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09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人物中,辅佐商汤灭夏的是(分数:2.00)A.伊尹B.傅说C.皋陶D.姜尚2.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民间教派是(分数:2.00)A.五斗米道B.太平道C.天师道D.太一道3.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今天的(分数:2.00)A.苏州和湖州B.江苏和湖北C.苏州和芜湖D.江苏和湖南4.元朝派驻路府州县的监临官称为(分数:2.00)A.札鲁忽赤B.达鲁花赤C.必阁赤D.探马赤5.编著明儒学案并创立学案体史学体
2、裁的学者是(分数:2.00)A.王夫之B.王鸣盛C.钱大昕D.黄宗羲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最早在所属企业中推行泰勒“科学管理法”的是(分数:2.00)A.刘鸿生B.范旭东C.穆藕初D.荣宗敬7.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是(分数:2.00)A.崇厚B.郭嵩焘C.何如璋D.陈兰彬8.19121927 年间中华民国的国旗是(分数:2.00)A.十八星旗B.五色旗C.井字旗D.青天白日旗9.民国年问京剧“四大名旦”是(分数:2.00)A.梅兰芳 程砚秋 李世芳 尚小云B.梅兰芳 程砚秋 王瑶卿 张君秋C.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D.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张君秋10.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
3、会通过的国民经济渊整方针是(分数:2.00)A.调整、改革、巩固、提高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D.调整、充实、发展、提高11.下列世界古代文学作品,哪一部不是史诗作品?(分数:2.00)A.摩诃婆罗多B.伊利亚特C.埃涅阿斯记D.俄狄浦斯王1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古波斯宗教领袖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被称为(分数:2.00)A.袄教B.摩尼教C.景教D.一赐乐业教13.中世纪实行“索贡巡行”赋税征收形式的国家是(分数:2.00)A.德里苏丹B.基辅罗斯C.奥斯曼D.保加尔汗14.“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段反映印 度戒日帝国时期土
4、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出自(分数:2.00)A.法显佛国记B.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C.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D.玄奘大唐西域记15.中世纪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它们是(分数:2.00)A.文法、绘画、雕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B.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C.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绘画、雕塑、音乐D.文法、绘画、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16.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是(分数:2.00)A.西斯廷圣母B.末日审判C.最后的晚餐D.圣母与圣子17.1838 年向南非开普敦殖民地附近的祖鲁人发动进攻,最终占领其大部分
5、领土的 是(分数:2.00)A.比利时人B.法国人C.布尔人D.西班牙人18.1893 年德国制定了连结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分数:2.00)A.“3R”计划B.“3B”计划C.“3C”计划D.“3P”计划19.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控制论、相对论、系统论B.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C.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D.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20.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分数:2.00)A.缓和、均势、联盟B.实现欧洲联合C.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D.新东方政策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8,分数:80.00)告缗_22.南书房(分数:10.00)_23
6、.官督商办(分数:10.00)_24.陕甘宁边区(分数:10.00)_25.“希吉拉”(旧译“徙志”)(分数:10.00)_26.红白玫瑰战争(分数:10.00)_27.拿破仑法典(分数:10.00)_28.凯恩斯主义(分数:10.00)_三、B史料分析题/B(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材料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 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
