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3 (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0443       资源大小:12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3 (1)及答案解析.doc

    1、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3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1.葡萄糖异生作用(分数:2.00)_2.科里循环(分数:2.00)_3.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分数:2.00)_4.底物循环/无效循环(分数:2.00)_5.巴斯德效应(分数:2.00)_二、B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6.下列_反应与 TCA 循环的底物氧化反应无关。 A.二氧化碳的生成 B.黄素辅酶的生成 C.硫辛酸作为辅酶参与的相关反应 D.嘧啶核苷酸的氧化(分数:2.00)A.B.C.D.7.TCA 循环中 -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经历了下

    2、列除_以外的辅因子参与的酶催化反应。 A.辅酶 A B.NAD+ C.ATP D.硫辛酸(分数:2.00)A.B.C.D.8.在_情况下,乙酰 CoA 进入 TCA 循环的速度会减慢。 A.AMP浓度较高 B.ATP/ADP比值比较低 C.ATP/ADP比值比较高 D.NAD+/NADH比值比较高(分数:2.00)A.B.C.D.9.碘乙酸是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在无氧条件下,如果在酵母细胞中加入碘乙酸,下列_化合物会最先发生积累。 A.葡萄糖 B.乳酸 C.丙酮酸 D.1,6-二磷酸果糖(分数:2.00)A.B.C.D.10.下列有关 PPP 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_。 A.PPP

    3、途径调节的关键酶是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B.PPP 途径能够生成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 C.PPP 途径能够生成核苷酸合成的前体物质 D.PPP 途径的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能够进入 EMP 途径和葡萄糖异生途径,也可以进入脂代谢途径(分数:2.00)A.B.C.D.11.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_。 A.葡萄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12.调节糖酵解途径的最关键酶是_。 A.葡萄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13.3-磷酸甘

    4、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产生_。 A.NADH B.NADPH C.FADH2 D.FMNH2(分数:2.00)A.B.C.D.14.下列反应中,_不是 TCA 循环中反应。 A.丙酮酸乙酰 CoA B.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C.-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D.苹果酸草酰乙酸(分数:2.00)A.B.C.D.15.下列酶中,_是线粒体膜结合蛋白。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16.原核生物 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ATP。 A.36 个 B.38 个 C.12 个 D.15 个(分数:2

    5、.00)A.B.C.D.17.下列反应中,_反应产生 FADH2。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苹果酸草酰乙酸(分数:2.00)A.B.C.D.18.丙二酸是下列_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19.碘乙酸是下列_酶的抑制剂。 A.葡萄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分数:2.00)A.B.C.D.20.下列_是 TCA 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C.琥

    6、珀酰 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分数:2.00)A.B.C.D.21.下列酶中,_是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调控酶。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C.转酮酶 D.转醛酶(分数:2.00)A.B.C.D.22.下列_酶催化葡萄糖异生过程中 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C.葡萄糖 6-磷酸酶 D.葡萄糖激酶(分数:2.00)A.B.C.D.23.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产生 NADPH 的酶有_。 A.转酮酶 B.转醛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分数:2.00)A.B.C.D.24.

    7、同时参与催化 TCA 循环回补反应和葡萄糖异生作用的酶有_。 A.丙酮酸羧化酶 B.苹果酸酶 C.葡萄糖 6-磷酸酶 D.果糖 1,6-二磷酸酶(分数:2.00)A.B.C.D.25.下列反应中,_是 TCA 循环过程中产生 CO2的反应。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丙酮酸乙酰 CoA C.琥珀酰 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分数:2.00)A.B.C.D.26.磷酸戊糖途径氧化反应阶段的重要产物有_。 A.5-磷酸木酮糖、磷酸二羟丙酮 B.5-磷酸核酮糖、NADPH C.5-磷酸核糖、6-磷酸果糖 D.果糖 1,6-二磷酸、4-磷酸赤藓糖(分数:2.00)A.B.C.D.27.下列_

    8、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A.TPP、Mn 2+、HS-CoA、NAD +、FAD、硫辛酸 B.TPP、Mg 2+、HS-CoA、NAD +、FAD、硫辛酸 C.TPP、Mg 2+、乙酰 CoA、NAD +、FAD、硫辛酸 D.TPP、Mg 2+、HS-CoA、NADP +、FAD、硫辛酸(分数:2.00)A.B.C.D.28.TCA 循环调控的关键酶是_。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分数:2.00)A.B.C.D.29.乳酸是非糖物质,它可以通过_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 A.丙酮酸 B.乙酰 CoA C.延胡索酸 D.草酰乙酸(分数:2.

