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429       资源大小:15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8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8 及答案解析(总分:1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 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 i,则第 j个输出元素是_。Ai-j-1 Bi-j Cj-i+1 D不确定(分数:2.00)A.B.C.D.2.若循环队列以数组 Q0m-1作为其存储结构,变量 rear表示循环队列中的队尾元素的实际位置,其移动按 rear=(rear+1)MOD m进行,变量 length表示当前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则循环队列的队首元素的实际位置是_。Arear-length B(rear-length+m

    2、) MOD mC(1+rear+m-length) MOD m Dm-length(分数:2.00)A.B.C.D.3.已知有一维数组 A0m*n-1,若要对应为 m行、n 列的矩阵,将元素 Ak(Okm*n)表示成矩阵的第 i行、第 j列的元素(0im,0jn),则下面的对应关系是_。Ai=k/n,j=k%m Bi=k/m,j=k%mCi=k/n,j=k%n Di=k/m,j=k%n(分数:2.00)A.B.C.D.4.由元素序列(27,16,75,38,51)构造平衡二叉树,则首次出现的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即离插入结点最近且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为 2的结点)是_。A27 B38 C51 D75

    3、(分数:2.00)A.B.C.D.5.设结点 x和 y是二叉树中任意的两个结点,在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前,而在其后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后,则 x和 y的关系是_。Ax 是 y的左兄弟 Bx 是 y的右兄弟Cx 是 y的祖先 Dx 是 y的后裔(分数:2.00)A.B.C.D.6.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其根的序号为 1,下列可判定序号为 p和 q的两个结点是否在同一层的正确选项是_。(分数:2.00)A.B.C.D.7.若 G是一个具有 36条边的非连通无向图(不含自回路和多重边),则图 G的结点数至少是_。A11 B10 C9 D8(分数:2.00)A.B.C.D.8.有一个

    4、长度为 12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所需的平均比较次数是_。A37/12 B35/12 C39/12 D43/12(分数:2.00)A.B.C.D.9.设有一个含 200个表项的散列表,用线性探查法解决冲突,按关键码查询时找到一个表项的平均探查次数不超过 1.5,则散列表项应能够至少容纳的表项的数目是_。A400 B526 C624 D676(分数:2.00)A.B.C.D.10.已知待排序的 n个元素可分为 n/k个组,每个组包含 k个元素,且任一组内的各元素均分别大于前一组内的所有元素和小于后一组内的所有元素,若采用基于比较的排序,其时间下界

    5、应为_。AO(klog 2k) BO(klog 2n) CO(nlog 2k) DO(nlog 2n)(分数:2.00)A.B.C.D.11.堆排序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给定的序列建成一个堆,第二阶段逐次输出堆顶元素。设给定序列 48,62,35,77,55,14,35,98),若在堆排序的第一阶段将该序列建成一个堆(大根堆),那么交换元素的次数为_。A5 B6 C7 D8(分数:2.00)A.B.C.D.12.计算机内部的定点数大多用补码表示,以下是一些关于补码特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 零的表示是唯一的 符号位可以和数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 和其真值的对应关系简单、直观 减法可用加法来

    6、实现A和 B和 C、 D、(分数:2.00)A.B.C.D.13.某字长为 8位的计算机中,已知整型变量 x、y 的机器数分别为x 补 =10000100,y 补 =10110000。若整型变量 z=2x+y/2,则 z的机器数为A11000000 B00100100 C10101010 D溢出(分数:2.00)A.B.C.D.14.表示浮点数时,若要求机器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为全“0”,则阶码应采用的编码是_。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分数:2.00)A.B.C.D.15.若浮点运算结果尾数不是规格化数,将进行结果规格化。结果规格化有左规和右规之分,下列操作中,属于结果规格化的操作是_。

    7、 尾数左移 1位,阶码加 1 尾数左移 1位,阶码减 1 尾数右移 1位,阶码加 1 尾数右移 1位,阶码减 1A和 B和 C和 D和(分数:2.00)A.B.C.D.16.如下图所示,若低位地址(A0A11)接在内存芯片地址引脚上,高位地址(A12A19)进行片选译码(其中,A14 和 A16没有参加译码),且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则对下图所示的译码电路,不属于此译码空间的地址是_。(分数:2.00)A.B.C.D.17.在 32位处理器上,假设栈顶指针寄存器的当前值为 0x00FFFFE8,那么在执行完指令“plash eax”(eax为 32位寄存器)后,栈指针的当前值为_。A0x00FF

    8、FFE4 B0x00FFFFE6 C0x00FFFFEA D0x00FFFFEC(分数:2.00)A.B.C.D.18.在补码加法运算时,产生溢出的情况是_。 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相同 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不同 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不同时产生进位 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同时产生进位 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相同 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不同A、 B、 C、 D、(分数:2.00)A.B.C.D.19.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 3个子部