7、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分数:30.00)(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指什么机构?其职能如何?(分数:10.00)_(2).材料中说:“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那么“正官”在北宋前期的用途何在?(分数
8、:10.00)_(3).材料所见北宋前期职官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分数:10.00)_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公元 111113 年担任罗马比提尼亚本都行省总督的小普林尼致皇帝图拉真的书信: 陛下,每当遇有疑虑,卑职惯于请示于您,乃因您最能除忧解惑,令卑职茅塞顿开眼下 对于被指控为基督徒者,卑职的做法是亲自询问于彼,“汝为基督徒否?”彼若曰然,则再而三相询,并以刑罚相威胁。彼若顽固而又曰 然,则令推出处死。盖因无论其信仰若何,其固执与倔强如斯,理当受到处罚。亦有他人愚昧如彼者,因其为罗马公民,卑职乃签署命令,遣其至罗马受审。然而事情通常如此。自卑职处理此类问题以来,控告日增,花样迭出。又有匿名名册出
9、 现,罗列诸多被指为基督徒者。彼等(基督徒)宣称,其全部罪证或过错不过定期于拂晓相聚,轮流吟唱赞美基督之颂歌,一如赞美神明,且宣誓相约,非为犯罪之勾当,而为禁止欺诈、偷盗、通奸、谎报借贷、及拒不归还借贷之物。依其习俗,仪式之后,彼等散去,未几再聚而食,亦为寻常无害之食物卑职发现此无它,仅为堕落而无节制的崇拜而已。卑职因此而推迟审查,速速请示陛下。乃因卑职以为有此之必要。尤其考虑到所涉之人 甚众。属于各个年龄、各个阶级的众多男女均遭受指控,且仍会如此。不仅城市受到此种卑劣崇拜之感染,村庄和农庄亦如此。材料二 图拉真皇帝给小普林尼的复信: 爱卿普林尼,汝亲自审讯被控为基督徒者,所做甚是。盖不能以固
10、定之形式,定普遍之原 则。彼等不应受到搜捕。若彼被控于你,且罪证确凿,则理当受罚。但若彼否认为基督徒,且以祈祷吾邦神明而为证,则无论其过去可疑与否,亦将因其悔悟之意而获赦。然匿名之册不应用之于指控,此类污物产生极为恶劣之影响,不合吾朝精神耳。依据上述史料,回答以下问题:(分数:30.00)(1).公元 2 世纪初期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的发展状况。(分数:15.00)_(2).罗马帝国政府对于基督教的政策。(分数:15.00)_四、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120.00)29.简述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分数:30.00)_30.简述晚清湘淮军势力的崛起及其影响。(分数:
11、30.00)_31.解析近代早期殖民强国葡萄牙、西班牙衰弱的原因。(分数:30.00)_32.概述 19 世纪以来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分数:30.00)_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 2009 年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人物中,辅佐商汤灭夏的是(分数:2.00)A.伊尹 B.傅说C.皋陶D.姜尚解析:分析 本题目属于考试大纲中“中国古代史”的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商族的起源”。相对比较容 易。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成汤灭夏”:“汤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汤武革命,推翻了
12、夏,建立商。” 本题若不能直奔主题,那么,姜尚辅助武王灭商的历史事件考生当能明了,排除了此一选 项,则可在 A、B、C 中三选一。 由此看来,考生对重要人物参与的历史上重要事件要提纲挈领地了然于胸。可以使用“关 键词”记忆法,如:伊尹辅助商汤灭夏;姜尚(姜太公、太公望、吕尚、吕望)辅助武王灭商;傅说被商王武丁任命为大臣,治理国政;皋陶,传说中东夷族首领,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就位。2.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民间教派是(分数:2.00)A.五斗米道B.太平道 C.天师道D.太一道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东汉末农民起义(这是传统经典试题,现在的考生容易忽略)和古代文化知识
13、 (宗教:道教、民间教派)。在考试大纲中属于“中国古代史”的第四章“秦汉”中的“秦汉的农民起义”。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黄巾大起义”:“东汉末农民大起义,利用太平道准备和组织起义。”这是一场利用宗教形式的农民大起义,为腐朽的东汉王朝的最终毁灭创造了条件。 五斗米道是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张道陵创立,主要在农民中传播,入 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民间故事中常有“张天师捉妖”之说。东汉末,张鲁领导的五斗米道与张角领导的太平道,是农民起义的旗帜。 太一道,金初创立,因传“太一三元法篆之术”而得名。师传徒承,均从萧姓,七传后渐衰。3.
