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组成原理-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当前设计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途径是_。(分数:2.00)A.提高 CPU 主频B.扩大主存容量C.采用非冯诺依曼体系、结构D.采用并行处理技术2.下列关于“兼容”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用性,通常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间存在B.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通用性,即它们在任何计算机间可以通用C.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通用性,通常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间通用D.指软件在不同系列计算机中可以通用,而硬件不能通用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方面的应用 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是计算机的字长 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单片机(分数:2.00)A.、B.、C.D.、4.某计算机主频为 1.2GHz,其指令分为 4 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 CPI 如下表所示。 指令类型 所占比例 CPI A 50% 2 B 20% 3 C 10% 4 D 20% 5 该机的 MIPS 数是_。(分数:2.00)A.100B.200C.400D
3、.6005.假定基准程序 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 100 秒,其中 90 秒为 CPU 时间,其余为 I/O 时间。若 CPU速度提高 50%,I/O 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 A 所耗费的时间是_。(分数:2.00)A.55 秒B.60 秒C.65 秒D.70 秒6.程序 P 在机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 20 秒,编译优化后,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 70%,而 CPI 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则 P 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_。(分数:2.00)A.8.4 秒B.11.7 秒C.14 秒D.16.8 秒7.下列各种数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_。(分数:2.00)A.(101001)2
4、B.(101001)BCDC.(52)8D.(233)168.两个数 7E5H 和 4D3H 相加,得_。(分数:2.00)A.BD8HB.CD8HC.CB8HD.CC8H9.若十进制数为 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_。(分数:2.00)A.89.8B.211.4C.211.5D.1011111.10110.一个 16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是_。(分数:2.00)A.065536B.065535C.-3276832767D.-32768327681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_。(分数:2.00)A.任何二进制整数都可以用十进制表示B.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以用十进制表示C.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用二
5、进制表示D.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以用二进制表示12.下列编码中,_不是合法的 8421 码。(分数:2.00)A.0111 1001B.0000 0001C.1010 0101D.0001 100113.已知计算机中用 8421 码表示十进制数,A 和 B 的编码表示分别为 00111000 和 00100011,则 A+B 的结果为_。(分数:2.00)A.0101 1011B.0110 0001C.0110 1011D.0101 000114.下列关于 ASCII 编码,正确的描述是_。(分数:2.00)A.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为 1B.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为 0