    9、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时间均为 t,若采用常规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 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_。A3 B2.5 C2.4 D2(分数:2.00)A.B.C.D.20.在 32位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 500MHz,传送一个 32位字需要 5个时钟周期,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是_。A200MB/s B400MB/s C600MB/s D800MB/s(分数:2.00)A.B.C.D.21.计算机要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时,必须将它们转换成数字声音信号。最基本的声音信号数字化方法是取样一量化法。若量化后的每个声音样本用 2个字节表示,则量化分辨率是_。A1/2 B1/1024 C

    10、1/65536 D1/131072(分数:2.00)A.B.C.D.22.在 DMA方式下,数据从内存传送到外设经过的路径是_。A内存数据总线外设 B内存DMAC外设C内存CPU总线外设 D外设内存(分数:2.00)A.B.C.D.23.计算机系统中,判断是否有中断事件发生的时机是_。A进程切换时 B执行完一条指令后C执行 P操作后 D由用户态转入内核态时(分数:2.00)A.B.C.D.24.下列情形中,不能引起进程退出的现象是_。A用户从服务器注销 B进程运算中出现被 0除C进程运行中出现死锁 D杀毒程序查杀活动的病毒(分数:2.00)A.B.C.D.25.现代操作系统中,一方面进程具有独

    11、立性,另一方面进程之间具有相互制约性,对于任意两个并发的进程,它们的关系是_。A各自独立,必定无关 B相互制约,必定有关C可能有关,可能无关 D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26.在下列关于进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A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因此父进程执行完了,子进程才能运行B父进程和子进程可以并发执行C撤销子进程时,父进程也同时撤销D撤销父进程时,子进程也同时撤销(分数:2.00)A.B.C.D.27.某计算机采用虚拟页式存储技术,系统为每一个进程提供 65536B的地址空间,页面大小为 4096B,某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有 32768B,数据段 16396B,堆栈段在进程创建时为 10

    12、24B,运行中最大会增长到15284B。那么,对这个进程正确的描述是_。A能够创建到内存,运行正常 B能够创建到内存,运行过程中出错C不能创建到内存 D能够创建到内存,可能会死锁(分数:2.00)A.B.C.D.28.虚拟页式存储管理中,CPU 必须具备必要的物理硬件的支持,而不是必需的单元是_。A缺页中断机构 B地址加法器 Ccache D地址寄存器(分数:2.00)A.B.C.D.29.在文件的逻辑组织中,不属于记录文件的是_。A索引文件 B分区文件 C链接文件 D索引顺序文件(分数:2.00)A.B.C.D.30.假设物理存储介质的容量是无限的,那么下列文件系统中,限制文件大小的关键参数

    13、是_。A文件系统结构 B扇区大小 C文件格式 D缓存大小(分数:2.00)A.B.C.D.31.文件共享可以有多种方式,下列不是文件共享的方式是_。A绕道法 B链接法C文件映射法 D基本文件目录表法(分数:2.00)A.B.C.D.32.通道是一种 IO设备,它用于传输数据的是_。A位于主存与 IO设备 B位于 CPU与 IO设备C位于主存与外存 D位于 CPU与外存(分数:2.00)A.B.C.D.33.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_。A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B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C使各层次的功能相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邻层次,从而

    14、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D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分数:2.00)A.B.C.D.34.某调制解调器同时使用幅移键控和相移键控,采用 0、/2、 和 3/2 四种相位,每种相位又都有2个不同的幅值,问在波特率为 1200的情况下数据速率是_。A3600bps B4800bps C2400bps D1200bps(分数:2.00)A.B.C.D.35.以太网的 MAC子层遵守的标准是_。AIEEE802.4 BIEEE802.5 CIEEE802.2 DIEEE802.3(分数:2.00)A.B.C.D.36.一个以太网卡经历 4次连续冲突后,如果带宽是 10M,那么其最大等待时间是

    15、_。A768s B819.2s C716.8s D921s(分数:2.00)A.B.C.D.37.局域网中访问冲突的根源是_。A独占介质 B共享介质C引入 MAC子层 D规则的拓扑结构(分数:2.00)A.B.C.D.38.设 TCP的拥塞窗口的慢启动门限初始值为 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 16时,网络发生超时,TCP开始慢启动和拥塞避免,那么第 17次传输时拥塞窗口大小是_。A5 B6 C7 D8(分数:2.00)A.B.C.D.39.下面关于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以太网交换机可以连接运行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络B从工作原理上讲,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网桥C集线器是一种特殊

    16、的交换机D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形成一个冲突域(分数:2.00)A.B.C.D.40.关于 FTP的工作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A在传输数据前,FTP 服务器用 TCP 21端口与客户端建立连接B建立连接后,FTP 服务器用 TCP 20端口传输数据C数据传输结束后,FTP 服务器同时释放 21和 20端口DFTP 客户端的端口是动态分配的(分数:2.00)A.B.C.D.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7,分数:66.00)已知加权有向图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画出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分数:5.00)_(2).试利用 Dijkstra算法求上图中从顶点 a到其他

