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基础-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别分在卫、鲁、唐、燕的贵族是( )。(分数:2.00)A.康叔、们禽、召公、叔虞B.伯禽、叔虞、康叔、召公C.召公、叔虞、康叔、伯禽D.康叔、伯禽、叔虞、召公3.下列选项中,与“履亩而税”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 )。(分数:2.00)A.“作爰田”B.“初税卣”C.“量入修赋”D.
2、“白爰其处”4.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 )。(分数:2.00)A.前秦B.后赵C.前凉D.代5.元朝的南北经济联系的成果,还体现在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上。即( )。(分数:2.00)A.汜之书B.农书C.四民月令D.齐民要术6.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 )。(分数:2.00)A.顾祖禹B.黄宗羲C.谈迁D.顺炎武7.中国政府第一次选派留学生是在( )。(分数:2.00)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海战之后D.清末新政时期8.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的提出是在( )。(分数:2.00)A.中共第一次代表人会B.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C.中共第三次代表
3、大会D.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9.日本决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纲领是( )。(分数:2.00)A.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耍旨B.国策基准C.对中国实施的策略D.近卫三原则10.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分数:2.00)A.“三反”、“五反”B.农业合作化C.抗美援朝D.士地改革11.下列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是( )。(分数:2.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沦和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分数:2.00)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
4、国D.古埃及帝国13.以下古代文件起到了限制王权作用的是( )。(分数:2.00)A.黄金诏书B.沃姆斯宗教协定C.末日审判书D.自由大宪章14.下列航海家到达过印度的有( )。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迪亚士(分数:2.00)A.B.C.D.15.英国革命中。平等派的领导人是( )。(分数:2.00)A.温斯坦莱B.李尔本C.艾维拉德D.普莱德16.整个印度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在( )。(分数:2.00)A.1849年B.1858年C.1866年D.1867年17.国联成立之初的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 )。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分数:2.00)A.B.C.D.18.下列会议中。讨论有关对日本法西
5、斯问题的有(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分数:2.00)A.B.C.D.1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分数:2.00)A.B.C.D.20.以下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一“滞胀”一复苏一繁荣B.“滞胀”一复苏一稳定发展一繁荣C.复苏一稳定发展一“滞胀”繁荣D.繁荣一“滞胀”一稳定发展一复苏21.在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日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分数:2.00)A.B.C.D.二、名词解释(总题数:9,
6、分数:18.00)22.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3.郭店楚简(分数:2.00)_氐_25.府兵制(分数:2.00)_26.理藩院(分数:2.00)_27.八一宣言(分数:2.00)_28.吉尔伽美什史诗(分数:2.00)_29.梭伦改革(分数:2.00)_30.清教运动(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0.00)31.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_32.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伏查泰西各国,明于制器尚象之理而得其用,所凭藉以横行海外者,尤以轮船与火器为最。火器之得力者,尤以炸炮为最。鸿章自抵沪以来,购买外洋各种军火,尽心研究,略知端倪。
7、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制,近来稍有把握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土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其演习之弁兵,使由而不使知。其创制之员匠,则举国尊崇之,而不以曲艺相待。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匠目而止。洋人则不然,能造一器为国家
8、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故有祖父习是器而不能通,子孙尚世习之,必求其通而后止。一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请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数:2.00)_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一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一一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我在 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
9、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一一哥伦布的遗嘱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一一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中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洋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
10、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一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请回答:(分数:8.00)_(2).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分数:2.00)_(3).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4).为什么材料二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远洋航海业起步早。但为何未能使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3.简答题 31-34小题。(分数:2.00)_34.论述元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元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上的地位。(