6、C.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是 0D.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是 115.在一个按字节编址的计算机中,若数据在存储器中以小端方案存放。假定 int 型变量 i 的地址为08000000H,i 的机器数为 01234567H,地址 08000000H 单元的内容是_。(分数:2.00)A.01HB.23HC.45HD.67H16.以下关于校验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校验码的码距必须大于 2 校验码的码距越大,检、纠错能力越强 增加奇偶校验位的位数,可以提高奇偶校验的正确性 采用奇偶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采用海明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C
7、RC 码是通过除法运算来建立数据和校验位之间的约定关系的(分数:2.00)A.、B.、C.、D.、17.设在网络中传送采用偶校验的 ASCII 码,当收到的数据位为 10101001 时,可以断定_。(分数:2.00)A.未出错B.出现偶数位错C.未出错或出现偶数位错D.出现奇数位错18.下列校验码中,奇校验正确的有_。(分数:2.00)A.110100111B.001000111C.010110011D.11010011119.用 1 位奇偶校验能检测出 1 位主存错误的百分比为_。(分数:2.00)A.0%B.100%C.50%D.无法计算20.已知大写英文字母“A”的 ASCII 码值为
8、 41H,现字母“F”被存放在某个存储单元中,若采用偶校验(假设最高位作为校验位),则该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十六进制数是_。(分数:2.00)A.46HB.C6HC.47HD.C7H21.用海明码来发现并纠正 1 位错,信息位为 8 位,则检验位的位数为_。(分数:2.00)A.1B.3C.4D.822.能发现两位错误并能纠正 1 位错的编码是_。(分数:2.00)A.CRC 码B.海明码C.偶校验码D.奇校验码23.在 CRC 中,接收端检测出某一位数据错误后,纠正的方法是_。(分数:2.00)A.请求重发B.删除数据C.通过余数值自行纠正D.以上均可24.在大量数据传送过程中,常用且有效的检验
9、法是_。(分数:2.00)A.海明码校验B.偶校验C.奇校验D.CRC25.用海明码对长度为 8 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_。(分数:2.00)A.2B.3C.4D.5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50.00)26.什么是存储程序原理?按此原理,计算机应具有哪几大功能? (分数:6.00)_27.设主存储器容量为 64K32 位,并且指令字长、存储字长、机器字长三者相等。写出如图所示各寄存器的位数,并指出哪些寄存器之间有信息通路。 (分数:5.50)_28.用一台 4.0MHz 的处理器执行标准测试程序,它所包含的混合指令数和响应所需的时钟周期见下表。求有效
10、的 CPI、MIPS 速率和程序的执行时间(I 为程序的指令条数)。 测试程序包含的混合指令数及响应所需的时钟周期 指令类型 CPI 指令混合比 算术和逻辑 1 60% 高速缓存命中的访存 2 18% 转移 4 12% 高速缓存失效的访存 8 10% (分数:5.50)_微机 A 和 B 是采用不同主频的 CPU 芯片,片内逻辑电路完全相同。(分数:16.50)(1).若 A 机的 CPU 主频为 8MHz,B 机为 12MHz,则 A 机的 CPU 时钟周期为多少?(分数:5.50)_(2).若 A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 0.4MIPS,那么 A 机的平均指令周期为多少?(分数:5.50)
11、_(3).B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分数:5.50)_29.某台计算机只有 Load/Store 指令能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其他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根据程序跟踪试验结果,己知每条指令所占的比例及 CPI 数,见下表。 每条指令所占的比例及 CPI 数 指令类型 指令所占比例 CPI 算术逻辑指令 43% 1 Load 指令 21% 2 Store 指令 12% 2 转移指令 24% 2 求上述情况的平均 CPI。 假设程序由 M 条指令组成。算术逻辑运算中 25%的指令的两个操作数中的一个已在寄存器中,另一个必须在算术逻辑指令执行前用 Load 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到寄存器中。因此
12、有人建议增加另一种算术逻辑指令,其特点是一个操作数取自寄存器,另一个操作数取自存储器,即寄存器一存储器类型,假设这种指令的CPI 等于 2。同时,转移指令的 CPI 变为 3。求新指令系统的平均 CPI。 (分数:5.50)_30.求下列信息码的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设校验位在最低位)。 1100111 1000110 1010110 (分数:5.50)_31.说明 CRC 码的纠错原理和方法。对 4 位有效信息(1100)求循环校验码,选择生成多项式(1011)。 (分数:5.50)_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组成原理-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
