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8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凡尔赛条约中,战胜国以( )方式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数:2.00)A.强行瓜分B.“委任统治”C.“托管制”D.准许独立3.下列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中,美国依靠哪一个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 )(分数:2.00)A.四国条约B.五国海军条约C.九国公约D.解决山东悬案条约4.1931年,英国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上拥有独立地位,
2、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英国改变对自治领的政策B.英帝国内部的经济联系减少C.英国经济衰退、国力削弱D.自治领的分离倾向大大加强5.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 )。(分数:2.00)A.食盐长征B.解救贱民工作C.乔里乔拉村事件D.“独立日”6.20世纪 30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发动了一场著名的改革,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军事改革B.教育改革C.土地改革D.行政改革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桑地诺领导的拉美游击战争发生在( )。(分数:2.00)A.厄瓜多尔B.危地马拉C.尼加拉瓜D.洪都拉斯8.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
3、2.00)A.完成统一不久,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不稳定B.天主教会的支持C.军队法西斯集团的支持D.意大利社会民主党未能掌握工人运动9.德国纳粹党消灭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关键性事件是( )。(分数:2.00)A.国会纵火案B.颁布元首法C.成立冲锋队D.颁布授权法10.下列不属于凯末尔主义内容的是( )。(分数:2.00)A.共和主义,民族主义B.平民主义,国家主义C.世俗主义,改革主义D.平等主义,法制主义11.下列条约中,哪一个是由协约国提出的灭亡土耳其的奴役性条约?( )(分数:2.00)A.摩德洛斯协定B.色弗尔条约C.洛桑条约D.海峡公约12.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
4、)A.土地改革B.国有化运动C.教育改革D.政治改革1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纲领不包括( )。(分数:2.00)A.驱逐英国殖民统治者B.抵制立法机构、法院和政府的工作C.提倡手工纺织运动D.提出拒绝纳税要求14.“一战”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萧条,对其原因的探究不准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英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B.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地位发生动摇C.美、日与英国竞争加剧,自治领和殖民地民族业发展D.“一战”后,英国政局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15.下列对“蒙德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主张以调节制度取代罢工活动B.提倡开展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
5、劳动效率C.标志着英国工业巨头对罢工运动的屈服D.表明工会领袖和工业巨头为巩固资本主义而实行合作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6.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17.九国公约(分数:2.00)_18.圣日耳曼条约(分数:2.00)_19.四国条约(分数:2.00)_20.色弗尔条约(分数:2.00)_21.凡尔赛条约(分数:2.00)_2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分数:2.00)_23.十四点原则(分数:2.00)_24.国际联盟(分数:2.00)_25.巴黎和会(分数:2.00)_26.五国条约(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
6、7.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分数:2.00)_28.指出下列史料的出处并进行分析: 第一条: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缔结后不得有任何种类的秘密的国际谅解,而外交也必须始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率进行。 第二条:领海之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第三条:在一切赞成和平和参与维护和平的国家当中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分数:2.00)_30.什么是“委任统治”制度?(分数:2.00)_31.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评价?(分数:2.00)_3
7、2.简述“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分数:2.00)_33.评价凡尔赛体系。(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 28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凡尔赛条约中,战胜国以( )方式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分数:2.00)A.强行瓜分B.“委任统治” C.“托管制”D.准许独立解析:解析:1919 年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帝国主义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的规定,确定将德国等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按照其
8、经济状况与地理位置,分成三个不同等级,由国联委托各协约国实施殖民管理。3.下列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中,美国依靠哪一个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 )(分数:2.00)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C.九国公约D.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解析:解析: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并拉拢法国参加远东的争夺,使四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暂时取得了均势。4.1931年,英国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上拥有独立地位,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英国改变对自治领的政策B.英帝国内部的经济联系减少C.英国经济衰退、国力削弱 D.自治领的分离倾向大大加强解析:解析:英国与英帝国各
9、殖民地的经济联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分工体系之上的,随着英国丧失了工业绝对优势,它与殖民地之间的市场关系开始变得松动。5.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 )。(分数:2.00)A.食盐长征 B.解救贱民工作C.乔里乔拉村事件D.“独立日”解析:解析:食盐长征是印度人民不满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产和销售而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此同时,印度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6.20世纪 30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发动了一场著名的改革,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军事改革B.教育改革C.土地改革 D.行政改革解析:解析:卡德纳斯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并使民
10、族资本取代外国资本掌握了全国最主要的经济命脉,基本上完成了 1910一 1917年革命以来由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7.20世纪二三十年代桑地诺领导的拉美游击战争发生在( )。(分数:2.00)A.厄瓜多尔B.危地马拉C.尼加拉瓜 D.洪都拉斯解析:解析:桑地诺领导的尼加拉瓜游击战争是拉丁美洲反帝反封建的重要代表。8.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不包括( )。(分数:2.00)A.完成统一不久,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不稳定B.天主教会的支持C.军队法西斯集团的支持 D.意大利社会民主党未能掌握工人运动解析:解析:在意大利,军事化的法西斯政党通过武力方式上台,利用天主教会在意大利的
