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745       资源大小:154.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02及答案解析(总分:13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假设 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为( )。void fun(int n)int i,j,k;for(i=1;i=n;i+)for(j=1;j=n;j+)k=1;while(k=n k=5*k; (分数:2.00)A.O(n 2 log 2 n)B.O(nlog 5 n)C.O(n 2 log 5 n)D.O(n 3 )3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带头结点的循环双链表 L为空的条件是:Lprior=Li=n;i+)for(j=1;j=n;j+)k=1;while(k=n k=5*k; (分数:2.00)A.O(n 2 log 2 n)B.O(nlog 5 n)C.O(n 2 log 5 n) D.O(n 3 )解析:解析:首先抓基本运算语句,即 k=5*k;设其执行时间为 T(n)。对于 j每循环一次,该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m,有 5 m n,即 mlog 5 n。所以, T(n)= n i=1 n j=1 m=m n i=1 n j=1 =mn 2 =n 2 log 5 n=O(n 2 log 5 n)3.以下

    3、说法正确的是( )。带头结点的循环双链表 L为空的条件是:Lprior=L 关键字序列 void heap() int i=n2; 找到最后一个结点的父母结点 if(n2=1) 当 n是右结点时 if(KiKn=1Kn-1Kn)swap(Kn-i,Ki);swap()实现交换两个元素 if(KiKnKn-1Knswap(K(n,Ki); else 当 n是左结点 if(KiKn)swap(Kn,Ki); i=i2; while(i0) 依次向上调整 if(KiKn-1Kn-1Kn)swap(Kn-1,Ki); if(KiKn&Kn-1Kn)swap(Kn,Ki);i=i2; )解析:(3).说

    4、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时间复杂度分析:在循环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每次都是对结点的父母结点进行调整,因此操作次数正好是树的高度,时间复杂度为 O(log 2 n)。)解析:假设一个主频为 1GHz、CPI 为 5的 CPU需要从某个成块传送的 IO 设备读取 1000B的数据到主存缓冲区中,该 IO 设备一旦启动即按 50KBs 的数据传输率向主机传送 1000B数据,每个字节的读取、处理并存入内存缓冲区需要 1000个时钟周期,则以下 4种方式下,在 1000B的读取过程中,CPU 用在该设备的IO 操作上的时间分别为多少?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

    5、比分别是多少?(分数:10.00)(1).采用定时查询方式,每次处理一个字节,一次状态查询至少需要 60个时钟周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频为 1GHz,所以时钟周期为 11GHz=1ns。因为每个字节的读取、处理并存入内存缓冲区需要 1000个时钟周期,所以,对于像程序查询和中断等用软件实现输入输出的方式,CPU为每个字节传送所用的时间至少为 10001ns=1000ns=1s。在 50kBs 的数据传输率下,设备每隔1B50kBs=20s=20000ns 准备好一个字节,因而读取 1000B的时间为 100020s=20ms。 定时查询方式下的 IO 过程如图 7-1

    6、2所示。用户可以设置每隔 20000ns查询一次,这样使得查询程序的开销达到最小,即第一次读取状态时就可能会发现就绪,然后用 1000个时钟周期进行相应处理,因此,对于每个字节的传送,CPU 所用时钟周期数为 60+1000=1060。因此,在 1000B的读取过程中,CPU 用在该设备的IO 操作上的时间至少为 100010601ns=1060ms,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比至少为106020=53。 )解析:(2).采用独占查询方式,每次处理一个字节,一次状态查询至少需要 60个时钟周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独占查询方式下的 IO 过程如图 7-13所示。启动设备后,

    7、CPU 就开始查询,因为 33360+20=20000,所以第一个字节传送在第 334次读取状态查询时检测到就绪,随后用 1000个时钟周期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继续第二个字节的状态查询,因为 40+1000+31660=20 000,所以,第二个字节的传送在第 316次读取状态查询时检测到就绪,第一个和第二个字节的传送过程如图 7-13a所示。每次检测到就绪后,就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周而复始地进行查询,因为(20000-1000)60=3167,所以,第 317次状态查询时发现就绪。因为 1000+60317-20000=20,所以,每 3B可多 60个时钟周期,正好进行一次状态查询,因此,在