13、数:25,分数:50.00)1.当前设计高性能计算机的重要技术途径是_。(分数:2.00)A.提高 CPU 主频B.扩大主存容量C.采用非冯诺依曼体系、结构D.采用并行处理技术 解析:解析 提高 CPU 主频、扩大主存容量对性能的提升是有限度的。采用并行技术是实现高性能计算的重要途径,现今超级计算机均采用多处理器来增强并行处理能力。2.下列关于“兼容”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用性,通常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间存在B.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通用性,即它们在任何计算机间可以通用C.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通用性,通常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间通用 D.指
14、软件在不同系列计算机中可以通用,而硬件不能通用解析:解析 兼容指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的通用性,故 A、D 错。B 中,它们在任何计算机间可以通用,错误。C 中,兼容通常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在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方面的应用 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是计算机的字长 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单片机(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会计电算化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错误。显然正确。计
15、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错误。这样集成的芯片称为 CPU,错误。4.某计算机主频为 1.2GHz,其指令分为 4 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 CPI 如下表所示。 指令类型 所占比例 CPI A 50% 2 B 20% 3 C 10% 4 D 20% 5 该机的 MIPS 数是_。(分数:2.00)A.100B.200C.400 D.600解析:解析 基准程序的 CPI=20.5+30.2+40.1+50.2=3。计算机的主频为 1.2GHz,即1200MHz,故该机器的 MIPS=1200/3=400。5.假定基准程序 A 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 100 秒
16、,其中 90 秒为 CPU 时间,其余为 I/O 时间。若 CPU速度提高 50%,I/O 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 A 所耗费的时间是_。(分数:2.00)A.55 秒B.60 秒C.65 秒D.70 秒 解析:解析 程序 A 的运行时间为 100 秒,除去 CPU 时间 90 秒,剩余 10 秒为 I/O 时间。CPU 提速后运行基准程序 A 所耗费的时间是 T=90/1.5+10=70 秒。 误区:CPU 速度提高 50%,则 CPU 时间减少一半,而误选 A。6.程序 P 在机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 20 秒,编译优化后,P 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 70%,而 CPI 增加到原来的
17、1.2 倍,则 P 在 M 上的执行时间是_。(分数:2.00)A.8.4 秒B.11.7 秒C.14 秒D.16.8 秒 解析:解析 假设原来指令条数为 x,那么原 CPI 就为 20*f/x(注:f 为 CPU 的时钟频率),经过编译优化后,指令条数减少到原来的 70%,即指令条数为 0.7x,而 CPI 增加到原来的 1.2 倍,即 20*f/x,那么现在 P 在 M 上的执行时间就为:(指令条数*CPI)/f=(0.7x*24*f/x)/f=24*0.7=16.8 秒,选 D。7.下列各种数制的数中,最小的数是_。(分数:2.00)A.(101001)2B.(101001)BCD C.
18、(52)8D.(233)16解析:解析 A 为 29D,B 为 29D,C 写成二进制为 101010,即 2AH,显然最小的为 29D。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可默认 BCD 码就是 8421 码。8.两个数 7E5H 和 4D3H 相加,得_。(分数:2.00)A.BD8HB.CD8HC.CB8H D.CC8H解析:解析 在十六进制数的加减法中,逢十六进一,故而 7E5H+4D3H=CB8H。9.若十进制数为 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_。(分数:2.00)A.89.8B.211.4 C.211.5D.1011111.101解析:解析 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将整数除
