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0432       资源大小:8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5及答案解析.doc

    1、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5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动物生理学(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生理调节过程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是_。A肾脏的排泄 B声音刺激引起听觉C血液循环 D胃肠消化吸收(分数:1.00)A.B.C.D.2.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是_。ANa + BCa 2+CAch D神经递质(分数:1.00)A.B.C.D.3.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是_。A心脏射血 B外周阻力C循环系统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D大动脉弹性(分数:1.00)A.B.C.D.4.在微循环中,能使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_。A组胺 B激肽C血管加压素

    2、 D局部代谢产物(分数:1.00)A.B.C.D.5.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_。A幽门括约肌的活动 B胃内酸性食糜的刺激C胃的运动,胃内压力变化 D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分数:1.00)A.B.C.D.6.肠上皮经由肠腔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_。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00)A.B.C.D.7.给高热病人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_。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C增加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分数:1.00)A.B.C.D.8.下列基础条件不属于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的是_。A空腹 B无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C环境温度 1825 D深睡状态(分数:1.00)A.B.C.D

    3、.9.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方式是_。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多种调节(分数:1.00)A.B.C.D.10.EPSP 是_。A动作电位 B阈电位C静息电位 D局部去极化电位(分数:1.00)A.B.C.D.11.动物出现去大脑僵直时,意味着病损发生部位是_。A脊髓 B延髓C脑干 D小脑(分数:1.00)A.B.C.D.12.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_。AA 细胞 BB 细胞CD 细胞 DF 细胞(分数:1.00)A.B.C.D.13.在肝脏内合成时,不需要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_。A BC D(分数:1.00)A.B.C.D.14

    4、.血液中运输 CO2的主要形式是_。A物理溶解 B碳酸氢盐C二氧化碳血红蛋白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分数:1.00)A.B.C.D.15.属于自发排卵的动物是_。A牛和兔 B马和骆驼C猫和犬 D羊和小鼠(分数:1.00)A.B.C.D.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简述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变化过程。(分数:8.00)_17.简述下丘脑肽能神经元与腺垂体的功能关系。(分数:8.00)_18.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分数:8.00)_三、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通过实验证明神经体液因素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分数:10.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

    5、:26.00)20.叙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分数:13.00)_21.分析动物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时,对呼吸运动影响的异同点。(分数:13.00)_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2.谷氨酸的 -羧基 pK1=2.1,-氨基 pK1=9.5,侧链 pKR=4.1,因此,_。A谷氨酸 pI=3.1 B谷氨酸 pI=2.1C谷氨酸 pI=9.5 D谷氨酸 pI=5.8(分数:1.00)A.B.C.D.23.下列氨基酸中_含有巯基。A半胱氨酸 B组氨酸C赖氨酸 D甘氨酸(分数:1.00)A.B.C.D.24.经纸层析分离的脯氨酸遇茚三酮呈现_。A蓝紫色斑点 B黄色斑点C

    6、红色斑点 D白色斑点(分数:1.00)A.B.C.D.25.tRNA_。A反密码子结合氨基酸 B5端结合氨基酸C5端和 3端碱基序列相似 D富含稀有碱基(分数:1.00)A.B.C.D.26.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的_。AV max不变,K m增加 BV max减少,K m减小CV max不变,K m减小 DV max减小,K m增加(分数:1.00)A.B.C.D.27.关于酶活测定的建议正确的是_。A注意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 B注意在低温下测定以保持酶活力C适当增加酶量可以提高酶比活 D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酶比活(分数:1.00)A.B.C.D.28.下列分子渗透通过脂双层的能力最强的是_

    7、。A极性小分子 B极性大分子C非极性小分子 D非极性大分子(分数:1.00)A.B.C.D.29.关于 ATP 的阐述错误的是_。AATP 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BATP 的活化形式是 MgATP2-CATP 含有 3 个高能键 DATP 在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数:1.00)A.B.C.D.30._作为葡萄糖供体参与植物淀粉合成。ACDPG BGDPGCUDPG DADPG(分数:1.00)A.B.C.D.31.磷酸甘油在_的催化下转化为_后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A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 B甘油激酶,磷酸甘油酸C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二羟丙酮 D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醛(分数:1.00)