    9、00)A.B.C.D.30.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是由_酶参与催化进行的。 A.蔗糖酶 B.蔗糖合酶 C.磷酸蔗糖合酶 D.-淀粉酶(分数:2.00)A.B.C.D.31.植物蔗糖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_。 A.UDPG B.ADPG C.6-P-G D.1-P-G(分数:2.00)A.B.C.D.32.同时参与 EMP 循环途径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代谢过程的酶有_。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柠檬酸合酶 D.丙酮酸羧化酶(分数:2.00)A.B.C.D.33.科学家_没有对糖酵解 EMP 途径的研究工作作出贡献。 A.Gustav Embden B.Otto Meyerho

    10、f C.Jacob Parnas D.Arthur Kornberg(分数:2.00)A.B.C.D.34._催化糖酵解途径中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3-磷酸甘油酸的化学反应。 A.丙酮酸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甘油激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分数:2.00)A.B.C.D.35.下列_化合物不出现在磷酸戊糖途径中。 A.5-磷酸木酮糖 B.7-磷酸景天庚酮糖 C.4-磷酸赤藓糖 D.4-磷酸赤藓酮糖(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36.生物体降解淀粉采用水解与磷酸解哪种方式对生物更有利?(分数:5.00)_37.计算原核生物 1

    1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 ATP 数量。(分数:5.00)_38.哺乳动物如何调控细胞中的糖酵解代谢?(分数:5.00)_39.何为潜手性分子?(分数:5.00)_四、B实验题/B(总题数:1,分数:5.00)40.草酰乙酸的 4 位 C 被同位素标记后,与乙酰 CoA 以及 TCA 循环所需要的酶及辅因子一起孵育,循环一圈后草酰乙酸上是否有同位素标记,如果有,请写出其位置。 (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5.00)41.请描述 6-磷酸葡萄糖在糖代谢中作为交叉点的作用。(分数:5.00)_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3 (1)答案解

    12、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1.葡萄糖异生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生物体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被称为葡萄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解析:2.科里循环(分数:2.00)_正确答案:(葡萄糖在肌肉中经历糖代谢产生能量,在缺氧条件下,形成乳酸。乳酸进入血液流入肝脏中,利用脂肪氧化产生的能量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从肝脏进入血液转移到肌肉中,这个循环被称为科里循环(Cori cycle)。该循环没有净生成葡萄糖,只是将肝脏中的化学能以葡萄糖的形式转移到肌肉等周边组织。*)解析:3.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13、分数:2.00)_正确答案:(葡萄糖在肌肉中经历糖代谢产生能量和丙酮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肌肉中多余的氨被转移给丙酮酸形成丙氨酸,丙氨酸进入血液,继而流入肝脏。在肝脏中丙氨酸脱氨,重新形成丙酮酸,丙酮酸通过葡萄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肉继续循环。丙氨酸脱掉的氨则进入尿素循环代谢为尿素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被称作葡萄糖-丙氨酸循环(glucose-alanine cycle)。该循环是肌肉排除氨并且获得能量的一条途径。 *)解析:4.底物循环/无效循环(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糖代谢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中存在以下两个反应:*若两个反应同时进行,结果是:ATP+H 2OADP+Pi即 AT

    14、P 水解产生热能,这一对反应被称作底物循环(substrate cycle)。这个不经济的过程也被称作无效循环(futile cycle)。正常情况下不会进行这样的循环,但在特殊情况下,此种循环可为生物体提供热能,维持体温。)解析:5.巴斯德效应(分数:2.00)_正确答案:(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反应速度减慢的现象,被称为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 TCA 循环,产生更多的 ATP。而 ATP 是糖酵解途径调控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抑制剂,结果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到抑制,糖酵解反应速度减慢。)解析:二、B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60.00)6.