19、以 8,所得余数即为转换后的八进制数的个位数码,再将商除以 8,余数为八进制数十位上的数码,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商是 0 为止。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将小数乘以 8,所得积的整数部分即为八进制数十分位上的数码,再将此积的小数部分乘以 8,得到百分位上的数码,如此反复直到积是 1.0 为止。经转换得到的八进制数为 211.40。10.一个 16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是_。(分数:2.00)A.065536B.065535 C.-3276832767D.-3276832768解析:解析 一个 16 位无符号二进制数的表示范围是 02 16 -1,即 065535。11.下列说法有误的是_。(
20、分数:2.00)A.任何二进制整数都可以用十进制表示B.任何二进制小数都可以用十进制表示C.任何十进制整数都可以用二进制表示D.任何十进制小数都可以用二进制表示 解析:解析 选项 A、B、C 明显正确,二进制整数和十进制整数可以相互转换,仅仅是每一位的位权不同而己。而二进制的小数位只能表示 1/2、1/4、1/81/2 n ,故而无法表示所有的十进制小数,D 错误。12.下列编码中,_不是合法的 8421 码。(分数:2.00)A.0111 1001B.0000 0001C.1010 0101 D.0001 1001解析:解析 在 8421 码中,10101111 是不能使用的,故选 C。13
21、.已知计算机中用 8421 码表示十进制数,A 和 B 的编码表示分别为 00111000 和 00100011,则 A+B 的结果为_。(分数:2.00)A.0101 1011B.0110 0001 C.0110 1011D.0101 0001解析:解析 两个 8421 码相加之和大于或等于 1010 时,则要加 6 修正,并向高位进位,显然这是机内的做法。解答本题,只需先将 8421 码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分别为 38 和 23,然后相加得 61,再将 61转换为 8421 码即可,61 对应的 8421 码为 01100001。14.下列关于 ASCII 编码,正确的描述是_。(分数:
22、2.00)A.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为 1B.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为 0 C.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右边一位是 0D.使用 8 位二进制代码,最左边一位是 1解析:解析 ASCII 码由 7 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从 0000000 到 1111111 共 128 种编码。但由于字节是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元,ASCII 码仍以一个字节存入一个 ASCII 字符,只是每个字节中多余的一位即最高位(最左边一位)在机内部保持为“0”。15.在一个按字节编址的计算机中,若数据在存储器中以小端方案存放。假定 int 型变量 i 的地址为08000000H,i 的机器数为 0123
23、4567H,地址 08000000H 单元的内容是_。(分数:2.00)A.01HB.23HC.45HD.67H 解析:解析 小端方案是将最低有效字节存储在最小位置。在数 01234567H 中,最低有效字节为 67H。16.以下关于校验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校验码的码距必须大于 2 校验码的码距越大,检、纠错能力越强 增加奇偶校验位的位数,可以提高奇偶校验的正确性 采用奇偶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采用海明校验可检测出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并加以纠正 CRC 码是通过除法运算来建立数据和校验位之间的约定关系的(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任意两个码字
24、之间最少变化的二进制位数称为码距,码距大于或等于 2 的数据校验码,开始具有检错的能力,错误。码距越大,检、纠错能力就越强,正确。奇偶校验码的码距等于 2,可以检测出一位错误(或奇数位错误),但不能确定出错的位置,也不能检测出偶数位错误;海明码的码距大于2,故而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还能指出错误的位置。仅靠增加奇偶校验位的位数不能提高正确性,还要考虑码距,错误。 扩展,具有检、纠错能力的数据校验码的实现原理:在编码中,除去合法码字以外,再加入一些非法的码字,当某个合法码字出现错误时,就变为非法码字。合理安排非法码字的数量和编码规则就能达到纠错的目的。17.设在网络中传送采用偶校验的 ASCII 码,
25、当收到的数据位为 10101001 时,可以断定_。(分数:2.00)A.未出错B.出现偶数位错C.未出错或出现偶数位错 D.出现奇数位错解析:解析 一位奇偶校验码只能发现奇数位错误。本题中,收到的数据中有偶数个 1,这样可能没有出错,也可能是出现了偶数位错误(奇偶校验码无法发现偶数位错)。18.下列校验码中,奇校验正确的有_。(分数:2.00)A.110100111B.001000111C.010110011 D.110100111解析:解析 选项 A、B、D 中“1”的个数为偶数,仅有选项 C 中“1”的个数为奇数。19.用 1 位奇偶校验能检测出 1 位主存错误的百分比为_。(分数:2.
