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学硕士联考-微观经济学(二)及答案解析(总分:2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特殊题(总题数:64,分数:242.00)1.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 100 元,商品 X 的价格是 10 元,商品 Y 的价格是 3 元。假定他打算购买 7 单位 X和 10 单位 Y,这时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效用分别是 50 和 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分数:1.50)A.停止购买B.增加 x 的购买量,减少 Y 的购买量C.减少 X 的购买量,增加 Y 的购买量D.同时增加 X 和 Y 的购买量2.如果卡特尔解体,结果将是( )(分数:1.50)A.价格上升,产量下降B.价格上升,产
2、量上升C.价格下降,产量上升D.价格下降,产量下降3.简述经济租金和准租金的区别。(分数:1.50)_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分数:1.50)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 TC 曲线的切点上,AC( )(分数:1.50)A.是最小B.等于 MCC.等于 AVC+AFCD.以上说法都正确6.一个独家垄断厂商,具有很大的垄断权利,所以( )(分数:10.00)A.可以通过提价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B.如果降价,必定会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C.要固定价格才能使销售收入和利润最大D.以上三种说法都错误7.一个垄断厂商面
3、临着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当全部销售收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时,可以断定( )(分数:1.50)A.MR 在下降,但为正值B.MR 在上升C.MR 是负值D.MR 是常数8.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是( )(分数:15.00)A.AVC 下降B.AC 下降C.MC 下降D.一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9.厂商在生产要素的使用上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条件是( )(分数:1.50)A.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B.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产品价值相等C.生产要素的总成本和总产品价值相等D.生产要素的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相等10.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反需求曲线:P=25-0.25Q(当
4、产量为 020 时),P=35-0.750(当产量超过 20 时)。公司总成本函数为:TC=200+5Q+0.25Q 2。(1) 说明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2) 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亏损)是多大?(分数:1.50)_11.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分数:1.50)A.销售总额与显成本的差额B.销售总额与隐成本的差额C.销售总额与机会成本的差额D.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差额1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 )(分数:1.50)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13.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
5、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分数:10.00)A.厂商在短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B.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C.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14.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指( )(分数:1.50)A.会计利润的最大化B.经济利润的最大化C.正常利润的最大化D.显成本的最大化15.如果商品 A 和商品 B 是替代品,则商品 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分数:1.50)A.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A 的需求曲线向
6、右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1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分数:10.00)A.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B.厂商忽视其竞争对手的反应C.存在产品差异D.长期利润为正17.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分数:10.00)A.AVCMC 中的那部分 AVC 曲线B.ACMC 中的那部分 AC 曲线C.MCAVC 中的那部分 MC 曲线D.MCAC 中的那部分 MC 曲线18.A 公司和 B 公司是家电行业的两个竞争者,A 公司主要产品 a 的反需求函数为 Pa=1000-5Qa;B 公司主要产品 b 的反需求函数为 Pb=1600-4Qb;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 10
7、0 单位和 250 单位。(1)求 a 和 b 当前的价格弹性;(2)假定 b 降价后,使 Qb增加到 300 单位,同时导致 a 的销售量 Qa下降到 75 单位,试问 A 公司产品 a 对B 公司产品 b 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3)假定 B 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益最大化,你认为它采取降价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分数:1.50)_19.以下关于主观需求曲线 d 和实际需求曲线 D 之间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分数:1.50)A.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 需求曲线的位置一定沿着 D 需求曲线发生平移B.d 需求曲线和 D 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点C.D 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 需求
8、曲线D.D 曲线是垄断竞争市场中各个厂商需求曲线的加总求和20.一个厂商的产品分销于 A、B 两个市场,在相同的价格上,A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B,厂商要取得最大利润,要求( )(分数:1.50)A.市场 A 的价格大于市场 BB.市场 B 的价格大于市场 AC.两个市场的价格要一致D.无法得出准确结论21.已知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1.5,则( )(分数:1.50)A.两种商品均为劣等品B.两种商品均为必需品C.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D.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22.当完全竞争厂商(并非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 )(分数:10.00)A.P=MR=SMC=SACB.P=MK=LMC=MCC.P
9、=MR=SMC=LMC,SAC=LAC;但前后两等式并不相等,即 PSACD.P=MR=SMC=SAC=LAC=LMC2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 )(分数:1.50)A.SAC 曲线最低点的轨迹B.SMC 曲线最低点的轨迹C.LAC 曲线最低点的轨迹D.LMC 曲线最低点的轨迹24.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 1 美元,则这家厂商( )(分数:1.50)A.肯定只能得到正常利润B.肯定没有得到最大利润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能确定D.肯定得到了最小利润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0)A.在产量的某一变化