    8、剩下的 998B的读取过程中,前 996B的传送正好用了 99620000个时钟周期,如图 7-13b所示。最后两个字节的传送过程如图 7-13c所示,因为 2(1000+60317-20000)=40,此外,最后一个字节的处理还有 1000个时钟周期,所以最后两个字节总的时间为 220000+40+1 000=41 040个时钟周期。 综上所述,CPU 用在该设备的 IO 操作上的总时间为100020000ns+10401ns=2000104ms20ms,即在 1000B的整个传输过程中,CPU 一直为该设备服务,所用时间占整个 CPU时间的 100。 )解析:(3).采用中断 IO 方式,

    9、外设每准备好一个字节发送一次中断请求。每次中断响应需要 2个时钟周期,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需要 1200个时钟周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断方式下的 IO 过程如图 7-14所示。中断方式下,外设每准备好一个字节请求一次中断,每次中断 CPU所用时钟周期数为 2+1200=1202,因此 CPU用在该设备的 IO 操作上的时间为 100012021ns=1202ms,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比至少为 120220=601。 )解析:(4).采用周期挪用 DMA方式,每挪用一次主存周期处理一个字节,一次 DMA传送完成 1000B的传送,DMA初始化和后处理的时间为 2000

    10、个时钟周期,CPU 和 DMA之间没有访存冲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DMA 方式下,由于 CPU和 DMA没有访存冲突,所以不需考虑由于 DMA而影响到 CPU执行其他程序。因此,传送 1000B CPU所用的时钟周期数就是 2000,在 1000B的读取过程中,CPU 用在该设备的 IO 操作上的时间为 20001ns=2s,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比为 2(100020)=001。)解析:(5).如果设备的速度提高到 5MBs,则上述 4种方式中,哪些是不可行的?为什么?对于可行的方式,计算出 CPU在该设备 IO 操作上所用的时间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比。(分数:

    11、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若设备数据传输率为 5MBs,则外设传输 1000B所用时间为 1000B(510 6 Bs)=200us。 对于定时查询和独占查询方式,传送 1000B CPU所用时间至少为 1000(60+1000)1ns=1060s;对于中断方式,传送 1000B CPU所用时间为 1000(2+1 200)1ns=1 202s。上述 3种方式下,CPU 所用的时间都比设备所用时间长得多,即设备的传输比 CPU的处理快得多,因而发生数据丢失。因此,这 3种方式都不能用于该设备的 IO 操作。对于 DMA方式,传送 1000B CPU所用时间为20001ns=2s,占整个

    12、 CPU时间的百分比为 2200=1。这说明可以使用 DMA方式,不过由于外设传输速度加快,使得 CPU频繁进行 DMA预处理和后处理,因而 CPU的开销从 001上升到了 1。中断方式的计算,可以先求出 1s内该外设请求的中断次数为 1(1B50kB)=50k,然后得到 1s内 CPU用于数据IO 的时钟周期数为 50k(2+1200)=60110 7 ,因此在该设备传输过程中,CPU 用于该设备 IO 操作的时间占整个 CPU时间的百分比为 60110 7 1G=601。)解析:硬磁盘共有 4个记录面,存储区域内半径为 10cm,外半径为 155cm,道密度为 60道cm,外层位密度为 6

    13、00bitcm,转速为 6000rmin。问:(分数:10.00)(1).硬磁盘的磁道总数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有效存储区域=155cm-10cm=55cm,道密度=60 道cm,因此每个面 60道cm55cm=330 道,即有 330个柱面,磁道总数=4330 道=1320 道。)解析:(2).硬磁盘的容量是多少?磁盘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是一个什么概念,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外层磁道的长度为 2R=2314155cm=9734cm 每道信息量=600bitcm9734cm=58404bit=73005B 磁盘总容量=7

