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1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l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总题数:15,分数:15.00)1.G-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 (分数:1.00)A.作为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B.经胞受体激活后完成信号的跨膜转换C.作为第二信号D.作为蛋白激酶磷酸化靶蛋白2.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_. (分数:1.00)A.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一定有 CO2释放B.总是有能量和 CO2 释放C.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形成 ATPD.产生酒精或乳酸,但无
2、能量释放3.以下关于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质构成的B.离子通道是由外在蛋白质构成的C.离子通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D.离子通道的运输只能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4.C3植物中,RuBp 羧化酶催化的 CO2固定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分数:1.00)A.叶肉细胞基质B.叶肉细胞叶绿体C.维管束鞘细胞机制D.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5.细胞壁果胶质水解的产物主要是 (分数:1.00)A.半乳糖醛酸B.葡萄糖C.核糖D.果糖6.叶片衰老过程中最先解体的细胞器是 (分数:1.00)A.高尔基体B.内质网C.叶绿体D.线粒体7.某种长日植物生长在 8h 光期和
3、16h 暗期下,以下处理能促进其开花的是 (分数:1.00)A.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B.光期中间用黑暗间断C.暗期中间用逆红光间断D.按其中间用红光-远红光间断8.在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时,随环境温度升高,植物光和作用的光补偿点 (分数:1.00)A.下降B.升高C.不变D.变化无规律9.C4植物光和碳同化过程中,从叶肉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的 C4-二羧酸是 (分数:1.00)A.天冬氨酸或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或苹果酸C.苹果酸或天冬氨酸D.草酰乙酸或琥珀酸10.下列学说中用于解释韧皮部有机物运输机制的是 (分数:1.00)A.化学渗透学说B.内聚力-张力学说C.酸生长学说D.压力流动
4、学说11.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植物根冠比的是 (分数:1.00)A.增加土壤水分供应B.减少土壤磷素供应C.增加土壤氮素供应D.增加土壤磷素供应12.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分数:1.00)A.分化B.脱分化C.再分化D.再生13.在植物顶端优势的调控中,起相反作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分数:1.00)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B.生长素、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乙烯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14.淀粉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分数:1.00)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不变D.先减少后增加15.抗寒性强的植物,细胞膜脂中通常具有较丰富的 (分数:1.00)A.棕榈酸B
5、.豆蔻酸C.亚油酸D.硬脂酸二、简答题:1618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总题数:3,分数:24.00)16.举出一个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叶片衰老的实验证据,并分析其延缓叶片衰老的原因。(分数:8.00)_17.经过抗旱锻炼的植物,在抗旱性增强的同时,对其它逆境的抗性也增强,为什么? (分数:8.00)_18.小麦等 C3植物光和作用有“午休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分数:8.00)_三、实验题:19 小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用小流液法测定某种植物叶片的水势,得到入校实验数据。 (分数:10.00)(1).一直 R=0.0083Mpa?L-1?K-1,t=27。请计
6、算出被测定植物叶片的水势。如果要获得更精确的结果,仍然采用小液流法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即可) (分数:5.00)_(2).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是什么? (分数:5.00)_四、分析论述题:2021 小题,每小题 13 分(总题数:2,分数:26.00)19.论述土壤因素对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影响。 (分数:13.00)_20.论述高等植物体内主要色素的生理作用。 (分数:13.00)_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1.在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测序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分数:1.00)A.J. WatsonB.F. Sang
7、erC.L. PaulingD.J. Sumner22.下列氨基酸中侧链含有羟基的是 (分数:1.00)A.GlyB.GluC.LysD.Thr23.下列含有 DNA 的细胞器是 (分数:1.00)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24.丙酮酸羧化酶属于 (分数:1.00)A.氧化还原酶类B.转移酶类C.水解酶类D.合成酶类25. 当 3 分子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时,可净化生成的 ATP 分子数是 (分数:1.00)A.3B.6C.9D.1226.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等磷酸化合物的是 (分数:1.00)A.6-磷酸果糖B.6-磷酸葡萄糖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3-磷酸甘油27.