    8、A.B.C.D.32.乙酰辅酶 A 羧化酶的辅基是_。A辅酶 A B磷酸吡哆醛C焦磷酸硫胺素 D生物素(分数:1.00)A.B.C.D.33.当 dUMP 转化为 dTMP 时,由_提供一碳单位。A四氢叶酸 BS-腺苷甲硫氨酸CN 5,N 10-亚甲基四氢叶酸 D二氢叶酸(分数:1.00)A.B.C.D.34.下列_不参与 TCA 循环的调节。A柠檬酸合酶 B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 D-酮戊二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35.在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中,第六位碳原子及第一位氮原子来自_。AAsn BAspCGlu D氨甲酰磷酸(分数:1.00)A.B.C.D.36.反密码子中的_碱

    9、基在与密码子配对时具有摆动性。A第一个 B第三个C第一和第三个 D第二和第三个(分数:1.00)A.B.C.D.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讨论其作用特点。(分数:8.00)_38.请写出参与 dNDP 合成过程的主要酶蛋白和两条电子传递路径。(分数:8.00)_39.-酮戊二酸是如何联系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分数:8.00)_七、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新克隆出一个植物蛋白基因,对其序列和结构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推测该蛋白可能以多亚基形式存在。请问:试图利用 SDS-PAGE 从混合蛋白质样品中分离、鉴定出可能存在的蛋白质复合体

    10、是否可行?为什么?请指出 2 种能分离蛋白质复合体的生物化学方法。(分数:10.00)_八、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分数:13.00)_42.比较原核生物 DNA 复制和 RNA 转录过程的异同点。(分数:13.00)_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5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动物生理学(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生理调节过程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是_。A肾脏的排泄 B声音刺激引起听觉C血液循环 D胃肠消化吸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考查对内环境稳态概念

    11、的理解。要使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平衡,“肾脏的排泄”、“血液循环”和“胃肠消化吸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声音刺激引起听觉”是反射活动,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因此 B 为正确答案。凡遇到否定题时,一定明确了“是”,才能“否”。2.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是_。ANa + BCa 2+CAch D神经递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考查对肌肉兴奋一收缩耦联的理解。只有 Ca2+才是肌细胞动作电位转变成肌肉收缩的耦联因子。当肌细胞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沿横管传至三联管的终末池,可引起终末池中的 Ca2+释放到肌浆中,Ca 2+可以和肌钙蛋白结合,从而产生收缩蛋白的相互作

    12、用。因此,Ca 2+是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真正理解了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便很容易排除 A、C、D 3 个选项。3.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是_。A心脏射血 B外周阻力C循环系统中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D大动脉弹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选项 A、B、C 均为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D 是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因此,唯独有足够的血液充盈(C),才能使血量的容积满足心血管自然容积的需要,也才能使动脉扩张形成血压。区别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4.在微循环中,能使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

    13、是_。A组胺 B激肽C血管加压素 D局部代谢产物(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微循环的自身调节(毛细血管的交替开放);微循环自身调节的启动物质(启动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本质,是微循环的自身调节。在微循环中,没有神经调节,组织胺、激肽、血管加压素都是活性物质,它们对毛细血管的舒缩有调节作用,但是不能满足毛细血管的交替开放,只有通过微循环的自身调节。当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堆积(包括舒血管物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流量代谢产物(包括舒血管物质)被稀释或运走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恢复毛细血管关闭血流量又促使局部细胞代谢产物再堆积(包

    14、括舒血管物质),往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毛细血管交替开放,它的启动物质就是局部代谢产物。不言而喻,正确答案是 D。阅读题目后,要从例子或现象分析回答某些概念或原理等。5.促进胃排空的动力是_。A幽门括约肌的活动 B胃内酸性食糜的刺激C胃的运动,胃内压力变化 D胃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胃排空的概念;促进胃排空的动力。A、B、C、D 4 个选项都可能促进胃的排空,但只有胃收缩运动产生胃内压力大于十二指肠,幽门括约肌舒张,胃内容物才能排入十二指肠。因此,答案 C 才是促进胃排空的动力。在明确“胃排空的概念”基础上,对 4 个选项进行比较。6.肠上皮经由肠腔吸收葡