    14、3005B1320 道=9636660B(非格式化容量) 磁盘在使用之前要对其执行格式化操作,要首先完成划分磁道和扇区,设置文件目录区等。非格式化容量是指一个盘片上可以记录的二进制位的总数量,而格式化容量通常是指用户可用空间的二进制位的总数量,前者比后者要大,因为系统要管理磁盘会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还要使用一个磁道用于同步,扇区之间还有间隔和一些为保存检错纠错信息的空间,磁盘上往往还会留有一些备份磁道。在谈到磁盘容量时,通常指的是格式化之后用户可用的磁盘容量。)解析:(3).将长度超过一个磁道容量的文件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是否合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如果长度超过一个磁道容

    15、量的文件,将它记录在同一个柱面上比较合理,因为不需要重新寻找磁道,这样数据读写速度快。)解析:(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磁盘地址如何表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采用定长数据块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一个扇区,每个扇区记录固定字节数目的信息,在定长记录的数据块中,活动头磁盘组的编址方式可用如下格式: )解析:(5).假定每个扇区的容量 512B,每个磁道有 12个扇区,寻道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105ms,试计算读出磁盘一个扇区中数据的平均时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读一个扇区中数据所用的时间为 找磁道的时间+找扇区

    16、的时间+磁头扫过一个扇区的时间 找磁道时间是指磁头从当前所处磁道运动到目标磁道的时间,一般选用磁头在磁盘径向方向上移动 12 个半径长度所用时间为平均值来估算,题中给的是 105ms。 找扇区的时间是指磁头从当前所处扇区运动到目标扇区的时间,一般选用磁盘旋转半周的所用时间作为平均值来估算,题中给出的磁盘转速为 6000rmin,即 100ds,即磁盘转一周用时为 10ms,转半周的时间是 5ms。 题中给出每个磁道有 12个扇区,磁头扫过一个扇区用时为 1012ms=083ms,计算结果应该为 105ms+5ms+083ms=1633ms。 为了减少寻找磁道和等待扇区所占时间的比例,磁盘通常应

    17、该以多个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一旦开始具体的读写操作,就对多个连续的扇区进行顺序读写,读写的数据首先保存到系统设置的一个缓存区中,CPU通常要经过操作系统实现与这个缓冲区交换数据,而不是直接与磁盘设备本身交换数据。)解析:在一个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为 32位,其中高 16位为段号,低 16位为段内偏移,以下是段表(其中的数据均为十六进制,见表 7-1)。 以下是代码段的内容: (分数:12.00)(1).x的逻辑地址为 10108,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高 16位为段号,低 16位为段内偏移,则 1为段号(对应基址 11900),0108 为段内偏

    18、移,则逻辑地址 1lA08对应的物理地址为基址加段内偏移,即 11900+0108=11A08。)解析:(2).栈指针的当前地址是 70FF0,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7 为段号,0FF0 为段内偏移,13000+0FF0=13FF0。)解析:(3).第一条指令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各为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逻辑地址 240,物理地址为基址加段内偏移,即 10000+240=10240。)解析:(4).push x指令的执行过程:将 SP(堆栈寄存器)减 4,然后存储 x的值。试问 x被存储在什么地方(物理地址)?(分数:2.00)

    19、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2)中,知道 SP对应物理地址为 13FF0,减 4之后为 13FEC,即 x存储地址为13FEC。)解析:(5).call sin指令的执行过程:先将当前 PC值入栈,然后在 PC内装入目标 PC值。试问哪个值被压入栈了?新的栈指针的值是多少?新的 PC值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PC 在调用 call sin命令之后,自增为 248,所以逻辑地址 248被压入栈。由第(4)问我们知道,每次入栈栈指针是减少 4,那么将当前 PC值入栈后,则栈指针的值为 70FF0-4-4=70EE8。即新的栈指针值为 70FE8,新的 PC值为 360。)