10、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B.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D.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26.某厂商决定通过改变产量来达到提高销售收益的目的,试用经济学的弹性理论分析该厂商具体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分数:1.50)_27.假设总收益 TR 曲线呈水平对称的(即为一条纵向的抛物线),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是( )(分数:1.50)A.前者的斜率是后者的两倍B.后者的斜
11、率是前者的两倍C.两者的斜率是相同的D.两者的斜率都为 128.下列表述中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分数:1.50)A.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在短期内将造成我国出口型企业利润率的降低B.微软公司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捆绑网络浏览器的行为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一个挑战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其需求量减少D.多数情况下,利率水平的大幅上升将导致本国股票市场的低迷29.已知效用函数为 U=logaX+logaY,预算约束为:P XX+PYY=M。求:(1)消费者均衡条件;(2)X 与 Y 的需求函数;(3)X 与 Y 的需求的点价格弹性。(分数:1.50)_30.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的特
12、征证明了( )(分数:1.50)A.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C.机会成本递增法则D.规模报酬递减规律31.如果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有效的,那么( )(分数:1.50)A.收入分配是公平的B.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能使每个人的境况变好C.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坏D.不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化而不使其他人变坏32.假定效用函数为 U=Q0.5+2M,Q 为消费的商品量,M 为收入,求:(1)需求曲线方程;(2)当 P=0.05,Q=25 时的消费者剩余。(分数:1.50)_33.某垄断竞争行业的一个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
13、数为 LAC=23Q-0.5Q2,其反需求函数为 P=N-Q,其中 Q为代表性厂商的产出,P 为价格,N 为该行业厂商的数目。求:代表性厂商的长期均衡价格和产出及该行业的厂商数目。(分数:1.50)_34.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为负且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分数:1.50)A.完全替代的B.可以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35.已知生产函数为 (分数:1.50)_36.市场失灵是指( )(分数:1.50)A.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B.市场没能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D.以上三种都是37.经济学家认为,在垄断竞争行业,竞争是不完全的,
14、其理论依据是( )(分数:1.50)A.每个厂商面对着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B.每个厂商作决策时都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应C.每个厂商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厂商不能通过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使其利润最大化E.厂商获得正的利润3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分数:10.00)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39.某低档商品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分数:1.50)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
15、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40.某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状况如右图所示,则( )(分数:1.50)A.该垄断厂商可获得经济利润B.该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零C.该垄断厂商处于亏损状态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41.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分数:1.50)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42.已知销售某商品的总收益方程为 TR=60Q-Q2,则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力 2 时的边际收益 MR 等于( )(分数:1.50)A.
16、10B.15C.20D.4543.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将( )(分数:1.50)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增加D.不断减少44.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分数:1.50)A.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值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45.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都生产一种完全同质的产品,则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分数:1.50)A.毫无弹性B.有单元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D.弹性无穷大46.当垄断竞争行业处于均衡状态时,( )(分数:1.50
17、)A.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B.边际收益等于价格C.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D.需求有完全价格弹性47.已知销售商品 X 的总收益(TR=PQ)方程为:TR=100Q-2Q 2,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 20 时商品价格的点弹性。(分数:10.00)_48.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0.001Q3-0.425Q2+85Q,用元表示,Q 是月产量。假定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它们的价格,出售产品的客观需求曲线为:Q=300-2.5P,其中 Q 是厂商月产量,P 是产品单价。(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2)计算厂商
18、的 d 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3)若厂商的 d 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 d 需求曲线。(分数:10.00)_49.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分数:1.50)A.完全来自新企业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C.要么完全来自新企业,要么完全来自原有企业D.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50.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 STC=0.1Q3-6Q2+140Q+3000,成本用美元汁算,Q 为每月产量。为使利润最大,该厂商每月产量为 40 吨,由此赚得的利润为 1000 美元。(1)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边际收益、总收益和销售价格;(2)若需求曲线为