    15、萄糖的方式是_。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概念;肠上皮经由肠腔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肠上皮经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葡萄糖逆浓度、需要供能的跨膜转运,它依赖于肠黏膜上含 Na+的转运体蛋白与肠腔内的单糖结合,将单糖转运入细胞,属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排除了 A、B、C 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 D。一定要搞清葡萄糖跨膜转运是顺浓度方向还是逆浓度方向。若顺浓度方向,不需要供能,但需要载体,转运通过易化扩散。7.给高热病人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是_。A增加辐射散热 B增加传导散热C增加

    16、蒸发散热 D增加对流散热(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机体散热方式中的传导散热。对此题正确作答的关键是明确机体四种散热方式的基本概念。给高热病人用冰帽或冰袋的作用很显然是将病人身上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同他接触的较冷物体,故选项 B 增加传导散热是正确的。对此类题目作答应牢牢把握住基本概念。8.下列基础条件不属于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的是_。A空腹 B无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C环境温度 1825 D深睡状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基础代谢。人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包括:受试者在清晨、清醒、静卧、无肌肉活动和精神紧张,禁食(空腹)12h 以上,环

    17、境温度 2025条件下。因此,深睡状态不在其内,D 为正确选项。清楚地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9.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方式是_。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多种调节(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在一定血压范围(80180mmHg)内,肾脏可维持其血流量相对稳定而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和体液因素,此种调节方式为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而在紧急情况下,肾脏血流量可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使其与全身血流分配的需要相适应。注意看清题干的限制性条件“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内变化时”。10.EPSP 是

    18、_。A动作电位 B阈电位C静息电位 D局部去极化电位(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后膜去极化,产生 EPSP。EPSP 为局部电位,只有经过总和后,在轴突始段首先达到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勿与动作电位发生混淆。11.动物出现去大脑僵直时,意味着病损发生部位是_。A脊髓 B延髓C脑干 D小脑(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前)、下(后)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等肌紧张亢进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产生原因: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中断了皮

    19、层、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功能联系,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导致伸肌反射的亢进。12.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_。AA 细胞 BB 细胞CD 细胞 DF 细胞(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分泌胰岛素的细胞。胰岛细胞依其形态、染色特点和不同功能,可分为:A 细胞(25%),分泌胰高血糖素;B 细胞(60%70%),分泌胰岛素;D 细胞(约 10%),分泌生长抑素(SS);少量的 F 细胞,分泌胰多肽(PP)。该题问的是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正确的选项应该是 B。13.在肝脏内合成时,不需要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_。A BC D(分数:1.00)A. B.C.D.解

    20、析:解析 在肝脏内合成时需要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合成时需要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是、4 种。本题问的是不需要维生素 K 的凝血因子,而凝血因子正是属于不需要的。注意问题需要选择的“是”或“不是”。14.血液中运输 CO2的主要形式是_。A物理溶解 B碳酸氢盐C二氧化碳血红蛋白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CO 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血液运输 CO2有物理溶解方式和化学结合方式两种。以前者形式被运输的量仅占血液运输 CO2总量的 5%,而后者占了 95%。化学结合方式中,以碳酸氢盐形式结合的占 88%,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结合的占7%。因而,选项中正确

    21、答案是 B。气体只有在血液中溶解后,才能进行化学结合。气体在血液中的溶解和化学结合之间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15.属于自发排卵的动物是_。A牛和兔 B马和骆驼C猫和犬 D羊和小鼠(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自发排卵的动物。自发排卵的动物在卵泡发育成熟后,不需要施加其他的促排卵刺激即可自行排卵,如马、牛、羊、犬、鼠类等动物。而骆驼、兔、猫等动物在繁殖季节里,卵巢中已发育成熟的卵泡必须经过交配刺激(如兔、猫)或精液中的某种成分的作用(如骆驼)后才能排卵,属诱发性排卵动物。因而,选项中只有 D 是正确的。鼠类动物虽属自发排卵动物,但需经过交配才能形成功能黄体。二、简答题(总题数:

    22、3,分数:24.00)16.简述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变化过程。(分数:8.00)_正确答案:(该题是回答左心室的泵血变化过程。左心室充盈是左心室射血的前提。左心室舒张时,静脉回心血量和左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之和充盈了左心室(反映心室肌在收缩前所承载的负荷即前负荷)。随后,左心室开始收缩,当收缩压大于主动脉压(指后负荷)时开始射血。这是泵血的最基本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了心室充盈量(前负荷)、主动脉压(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只有静脉回心血量大和左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少时,左心室的充盈量大,加之心肌收缩力强,射出的血量就大;反之,射出的血量就小。若主动脉压高,就迫使加大心肌收缩力才能将血液射出。)解析

