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1,分数:102.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更戍法(浙江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主户与客户(武汉大学 2003年中固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4.庆历新政(武汉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5.青苗法(2010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6.保甲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7.元丰改制(北京大学 2013年
2、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8.南北面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9.头下军州(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0.四时捺钵(延安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1.猛安谋克制(浙江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12.澶渊之盟(武汉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13.绍兴和议(陕西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4.隆兴和议(南京大
3、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5.怯薛军(北京大学 1986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6.大札撒(北京大学 1986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7.行省制(安徽大学 2012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8.达鲁花赤(延安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19.宣政院(2011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20.站赤(兰州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1.交子(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22.市舶司(武汉大学 2
4、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3.会子(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加试真题)(分数:2.00)_24.斡脱钱(黑龙江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5.斡脱(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6.朱熹(山西大学 2012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 2013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27.理学(西北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8.郭守敬(厦门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29.授时历(华东师范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0.梦溪笔谈(厦门大学
5、2001年古代史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31.马可.波罗(武汉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2.内阁(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3.三法司(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34.厂卫(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5.大明律(北京师范大学 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6.胡蓝之狱(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陕西师范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37.靖难之役(厦门大学 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
6、38.奴儿干都司(武汉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39.改土归流(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云南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40.土木之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41.庚戌之变(南京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42.一条鞭法(南京大学 1997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黑龙江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43.东林党(华东师范大学 1999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44.复社(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中国古代
7、史真题)(分数:2.00)_45.三饷加派(2008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46.萨尔浒之战(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中山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47.南明(中国人民大学 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48.三藩之乱(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49.摊丁入亩(武汉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50.文字狱(苏州大学 2013年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51.黄册(南京农业大学 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8、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51,分数:102.00)1.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更戍法(浙江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北宋为了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出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解析:3.主户与客户(武汉大学 2003年中固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代划分的两种户籍
9、类型。划分的根据是土地占有和赋税承担情况。主户指占有土地并交纳赋税的人,客户则指无地而耕种地主土地的佃户。主户按照土地的多少,分成五等:一二等户土地田亩多。又称上户;三等户称中户;四五等户田地产业少,称下户,徭役不分主、客户,一律承担。)解析:4.庆历新政(武汉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的政治改革。宋仁宗时,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庆历三年(1043 年),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主的十项改革方案。仁宗采纳了这一方案,并诏行全国。改革仅
10、一年,范仲淹被贬,改革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解析:5.青苗法(2010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王安石新法之一。又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取息二分。当时民间的利息很高,一年以五分为常,甚至有超过二倍到三倍的。此法旨在抑制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政府也因此获得利息收入。)解析:6.保甲法(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熙宁三年(107
11、0 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规定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做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流派保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其目的是逐步实现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哲宗元韦占年间被废除。)解析:7.元丰改制(北京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宋初名为沿袭唐代中央官制,但官称与实际职务脱离,实行差遣制度,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从元丰三年(1080)开始,宋神宗着手改革官制,史称“元丰改制”。主要内容有:置详定官制所,制定寄禄格,确定官员俸
12、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改革铨选制度;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元丰改制,基本上只限于中央机构,而且许多地方不彻底,但与宋初比较,原有的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整顿、调整,并且确立起一套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职司也趋于归位。这一体系基本沿用到宋亡。)解析:8.南北面官(2013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南京师范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辽代的中央官制。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治理汉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故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官吏亦多用汉人