19、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计算需求曲线均衡点的点弹性的值;(3)假设反需求曲线为直线 P=a+bQ,由此推导出 MR 曲线,并据此推导出需求方程。(分数:1.50)_51.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0.15,其价格为每加仑 1.2 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消费量减少10%?( )(分数:1.50)A.0.65 美元B.0.75 美元C.0.8 美元D.1.2 美元5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0)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效用递减是规模报酬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
20、53.设卖方垄断面临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 (分数:1.50)_54.假没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 +20Q1+100000,TC 2=0.4 (分数:10.00)_55.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生产的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MC=0.4Q-12(元/件),总收益函数为 TR=20Q,且已知生产 10 件产品时总成本为 100 元,试求生产多少件时利润极大,其利润为多少?(分数:1.50)_56.假定上题中这两个厂商同意建立一个卡特尔,以使他们的总利润最大化,并同意将增加的总利润在两个厂商中平均分配。试求:(1)总产量、价格及两厂商的产量分别为多
21、少?(2)总利润增加多少?(3)一方给另一方多少利润?(分数:10.00)_57.已知生产函数为(分数:10.00)_58.以下哪个问题属于经济学理论中“搭便车”现象的范畴?( )(分数:10.00)A.社会福利问题B.市场失灵问题C.公共物品问题D.以上三种都是59.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分数:1.50)A.B.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D.上述结论均正确60.如果某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分数:1.50)A.他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B.他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应该增加产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则不一定C.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增加产
22、量D.任何条件下都应该减少产量6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分数:15.00)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62.某人辞去月薪 3000 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200000 元(月息 1%),创办一家私营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他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分数:1.50)A.5000 元B.9000 元C.25000 元D.205000 元63.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
23、种产量的( )(分数:1.50)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64.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分数:1.50)A.固定不变B.经常变动C.1D.0金融学硕士联考-微观经济学(二)答案解析(总分:24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特殊题(总题数:64,分数:242.00)1.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 100 元,商品 X 的价格是 10 元,商品 Y 的价格是 3 元。假定他打算购买 7 单位 X和 10 单位 Y,这时商品 X 和 Y 的边际效用分别是 50 和 18。如果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分数:1.5
24、0)A.停止购买B.增加 x 的购买量,减少 Y 的购买量C.减少 X 的购买量,增加 Y 的购买量 D.同时增加 X 和 Y 的购买量解析:分析 本题具有一定综合性,解题的基本依据是消费者均衡条件式(1-1)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由题目已知条件可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显然*。应该如何通过改变两种商品的购买量来达到*的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呢?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的购买量与其边际效应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减少商品 X 的购买量将使其边际效用增加,同时,增加商品 Y 的购买量将使其边际效用减少,这样,就可以达到*的消费者的均衡条件,从而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2.如果卡
25、特尔解体,结果将是( )(分数:1.50)A.价格上升,产量下降B.价格上升,产量上升C.价格下降,产量上升 D.价格下降,产量下降解析:分析 在理论分析时,基于卡特尔共同定价并确定寡头厂商市场份额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将有多个寡头厂商结成的卡特尔组织视为一个垄断厂商。我们知道,根据经济学理论,垄断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和产量下降,这也是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带来经济效率损失的主要理论根据。卡特尔的解体,意味着该行业不再有垄断实力的存在,各寡头厂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又开始了竞争,从而使产品价格下降,产量上升,即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C。3.简述经济租金和准租金的区别。(分数:1.50
26、)_正确答案:(经济租金是指把支付给任何生产要素的报酬中超过该要素的生产性服务得以供应出来所必须加以补偿的余额,简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准租金是指已经投下的固定资本在短期内所获得的收入。经济租金与准租金的区别在于,准租金这个概念仅限于固定资本在短期内的收入,而经济租金则是其供给弹性为零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会存在的由需求所决定的收入。)解析:分析 经济租金是与机会成本相联系的概念,即生产要素收益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分;而准租金则是针对固定资本而言的。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分数:1.50)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
27、成本上升解析:分析 由图 1-28 可知,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 AC 下降,因而选项 A 错误。平均可变成本 4VC 先是下降,到达最低点以后上升,因而选项 B 正确。总成本始终上升,因而选项 C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选项 D 的阐述也是错误的。*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 TC 曲线的切点上,AC( )(分数:1.50)A.是最小B.等于 MCC.等于 AVC+AFC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6.一个独家垄断厂商,具有很大的垄断权利,所以( )(分数:10.00)A.可以通过提价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B.如果降价,必定会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C.要固定价格才能使销售收入和利润最大D.以