    15、下列_反应与 TCA 循环的底物氧化反应无关。 A.二氧化碳的生成 B.黄素辅酶的生成 C.硫辛酸作为辅酶参与的相关反应 D.嘧啶核苷酸的氧化(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TCA 循环的产物。解析 1 分子乙酰 CoA 经过 TCA 循环能够生成 2 分子 CO2,1 分子 ATP,1 分子 FADH2和 3 分子 NADH。选项B 黄素辅酶可以认定为是 FADH2,选项 C,硫辛酸是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选项 D,嘧啶核苷酸的氧化与 TCA 循环反应无关。7.TCA 循环中 -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经历了下列除_以外的辅因子参与的酶催化反应。 A.辅酶 A B.NAD

    16、+ C.ATP D.硫辛酸(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TCA 循环中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解析 该酶辅因子有 6 个,但是没有 ATP。所以,选择 C。8.在_情况下,乙酰 CoA 进入 TCA 循环的速度会减慢。 A.AMP浓度较高 B.ATP/ADP比值比较低 C.ATP/ADP比值比较高 D.NAD+/NADH比值比较高(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TCA 循环的调节。解析 TCA 循环能够生成大量还原性辅酶 FADH2和 NADH 以及 ATP。所以,选项 C 中ATP/ADP比值比较高,对该循环有抑制作用,循环会减慢。而其他选项都是有利于循

    17、环加快的条件。所以,选择 C。9.碘乙酸是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在无氧条件下,如果在酵母细胞中加入碘乙酸,下列_化合物会最先发生积累。 A.葡萄糖 B.乳酸 C.丙酮酸 D.1,6-二磷酸果糖(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EMP 途径的反应。 解析 碘乙酸是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 3-磷酸甘油醛生成 1,3-二磷酸甘油酸的反应,加入碘乙酸,则该酶受到抑制,则底物 3-磷酸甘油醛浓度,以及其上游化合物浓度应该升高。选项 B、C 化合物都处于 3-磷酸甘油醛的下游,因此不可能积累。选项 A、D 都处于 3-磷酸甘油醛上游,其中选项 D,

    18、即 1,6-二磷酸果糖最接近 3-磷酸甘油醛,所以它首先积累。10.下列有关 PPP 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_。 A.PPP 途径调节的关键酶是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B.PPP 途径能够生成脂肪酸合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 C.PPP 途径能够生成核苷酸合成的前体物质 D.PPP 途径的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能够进入 EMP 途径和葡萄糖异生途径,也可以进入脂代谢途径(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PPP 途径各项内容。 解析 该途径的最关键调节酶是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因此选项 A是错误的。11.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_。 A.葡萄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19、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EMP 途径中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 解析 在 EMP 途径中有两步反应,催化这两步反应的酶分别是丙酮酸激酶和磷酸甘油酸激酶,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丙酮酸激酶。12.调节糖酵解途径的最关键酶是_。 A.葡萄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EMP 途径的调节酶。 解析 参与 EMP 途径调节的酶通常有三个,即选项 ABC,过去有些教材上也写 D 选项,其中磷酸果糖激酶最为关键,所以选择 B。1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的反

    20、应产生_。 A.NADH B.NADPH C.FADH2 D.FMNH2(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EMP 途径中 NADH 的生成。 解析 在 EMP 途径中,只有一步是生成 NADH 的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是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注意不要和 3-磷酸甘油脱氢酶混淆。14.下列反应中,_不是 TCA 循环中反应。 A.丙酮酸乙酰 CoA B.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C.-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D.苹果酸草酰乙酸(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TCA 循环的 8 步反应。 解析 丙酮酸脱氢脱羧产生乙酰 CoA 的反应不属于任何途径,它只是连接 EMP 和 T

    21、CA 循环的枢纽。15.下列酶中,_是线粒体膜结合蛋白。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TCA 循环发生的地点。 解析 TCA 循环发生在线粒体中,参与 TCA 循环的酶绝大多数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只有琥珀酸脱氢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内侧。16.原核生物 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ATP。 A.36 个 B.38 个 C.12 个 D.15 个(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原核生物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情况。 解析 如辅导书中分段计算能量,葡萄糖彻底