13、。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故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地位较南面官高,管理宫账、部族、属国之事。南北面官制有利于皇帝集权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析:9.头下军州(北京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南京大学 201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14、。)解析:10.四时捺钵(延安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辽代的政治制度之一。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辽朝皇帝都要到各地巡视和从事渔猎活动。所谓“捺钵”,就是辽朝皇帝在渔猎之地所设的行帐,皇帝出猎时,朝中官员随行,在捺钵与南北面大臣商议国事。)解析:11.猛安谋克制(浙江大学 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吉林大学 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
15、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解析:12.澶渊之盟(武汉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004 年宋辽签订的停战议和盟约。景德元年(1004 年),辽大军围攻定州,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率军亲征。双方在澶州对峙,宋军射杀辽军统帅,辽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边境以白沟河为界。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双方维持了长期和平。)解析:13.绍兴和议(陕
16、西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41 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合约。顺昌大捷后,南宋准备与金议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和议,主要内容有:南宋向金称臣;皇帝由金册封;宋每年向金输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以淮河至大散关为两国分界线。此约是在两国力量大致相当的形势下签订的,此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对峙局面。)解析:14.隆兴和议(南京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64 年宋金之间重订的和约。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主持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隆兴二年(1164 年),宋金和
17、谈,重新订立和约。和约规定: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宋、金之间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银绢南各 25万两、匹,减为各 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金同逃到南宋的人员不再追回。隆兴和议后宋金之间四十年未发生大的战争。)解析:15.怯薛军(北京大学 1986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成吉思汗组建的一支禁卫军。成吉思汗称汗后,挑选一万精壮组成怯薛军,由他直接指挥,驻扎在他的殿帐周围,分为四班,由四个亲信的那可儿任怯薛长,每三日轮流值班。怯薛军是蒙古军的精锐,也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武装力最。)解析:16.大札撒(北京大学 1986年中国史真题)
18、(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225 年成吉思汗颁布的法令。札撒在蒙古语里意为“命令”,即古代蒙古部落首领对众人发布的命令。1225 年,成吉思汗将历来的训令、札撒和习惯都加以汇总,下令颁布了大札撒,内容主要是保护游牧经济和社会秩序。大札撒的特点是刑罚残酷,死刑很多,保留着很多的原始习惯。)解析:17.行省制(安徽大学 2012年中国通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
19、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同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省制的开端。)解析:18.达鲁花赤(延安大学 2011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行政长官。达鲁花赤为蒙古语的音译,其意为镇守者。元代在路州府县都设有达鲁花赤,作为最高的监临长官,例由蒙古人充当,掌握最后裁定的大权,位于同级其他官员之上,从而加强了蒙古贵族对地方的控制。)解析:19.宣政院(2011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掌管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1264 年
20、忽必烈始置,初名总制院。1288 年因所统藏族地区军民财赋事关重要,改称宣政院,院使升正一品。宣政院设于大都,在西藏境内设宣慰司。遇地方有事,设行宣政院驻地方处理;重大军事,则由宣政院与枢密院合议处理。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解析:20.站赤(兰州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的驿站。站赤,蒙古语,意为管理驿站的人。中原地区的驿站由兵部管辖,蒙古地区的驿站由通政院管辖。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站赤一千四百处。元代是我国古代驿站最发达的时期,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也便利了
21、全国的交通。)解析:21.交子(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北宋时流通于四川的纸币。宋朝的铁币不利于流通,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了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市场上流通,是为交子。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设立本钱,定期限额发行,仍在四川发行使用。徽宗时,该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领域,且不具备本钱,引起通货膨胀,成为社会问题。)解析:22.市舶司(武汉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宋时设置的管理对外事务的机构。唐代仅在广州一地设市舶司,负责对外事
22、务;宋代增设了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秀州。宋代的市舶司类似近代的海关而权力较大,国内商船出海必须向它申请;外国商船到达港口后,须向市舶司申报,并接受检查;市舶司另征收货物的十分之一的入口税,是为抽解。)解析:23.会子(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加试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政府发行的一种纸币。南宋时,为解决铜钱不足的问题,政府设立“行在会子务”发行会子,以代替铜钱流通。其类型主要有通行于东南诸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京西路和京湖路的湖北会子,通行于淮东路和淮西路的两淮会子。会子主要流通于淮河以南。)解析:24.斡脱钱(黑龙江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
23、: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元时期的高利贷。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在与西域各民族接触后,受其影响,出现了商业行为和高利贷。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他们在为蒙古统治者采购消费品的过程中也常替他们经营一些商业或代放高利贷,因而获得其信任。斡脱们放出的高利贷叫做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负债者经常“破家散族,至以妻子为质”。为了管理发放斡脱钱,元政府在 1272年设置了斡脱所,1283 年扩展成斡脱总管府。)解析:25.斡脱(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
24、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蒙元时期经营高利贷商业的官商。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原是西域回回商人的一种商业组织的名称,因西域回回商人善于把持商业营利,政府就向他们提供本钱,用他们代为经商,称为斡脱。入元以后,专立斡脱户,设诸位斡脱总管府(1267 年)、斡脱所(1272 年)、斡脱总管府(1283年)等机构,为斡脱商人提供种种特权,他们可以不服差役,不纳商税。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或其他商务活动的,都一概称为斡脱。斡脱除去替政府经商以外,还替政府及王公们举放高利贷。)解析:26.朱熹(山西大学 2012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西北大学 2013年专门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
25、案:(正确答案: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形成的关键人物,其学主要承自程颐,而于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有所吸收,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万物生长的本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要“去人欲,存天理”,以此来调和阶级矛盾。)解析:27.理学(西北大学 2013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被采纳为官
26、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及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他们的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28.郭守敬(厦门大学 2000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科学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人。擅长水利和天文历算,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 年修订新历法,经 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解析:29.授时历(华东师范大学 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代郭守敬以及王恂、许衡等人创制的历法。授时历行用 364年,是我国推算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郭守敬为了观测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