    23、:解析 左心室泵血的最基本过程;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之间的关系。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心室肌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之间关系的理解。17.简述下丘脑肽能神经元与腺垂体的功能关系。(分数:8.00)_正确答案:(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元,即是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能分泌肽类激素或神经肽,统称为肽能神经元。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为小细胞神经元(神经内分泌小细胞)和大细胞神经元(神经内分泌大细胞)。小细胞神经元所在区域,为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终止于正中隆起处垂体门脉系统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经垂体门脉系统运送至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24、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目前已知 9 种下丘脑调节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和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上述下丘脑激素,分别促进或抑制腺垂体激素的释放。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只是促进腺垂体相应激素的释放,若腺垂体相应激素释放增加会抑制相应释放激素的分泌。)解析:解析 下丘脑肽能神经元;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调节肽。对于反馈性和开放式调节的理解。18.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5、分数:8.00)_正确答案:(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明显的因素。动物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会提高能量代谢率。动物在安静时的肌肉产热量占全身总产热量的 20%,在使役或运动时可高达总产热量的 90%。环境温度。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在 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当环境温度明显变化时,机体代谢发生相应的改变。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动物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处于安静状态下,但产热量比进食前增高,这种由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明显。精神活动。机体在惊慌、恐惧、愤怒等精神紧张状况下,能量代谢将显著升高。主要是由于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促进

    26、代谢的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能量代谢显著升高。)解析:解析 动物机体能量的产生;能量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从内部及外部环境变化来着手解答此题。三、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通过实验证明神经体液因素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方法与步骤家兔称重后麻醉。将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颈部毛,切开颈部皮肤,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并穿线备用。沿腹白线切开腹壁,在肝内侧找到胆囊及胆囊管,将胆囊管结扎,用注射器抽取胆囊胆汁数毫升,备用。通过胆囊及胆囊管找出胆总管,插管,结扎固定。将插管游离端引至腹外,接电动计滴器记录。记录正常情况下胆汁的分泌滴数,

    27、连续记录 510min,计算每分钟滴数。静脉注射 0.1%毛果芸香碱 0.51mL(模拟乙酰胆碱刺激),记录胆汁的分泌滴数,观察有何变化,直至恢复正常。静脉注射阿托品(1mg),以阻断迷走神经。以方波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记录胆汁的分泌滴数,观察有何变化,直至恢复正常。静脉注射稀释 5 倍备好的胆汁 510mL,记录胆汁的分泌滴数,观察有何变化,直至恢复正常。静脉注射制备好的粗提促胰液素 510mL,记录胆汁的分泌滴数,观察有何变化,直至恢复正常。(2)证明神经、体液因素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静脉注射毛果芸香碱和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均可促进胆汁的分泌。静脉注射胆汁,可见胆汁的分泌增加。该实验是模拟肠

    28、肝循环,即胆汁通过静脉进入肝脏,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静脉注射促胰液素,可见胆汁的分泌增加。促胰液素主要促进水和碳酸氢根离子的增加。)解析:解析 测定兔胆汁分泌的方法和步骤;记录兔胆汁的正常分泌;刺激迷走神经及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拟似物毛果芸香碱观察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静脉注射促胰液素或胆汁观察对兔胆汁分泌的影响。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叙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分数:13.00)_正确答案:(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此外,甲状腺有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功能,也接受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的支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下丘脑释放的 TR

    29、H 作用于腺垂体,可促进 TSH 的合成和释放。TSH 通过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和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腺体肥大,调节甲状腺的功能活动。环境因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系统向下丘脑 TRH 神经元传递信息,进而调节 TSH 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如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体温中枢及其相邻的 TRH 神经元促进 TRH 的释放,使 T4、T 3释放增加,机体的产热也增加,从而抵御寒冷。血中游离的 T4、T 3浓度改变时,对腺垂体 TSH 的分泌有反馈调节作用。T 4、T 3浓度增高,可刺激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产生一种抑制性蛋白,后者能使 TSH 的合成与分泌减少,并使腺垂体对 TRH 的敏感