14、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今天的(分数:2.00)A.苏州和湖州 B.江苏和湖北C.苏州和芜湖D.江苏和湖南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考试大纲“中国古代史”第七章“宋辽西夏金元”的“宋代经济的繁荣”。涉及宋代 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宋代地方建制的常识问题。 如果没有充分的解题信息,那么,据我们看来,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苏湖熟、天下足”的 “湖”。“湖”是指洞庭湖之滨,兼及湖南、湖北,不会单指其一,所以,B 和 D(均指“湖”的一部分)全须排除。考生只需在 A、C 之间作出选择。而 A、C 的“苏”均指“苏州”,了无歧义。 应该推敲的是“湖”到底是指湖州还是芜湖。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芜湖的
15、概念应该并不深 刻。在做选择题时,如果遇到极生疏的概念,说明相对而言,是考生在复习时没有深入把握的内容,甚至可能是考试大纲没有列入的内容。如果考生能严格按照考纲复习,出题者也能按考纲出题的话,对于此类陌生的概念,大抵可以不置于首选的地位。 此外,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本题目蕴含的思想是“宋代江南经济的高度繁荣”(苏州、湖州, 江苏、湖南和湖北均属江南),唯有芜湖并不属于江南,不符合题意。 再则,本题“苏湖”的简称,除“芜湖”外,均系概念的第一个字,唯有“芜湖”为末一个字,结 构的差异,似乎也暗示了应排除“芜湖”。4.元朝派驻路府州县的监临官称为(分数:2.00)A.札鲁忽赤B.达鲁花赤 C.必阁赤
16、D.探马赤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元朝政治制度,属于“中国古代史”第七章“宋、辽、夏、金、元”的“元代的统一及 其影响”和“元代行省制度”的内容。 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之意,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时汉人不 能任正官,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州、县均设置达鲁花赤,主要由蒙古人充任,把握实权。5.编著明儒学案并创立学案体史学体裁的学者是(分数:2.00)A.王夫之B.王鸣盛C.钱大昕D.黄宗羲 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史学史的内容。它属于考试大纲“中国古代史”的第八章“明清(前期)”的“明 清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四个选项提到的学者,本复习资料均有介绍。 王夫之为明末清初三大
17、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文、读尚书大 全说、读通鉴论等。他最大的特点是在哲学上发展唯物主义,主张“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并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王鸣盛的代表作是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代表作是廿二史考异。 黄宗羲也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由此创 立了学案体史学体裁)和明夷待访录等。他最大的特点,是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反对“工商为末”的传统观念,提出“丁商皆本”论。 由此可证,当选 D。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最早在所属企业中推行泰勒“科学管理法”的是(分数:2.00)A.刘鸿生B.范旭东C.穆藕初 D.荣宗敬解
18、析:分析 考的是最早推行“泰勒制”管理制度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本题目在考试大纲中属于 “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内容。但由于比较细,显得难度大,一般的复习资料往往未予涉及。本题目的得分率极低。考生应调整心态,在考场上克服沮丧心理的最好办法是,时刻明白在正常情况下,对你而言是难题的,对别人应该也是难题。出现个别乃至少量难题,应在情理之中,切不可慌张,而是认真做好其余各题,争取取得较好成绩。 “泰勒制”也译作“泰罗制”,与“福特制”一起,构成近代西方两大“科学”管理制度。泰勒制 为美国管理工程师泰勒(泰罗)首创。先挑选技术好、年富力强的工人干活,以确定劳动定额;然后普遍要
19、求工人做到,完成任务的有奖;完不成任务的扣工资。这既是管理制度,又是工资制度。7.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是(分数:2.00)A.崇厚B.郭嵩焘 C.何如璋D.陈兰彬解析:分析 本题属“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列强的对外侵略”以及第三章“晚清政局”的有关内容。郭嵩焘,清末外交官。1875 年任总理衙门大臣,次年首任出使英国大臣,1878 年兼驻法国 大臣,次年以病辞归,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8.19121927 年间中华民国的国旗是(分数:2.00)A.十八星旗B.五色旗 C.井字旗D.青天白日旗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第六章“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的内容。相对较难,但相关内容 在高
20、中历史中已有提及。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国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 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9.民国年问京剧“四大名旦”是(分数:2.00)A.梅兰芳 程砚秋 李世芳 尚小云B.梅兰芳 程砚秋 王瑶卿 张君秋C.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D.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张君秋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第十章“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中的“民国时期的史学、文 学与艺术”的内容。由于考得过细,所以难度也并不低。 京剧主要角色分生、旦、净、丑四种。民国年间京剧“四大名旦”为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 尚小云。 此外,尚可参考的是。每个选项的四个
21、小选项中,梅兰芳和程砚秋全部出现,所以真正需要 考生做的,是在荀慧生、尚小云和张君秋之间作出选择(按照通常做法,李世芳和王瑶卿各出现一次,若心中无数,一般可予排除)。如果这种思路是对的,那么,本题只需在 C、D 中予以选择,得分率已达 50%。10.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渊整方针是(分数:2.00)A.调整、改革、巩固、提高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D.调整、充实、发展、提高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 年)”的“经济 建设的曲折”的内容。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经济建设的曲折国民