    20、解析:(6).语句“mov r2,4+(sp)”的功能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70FE8(sp)+4=70FEC,即 x的逻辑地址,所以功能是访问 x的值,即 sin函数的输入参数。)解析:有一个文件系统如图 7-2所示。其中的方框表示目录,椭圆圈表示普通文件。根目录常驻内存,目录文件组织成链接文件,不设文件控制块,普通文件组织成索引文件。目录表目指示下一级文件名及其磁盘地址(各占 2B,共 4B)。若下级文件是目录文件,指示其第一个磁盘块地址。若下级文件是普通文件,指示其文件控制块的磁盘地址。每个目录文件磁盘块最后 4B供链接地址使用。下级文件在上级目录文件中的次序

    21、在图 7-2中为左至右。每个磁盘块有 512B,与普通文件的一页等长。 普通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组织结构如图 7-3所示,其中每个磁盘地址占 2B,前 10个地址直接指示该文件前 10页的地址。第 11个地址指示一级索引表地址,一级索引表中每个磁盘地址指示一个文件页地址;第 12个地址指示二级索引表地址,二级索引表中每个地址指示一个一级索引表地址;第 13个地址指示三级索引表地址,三级索引表中每个地址指示一个二级索引表地址。 (分数:6.00)(1).adat 文件的绝对路径名和相对路径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S 的绝对路径名为usersadmindownloadadat,S

    22、 的相对路径名为downloadadat。)解析:(2).若要读取顺序文件 adat 中的某一页,最少启动磁盘多少次,最多启动磁盘多少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因为当前目录为usersadmin。该目录中有目录 download的磁盘地址,将其读入内存(已访问磁盘一次)。然后从目录 download中找出文件 adat 的文件控制块地址并将文件控制块读入内存(已访问磁盘两次)。 在最好情况下,要访问的页在文件控制块的前 10个直接块中,按照直接块指示的地址读文件 adat 的相应页(已访问磁盘 3次)。所以在最好的情况下,只需启动磁盘 3次。 在最坏情况下,要访问的页存放在

    23、三级索引下,这时候需要一级一级地读三级索引块才能得到目标页的地址(已访问磁盘 5次),最后读入目标页(已访问磁盘 6次)。所以在最坏情况下,需启动磁盘 6次。)解析:(3).如果已知顺序文件 adat 的大小。试问如果要读取该文件的最后一个记录,是否能预估出启动磁盘的次数?若能,请详述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能。因为给出了 adat 文件的大小,且要访问的位置也给出(文件末尾,也就是文件的最后一页)。通过文件大小,可以算出文件最后一页的地址是在直接块中,还是在第 i级索引块中。若在直接块中,访问次数就是最好情况下的 3次。若在第 i级索引块中,访问次数就是 3+i次。)

    24、解析:某时刻,一台 PC开始抓取数据报文,其中一个报文展开如下所示。IP:-IP Header-IP:IP:Version=4,header length=20 bytesIP:Type of service=00IP:000=routineIP: 0=normal delayIP: 0=normal throughputIP: 0=normal reliabilityIP: 0=ECT bit-transport protocolIP: 0=CE bit-no congestionIP:Total length =166 bytesIP:Identification =32897IP:Fla

    25、gs =0XIP: .0=may fragmentIP: 0=last fragmentIP:Fragment offset=0 bytesIP:Time to 1ire =64 secondhopsIP: Protocol =17IP:Header checksum=7A58(correct)IP:Source address =17216191IP:Destination address=172162076IP:No optionsIP:试回答以下问题:(分数:10.00)(1).这个报文传输层采用了什么协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报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 Protoco

    26、l项是 17,故采用的是 UDP协议。)解析:(2).该 IP数据报的头部是否有选项与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 header length=20B,而 IP不包括选项的首部长度为 20B,故该 IP数据报的头部是没有选项域。)解析:(3).这个报文最多经过多少个路由器就会被丢弃?(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 time to live=64,故这个报文最多经过 64个路由器就会被丢弃。)解析:(4).该 IP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显然源 IP地址=17216191,目的 IP地址 172162076。)解析:(5).该报文的总长度是多少?是否被分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显然总长度 166B。由于 flags的 MF=0(last fragment)且 fragment offset=0B,故 IP报文没有被分段。)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