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90261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1、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不属于常用的血清学诊断试验的是(分数:2.00)A.凝集试验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免疫荧光技术D.放射免疫测定法E.氧化酶试验2.怀疑伤寒感染,进行肥达试验,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加多少倍时有意义(分数:2.00)A.2B.4C.8D.16E.323.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基是(分数:2.00)A.血平板培养基B.沙保弱培养基C.中国蓝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E.SS 培养基4.实验研究中应用

    2、最广泛的动物是(分数:2.00)A.纯系小鼠B.无胸腺裸鼠C.猫D.狗E.猪5.郭霍现象说明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共存,用的是何种动物模型(分数:2.00)A.小白鼠B.豚鼠C.大鼠D.家兔E.黑猩猩6.利用实验动物分离鉴定病原菌时,首选的动物是(分数:2.00)A.体重相近的动物B.健康的动物C.对病原菌最敏感的动物D.雄性动物E.雌性动物7.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荚膜B.菌毛C.异染颗粒D.脂多糖E.磷壁酸8.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分数:2.00)A.毒素B.血浆凝固酶C.热原质D.细菌素E.透明质酸酶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3、(分数:2.00)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孢E.透明质酸酶10.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分数:2.00)A.鞭毛B.普通菌毛C.荚膜D.性菌毛E.芽孢11.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分数:2.00)A.肽聚糖B.M 蛋白C.膜磷壁酸D.壁磷壁酸E.SPA12.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分数:2.00)A.菌毛B.荚膜C.M 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13.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分数:2.00)A.H 抗原B.肽聚糖C.O 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14.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分数:2.00)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 AE.脂蛋白15.内毒素不具有的

    4、毒性作用是(分数:2.00)A.食物中毒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16.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17.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18.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分数:2.00)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19.细菌毒素中,毒

    5、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肉毒毒素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20.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分数:2.00)A.伤寒沙门菌B.霍乱弧菌C.肉毒梭菌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奈氏菌21.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分数:2.00)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22.抗毒素(分数:2.00)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23.类毒素是(分数:2.00)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

    6、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24.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B.伤寒沙门菌C.白喉棒状杆菌D.肉毒梭菌E.霍乱弧菌25.带菌者是指(分数:2.00)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26.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C.对

    7、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27.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分数:2.00)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28.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29.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分数:2.00)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

    8、.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30.下列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不属于常用的血清学诊断试验的是(分数:2.00)A.凝集试验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免疫荧光技术D.放射免疫测定法E

    9、.氧化酶试验 解析:解析:常用的血清学诊断试验是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和放射免疫测定法。2.怀疑伤寒感染,进行肥达试验,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加多少倍时有意义(分数:2.00)A.2B.4 C.8D.16E.32解析:解析:多数血清学诊断需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若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升高 4 倍或 4 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3.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培养基是(分数:2.00)A.血平板培养基B.沙保弱培养基C.中国蓝培养基D.罗氏培养基 E.SS 培养基解析:4.实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是(分数:2.00)A.纯系小鼠 B.无胸腺裸鼠C.猫D

    10、.狗E.猪解析:解析:近交系动物一般称纯系动物,是指采用兄妹或亲子交配繁殖 20 代以上的纯品系动物。其具有长期遗传的稳定性,即个体动物遗传的均一性,以及对实验的敏感性和一致性,因此重复性好。实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纯系小鼠。突变系小鼠是指实验动物正常染色体中某个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具有某种遗传缺陷的突变系动物。这种突变性状可稳定地代代相传,形成了这种突变型品系,如无胸腺裸鼠等。杂种动物是指无计划随意交配的动物。杂种动物的子代有旺盛的生命力,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长快、易于饲养管理。此种动物的缺点是没有固定的遗传学特征,对实验反应不规律、重复性差。5.郭霍现象说明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

    11、发型超敏反应共存,用的是何种动物模型(分数:2.00)A.小白鼠B.豚鼠 C.大鼠D.家兔E.黑猩猩解析:解析:注射结核分枝杆菌于豚鼠皮下,初次注射时局部反应小,全身扩散,无免疫力,无超敏反应;第二次相同剂量注射时局部反应大,不扩散,有免疫力,有超敏反应;再次大量注射时出现严重的超敏反应,甚至死亡。人类的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严重且恶化的肺结核,就相当于郭霍现象的三种情况。6.利用实验动物分离鉴定病原菌时,首选的动物是(分数:2.00)A.体重相近的动物B.健康的动物C.对病原菌最敏感的动物 D.雄性动物E.雌性动物解析:解析:在分离鉴定病原菌时选用最敏感的动物作实验对象,如小白鼠对肺炎