22、经济的调整”:“1961 年 1 月,中 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前期成效甚微。1962 年 1 月,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强调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 此外,仔细分析,四个选项中,开头均是“调整”,结束均是“提高”,因此,选择就在“改革” “巩固”“充实”“发展”中进行。鉴于题干是“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而在“文革”结束前,我党不提“改革”,本题的答案可在 B、D 中选择,正确的概率可达 50%。而 A 项“改革”后跟“巩固”,C 项“改革”后跟“充实”,似乎也暗示了 B“巩固”“充实”连用,可选的几率应该更高
23、些。反过来说,选项中“发展”只出现一次(D),如果你对本题的答案确实一无所知,你可以考虑不选该项。11.下列世界古代文学作品,哪一部不是史诗作品?(分数:2.00)A.摩诃婆罗多B.伊利亚特C.埃涅阿斯记D.俄狄浦斯王 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的“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希腊 古典文化”的内容。紧扣大纲,难度不大。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戏剧”:“古希腊戏剧极 其发达。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幼里披底斯(代表作美狄亚)。” 此外,如果用排除法的话,摩诃
24、婆罗多系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为世界文学中最长的史 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系荷马史诗的组成部分,题材都和特洛伊战争有关。在考试大纲 中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五章“古代希腊文明”的“一、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荷马史诗和荷马时代”的内容。1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古波斯宗教领袖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被称为(分数:2.00)A.袄教 B.摩尼教C.景教D.一赐乐业教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古代波斯文明”的内容。但考试大纲中并没有作明文要 求。相反,在“中国古代史”第六章“隋唐五代”的“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中却有提及。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祆教”:“又名拜火教,是波斯萨
25、珊王朝的国教,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唐代广为流传。”因为在题干中写明“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我们理当作如是联想。 从排除法的角度,摩尼教的内容也在“中国古代史”第六章“隋唐五代”的“十、隋唐的思想、 文化和科技”中有所提及。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所创(故名摩尼教),唐朝前期传人中国,也叫明教。”既然是摩尼所创,那当然不符合题意。 景教,也在“中国古代史”第六章“隋唐五代”的“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中有所提及。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景教”:“属于基督教的一支,唐代在长安等地建寺礼拜,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既然是基督教的一支,那当然不可能由波斯人创立。
26、 “一赐乐业教”系“以色列教”的谐音异译,以色列教即犹太教(因为,一般而言,“希伯来”、 “以色列”、“犹太”三个概念本无本质的区分),显然也不是由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创立。13.中世纪实行“索贡巡行”赋税征收形式的国家是(分数:2.00)A.德里苏丹B.基辅罗斯 C.奥斯曼D.保加尔汗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有关中世纪的赋税征收形式。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十章“中世纪东欧 与亚洲的历史”的“斯拉夫人以及俄罗斯的早期历史”的内容。相对比较容易。该范围的题目,自全国统一命题以来,几乎每年必考。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索贡巡行”:“基辅罗斯建立后向人民征收贡物,这是基 辅罗斯早期的税收政策
27、。每年冬初大公率领亲兵队到各地索贡巡行,挨家挨户征收贡物,索取毛皮、蜂蜜、蜂蜡等,后来也索取粮食和奴隶。征来的贡物,部分分给亲兵,部分运到拜占庭和东方市场出售,以换回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 要指出的是,本题似乎不太严谨,有拼凑题目的痕迹。题干问的是国家,选项出现的却有 国君(保加尔汗)。至于“奥斯曼”,是“奥斯曼帝国”或“奥斯曼土耳其”不得当的省称,“奥斯曼”一说系土耳其的领袖人物,一说是土耳其的统治民族。按照考试大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十章“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应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段反映印 度戒日帝国时
28、期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出自(分数:2.00)A.法显佛国记B.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C.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D.玄奘大唐西域记 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十章“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的“中古印度:从笈多王 朝到莫卧儿帝国”的内容。但是兼及中国古代去印度的高僧以及他们的著作。 所谓“戒日帝国”是指“戒日王”(590 一 647)统治时期的曷利沙帝国。戒日王在位时间大致 与我国唐太宗相当。他在统治时期统一了北印度,迁都曲女城。他崇信佛教,每五年举行无遮大会一次。玄奘旅居印度时,曾和他会晤。根据这些背景材料,此题自然适合选 D。 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系玄奘的传记,其中述
29、及玄奘游历印度等地的情况,足 为大唐西域记的补充。因此,“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的说法,除非翻检原籍,否则,从逻辑的角度就无法完全排除出自本著作的可能性。 唐高僧义净(635713)在唐高宗年间由海道往印度求法,这时戒日王早已去世。他经 25 年,历 30 余国而归,在归途中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因此,该著作不可能有反映戒日帝国时期 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 印度戒日帝国时期,正是我国唐朝初期。所以东晋时法显的作品也理当被排除。15.中世纪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它们是(分数:2.00)A.文法、绘画、雕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B.