    30、性降低,血中 T4、T 3的浓度亦随之降低。某些地区水和食物中缺碘,造成机体 T4、T 3合成减少,对腺垂体 TSH 分泌的反馈性抑制作用减弱,使 TSH 分泌增加,导致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单纯性甲状腺肿。自身调节。甲状腺的自身调节,是指甲状腺不受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其自身具有适应碘的供应水平的变化,而调节碘的摄取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这一调节过程较为缓慢。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的调节。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可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兴奋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副交感神经胆碱能纤维兴奋则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解析:解析 甲状腺激素

    31、分泌的调节。目前,“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及“内脏神经系统”三个名词均被使用。在动物生理学教科书中,多使用“植物性神经系统”一词。21.分析动物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时,对呼吸运动影响的异同点。(分数:13.00)_正确答案:(1)相同之处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均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无论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都可以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或中枢化学感受器两条调节途径影响呼吸运动。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都会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将兴奋传至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缺 O2或 CO2增多超过适量范围,

    32、则均会发生严重后果。严重缺氧时,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就会变为主要调节因素,机体表现为呼吸抑制;CO 2浓度过大,也会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发生呼吸抑制。(2)不同之处CO 2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维持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性。但微量的浓度变化,就可使肺通气发生明显的变化。与 O2相比,CO 2对呼吸的调节更加灵敏、更加重要。CO 2在外周化学感受器或中枢化学感受器两条兴奋途径中,后一途径是主要的。CO 2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并与 H2O 结合成 H2CO3,再解离出 H+。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液中的 H+敏感,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延髓呼吸中枢产生兴奋,呼吸运动增强。缺 O2对呼吸中枢的直

    33、接作用是抑制。而缺 O2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常被对外周的兴奋作用所掩盖,轻度缺O2的整体表现仍然是呼吸加强。)解析:解析 动物在单纯缺 O2或 CO2增多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此题讨论的缺 O2或 CO2增多,应在适当的浓度或分压范围内。而且是一种因子不变,另一种因子减少或增加情况下的变化。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2.谷氨酸的 -羧基 pK1=2.1,-氨基 pK1=9.5,侧链 pKR=4.1,因此,_。A谷氨酸 pI=3.1 B谷氨酸 pI=2.1C谷氨酸 pI=9.5 D谷氨酸 pI=5.8(分数:1.00)A. B.C.D.解析:谷氨酸属于酸性

    34、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的 pI=1/2(pK1+pKR)。23.下列氨基酸中_含有巯基。A半胱氨酸 B组氨酸C赖氨酸 D甘氨酸(分数:1.00)A. B.C.D.解析:20 种常见蛋白质氨基酸中,只有半胱氨酸含有巯基。24.经纸层析分离的脯氨酸遇茚三酮呈现_。A蓝紫色斑点 B黄色斑点C红色斑点 D白色斑点(分数:1.00)A.B. C.D.解析:其他氨基酸显色为蓝紫色。25.tRNA_。A反密码子结合氨基酸 B5端结合氨基酸C5端和 3端碱基序列相似 D富含稀有碱基(分数:1.00)A.B.C.D. 解析:tRNA 的反密码子与 mRNA 密码子互补配对;tRNA 的 3端通常是 CCA,为氨基酸

    35、结合位点;tRNA 的5端多为 pC。tRNA 富含稀有碱基,如二氢尿嘧啶、假尿嘧啶等。26.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后酶的_。AV max不变,K m增加 BV max减少,K m减小CV max不变,K m减小 DV max减小,K m增加(分数:1.00)A. B.C.D.解析: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类似,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同一个位点,只要有足够的底物,酶的最大活性仍能发挥到原来水平,只是影响了底物与酶的亲和力,使 Km增加。K m可近似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亲和力越小,K m越大。27.关于酶活测定的建议正确的是_。A注意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 B注意在低温下测定以保持酶活力C适当增加酶量可以提高

    36、酶比活 D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酶比活(分数:1.00)A. B.C.D.解析:通常所指的酶都是蛋白质,只有测定初速度才能反映酶的真实活性。酶活测定需要在最适温度进行,低温适合保存而非测定。比活指的是单位质量酶的活力(U/mg),反应体系增加酶量不会提高酶比活。延长反应时间,酶容易失去活性。28.下列分子渗透通过脂双层的能力最强的是_。A极性小分子 B极性大分子C非极性小分子 D非极性大分子(分数:1.00)A.B.C. D.解析:脂双层主要由极性磷脂分子尾对尾构成,脂双层外侧有极性,内部疏水,因而对于极性物质不通透。非极性分子之间相比,分子小的渗透性更强。29.关于 ATP 的阐述错误的是