8、真核生物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存在于 (分数:1.00)A.线粒体内膜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基质D.细胞质膜28.下列三羧酸循环的反应步骤中,伴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是 (分数:1.00)A.柠檬酸异柠檬酸B.-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29.线粒体内琥珀酸进入呼吸链脱氢,将电子传递给 O2 生成水所需要的组分是 (分数:1.00)A.复合物、CoQ、复合物和复合物B.复合物、复合物、CoQ、复合物和复合物C.复合物、CoQ、复合物、细胞色素 c 和复合物D.复合物、CoQ、复合物和细胞色素 c30.由 8 分子酰辅酶 A 合成 1 分子软脂酸共需要消耗 NADPH+
9、H+ 的分子数是 (分数:1.00)A.8B.10C.12D.1431.在脂肪酸 氧化中作为受氢体的是 (分数:1.00)A.FADB.ACPC.NADPHD.TPP32.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主要载体是 (分数:1.00)A.肉毒碱B.硫辛酸C.TPPD.ACP33.下列 DNA 损伤修复系统中,属于易错修复的是 (分数:1.00)A.SOS 修复B.光修复C.切除修复D.重组修复34.下列氨基酸中,在遗传密码表中只有一个密码子的是 (分数:1.00)A.ThrB.TrpC.TyrD.Phe35.下列化合物中,在大肠杆菌多肽链生物合成的延长阶段提供能量的是 (分数:1.00)A.UT
10、PB.CTPC.GTPD.TTP六、简答题:3739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总题数:3,分数:24.00)36.简述 mRNA、rRNA、和 tRNA 在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分数:8.00)_37.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米氏酶 Km 和 Vmax 有何影响? (分数:8.00)_38.简述大肠杆菌 DNA 半保留复制过程中引物酶和 SSB 蛋白的作用。 (分数:8.00)_七、实验题:40 小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39.现有纯化的小牛胸腺 DNA 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各一瓶。请简要写出根据核酸与蛋白质紫外线吸收的特性区分上述两种物质的实验原理。(分数:
11、10.00)_八、分析论述题:4142 小题,每小题 13 分(总题数:2,分数:26.00)40.论述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功能及多酶复合体存在的意义。 (分数:13.00)_41.论述大肠杆菌甲酰甲硫氨酰 tRNA 合成中甲硫氨酸活化和甲酰化的意义。(分数:13.00)_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2011 年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l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总题数:15,分数:15.00)1.G-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它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 (分数:1.00)A.作为细胞
12、质膜上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B.经胞受体激活后完成信号的跨膜转换 C.作为第二信号D.作为蛋白激酶磷酸化靶蛋白解析:解析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解析 G 蛋白在信号的跨膜转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G 蛋白主要是细胞膜受体与其所调节的相应生理过程之间的信号转导者,它将胞间信号跨膜转换为胞内信号。2.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_. (分数:1.00)A.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一定有 CO2释放 B.总是有能量和 CO2 释放C.总是有能量释放,但不形成 ATPD.产生酒精或乳酸,但无能量释放解析:解析 植物无氧呼吸特点。 解析 无氧呼吸对呼吸底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释放少量能量。3.以下关于植物细胞离子通道的描
13、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离子通道是由跨膜蛋白质构成的B.离子通道是由外在蛋白质构成的 C.离子通道的运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D.离子通道的运输只能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解析:解析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一一离子通道的特点。 解析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由通道蛋白形成的跨膜孔道结构,控制离子通过细胞膜。离子通道对离子运输有选择性,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不消耗代谢能量,是一种被动的、单方向跨膜运输。4.C3植物中,RuBp 羧化酶催化的 CO2固定反应发生的部位是 (分数:1.00)A.叶肉细胞基质B.叶肉细胞叶绿体 C.维管束鞘细胞机制D.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解析:解析 光合碳同化(C3 途径)。解析
14、 C 3植物在叶肉细胞叶绿体固定 CO2。 5.细胞壁果胶质水解的产物主要是 (分数:1.00)A.半乳糖醛酸 B.葡萄糖C.核糖D.果糖解析:解析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 解析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多种蛋白质。果胶质是一大类异质多糖,包括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果胶分子是由 (14)连接的 D-半乳糖醛酸组成的链状。 6.叶片衰老过程中最先解体的细胞器是 (分数:1.00)A.高尔基体B.内质网C.叶绿体 D.线粒体解析:解析 植物的衰老。 解析 在衰老过程中,细胞结构逐渐解体,首先是叶绿体完整性丧失。 7.某种长日植物生长在 8h 光期和 16h 暗期下