    22、氧化分解分为三个阶段,即 EMP 途径,丙酮酸脱氢脱羧和 TCA 循环,考虑到 EMP 途径产生的 NADH进入电子传递链产生能量的问题,分析可知原核生物,NADH 可以直接进入电子传递链产生 3 个 ATP。由此,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是 8+6+24,合计 38 个 ATP。如果题目是真核生物,那么答案则有两种可能或者是 36或者是 38,原因在于细胞质中的 NADH 通过不同的穿梭途径产生不同的 ATP 数量,如果是磷酸甘油穿梭,则生成 36ATP,如果是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则生成 38 个 ATP。17.下列反应中,_反应产生 FADH2。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酮戊二酸琥珀酰 Co

    23、A C.琥珀酸延胡索酸 D.苹果酸草酰乙酸(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糖代谢中脱氢反应。 解析 从选项中可知,所有反应都是 TCA 循环的反应,而且全部是脱氢反应,但是辅酶是 FAD 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18.丙二酸是下列_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琥珀酸脱氢酶(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酶的抑制剂。 解析 选项中的所有酶都是 TCA 循环中涉及的酶,而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类似,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通常在 TCA 循环中也常常考查该抑制剂。19.碘乙酸是下列_酶的抑制剂。 A.葡萄糖激酶

    24、B.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酶的抑制剂。 解析 选项中的所有酶都是 EMP 途径中涉及的酶。碘乙酸是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抑制剂,该项研究是导致 EMP 途径发现的里程碑事件。20.下列_是 TCA 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C.琥珀酰 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TCA 循环中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解析 四个选项均为 TCA 循环的反应,在 TCA 循环中只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即选项 C。21.下

    25、列酶中,_是磷酸戊糖途径中的关键调控酶。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C.转酮酶 D.转醛酶(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酶。 解析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酶有两个,分别是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前者是该途径中最为关键的调节酶,它的活性决定该途径的进行速度。22.下列_酶催化葡萄糖异生过程中 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C.葡萄糖 6-磷酸酶 D.葡萄糖激酶(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反应。 解析 四个选项中,A 和

    26、B 选项属于磷酸戊糖途径,D 选项属于EMP 途径,只有 C 选项属于葡萄糖异生途径,而且其作用是催化 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的反应。23.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产生 NADPH 的酶有_。 A.转酮酶 B.转醛酶 C.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D.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参与磷酸戊糖途径的酶。 解析 四个选项的酶都属于磷酸戊糖途径,但是催化脱氢反应产生 NADPH 的酶有两个,即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只能选择 C。24.同时参与催化 TCA 循环回补反应和葡萄糖异生作用的酶有_。 A.丙酮酸羧化酶 B.苹果酸酶 C.葡萄糖

    27、6-磷酸酶 D.果糖 1,6-二磷酸酶(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TCA 循环的回补反应与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反应。 解析 在四个选项中,C 和 D 选项属于葡萄糖异生作用,而 B 选项参与 TCA 循环的回补反应,只有丙酮酸羧化酶既能够参与 TCA 循环的回补,也能参与葡萄糖异生作用。注意掌握催化 TCA 循环回补反应的酶。25.下列反应中,_是 TCA 循环过程中产生 CO2的反应。 A.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B.丙酮酸乙酰 CoA C.琥珀酰 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索酸(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TCA 循环的反应。解析 TCA 循环反应能够形成不

    28、同的产物,有些产生 NADH,有些产生 CO2,有的产生 ATP。这里考查的是生成 CO2反应。在 TCA 循环反应中生成 CO2的反应有两步,一步是从异柠檬酸到 -酮戊二酸,一步是从-酮戊二酸到琥珀酰 CoA。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 A 符合条件。选项 B 指出的反应不属于 TCA 循环。26.磷酸戊糖途径氧化反应阶段的重要产物有_。 A.5-磷酸木酮糖、磷酸二羟丙酮 B.5-磷酸核酮糖、NADPH C.5-磷酸核糖、6-磷酸果糖 D.果糖 1,6-二磷酸、4-磷酸赤藓糖(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中间产物。 解析 磷酸戊糖途径有两个阶段,氧化阶段和非氧化