11、分数:2.00)_35.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分数:2.00)_36.试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别分在卫、鲁、唐、燕的贵族是( )。(分数:2.00)A.康叔、们禽、召公、叔虞B.伯禽、叔虞、康叔、召公C.召公、叔虞、康叔、
12、伯禽D.康叔、伯禽、叔虞、召公 解析:解析:武王幼弟康叔封于卫,都朝歌;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都奄;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都翼;同姓贵族召公封于燕,都蓟。3.下列选项中,与“履亩而税”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 )。(分数:2.00)A.“作爰田”B.“初税卣”C.“量入修赋”D.“白爰其处” 解析:解析:“履亩而税”是贵族统治者放弃以“公田”收获作为租税的方法,而不冉区分“公田”、“私田”的做法,各国都有相似的做法,本题的前三项都是正确的,最后一项不包括在内。4.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 )。(分数:2.00)A.前秦 B.后赵C.前凉D.代解析:解析:公元 370年,苻坚灭前燕,374 年
13、,夺得东晋的益州,376 年,灭前凉和代,382 年,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小上统一了北方。5.元朝的南北经济联系的成果,还体现在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上。即( )。(分数:2.00)A.汜之书B.农书 C.四民月令D.齐民要术解析:解析:农书作者王祯,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做系统研究的著作。汜胜之书足汉成帝时的农学著作;四民月令是东汉晚期的崔寰按季节总结了当时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齐民要术是北朝后期贾思勰总结了西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经验,是现存最早且完整的古代农业技术著作。6.读史方舆纪要的作者是( )。(分数:2.00)A.顾祖禹 B.黄宗羲C.谈迁D.顺炎武解析:解析:顾袒
14、禹所作的读史方舆纪要概述了历史地理学和军事地理的沿革变迁。7.中国政府第一次选派留学生是在( )。(分数:2.00)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海战之后D.清末新政时期解析:解析:由官方派遣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留学足培养洋务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洋务运动进一步深化的标志。一些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向清政府上书建议派遣留学生,1872 年到 1875年先后有四批选拔出来的幼童到美国留学。8.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的提出是在( )。(分数:2.00)A.中共第一次代表人会B.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D.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解析:解析:1
15、922 年在巾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卜,大会提出了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实际上足提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是一种极大的进步。9.日本决定了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纲领是( )。(分数:2.00)A.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耍旨B.国策基准 C.对中国实施的策略D.近卫三原则解析:解析:广田内阁按照军部事先制订的_方案,决定了全面侵略中国和称霸西太平洋的国策基准。规定日本的根本国策为“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10.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分数:2.00)A.“三反”、“五反”B.农业合
16、作化C.抗美援朝D.士地改革 解析:解析:新巾国成立时,全国拥有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士地改孳。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仅使广大贫雇农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也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为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使广大贫雇农从地主阶级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必须进行卜改。这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11.下列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是( )。(分数:2.00)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沦和基本路线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解析: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体制是有关全局的人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17、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逐渐摆脱旧有的观念,在十四大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分数:2.00)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古埃及帝国 解析:解析:大流士时代,波斯帝国的范围不断扩大,建立了古代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夫子公元前 4世纪晚期灭波斯帝国,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同,亚历由大帝国比波斯的范围更为扩大;罗马帝国在屋人维及其后继者的对外扩张政策下,也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而古代埃及帝同只是地跨西亚北非,所以应选 D。13.以下古代文件起到了限
18、制王权作用的是( )。(分数:2.00)A.黄金诏书B.沃姆斯宗教协定C.末日审判书D.自由大宪章 解析:解析:1215 年 6月,英王约翰在封建领主、教上、骑上和城市市民的联合压力下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宪章的主要精神是限制王权,到 17世纪,资产阶级对大宪章内容作了新的解释,作为要求公民权利、商业自由和法治的法律依据。14.下列航海家到达过印度的有( )。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迪亚士(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麦哲伦进行的是环球航行,很明显此题要选麦哲伦,其余三位航海家中迪亚士和达?伽马是沿着非洲海岸向印度探航,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麦忻伦环球航行都是向西航行,但是最终到达印度
19、的只有麦哲伦和达.伽马。所以此题应选 C。15.英国革命中。平等派的领导人是( )。(分数:2.00)A.温斯坦莱B.李尔本 C.艾维拉德D.普莱德解析:解析:平等派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巾的激进民主派主要代表人物足约翰.李尔本。16.整个印度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在( )。(分数:2.00)A.1849年 B.1858年C.1866年D.1867年解析:解析: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完成的。英国和法国为争夺印度进行了 3次大规模的战争,结果法国势力被排挤出印度。在印度,英刚进行了 4次侵略迈索尔的战争、3 次侵略马托特的战争,占领了南部和中部印度。1849 年吞并旁遮普,完成了对印度的