15、,以下处理能促进其开花的是 (分数:1.00)A.暗期中间用红光间断 B.光期中间用黑暗间断C.暗期中间用逆红光间断D.按其中间用红光-远红光间断解析:解析 光周期现象。 解析 长日植物在短于临界暗期条件下开花,在暗期中间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诱导长日植物开花。闪光间断暗期处理,红光最有效,红光能有效(600660nm 波长)抑制 SDP 和促进 LDP 植物开花,红光的效果可被远红光所抵消,这种红光-远红光的效应可反复逆转多次。 8.在其它环境条件适宜时,随环境温度升高,植物光和作用的光补偿点 (分数:1.00)A.下降B.升高 C.不变D.变化无规律解析:解析 影响光合作用
16、的因素。 解析 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光补偿点升高。 9.C4植物光和碳同化过程中,从叶肉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的 C4-二羧酸是 (分数:1.00)A.天冬氨酸或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或苹果酸C.苹果酸或天冬氨酸 D.草酰乙酸或琥珀酸解析:解析 光合碳同化(C 4途径)。解析 C 4植物 CO2同化是由 PEPC 催化完成的,PEPC 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叶肉细胞的 CO2首先在细胞质中被碳酸酐酶催化形成 HCO3-再在 PEPC 催化下,被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接受而羧化,形成草酰乙酸(OAA)。OAA 进一步形成苹果酸或天冬氨酸进入维管束鞘细
17、胞,在维管束鞘细胞脱羧释放 CO2被 Rubisco 进一步固定。 10.下列学说中用于解释韧皮部有机物运输机制的是 (分数:1.00)A.化学渗透学说B.内聚力-张力学说C.酸生长学说D.压力流动学说 解析:解析 韧皮部运输的机制。 解析 压力流动学说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筛管中的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渗透势所引起的膨压差所建立的压力梯度推动的。 11.以下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植物根冠比的是 (分数:1.00)A.增加土壤水分供应B.减少土壤磷素供应C.增加土壤氮素供应D.增加土壤磷素供应 解析:解析 在农业生产上,通过适当的水肥管理等措施来调控根冠比,促进收获器官的
18、生长。减少氮肥和水分的供应,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根冠比的增大。12.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分数:1.00)A.分化B.脱分化 C.再分化D.再生解析:解析 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技术。 解析 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13.在植物顶端优势的调控中,起相反作用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分数:1.00)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B.生长素、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乙烯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解析:解析 植物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解析 在控制植物顶端优势方面,生长素抑制侧芽萌发,维持着顶端优势,而细胞分裂素则促进侧芽生长,消除顶端优势,二者表现为相互拮抗关系。 14.
19、淀粉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分数:1.00)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 C.不变D.先减少后增加解析:解析 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解析 淀粉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首先是大量的糖从叶片运入种子,随淀粉磷酸化酶、Q 酶等催化淀粉合成的酶活性提高,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积累在胚乳中。 15.抗寒性强的植物,细胞膜脂中通常具有较丰富的 (分数:1.00)A.棕榈酸B.豆蔻酸C.亚油酸 D.硬脂酸解析:解析 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 解析 细胞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会降低膜脂分子间排列的有序性,从而增加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降低提高植物抗寒性。亚油酸是不饱和脂
20、肪酸。 二、简答题:1618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总题数:3,分数:24.00)16.举出一个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叶片衰老的实验证据,并分析其延缓叶片衰老的原因。(分数:8.00)_正确答案:(举例:细胞分裂素对菜豆叶片生长和衰老的效应。 对菜豆插条的部分叶片进行细胞分裂素处理,可表现出与未处理叶片生长和衰老速度的明显差异。 延缓叶片衰老的原因: (1)细胞分裂素可以抑制核糖核酸酶及蛋白酶,特别是可以抑制与衰老有关的一些水解酶的 mRNA 的合成,延缓核酸、蛋白质、叶绿素的分解,在转录水平上抑制衰老; (2)可以促使营养物质向其浓度高的部位运输。 )解析:解析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