26、00)A.0%B.100% C.50%D.无法计算解析:解析 如果出现 1 位主存错误,则奇偶校验码一定能检测出。20.已知大写英文字母“A”的 ASCII 码值为 41H,现字母“F”被存放在某个存储单元中,若采用偶校验(假设最高位作为校验位),则该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十六进制数是_。(分数:2.00)A.46HB.C6H C.47HD.C7H解析:解析 英文字母在 ASCII 编码表中按顺序排列,因为“A”的 ASCII 码值为 41H,而“F”是第 6号字母,故“F”的 ASCII 码值应为 46H=1000110B。标准的 ASCII 码为 7 位,在 7 位数前面增加 1 位校验位。“F
27、”的 ASCII 码中 1 的个数有 3 个,按照偶校验规则,偶校验位为 1。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整个校验码,应为 11000110B=C6H。21.用海明码来发现并纠正 1 位错,信息位为 8 位,则检验位的位数为_。(分数:2.00)A.1B.3C.4 D.8解析:解析 在海明码中,为了达到检测和纠正 1 位错,则检验位的位数 k 应满足:2 k n+k+1,其中n 为信息位的位数,因 2 4 8+4+1,故需要 4 位。如果在纠正 1 位错的情况下还要能够发现 2 位错,则还需再增加 1 位检验位,即需满足 2 k-1 -1n+k。22.能发现两位错误并能纠正 1 位错的编码是_。(分数:
28、2.00)A.CRC 码B.海明码 C.偶校验码D.奇校验码解析:解析 奇偶校验码都不能纠错;CRC 码可以发现并纠正信息串行读/写、存储或传送中出现的 1 位或多位错(与多项式的选取有关);海明码能发现两位错误并纠正 1 位错。23.在 CRC 中,接收端检测出某一位数据错误后,纠正的方法是_。(分数:2.00)A.请求重发B.删除数据C.通过余数值自行纠正D.以上均可 解析:解析 CRC 可以纠正一位或多位错误(由多项式 G(x)决定),而实际传输中纠正方法可以按需求进行选择,在计算机网络中,这 3 种方法都是很常见的。24.在大量数据传送过程中,常用且有效的检验法是_。(分数:2.00)
29、A.海明码校验B.偶校验C.奇校验D.CRC 解析:解析 CRC 通常用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适合对大量数据的数据校验。25.用海明码对长度为 8 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_。(分数:2.00)A.2B.3C.4 D.5解析:解析 设校验位的位数为 k,数据位的位数为 n,海明码能纠正一位错应满足下述关系:2 k n+k+1。n=8,当 k=4 时,2 4 (=16)8+4+1(=13),符合要求,故校验位至少是 4 位。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50.00)26.什么是存储程序原理?按此原理,计算机应具有哪几大功能? (分数:6.00)_正确答案:
30、()解析:存储程序是指将指令以代码的形式事先输入到计算机主存储器中,然后按其在存储器中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照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执行结束。 计算机按照此原理应该具有 5 大功能:数据传送功能、数据存储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操作控制功能、操作判断功能。27.设主存储器容量为 64K32 位,并且指令字长、存储字长、机器字长三者相等。写出如图所示各寄存器的位数,并指出哪些寄存器之间有信息通路。 (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由主存容量为 64K32 位,因 2 16 =64K,则地址总线宽度为 16 位,32 位表示数据总线宽度,故MAR 为 16 位,
31、PC 为 16 位,MDR 为 32 位。 因指令字长=存储字长=机器字长 则 IR、ACC、MQ、X 均为 32 位 寄存器之间的信息通路有: PCMAR Ad(IR)MAR MDRIR 取数:MDRACC,存数:ACCMDR MDRX28.用一台 4.0MHz 的处理器执行标准测试程序,它所包含的混合指令数和响应所需的时钟周期见下表。求有效的 CPI、MIPS 速率和程序的执行时间(I 为程序的指令条数)。 测试程序包含的混合指令数及响应所需的时钟周期 指令类型 CPI 指令混合比 算术和逻辑 1 60% 高速缓存命中的访存 2 18% 转移 4 12% 高速缓存失效的访存 8 10% (
32、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CPI 即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本标准测试程序共包含 4 种指令,那么 CPI 就是这 4 种指令的数学期望。即 CPI=160%+218%+412%+810%=2.24 MIPS 即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已知处理器时钟频率为 40MHz,即每秒包含 40M 个时钟周期,故 MIPS=40/CPI=40/2.24=17.9 程序的执行时间 T=CPIT_ICI,其中 T_IC 是一个 CPU 时钟的时间长度,是 CPU 时钟频率 f 的倒数。故 T=CPIT_ICI=CPI(1/f)I=5.610 -8 I 秒 本题中的 I 对于解题应该没什么用,
33、程序的执行时间应该是指令的期望即 CPI 乘以时钟的时间长度:T=CPIT_IC.微机 A 和 B 是采用不同主频的 CPU 芯片,片内逻辑电路完全相同。(分数:16.50)(1).若 A 机的 CPU 主频为 8MHz,B 机为 12MHz,则 A 机的 CPU 时钟周期为多少?(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A 机的 CPU 主频为 8MHz,所以 A 机的 CPU 时钟周期=1/8MHz=0.125ps。(2).若 A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 0.4MIPS,那么 A 机的平均指令周期为多少?(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A 机的平均指令周期=1/0.4MIPS=2.5