    29、阶段。氧化阶段反应的产物是 5-磷酸核酮糖和 NADPH。所以选择 B。其他选项是将两个阶段的中间产物混合给出,或者是非氧化阶段给出两个产物。27.下列_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A.TPP、Mn 2+、HS-CoA、NAD +、FAD、硫辛酸 B.TPP、Mg 2+、HS-CoA、NAD +、FAD、硫辛酸 C.TPP、Mg 2+、乙酰 CoA、NAD +、FAD、硫辛酸 D.TPP、Mg 2+、HS-CoA、NADP +、FAD、硫辛酸(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类型。解析 A 选项中 Mn2+错;C 选项中乙酰 CoA 错;D 选项中

    30、NADP+错。只有 B。注意掌握 6 个辅因子种类。28.TCA 循环调控的关键酶是_。 A.苹果酸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酮戊二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TCA 循环调节的关键酶。 解析 TCA 循环调节的关键酶有三个,分别是选项 B、C、D,其中 D 最为重要。选项 A 不是 TCA 循环的调节酶。29.乳酸是非糖物质,它可以通过_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 A.丙酮酸 B.乙酰 CoA C.延胡索酸 D.草酰乙酸(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葡萄糖异生的前体。 解析 乳酸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丙酮酸,而后进入葡萄糖

    31、异生途径,因此选择 A,而其他选项是陷阱。30.植物合成蔗糖的主要途径是由_酶参与催化进行的。 A.蔗糖酶 B.蔗糖合酶 C.磷酸蔗糖合酶 D.-淀粉酶(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参与植物蔗糖合成的关键酶。 解析 四个选项中,A 和 D 参与蔗糖的降解,而 B 选项蔗糖合酶能够合成蔗糖,但主要作用是降解蔗糖,只有磷酸蔗糖合酶,即选项 C 是植物合成蔗糖的关键酶。31.植物蔗糖合成时,葡萄糖的供体是_。 A.UDPG B.ADPG C.6-P-G D.1-P-G(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植物蔗糖的合成。 解析 植物蔗糖合成时,葡萄糖供体是 UDPG,而不

    32、是别的选项给出的物质。32.同时参与 EMP 循环途径和葡萄糖异生作用代谢过程的酶有_。 A.磷酸甘油酸激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柠檬酸合酶 D.丙酮酸羧化酶(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EMP 途径和葡萄糖异生作用共有的酶。 解析 选项 B、C 和 D 属于葡萄糖异生作用,而选项 A 属于 EMP 途径。由于葡萄糖异生作用与 EMP 途径有共用的反应,A 选项的酶同时在两条途径中出现。33.科学家_没有对糖酵解 EMP 途径的研究工作作出贡献。 A.Gustav Embden B.Otto Meyerhof C.Jacob Parnas D.Arthur Kornb

    33、erg(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 EMP 途径发现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解析 前三个科学家都对糖酵解途径发现有所贡献。34._催化糖酵解途径中 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3-磷酸甘油酸的化学反应。 A.丙酮酸激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甘油激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催化 EMP 途径中具体反应的酶,此处是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变相考查。 解析 选项 B,其他选项是陷阱。35.下列_化合物不出现在磷酸戊糖途径中。 A.5-磷酸木酮糖 B.7-磷酸景天庚酮糖 C.4-磷酸赤藓糖 D.4-磷酸赤藓酮糖(分数:2.00)A.B.C

    34、.D. 解析:考点 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化合物。 解析 选项 A、B 和 C 均属于磷酸戊糖途径,只有 D 选项,即 4-磷酸赤藓酮糖不是,该选项主要是与 4-磷酸赤藓糖对比的。三、B简答题/B(总题数:4,分数:20.00)36.生物体降解淀粉采用水解与磷酸解哪种方式对生物更有利?(分数:5.00)_正确答案:(淀粉水解和磷酸解产物有所不同。例如,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而磷酸解产生 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不需要能量,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下可直接转变为 6-磷酸葡萄糖,进入糖酵解或其他相关代谢途径。如果采用水解的方式,得到的产物葡萄糖必须通过消耗 ATP 在己糖激酶或者是葡萄糖激酶的作

    35、用下才能产生 6-磷酸葡萄糖,这种方式不仅消耗能量,而且葡萄糖本身还可以通过转运体离开细胞,而磷酸解产物 6-磷酸葡萄糖则不能扩散出细胞,保持了细胞中有足够的 6-磷酸葡萄糖底物进行糖酵解等反应。所以,生物体降解淀粉采用磷酸解对生物更有利。)解析:37.计算原核生物 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 ATP 数量。(分数:5.00)_正确答案:(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能够产生 2 分子 ATP 和 2 分子 NADH 以及 2 分子丙酮酸;1 分子丙酮酸经过氧化能够产生 1 分子乙酰 CoA 和 1 分子 NADH,即 3 分子 ATP;1 分子乙酰 Co