21、17.经过抗旱锻炼的植物,在抗旱性增强的同时,对其它逆境的抗性也增强,为什么? (分数:8.00)_正确答案:(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植物的“交叉适应”。 原因在于: (1)在一种逆境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各种代谢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减弱了对胁迫条件的敏感性,对另一种胁迫可能导致的危害有了更大的适应性。 (2)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含量都增加,从而提高对多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3)产生逆境蛋白,一种逆境可使植物产生多种逆境蛋白,多种逆境可使植物产生同样的逆境蛋白。 (4)在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都会积累脯氨酸等渗
22、透调节物质,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来提高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5)在多种逆境条件下生物膜的结构和透性发生相似的变化,多种膜保护物质可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使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达到动态平衡。多种保护酶参与植物的抗性反应。)解析:解析 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18.小麦等 C3植物光和作用有“午休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分数:8.00)_正确答案:(在光强超过光饱和点的晴天中午,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等许多 C3植物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出现“午休现象”。主要因为在干热的中午,叶片萎缩、气孔导性下降,CO 2吸收减少,光呼吸增加,产生光抑制。)解析:解析 光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三、实验题:19 小题,
23、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用小流液法测定某种植物叶片的水势,得到入校实验数据。 (分数:10.00)(1).一直 R=0.0083Mpa?L-1?K-1,t=27。请计算出被测定植物叶片的水势。如果要获得更精确的结果,仍然采用小液流法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即可) (分数:5.00)_正确答案:( 将溶液浓度的梯度缩小,例如设置为 0.10,0.15,0.20,0.25,0.30,0.35,0.40,0.45等系列浓度梯度。 )解析:(2).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是什么? (分数:5.00)_正确答案:(原理:水势即系统中的水分的化学式。植物体内细胞
24、间和植物与外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来决定。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环境中时,会发生水分交换。即组织水势大于外界水势时,组织失水,外液浓度降低;小于则反之;等于则处于动态平衡。)解析:四、分析论述题:2021 小题,每小题 13 分(总题数:2,分数:26.00)19.论述土壤因素对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影响。 (分数:13.00)_正确答案:( (1)土壤温度:不同植物有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根系的活动。 (2)土壤通气状况:通气好提高根细胞活力,根系的呼吸代谢旺盛,根组织吸收矿质元素的速度较快。 (3)土壤溶液的浓度:溶液浓度低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速度随矿质元素浓
25、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溶液浓度过高时,对根组织产生渗透胁迫,造成烧苗现象。 (4)土壤溶液的 pH 值;土壤溶液 pH 影响根系对阴、阳离子的吸收,在一定 pH 范围内,阳离子的吸收速率会随土壤溶液 pH 的升高而增大,阴离子的吸收速率会随土壤溶液 pH 的升高而减慢。土壤溶液 pH 也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5)土壤微生物:植物的根系受真菌侵染常形成菌根,菌根等的形成会增强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6)土壤中离子间有相互作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根系对某种元素的吸收。 )解析:解析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20.论述高等植物体内主要色素的生理作用。 (分数:13.00)_正确答案:(
26、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高等植物的光合色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吸收的光能被传递到光反应中心,光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是“特殊对”的叶绿素 a 分子,在光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叶绿素 b 具有吸收传递光能的作用。类胡萝卜素吸收传递光能,也具有光保护作用。在光能过剩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时,类胡萝卜素以热的形式耗散激发能,以保护光合器官免受光破坏。类胡萝卜素也是活性氧清除剂。 )解析:解析 光合色素。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1.在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测序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