30、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绘画、雕塑、音乐D.文法、绘画、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九章“欧洲基督教文明”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内容。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西欧封建文化”:“中古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七 艺。所谓七艺是指文法、逻辑、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假如对“七艺”不能完全把握,甚至几乎一无所知,那么,也可以作如下思考:虽然“七艺”指 “七种自由艺术”,但是,在考题中“文法”“算术”“音乐”各选项均有,所以考生实际上只需在“绘画”(3 处)、“修辞”(3 处)、“雕塑”(2 处)
31、、“逻辑”(2 处)、“几何”(3 处)、“天文”(3 处)中间进行抉择。其中,“绘画”“雕塑”为一类,“修辞”“逻辑”为一类,“几何”“天文”为一类。所以,倘选“绘画”“雕塑”,便可把 D 排除(在 B 中一项都没包含,反而是符合逻辑的:要么全在,要么全不在);倘选“修辞”“逻辑”,便可把A、D 排除;倘选“几何”“天文”,便可把 C 排除。如此看来,只有 B 是无论如何不能排除的,答案当选 B。 为了确信应当选 B,我们还来看,“绘画”“雕塑”与“文法”“算术”“音乐”均非同类,其实已 经告诉我们应该排除;“修辞”“逻辑”与“文法”同类,不应当排除;“几何”“天文”与“算术”同类,也不应当
32、排除。按照这样的逻辑,A 项有“文法”而无“修辞”“逻辑”,C 项有“算术”而无“几何”“天文”,D 项有“文法”“修辞”而无“逻辑”,唯一能选的也就是 B 了(既有“文法”“修辞”“逻辑”,又有“算术”“几何”“天文”,独独没有“绘画”“雕塑”)。 再则,我们发现,需要指出的是“七艺”包括哪七项。而现在可供选择的是九项,它们是“修 辞”“逻辑”与“文法”(3 项),“几何”“天文”与“算术”(3 项),“绘画”与“雕塑”(2 项),“音乐”(1 项)。因为只能选七项,唯一的组合只能是 3 项加 3 项加 l 项。换言之,只能把 2 项(“绘画”与“雕塑”)排除掉,也即只能选B。 本题给我们的
33、启迪是在考场上务必冷静。尤其是在做主观题时,如有必要,更需要在逻辑 上进行排比推理。16.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是(分数:2.00)A.西斯廷圣母B.末日审判 C.最后的晚餐D.圣母与圣子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16 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内容。对文 艺复兴,考生应掌握其重要的美术家和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名作,它与末日审判和雅典学院被并称为“文艺复兴盛期 三大杰作”。拉斐尔被称为“圣母画家”,他笔下的“圣母”其实是充满母爱的人间少妇西斯廷圣母和圣母与圣子均是他的作品。四选项中唯有末日审判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34、,所以选 B 已经没有悬念。 像本题的题干还是比较复杂的,又是“米开朗基罗”,又是“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 的”,而且还是“祭坛画”,考生倘一下子陷得过深,恐怕会徒增紧张感。其实,可以先尝试分析四件作品各是谁的作品,倘只有一幅是米开朗基罗的,从答题的角度,就不必再考虑什么“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 A 选项最有迷惑性,但是,按照常情,既然题干上已经出现“西斯廷”,那么选项中就不应再 直白地出现雷同的字眼,否则,题目就太容易了。所以,答题时,在一般情况下,越是碰到此类现象,越应排除。此外,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名作,考生理应掌握。若此,A、C 已被排除,仅在 B、D 中进行选择,
35、得分的几率已在50%。17.1838 年向南非开普敦殖民地附近的祖鲁人发动进攻,最终占领其大部分领土的 是(分数:2.00)A.比利时人B.法国人C.布尔人 D.西班牙人解析:分析 本题考的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的“世 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的内容。因为题目比较细小,所以相对显得难度较大。 布尔人是对荷兰殖民者在南非后裔的称呼。18991902 年的英布战争就是英国殖民者与 布尔人争夺南非殖民地的战争。由此可证,应选 C。 西班牙的殖民地在美洲。比利时人的殖民地主要在中非,法国人也没有殖民地在南非。所以,本题只能选 C。18.1893 年德国制定了
36、连结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分数:2.00)A.“3R”计划B.“3B”计划 C.“3C”计划D.“3P”计划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 19 世纪末德国的殖民扩张,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二章“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 展”的“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的内容。 所谓“3B”计划是指修建一条连接三个由 B 开头的地名的铁路。按照题意,是指从德国的 柏林(Berlin)出发,连结小亚细亚(君士坦丁堡旧址,古称拜占庭 Byzantium,即今伊斯坦布尔),一直到巴格达(Baghdad)。使土耳其(近东)成为德国的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并向波斯湾、西亚、印度扩展。3B 铁路的修筑加剧了
37、德国同英、俄之问的矛盾,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解本题的要义在于要明白所谓“3B,计划肯定是 3 个由 B 开头的概念。考生解此题的关 键,是了解题干是德国修建的铁路,而德同的首都是柏林,即使对本题一无所知,若能把握这一点,也会猜中是 B。19.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分数:2.00)A.控制论、相对论、系统论B.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C.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D.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第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当代科 技革命”的内容。 在选项中,唯有“相对论”是 20 世纪初由爱因斯坦创立。其余的控制论、系统论、