    36、A 经过 TCA 循环能够产生 3 个 NADH、1 个 FADH2和 1 个 GTP/ATP;对于原核生物而言,没有细胞器,因此糖酵解阶段产生的每个 NADH 相当于 3 个 ATP,根据前面分阶段能量计算,得知原核生物 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 ATP 数量是:2+32+32+122=38(ATP)如果是真核生物,由于细胞质中 NADH 有两条穿梭途径,分别是磷酸甘油穿梭(糖酵解阶段产生的 2 个NADH,相当于 4 分子 ATP)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糖酵解阶段产生的 2 个 NADH,相当于 6 分子 ATP),所以依据穿梭途径不同,真核生

    37、物 1 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 TCA 循环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 ATP数量为 36 或者 38 分子 ATP。)解析:本考题考点为糖酵解和 TCA 循环的产能步骤。因此,答题要点应该将糖酵解、丙酮酸脱羧以及 TCA循环的产能过程写清楚,而后计算。38.哺乳动物如何调控细胞中的糖酵解代谢?(分数:5.00)_正确答案:(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糖酵解代谢调控关键步骤,磷酸果糖激酶本身是一个别构酶,其别构激活剂是 2,6-二磷酸果糖,因此 2,6-二磷酸果糖的含量变化将影响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从而决定糖酵解的反应速度。 哺乳动物中 2,6-二磷酸果糖含量又受到磷酸果糖激酶活性的影响。U磷酸果糖激

    38、酶/U具有U双重活性/U,当磷酸果糖激酶以非磷酸化的形式存在时,它催化 6-磷酸果糖与 ATP 形成 2,6-二磷酸果糖,即具有U磷酸果糖激酶/U的活性;当磷酸果糖激酶以磷酸化的形式存在时,它催化 2,6-二磷酸果糖水解为 6-磷酸果糖,即具有U果糖-2,6-二磷酸酶/U的活性。该酶究竟表现何种活性还受到激素(胰高血糖素)通过蛋白激酶 A 的调控。如下图所示。 * 当动物血糖浓度降低感到饥饿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细胞膜介导,激活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 A 使磷酸果糖激酶磷酸化,催化 2,6-二磷酸果糖水解为 6-磷酸果糖,结果降低了 2,6-二磷酸果糖的含量,细胞糖酵解速度

    39、降低,6-磷酸葡萄糖的利用减少,维持血糖浓度。)解析:39.何为潜手性分子?(分数:5.00)_正确答案:(所谓潜手性分子(prochiral molecular)是指一类可以与具有不对称活性位点的酶发生不对称反应产生手性分子的对称分子。例如,柠檬酸就是一个潜手性分子,从结构上看柠檬酸是一个对称分子,但是在后续顺乌头酸酶催化的反应中产生了手性分子异柠檬酸。从下图可知,草酰乙酸与乙酰 CoA 反应生成柠檬酸这个含 6 个 C 原子的分子,如果柠檬酸是对称分子,后续反应应该产生两种分子异柠檬酸和 A 分子。但是,事实上只有一种异柠檬酸产物,而没有另一种 A 分子,说明柠檬酸是潜手性分子。 *)解析:四、B实验题/B(总题数:1,分数:5.00)40.草酰乙酸的 4 位 C 被同位素标记后,与乙酰 CoA 以及 TCA 循环所需要的酶及辅因子一起孵育,循环一圈后草酰乙酸上是否有同位素标记,如果有,请写出其位置。 (分数:5.00)_正确答案:(草酰乙酸的 4 位 C 被同位素标记后,与乙酰 CoA 以及 TCA 循环所需要的酶及辅因子一起孵育,循环一圈后草酰乙酸上没有同位素标记。)解析:本题目的是考查学生一个知识点,即UTCA 循环中脱去的 CO2并非来自于乙酰 CoA,而是来自于草酰乙酸。/U从图中可以看出异柠檬酸脱羧是丢弃了草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化学-13 (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