27、分数:1.00)A.J. WatsonB.F. Sanger C.L. PaulingD.J. Sumner解析:22.下列氨基酸中侧链含有羟基的是 (分数:1.00)A.GlyB.GluC.LysD.Thr 解析:23.下列含有 DNA 的细胞器是 (分数:1.00)A.线粒体 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核糖体解析:24.丙酮酸羧化酶属于 (分数:1.00)A.氧化还原酶类B.转移酶类C.水解酶类D.合成酶类 解析:25. 当 3 分子葡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时,可净化生成的 ATP 分子数是 (分数:1.00)A.3B.6C.9D.12解析:26.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等磷酸化合物的是
28、(分数:1.00)A.6-磷酸果糖B.6-磷酸葡萄糖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3-磷酸甘油解析:27.真核生物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存在于 (分数:1.00)A.线粒体内膜 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基质D.细胞质膜解析:28.下列三羧酸循环的反应步骤中,伴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是 (分数:1.00)A.柠檬酸异柠檬酸B.-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解析:29.线粒体内琥珀酸进入呼吸链脱氢,将电子传递给 O2 生成水所需要的组分是 (分数:1.00)A.复合物、CoQ、复合物和复合物B.复合物、复合物、CoQ、复合物和复合物C.复合物、CoQ、复合物、细胞色素 c 和复
29、合物 D.复合物、CoQ、复合物和细胞色素 c解析:30.由 8 分子酰辅酶 A 合成 1 分子软脂酸共需要消耗 NADPH+H+ 的分子数是 (分数:1.00)A.8B.10C.12D.14 解析:31.在脂肪酸 氧化中作为受氢体的是 (分数:1.00)A.FAD B.ACPC.NADPHD.TPP解析:32.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主要载体是 (分数:1.00)A.肉毒碱B.硫辛酸C.TPPD.ACP 解析:33.下列 DNA 损伤修复系统中,属于易错修复的是 (分数:1.00)A.SOS 修复B.光修复C.切除修复D.重组修复 解析:34.下列氨基酸中,在遗传密码表中只有一个密码子
30、的是 (分数:1.00)A.ThrB.Trp C.TyrD.Phe解析:35.下列化合物中,在大肠杆菌多肽链生物合成的延长阶段提供能量的是 (分数:1.00)A.UTPB.CTPC.GTP D.TTP解析:六、简答题:3739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总题数:3,分数:24.00)36.简述 mRNA、rRNA、和 tRNA 在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分数:8.00)_正确答案:(mRNA 有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 tRNA 有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解析:37.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对米氏酶 Km 和 Vmax 有何影响? (分数:8.00)_正确答
31、案:(竞争性抑制剂:Km 值随着I的增高而增大,最大反应速度 Vmax 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剂:最大反应速度 Vmax 变小,Km 值不变。 )解析:38.简述大肠杆菌 DNA 半保留复制过程中引物酶和 SSB 蛋白的作用。 (分数:8.00)_正确答案:( 引物酶:在一条新的 DNA 链合成起始时必须先合成一段引物,该引物大多为 RNA,合成这段引物的酶成为引物酶,对利福平不敏感。 SSB 蛋白(单链结合蛋白):SSB 的结合可以保护单链 DNA 免遭核酸酶的降解,使单链 DNA 保持伸展状态以便作为合成的模板。其次,SSB 还能降低天然 DNA 的熔解温度,促进 DNA 解链。 )解析:七
32、、实验题:40 小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39.现有纯化的小牛胸腺 DNA 和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各一瓶。请简要写出根据核酸与蛋白质紫外线吸收的特性区分上述两种物质的实验原理。(分数:10.00)_正确答案:(实验原理:DNA 的最大吸收峰值在 260nm 附近。蛋白质在 280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峰。)解析:八、分析论述题:4142 小题,每小题 13 分(总题数:2,分数:26.00)40.论述大肠杆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功能及多酶复合体存在的意义。 (分数:13.00)_正确答案:(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组成:丙酮酸脱羧酶(TPP);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硫辛酸);二氢硫辛
33、酸脱氢酶(辅酶 A,FAD,NA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功能:在各因子的协同作用下,使丙酮酸转变为乙酰 CoA 和 CO2。多酶复合体作用:多种酶靠非共价键相互嵌合催化连续反应的体系,称为多酶复合体(multienzyme complex)。连续反应体系中前一反应的产物为后一反应的底物,反应依次连接,构成一个代谢途径或代谢途径的一部分。由于这一序列反应是在一高度有序的多酶复合体内进行,从而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同时利于对酶的调控。在完整细胞内的许多多酶体系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41.论述大肠杆菌甲酰甲硫氨酰 tRNA 合成中甲硫氨酸活化和甲酰化的意义。(分数:13.00)_正确答案:(向其他大分子一样,作为蛋白质的构件分子氨基酸在掺入多肽链之前必须活化,并与相应的RNA 结合成氨基酰-tRNA。才能参加反应。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