28、上三种说法都错误 解析:分析 如图 1-44a 所示,由于具有操纵市场价格的能力,垄断厂商是通过同时调整商品价格和产量来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因此,本题前三个选项的说法都不正确。*7.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着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当全部销售收入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时,可以断定( )(分数:1.50)A.MR 在下降,但为正值 B.MR 在上升C.MR 是负值D.MR 是常数解析:8.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是( )(分数:15.00)A.AVC 下降B.AC 下降C.MC 下降D.一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E.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解析:分析 本题的命题较为巧妙,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
29、衡的各种情况及其基本特征,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厂商是根据 SMC=MR 的原则确定短期均衡产量的,即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位于向右上方倾斜的 SMC 曲线与水平的 MR 曲线的交点。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图 1-33),AC 上升;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图 1-35),AC 下降。因此,选项 B 错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 AVC 曲线位于最低点的产量小于 AC 曲线位于最低点的产量(具体证明推导过程从略),即 AVC 曲线的最低点位于 AC 曲线的最低点的左侧,从而当市场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图 1-33、图 1-34、图 1-35)时,AVC 上升;当市
30、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图 1-36)时,AVC 下降。因此,选项 A 错误。*当完全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其均衡点总是位于 MC 曲线的上升段,即生产要素边际报酬率递减的阶段,因此,选项 C 错误。如上所述,由于完全竞争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处于生产要素边际报酬率递减的阶段,这意味着随着产量的增加,每增加的一单位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选项 D 错误。9.厂商在生产要素的使用上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条件是( )(分数:1.50)A.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B.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产品价值相等 C.生产要素的总成本和总产品价值相等D.生产要素的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相等解
31、析:分析 在分析商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怎样决定时,我们已经指出,为了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作出的决策,是把他的产量调整到这样的水平,即该产量的边际成本 MC 等于该产量的边际收益MR。现在考查的问题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因而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厂商将怎样调整其雇用的劳动投入量,以便由此所产生的产品的销售价值与总成本之差,即厂商利润达到最大值。与厂商通过调整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所需具备的条件是 MR=MC 类似,厂商通过调整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投入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他把雇用的劳动总量的最后一单位带来的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 VMP)恰好等于他增加雇用的最后一单位劳动所付出的工资(即生产
32、要素的边际成本 MFC),即 VMP=MFC。这里还应注意区分边际产品价值 VMP 与产品的边际收益 MR:前者是对单位生产要素而言,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而后者通常是对单位产量而言的。因此,B 项为正确选项。10.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反需求曲线:P=25-0.25Q(当产量为 020 时),P=35-0.750(当产量超过 20 时)。公司总成本函数为:TC=200+5Q+0.25Q 2。(1) 说明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是什么类型?(2) 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亏损)是多大?(分数:1.50)_正确答案:(1) 该行业属于斯威奇模型即拐折需求曲线模型所描述的市场结构。(
33、2) 当 Q=20 时,P=25-0.2520=20(由于该公司的需求曲线在定义域内是连续的,从而通过 P=35-0.7520=20 也可以同样求出)然而,当 P=20,Q=20 时,对于 P=25-0.25Q 来说,MR 1=25-0.50=25-0.520=15对于 P=35-0.75Q 来说,MR 1=35-1.5Q=35-1.520=5这就是说,MR 在 515 之间不连续,边际成本在 515 之间都可以达到均衡。现在假定 TC=200+5Q+0.2502,由此得 MC1=5+0.5Q当 MR1=MC1时,25-0.5Q=5+0.5Q,得 Q1=20当 MR2=MC2时,35-1.50
34、=5+0.5Q,得 Q2=15显然,只有 Q1=20 才符合条件,而 Q2=15,小于 20,不符合题目假设条件,因为题目假定只有 Q20 时,P=35-0.75Q 才适用。当 Q=20 时,利润 =PQ-TC=2020-(200+520+0.2520 2)=0即公司的最优价格为 20,最优产量为 20,这时的利润为 0。)解析:11.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利润是指( )(分数:1.50)A.销售总额与显成本的差额B.销售总额与隐成本的差额C.销售总额与机会成本的差额 D.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差额解析:分析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总额与经济成本的差额。经济成本是与机会成本相等同的概念,即企业生产的显
35、成本与隐成本之和。我们可以将经济学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概括如下: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机会成本-显成本(会计成本)=隐成本1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 )(分数:1.50)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解析:分析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相应的边际值为零,因而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13.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分数:10.00)A.厂商在短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B.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最大利润的条件C.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
36、再变化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解析:分析 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意味着商品的市场价格 P 等于平均成本 AC,从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这是完全竞争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C。14.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指( )(分数:1.50)A.会计利润的最大化B.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C.正常利润的最大化D.显成本的最大化解析:分析 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即不仅要从总收益中扣除账面上可见的实际支出,即显成本,还要从总收益中扣除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余下的收益才属于经济利润,即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衡量依据。因此 B