11、传统势力,巩固法西斯的统治地位。9.德国纳粹党消灭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关键性事件是( )。(分数:2.00)A.国会纵火案B.颁布元首法C.成立冲锋队D.颁布授权法 解析:解析:授权法使希特勒获得了立法权,摆脱了议会的限制。此后希特勒下令解散除纳粹党外的所有政党。10.下列不属于凯末尔主义内容的是( )。(分数:2.00)A.共和主义,民族主义B.平民主义,国家主义C.世俗主义,改革主义D.平等主义,法制主义 解析:解析:凯末尔主义内容: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11.下列条约中,哪一个是由协约国提出的灭亡土耳其的奴役性条约?( )(分数:2.00)A.摩德洛斯协
12、定B.色弗尔条约 C.洛桑条约D.海峡公约解析:解析:色弗尔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土耳其的约定书,它使土耳其处于民族危亡的境地。12.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A.土地改革B.国有化运动C.教育改革D.政治改革 解析:解析:卡德纳斯改革是一次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改革。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实行国有化;鼓励工会发展;教育改革;巩固民主政体,打击军事寡头势力。1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纲领不包括( )。(分数:2.00)A.驱逐英国殖民统治者 B.抵制立法机构、法院和政府的工作C.提倡手工纺织运动D.提出拒绝纳税要求解析:解析:在国大党领导下,从 192
13、0年 8月开始,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拒绝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荣誉与官职,抵制英货,恢复手纺车。14.“一战”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萧条,对其原因的探究不准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英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B.伦敦不再是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地位发生动摇C.美、日与英国竞争加剧,自治领和殖民地民族业发展D.“一战”后,英国政局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 解析:解析:“一战”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英国赢得了战争,输掉了优势,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美国所取代。15.下列对“蒙德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主张以调节制度取代罢工活动B.提倡开展生
14、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效率C.标志着英国工业巨头对罢工运动的屈服 D.表明工会领袖和工业巨头为巩固资本主义而实行合作解析:解析:以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 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于 1928年 7月 4日与工会签署协定,规定以“调节制度”代替罢工活动,开展所谓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资本主义。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16.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17.九国公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九国公约即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1922 年 2月6日,由美、英、法、日、意、中、比、荷、葡九国在
1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该条约名义上“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条约的最根本之处在于美、英以承认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利益为条件,确定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势”之原则。九国公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乘“一战”之机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成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主宰的对象。)解析:解析:九国公约改变了巴黎和会所造成的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不利局面,使美国在与日本的较量中又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也就加深了美、日矛盾。18.圣日耳曼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圣日耳曼条约是 1919年 9月 10日,“一战”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
16、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是: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的独立;奥地利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省的部分地区以及古斯滕兰和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划归罗马尼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军队不得超过 3万人;非经国际联盟行政院同意,禁止奥、德合并;赔款数额延至 1922年确定。)解析:解析:1919 年 9月 10日,“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圣日耳曼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19.四国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国条约即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21 年 12月 13日在华盛顿
17、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有效期为 10年。条约规定,四国“彼此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岛屿和属地的权利”,一旦发生争议,则应举行缔约国的“联合会议”来解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任何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完全坦白、互相交换意见”以“共同或个别地采取最有效措施”;本条约一旦生效,“英、日两国于 1911年 7月 13日在伦敦缔之协定立即废止”。条约的签订调整了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美、日之间的矛盾,为华盛顿会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解析:解析: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的胜利,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并拉拢法国参加远东的争夺,使四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暂时
18、取得了均势,但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20.色弗尔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色弗尔条约是 1920年 8月 10日“一战”战胜国同战败国土耳其在巴黎附近的色弗尔签订的条约。土耳其承认汉志和亚美尼亚独立;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划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划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只是有条件地保留了君士坦丁堡;黑海海峡由国际共管;土耳其武装力量被限制在 5万人以内;其财政经济接受战胜国的监督。它是一个赤裸裸的瓜分土耳其的条约,把土耳其推向了亡国的边缘。)解析:解析:色弗尔条约也译作塞夫勒和约。21.凡尔赛条约(分数:2.
19、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凡尔赛条约是“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 年 1月 18日6 月 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 10万人,军官不过 4 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解析:解析: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2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分数:2.