38、信息论均 系 20 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理论,成为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在回答本题时,只要能够排除“相对论”,那么,选项 C 就成为唯一答案。20.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分数:2.00)A.缓和、均势、联盟B.实现欧洲联合 C.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D.新东方政策解析:分析 本题属于“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十二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西欧主 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的内容。 戴高乐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因此 A 不 适合当时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D 新东方政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联邦德国上台的社会民主党政府正式实行的。只
39、有“实现欧洲联合”才符合题意。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8,分数:80.00)告缗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要点 汉武帝打击商人势力的一项措施。汉武帝为解决财政困难,征收富商大贾的财产税,称为 算缗。为防范隐匿或虚报,颁布告缗令,鼓励民间告发,一经查实,即没收商贾财产,并将其中半数奖励告发者。富商大贾大批破产。 分析 本题考的是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属于“中国古代史”第四章“秦汉”的“汉武帝与西汉 的强盛”的内容。算缗就是征收财产税;告缗就是鼓励告发。因为算缗和告缗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政策,所以回答时要联系在一起。22.南书房(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要点 清朝的内廷
40、机构。原为康熙帝书房。康熙十六年(1677)始选翰林等官员入值,称南书房 行走,为皇帝的文学侍从,有时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故南书房一度被视为机要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后,不再参与国家政务。 分析 本题考的是康熙帝设置的内廷结构,属于“中国古代史”第八章“明清(前期)”“康乾盛世” 的内容。 南书房本为康熙帝读书处,后来才选翰林等官员入内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还秉承皇帝意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所在。军机处成立后,南书房各官不再参预机务,专司文 词书画等事。南书房行走官员不限品级,唯原则上须翰林出身。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在“军机处”项下:“康熙时在内阁设立南书房,选调翰林 学士
41、入行当班。雍正年间,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后又改称军机处。” 本题相对较难,因为它的出题点较小。涉及康熙帝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从政治制度的角度 来看,南书房的出现,也比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微小得多。但考生也不应该对此束手无策,只要能知道南书房原是康熙帝的读书处,又能联想到军机处为雍正帝始设,也能答出大概。23.官督商办(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要点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 员督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分析 本题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晚清政局”的“洋务
42、运动”的内容。考的是洋务运动时期 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办法。 我们这本复习资料的有关表述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开办民用工业”:“它们(开办的 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这些民用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管理方面带有封建性,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外经济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象,并造就了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和工程技术人才。”其间,“它们(开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是关键,把握了这一点,既可以做选择题,又可以做名词解释题,甚至还可以做史料分析题。24.陕甘宁边区(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要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心抗日根据地。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双方协议,于 1937年 9 月由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编而成。原苏维埃政府改为边区政府,以延安为边区首府。该边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析 本题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第八章“抗日战争”的“抗 日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的内容。 原为陕甘苏区,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1937 年 9 月根据国共 合作的协议,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边区政府。 本题给我们的启迪是,有的名词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