37、项为正确选项。15.如果商品 A 和商品 B 是替代品,则商品 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分数:1.50)A.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A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A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析:分析 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可知商品 B 的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由于商品 B 的需求减少,商品 A 的需求将增加,可知商品 A 的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有些考生可能有疑问,根据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商品价格的下
38、降只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而不会造成需求的增加,那么为什么在本题中商品 A 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需求的增加呢?这是因为,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即假设其他条件(包括其他商品的需求)不发生变化,才有以上的结论。但在本题中,由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商品 A 价格的下降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商品 B 转而购买商品 A,这本质上是商品 A 抢占了商品 B 的一部分市场份额,表现为商品 A 的需求增加,商品 B 的需求减少。这里还须注意的是,上述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需求量的变化,即在原有各自的商品需求曲线上的移动,而是需求的变化,即各自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这是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与局部
39、均衡分析方法所得出结论的本质不同。16.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分数:10.00)A.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B.厂商忽视其竞争对手的反应C.存在产品差异D.长期利润为正 解析:17.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分数:10.00)A.AVCMC 中的那部分 AVC 曲线B.ACMC 中的那部分 AC 曲线C.MCAVC 中的那部分 MC 曲线 D.MCAC 中的那部分 MC 曲线解析:18.A 公司和 B 公司是家电行业的两个竞争者,A 公司主要产品 a 的反需求函数为 Pa=1000-5Qa;B 公司主要产品 b 的反需求函数为 Pb=1600-4Qb;这两家公司现在
40、的销售量分别为 100 单位和 250 单位。(1)求 a 和 b 当前的价格弹性;(2)假定 b 降价后,使 Qb增加到 300 单位,同时导致 a 的销售量 Qa下降到 75 单位,试问 A 公司产品 a 对B 公司产品 b 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3)假定 B 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益最大化,你认为它采取降价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分数:1.50)_正确答案:(1)根据题目所给出的反需求函数,可得 Pa=500,P b=600从而*(2)由题设 Qa=75,Q b=300,从而可得 Pa=625,P b=400Q a=Qa-Qa=75-100=-25,P b=Pb-Pb=400-600=-2
41、00*即 A 公司产品 a 对 B 公司产品 b 交叉价格弹性为*。(3)由于 B 公司的价格弹性*,即其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降价措施意味着提高产量,会导致总收益减少,因而降价对 B 公司来说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解析:19.以下关于主观需求曲线 d 和实际需求曲线 D 之间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分数:1.50)A.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 需求曲线的位置一定沿着 D 需求曲线发生平移B.d 需求曲线和 D 需求曲线的交点为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点 C.D 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 d 需求曲线D.D 曲线是垄断竞争市场中各个厂商需求曲线的加总求和解析:分析 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 需求曲
42、线的位置沿着 D 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的前提条件是垄断竞争行业中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的方式改变产品价格。反之,如果垄断竞争行业中各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的方式不同,则 D 需求曲线的形状会发生改变,而不会沿着 D 需求曲线平移。因此,A 选项错误。D 曲线是指该行业中所有厂商使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行业厂商的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关系。从而 D 需求曲线和 D 需求曲线的交点意味着该垄断竞争厂商达到了该市场的均衡点。因此,B 选项正确。D 需求曲线较 D 需求曲线平坦,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 D 需求曲线,d 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C选项错误。根据垄断竞争市场实际需求曲线 D 的定义可知 D 选项错误。2
43、0.一个厂商的产品分销于 A、B 两个市场,在相同的价格上,A 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B,厂商要取得最大利润,要求( )(分数:1.50)A.市场 A 的价格大于市场 BB.市场 B 的价格大于市场 A C.两个市场的价格要一致D.无法得出准确结论解析:分析 如上所述,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上,小幅的降价可以带来大幅的需求增长,使总利润增加;反之,如果采取涨价措施,将使需求急剧减少,得不偿失。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情况则相反,大幅的涨价只会带来需求的小幅减少,使总利润增加;反之,如果采取降价措施,只会带来需求的小幅增长,得不偿失。综上所述,厂商要获得最大利润,应使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的价格高于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的价格,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21.已知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1.5,则( )(分数:1.50)A.两种商品均为劣等品B.两种商品均为必需品C.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D.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解析:22.当完全竞争厂商(并非整个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 )(分数:10.00)A.P=MR=SMC=SACB.P=MK=LMC=MCC.P=MR=SMC=LMC,SAC=LAC;但前后两等式并不相等,即 PSAC D.P=MR=SMC=SAC=LAC=LMC解析:分析 如图 1.39 所示,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自己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