34、ps。(3).B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A 机平均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2.5s/0.125s=20。 因微机 A 和 B 片内逻辑电路完全相同,所以 B 机平均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也为 20。 由于 B 机的 CPU 主频为 12MHz,所以 B 机的 CPU 时钟周期=1/12MHz=1/12s。 B 机的平均指令周期=20(1/12)=5/3s。 B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1/(5/3)s=0.6MIPS。 另解:B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A 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12/8)=0.4MIPS(12/8)=0.6MIPS。29.某台计算机只有
35、Load/Store 指令能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其他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根据程序跟踪试验结果,己知每条指令所占的比例及 CPI 数,见下表。 每条指令所占的比例及 CPI 数 指令类型 指令所占比例 CPI 算术逻辑指令 43% 1 Load 指令 21% 2 Store 指令 12% 2 转移指令 24% 2 求上述情况的平均 CPI。 假设程序由 M 条指令组成。算术逻辑运算中 25%的指令的两个操作数中的一个已在寄存器中,另一个必须在算术逻辑指令执行前用 Load 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到寄存器中。因此有人建议增加另一种算术逻辑指令,其特点是一个操作数取自寄存器,另一个操作数取自存储器
36、,即寄存器一存储器类型,假设这种指令的CPI 等于 2。同时,转移指令的 CPI 变为 3。求新指令系统的平均 CPI。 (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本处理机共包含 4 种指令,那么 CPI 就是这 4 种指令的数学期望。即: CPI=143%+221%+212%+224%=1.57 设原指令总数为 M,由于新增的算术操作有取操作数的功能,替代了 Load 的功能,所以新指令总数为 M+(0.25*0.43M)-(0.25*0.43M)-(0.25*0.43M)=0.8925M 增加另一种算术逻辑指令后,每种指令所占的比例及 CPI 数,见下表: 指令类型 指令所占比例 CPI 算
37、术逻辑指令 (0.43M-0.43M0.25)/0.8925M=0.3613 1 算术逻辑指令(新) (0.43M0.25)/0.8925M=0.1204 2 Load 指令 (0.21M-0.43M0. 25)/0.8925M=0.1148 2 Store 指令 0 12M/0.8925M=0.1348 2 转移指令 0.24M/0.8925M=0.2689 3 所以:CPT=10.3613+20.1204+20.1148+20.1348+30.2689=1.9076。30.求下列信息码的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设校验位在最低位)。 1100111 1000110 1010110 (分数:5.5
38、0)_正确答案:()解析:奇、偶校验码的校验位取值(0 或 1)后,将使整个校验码中“1”的个数分别为奇数或偶数,则 奇校验码:1100111 0 ,偶校验码:1100111 1 。 奇校验码:1000110 0 ,偶校验码:1000110 1 。 奇校验码:1010110 1 ,偶校验码:1010110 0 。31.说明 CRC 码的纠错原理和方法。对 4 位有效信息(1100)求循环校验码,选择生成多项式(1011)。 (分数:5.50)_正确答案:()解析:1)CRC 码的纠错原理和方法。 在 CRC 码中,选择适当的生成多项式 G(X),在计算机二进制信息 M(X)的长度确定时,余数与
39、 CRC 码出错位的对应关系是不变的,因此可以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错码。CRC 码的检错方法如下: 在接收数据时,将接收的 CRC 码与 G(X)相除,若余数为 0,则表明数据正确;若余数不为 0,说明数据有错。如果 G(X)选择得好,余数还可以判断出错位的位置,从而实现纠错。 2)求题中的 CRC 码。 CRC 码是用多项式 M(x)x R 除以生成多项式 G(x)所得的余数作为校验码。 其中,M(x)=x 3 +x 2 =1100, 将 M(x)左移 3 位:M(x)x R =M(x)x 3 =x 6 +x 5 =1100000; 又 G(x)=x 3 +x+1=1011, 则 M(x1x 3 /G(x)=1100000/1011=1110+010/1011(模 2 除法)。 故(1100)的循环校验码为 M(x)x 3 +R(x)=1100000+010=1100010(模 2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