    12、链球菌、破伤风外毒素敏感,豚鼠对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易感,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幼猫最敏感。7.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荚膜B.菌毛C.异染颗粒 D.脂多糖E.磷壁酸解析:解析:异染颗粒是普遍存在的贮藏物,其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有时也被称为,有 ATP 转化而来,可随菌龄的延长而变大,其与细菌的致病性无关。8.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分数:2.00)A.毒素B.血浆凝固酶C.热原质D.细菌素 E.透明质酸酶解析:解析:细菌素是某些细菌分泌的肽抗生素,通常由质粒编码,吸附于敏感菌细胞表面特异受体,其与细菌的致病性无关。9.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13、分数:2.00)A.荚膜B.菌毛C.血浆凝固酶D.芽孢 E.透明质酸酶解析:解析: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芽孢结构模式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称为内芽孢,简称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菌。它是细菌的防御结构,而与侵袭力无关。10.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分数:2.00)A.鞭毛B.普通菌毛 C.荚膜D.性菌毛E.芽孢解析:解析:菌毛是某些细菌的表面上伸出的中空毛发状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菌毛蛋白,与细菌间或细菌和动物细胞黏合有关。11.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分数:2.00)A.肽聚糖B.M 蛋白C.膜磷壁酸 D.壁磷壁酸E.SPA解析:解析:膜

    14、磷壁酸在革兰阳性菌中起类似菌毛的作用,如黏合等。12.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分数:2.00)A.菌毛B.荚膜C.M 蛋白D.血浆凝固酶E.透明质酸酶 解析:解析:透明质酸酶是能使透明质酸产生低分子化作用酶的总称,一种能够降低体内透明质酸的活性,从而提高组织中液体渗透能力的酶。13.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分数:2.00)A.H 抗原B.肽聚糖C.O 抗原D.荚膜多糖E.脂多糖 解析:14.内毒素的中心成分是(分数:2.00)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质 A E.脂蛋白解析:15.内毒素不具有的毒性作用是(分数:2.00)A.食物中毒 B.发热C.休克D.DICE.白细胞反应

    15、解析:16.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性质稳定、耐热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解析:解析: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 A。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内毒素耐热而稳定,抗原性弱。17.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

    16、00)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C.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解析:18.外毒素的特点之一是(分数:2.00)A.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可制备成类毒素 C.多为细菌裂解后释放D.化学组成是脂多糖E.耐热解析:解析:外毒素是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许多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等均能产生外毒素。外毒素不耐热、不稳定、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中和外毒素,用作治疗。19.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分数:2.00)A.破伤风痉挛毒素B.霍乱

    17、肠毒素C.白喉外毒素D.肉毒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解析:解析: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它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20.以神经毒素致病的细菌是(分数:2.00)A.伤寒沙门菌B.霍乱弧菌C.肉毒梭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脑膜炎奈氏菌解析:解析: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21.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分数:2.00)A.金黄

    18、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 C.肉毒梭菌D.产气荚膜杆菌E.肠炎沙门菌解析:解析:破伤风梭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一般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22.抗毒素(分数:2.00)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E.B+C解析:解析:抗毒素是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某种毒素的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血清。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23.类毒素是(分数:2.00)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

    19、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解析:解析:类毒素是外毒素由于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毒性的毒素,但仍保留其抗原性。24.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分数:2.00)A.破伤风梭菌B.伤寒沙门菌 C.白喉棒状杆菌D.肉毒梭菌E.霍乱弧菌解析:解析:伤寒沙门菌能引起菌血症,另四种细菌主要引起的是局部感染,无明显全身感染症状。25.带菌者是指(分数:2.00)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D.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

    20、传染他人者解析:解析:带菌者是指体内带有病原菌,但无临床症状的人。带菌者能不断排出病原菌传染周围的人群。因其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易被察觉而加以隔离,其危害性常甚于病人,被视为最危险的传染源。26.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B.与生具有,人皆有之C.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D.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解析: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27.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

    21、织中的抗菌物质是(分数:2.00)A.补体B.溶菌酶C.抗生素 D.乙型溶素E.白细胞素解析:解析: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28.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分数:2.00)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D.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E.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解析:解析: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生物及其有害产

    22、物,以维持生理稳定的功能。抗感染能力的强弱,除与遗传因素、年龄、机体的营养状态等有关外,还决定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感染免疫包括抗细菌免疫、抗病毒免疫、抗真菌免疫、抗寄生虫免疫等。29.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分数:2.00)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解析:解析: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成为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之一。30.下列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D.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微生物学及检验(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