20、全部占领。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7.国联成立之初的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 )。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国联有四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18.下列会议中。讨论有关对日本法西斯问题的有(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德黑兰会议主要讨论对德问题,与本题无关。1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三者中,最早,1947 年;比晚半个月;最晚,1949 年。20.以下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
21、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2.00)A.稳定发展一“滞胀”一复苏一繁荣 B.“滞胀”一复苏一稳定发展一繁荣C.复苏一稳定发展一“滞胀”繁荣D.繁荣一“滞胀”一稳定发展一复苏解析:解析:战后初期至 70年代,美同经济稳定发展,70 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出现“滞胀”,80 年代以后出现复苏的局面,90 年代以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21.在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 )。日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从各国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波兰成效不大,捷克斯洛伐克因苏联的十涉而中断,而日本和匈牙利的改革
22、卓有成效。二、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22.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3.郭店楚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郭店楚简,又称郭店楚墓竹简,是中国湖北省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内的竹简,1993年 10月出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共 804枚,其中有字的竹简有726枚,字数有 13000余个,全部为先秦时期的儒家和道家典籍,共 18篇。秦始皇在焚书坑儒中将大量先秦书籍焚毁,而郭店楚简则幸免于难,提供了很珍贵的历史资料。)解析:氐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氐是中_国西北古代民族,处陕甘川交边地区。十六国中,氐族贵族曾建立前秦
23、与后凉。历代氐族政权汉化很深,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统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王,“侯”已经形成,并多受中央王朝的封拜。氐族皆采用汉族的姓氏,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与羌族极相近,又受着汉族的强烈影响。)解析:25.府兵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府兵制是指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创立,其内容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
24、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解析:26.理藩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理藩院,官署名,清代管理蒙、回、藏少数民族事务的机关。初为“蒙古衙门”,设承政、参政等官。崇德三年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十八年改为与六部同等。理藩院的设置最初是为了处理蒙古事务,随着清朝对西北、西南各地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理藩院管理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蒙古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具体管辖范围为内外蒙古、青海蒙古、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理藩院还掌管一部分属国及其他外国交往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另成立了总理衙门,这部分事务始改归总理衙门管理、。理藩院的设置,标志清中央政权与少数民
25、族地区隶属关系的加强,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已深入到边区。光绪三十八年理藩院改为理藩部。)解析:27.八一宣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5 年 8月 1日,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维埃政府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宣言指出: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国民政府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居睫。中国共产党再一次向全国人民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或利害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宣言最后号召全民总动员,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
26、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解析:28.吉尔伽美什史诗(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文学作品。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该史诗将主人公乌鲁克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为半人半神的英雄,他历经苦难得到了永生的仙草,但是最终因仙草被蛇偷吃而无功而返。史诗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同时,史诗中一些内容也体现了城邦首领和贵族会议的冲突。)解析:29.梭伦改革(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梭伦改革是指公元前 594年,
27、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并被授予制定宪法的全权,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2)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3)改革政治机构。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4)制定新法典,取代 1日的严酷法典,同时,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调整了公民集体内不同阶层之间
28、的利益关系,使自身从事劳动的中、小所有者公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地位得以保证。)解析:30.清教运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教运动是指 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0.00)31.史料分析