    37、_。AATP 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BATP 的活化形式是 MgATP2-CATP 含有 3 个高能键 DATP 在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数:1.00)A.B.C. D.解析:ATP 含有 2 个高能键。30._作为葡萄糖供体参与植物淀粉合成。ACDPG BGDPGCUDPG DADPG(分数:1.00)A.B.C.D. 解析:ADPG 在植物淀粉合成中提供葡萄糖。31.磷酸甘油在_的催化下转化为_后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A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 B甘油激酶,磷酸甘油酸C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二羟丙酮 D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醛(分数:1.00)A.B.C. D.解析:甘油作为葡萄糖异生的

    38、前体物质,首先在甘油激酶的作用下生成磷酸甘油,磷酸甘油在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下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而后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其他选项是陷阱。32.乙酰辅酶 A 羧化酶的辅基是_。A辅酶 A B磷酸吡哆醛C焦磷酸硫胺素 D生物素(分数:1.00)A.B.C.D. 解析: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通常是转氨酶的辅酶,焦磷酸硫胺素是脱羧酶的辅酶,辅酶 A是酰基载体,是脂酰 CoA 合成酶的辅酶。33.当 dUMP 转化为 dTMP 时,由_提供一碳单位。A四氢叶酸 BS-腺苷甲硫氨酸CN 5,N 10-亚甲基四氢叶酸 D二氢叶酸(分数:1.00)A.B.C. D.解析:其他选项是陷阱。34.下列_

    39、不参与 TCA 循环的调节。A柠檬酸合酶 B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 D-酮戊二酸脱氢酶(分数:1.00)A.B. C.D.解析:参与 TCA 循环调节的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 -酮戊二酸脱氛酶,不包括乌头酸酶。而且乌头酸酶催化的是可逆反应,本身这样的酶也不适于作调节酶。35.在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中,第六位碳原子及第一位氮原子来自_。AAsn BAspCGlu D氨甲酰磷酸(分数:1.00)A.B. C.D.解析:其他选项是陷阱。36.反密码子中的_碱基在与密码子配对时具有摆动性。A第一个 B第三个C第一和第三个 D第二和第三个(分数:1.00)A. B.C.D.解析:反密码子在与密

    40、码子配对时,反密码子的 5第一个核苷酸如果是 I,则可以与密码子 5第三个或者 3端第一个核苷酸 A、U、G 都配对,具有摆动性。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讨论其作用特点。(分数:8.00)_正确答案:(限制性内切酶是 DNA 酶的一种,是存在于细菌细胞的一类核酸内切酶;它可以识别外源 DNA的特征序列并与之结合,从而限制外源 DNA 表达、避免入侵 DNA 干扰本身的遗传稳定性。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常见的一类工具酶,其主要作用特点是:专一性识别具有回文特征的 DNA 序列,水解磷酸二酯键,切割 DNA 双链,形成黏性末端或平头末端。)解析:解析

    41、限制性内切酶;核酸酶。此题在回答时容易跑偏。提到内切酶,容易首先想到蛋白酶,因为蛋白酶能选择性切割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限制性内切酶”特指“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属于 DNA 酶的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有多种,目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回答此题时,注意把“限制”的含义表述出来,而且注意“专一性识别”、“切割 DNA 双链”、“末端”等关键词。38.请写出参与 dNDP 合成过程的主要酶蛋白和两条电子传递路径。(分数:8.00)_正确答案:(1)参与 dNDP 合成过程的主要酶蛋白有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谷氧还蛋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两条电子传递路径如图所示:)解析:解析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核苷酸代谢部分的重点内容,本考题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在二磷酸的水平上进行的,参与代谢的酶如图所示。相关的知识包括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该酶的调节非常有特点,值得注意。例如:“以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的调节方式为例,说明在 DNA 合成时生物体如何提供合适比例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参看赵武玲主编的教材基础生物化学相关内容。39.-酮戊二酸是如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