,分封同姓诸侯国、异姓诸侯国,也分封圣王之后,下面属于圣王之后的封国为( )。(分数:2.00)A.齐国B.燕国C.陈
19、国 D.卫国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分封的具体内容。其中齐国是姜姓,为异姓诸侯国;燕国是姬姓国家,始封为召公爽;卫国是姬姓国家,始封为康叔;陈国为圣王之后,为虞舜后代的封国。27.宗法制的核心是( )。(分数:2.00)A.分封制B.宗子制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解析:解析:宗法制与分封制同为西周非常重要的制度,其中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确保大宗的地位。28.周王室的两大官僚系统是( )。(分数:2.00)A.太史、百僚B.宗工、司徒C.司空、百司D.卿事寮、太史寮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中央官制。卿事寮掌王国之政事,卿事寮的长官包括司马、司空、司士,合称“三右”;太史寮掌王国
20、的具体事务,太史寮的长官包括太祝、太卜、太史,合称“三左”。29.根据金文的材料,西周时期拱卫王室的两支非常重要的军队是( )。(分数:2.00)A.西六师、成周八师 B.虎贲、成周六师C.成周八师、虎贲D.成周六师、西八师解析:解析:这里考查西周的军制。根据西周金文,西周的常备军主要是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其中,西六师驻扎关中地区,拱卫京师镐京的安全;成周八师以洛邑为中心,主要经营东方各国。二、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2.00)30.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31.北京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7 年,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
21、骨山。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20 万年前,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遗存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总体来看,北京人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已具备人的特征,能够使用石器,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岩状器等。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能保存火种。北京人的文化遗物非常丰富,是我们了解远古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解析:解析:北京人遗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北京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答题时,北京人的发现时间、地点、体质特征、遗物等应表述清楚。32.仰韶文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 1921 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今 7 0005 0
22、00 年,分布于以渭、洛、汾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目前已发现 1 000多处遗址,比较著名的有西安半坡遗址。仰韶文化的特征:以磨制石器为主,存在少量打制石器,骨器精致;主要日用器为陶器;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以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制作彩陶时,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这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仰韶文化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解析:解析:仰韶文化遗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文化遗址,可以从它的时间、分布地区、文化特征和所处阶段等方面对其进行描述。33.河姆渡文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23、距今 7 0006 000 年。1973 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主要分布在宁波一绍兴平原一带。河姆渡文化的特征: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制作技术突出,石器简单粗糙、量少而原始;陶器主要为夹碳黑陶、夹砂红陶;农业较发达,发现大量水稻遗存,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采集经济仍占一定比例;干栏式房屋建筑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其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解析:解析:河姆渡文化是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需要把握几个知识点:其存在时间、地点,种植稻米,干栏式建筑,水井遗迹。34.氏族公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
24、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由原始群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的出现和定居生活。氏族公社的特点:族外婚是氏族公社形成的根本条件和基本标志;氏族成员属于同一祖先、同一血缘集团,相互间存在血亲关系;每一氏族均有特定的名称、共同的信仰,内部实行原始共产制和民主制,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共同抚育后代。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主要阶段。)解析:解析:氏族公社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两个阶段、出现原因、特点是主要的得分点。35.禅让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尧舜时期,按照军事民主制传统,部落联盟的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
25、过一定的民主形式,由众多的部落首领共同推荐,得到氏族成员的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我国古代一度相当盛行的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禅让制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平等、首领由部落大会选举的民主制度,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部落时代晚期部落首领的权力正逐渐加强。)解析:解析:此题可以从禅让制出现的背景、意义等方面作答。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6.史料分析题 29-30 小题。(分数:4.00)_解析: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传习录上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
26、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 传习录中 我如今说个心即理,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便有许多病痛。 传习录下(分数:4.00)(1).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守仁。)解析:(2).简述其主要生平和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守仁,字伯安,人称阳明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人。他曾在贵州、江西、浙江等地聚徒讲学,后来其门徒将他的著述编纂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他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提倡“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致良知”要求人们从事“去人欲,存天理”的修
27、养;“知行合一”即知与行合:二而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试图消除人们一念中之不善,以防祸于未然。王守仁的学说在明后期广为流行,几乎有取代程朱理学的趋势。王守仁的学说被称为王学,其学派被称为阳明学派或姚江学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宋明理学。通过材料中主要思想表述以及传习录可以判断出其为明代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的思想。其次,简述王阳明的生平和主要思想。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37.论述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类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古学分期中,新石器时代是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约 1 万年,结束于距今 5 0004 000 年。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 10 0007 000 年。目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发现的数量比较少,北方多在山前地带,南方多集中在洞穴中,主要有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兴隆洼文化、彭头山文化等,以裴李岗文化最具代表性。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 7 0005 000 年,主要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 5 0004 000年,主要遗存的文化有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等。)解析:解析:分析新石器时代的基本要素、分期以及明确早、中、晚期分别对应的文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