20、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合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 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的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解析:解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即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23.十四点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十四点原则”是 1918年
21、 1月 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反映了“一战”后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解析:解析:“十四点原则”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24.国际联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1919 年 1月 8日,巴黎和会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
22、联盟盟约,作为对德、奥、匈、保等国和约的第一部分。1920年 1月 10日,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先后有 63个国家加入国联。其建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互助,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1946年 4月正式宣布解散。联合国成立后,国际联盟的职能被联合国取代。)解析:解析:国际联盟仍旧没有能够摆脱欧洲大国控制的外交态势,它更像是欧洲此前的外交国际体系的扩大版,仍旧由传统欧洲强国英、法控制。25.巴黎和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3、案: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1919 年 1月 18日6 月 28日,协约国 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1920 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解析:解析:巴黎和会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26.五国条约(分数:2.00)_正确答
24、案:(正确答案:1922 年 2月 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五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海军条约或五国条约)。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就限制其在远东地区海军规模而订立的国际条约。经过协商,美、英、法、意、日五国商定了其海军装备的发展比例是5:5:3:175:175 这一总原则。而且条约还对各国战列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行了限定,规定维持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属地以及岛屿、英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统治范围内的防务现状。)解析:解析:五国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
25、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7.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分数:2.00)_解析:28.指出下列史料的出处并进行分析: 第一条: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缔结后不得有任何种类的秘密的国际谅解,而外交也必须始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率进行。 第二条:领海之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第三条:在一切赞成和平和参与维护和平的国家当中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上述史料出自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一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其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政治野心也随之膨胀。“十四
26、点原则”的提出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现实。由材料可知,“十四点原则”主张战后建立一个公开、开放、自由的世界,消除经济壁垒。美国企图以其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自由和国际性“门户开放”为旗号,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是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对长期以来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出的公开挑战和冲击。但是,由于美国的军事实力尚不及英、法,这些原则的实现必因遭到欧洲列强的反对而受挫。)解析:解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本质上是美国称霸全球的开始,希望插手欧洲事务,同时又迎合了“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的情况。四、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分数:2.00)_
27、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背景:美国对凡尔赛体系深为不满,积极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构筑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1921 年 8月,它正式邀请在亚太地区有利益关系的 8个国家英、日、中、法、意、比、荷、葡共同举行会议。 (2)主要内容:关于废除英、日同盟的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条约;关于中国“门户开放”的九国公约与中日解决山东问题的条约。 (3)意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与发展,它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通过上述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
28、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被称为华盛顿体系。)解析:解析:“一战”结束之后,英、日同盟继续存在,成为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最大威胁。借机废除英、日同盟是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任务。30.什么是“委任统治”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委任统治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这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殖民统治的一种新的形式。其实质是“一战”后协约国对战败国殖民地进行瓜分和统治的一种新殖民手法。 1919 年 1-6月,在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帝国主义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的规定,确定将德国等战败国
29、的海外殖民地按照其经济状况与地理位置,分成三个不同等级,由国联委托各协约国实施殖民管理。通过这种形式,德国与土耳其的殖民地被瓜分殆尽。在委任统治制之下,帝国主义打着帮助殖民地人民发展政治制度与国民经济的旗号,大行殖民统治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榨之实,这也成为协约国帝国主义构筑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解析:解析:委任制度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制度。31.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评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随后又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掠夺性的和约;在华盛顿会议
30、上,又签订了一些条约作为其补充,这样就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及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新秩序”。通过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以及列强关系的调整而建立的这种战后世界性“和平”体系,历史上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创设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19 世纪 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也有众多的危害: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条约的压制,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帝国主义的侵略
31、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必然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有力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解析:解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32.简述“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 建立“开放”的世界:外交公开,反对秘密外交;海上航海自由
32、;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门户开放。 抵制并消除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影响。 在欧洲和近东以民族自决权为基础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 建立国际联盟,借此实现世界领导地位。成立一个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 (2)对“十四点原则”的评价:这个文件涉及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问题。美国企图仰仗其经济优势,以商业、航海和“门户开放”为幌子,抵消苏俄和平法令的影响,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同时,通过国联获得美国对国际纠纷的
33、仲裁权,控制战后国际局势。这个文件是美国企图冲出美洲、对长期以来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发出的公开挑战,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解析:解析:“十四点原则”反映了“一战”后美国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33.评价凡尔赛体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历史作用:对 20世纪 2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和民主改革起了稳定外部环境的作用。确定了新的欧洲的政治格局,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重新瓜分殖民地。 (2)主要弊端: 由于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主要条约对战败
34、国极为苛刻,其掠夺性骇人听闻,因此,必然会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加剧,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和民族主义情绪。 尽管战胜国一再标榜以民族自决原则处理领土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根据掠夺战败国和满足它们自己的利益来实行这一原则。因此,虽然一部分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是在民族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划定的,但在另外一些国家,却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族矛盾,成为以后大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而挑起新的国际争端的温床。 在建立凡尔赛体系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最初以消灭苏俄为目的,继而以孤立苏俄为目标,把凡尔赛体系变成了反苏反共的工具。同时,列强虽怯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的形式,但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凡尔赛体系的基础。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国之间妥协分赃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种种矛盾。列强继续争夺霸权的斗争是削弱凡尔赛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凡尔赛体系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德国再次以战争的方式打破凡尔赛体系不可避免。)解析:解析: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终于在欧洲、近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条约内部包含着各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