29、题 29-30小题。_解析:32.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伏查泰西各国,明于制器尚象之理而得其用,所凭藉以横行海外者,尤以轮船与火器为最。火器之得力者,尤以炸炮为最。鸿章自抵沪以来,购买外洋各种军火,尽心研究,略知端倪。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制,近来稍有把握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土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其演习之弁兵,使由而不使
30、知。其创制之员匠,则举国尊崇之,而不以曲艺相待。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匠目而止。洋人则不然,能造一器为国家利用者,以为显官,世食其业,世袭其职。故有祖父习是器而不能通,子孙尚世习之,必求其通而后止。一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请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中国传统的封建顽固势力仍非常强大,他们本身是反对社会改革的,所以洋务运动从开始的那一刻起,就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只能创办一些军用或者民用的企业,即便是这样,也受到了种种的限制,
31、所以洋务运动对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并没有触动,更不可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出路。(2)兴办洋务的多是晚清时期崛起的地方汉族地主阶层,他们在地方兴办洋务,创立军工企业,势必受到清政府的制约,以免其势力过度膨胀,形成对中央的威胁,朝廷的大臣不断地对洋务官员进行弹劾和指责,皇帝频繁地下诏对洋务进行干涉,所以政府的专权也是制约洋务运动深入进行的障碍。(3)中国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加上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地被列强要求割地赔款,使得经济基础进一步受到摧残,根本无力承担发展军工的费用,即便有一些先进技术的进口,也是权宜之计,无法长期支撑局面。(4)西方列强的目的是榨取中国的利益,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所以
32、不会轻易地帮助洋务派实现他们的愿望。)解析: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一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一一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我在 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33、一一哥伦布的遗嘱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一一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中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洋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一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请回答:(
34、分数:8.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解析:(2).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材料一所述的目的是为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解析:(3).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经济利益,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下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是以侵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形式;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
35、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所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航海业的发展从经济方面看缺乏强劲的驱动力(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从政治方面看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重农抑商、闭关政策)。)解析:(4).为什么材料二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我国远洋航海业起步早。但为何未能使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3.简答题 31-34小题。(分数:2.00)_解析:34.论述元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及元代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上的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
36、案:(正确答案: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政权,蒙族虽然是北方游牧民族,但元朝建立后开始人规模推行汉法,因此其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基本骨架是汉法。在巾央,元朝承袭了汉族封建政权的皇帝制度,皂帝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中火政府的机构,主要由巾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元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同时义有所变化,仪保留巾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统领吏、户、礼、兵、刑、工六郜其最高长官足中书令,副职有左、右艰相;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掌管全国军事,长官为院使,但是作为皂帝禁军护卫的怯薛由皇帝或者亲信大臣统领。枢密院无管辖权;御史台掌握监察权力,最岛长官为御史大夫,共二人,下没察院、殿中司及内八道肃政廉访司;此外元代还设有
37、宣政院,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这足历代王朝所没有的。在地方,元代最主要的行政机构是行巾书省,简称行省。元朝将靠近京畿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由巾书省直接符辖,称为腹里。在除腹里及西藏之外的地区,分设十个行省进行管理,计有岭北、辽阳、河南、陕两、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此外还曾设有高丽行省;各行省及腹里其下义依次辖有路、府、州、县。其长官都称达鲁花赤(蒙语意为“亲民官”或“镇守官”),掌管并监督地方行政,一般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带有鲜明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性质;基层行政机构方面,元也基本沿袭了汉族封建政权的组织形式,如在农村设立礼、乡、都,在城市设立隅、坊等。元代政治制度在巾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吸收了历代政治制度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创新发展其在政治制度上的创建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遗产。元朝政治制度的基本骨架采川了汉族封建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体现了后者在政治构建上的巨人优势,也维持了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符合文明发展和传播的基奉规律。元朝在制度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行省制的确立上。行省即行巾书省,本来是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