    17、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并给出求解过程。(分数:5.00)_已知数组 A1n的元素类型为整型 int,设计一个时间和空间上尽可能高效的算法,将其调整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所有元素为负整数,右边所有元素为正整数。不要求对这些元素排序。(分数:15.00)(1).给出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分数:5.00)_(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 C或 C+或 Java语言表述算法,关键之处给出注释;(分数:5.00)_(3).说明你所设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数:5.00)_设主存容量 1MB,有 16KB直接相联映像的 Cache,假定该 Cache的块为 8个 32位的字。解答下列问题:(分数:12.

    18、00)(1).写出 Cache的地址格式;(分数:3.00)_(2).写出主存的地址格式;(分数:3.00)_(3).块表的容量有多大;(分数:3.00)_(4).主存地址为 DE8F8H的单元在 Cache中的什么位置。(分数:3.00)_一台模型机共有 7条指令,主频 25MHz,各指令的使用频度与 CPI如下表所列,该机有 8位和 16位两种指令字长,采用 2-4扩展操作码。8 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寄存器(R-R)二地址类型,16 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存储器(R-M)二地址变址类型(地址码范围在-128127 之间)。表指令字长 使用频率 执行一条指令的周期数 CPII1(8位) 35%

    19、 1I2(8位) 25% 2I3(8位) 20% 2I4(16位) 10% 2I5(16位) 5% 1I6(16位) 3% 2I7(16位) 2% 2(分数:15.00)(1).计算该机的 MIPS速率;(分数:3.00)_(2).计算操作码的平均码长;(分数:3.00)_(3).设计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标出各字段位数并给出操作码编码;(分数:3.00)_(4).该机允许使用多少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多少个变址寄存器;(分数:3.00)_(5).如何计算存储器有效地址。 (分数:3.00)_假设有 8个记录 A、B、C、D、E、F、G、H 存放在磁盘里,每个磁道有 8个扇区,正好可以存放 8个

    20、记录。假设磁盘旋转速度为 20ms/r,处理程序每读出一个记录后,用 2ms的时间进行处理,请问:(分数:6.00)(1).当记录 A、B、C、D、E、F、G、H 按顺序放在磁道上时,顺序处理这 5个记录花费的总时间是多少?(假设启动时的位置正好在 A扇区的起点。)(分数:3.00)_(2).如何采取优化方法,使处理这些记录所花费的总时间最短?求出该最短时间。(分数:3.00)_41.在某个操作系统中,通过大量的实验,人们观察到在两次缺页中断之间执行的指令数与分配给程序的页框数成正比,即可用内存加倍,缺页中断的平均间隔也加倍。整体缺页次数减少约一半。假设一条普通指令需要 100ns,但若发生了

    21、缺页中断就需要 1ms。一个程序运行了 60s,期间发生了 1500次缺页中断。如果该程序的可用内存增加到原来的 2倍,那么,请计算,此时这个程序运行需要多少时间?(分数:8.00)_下面是给出的一段 IP数据包头所包含的数据,45 00 00 30 52 52 40 00 80 06 2C 23 C0 A8 01 01 D8 03 E2 15,请根据 IPv4头部格式回答如下问题:(分数:0.00)(1).该 IP包的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分别是什么?_(2).该 IP包的总长度是多少?头部长度是多少?_(3).该 IP分组有分片吗?如果有分片它的分片偏移量是多少?_(4).该 IP包是由

    22、什么传输层协议发出的?注:IP 分组头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_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8 答案解析(总分:1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若一个栈的输入序列为 1,2,3,n,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 i,则第 j个输出元素是_。Ai-j-1 Bi-j Cj-i+1 D不确定(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一串数据依次通过一个栈,并不能保证出栈数据的次序总是倒置,可以产生多种出栈序列。一串数据通过一个栈后的次序由每个数据之间的进栈、出栈操作序列决定,只有当所有数据“全部进栈后再全部出栈”才能使数据倒置。事实上,存在一种操

    23、作序列“进栈、出栈、进栈、出栈”可以使数据通过栈后仍然保持次序不变。题目中输出序列的第一个元素是 i,则第 j个输出元素是不确定的。2.若循环队列以数组 Q0m-1作为其存储结构,变量 rear表示循环队列中的队尾元素的实际位置,其移动按 rear=(rear+1)MOD m进行,变量 length表示当前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则循环队列的队首元素的实际位置是_。Arear-length B(rear-length+m) MOD mC(1+rear+m-length) MOD m Dm-length(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按照循环队列的定义,因为元素移动按照 rear=

    24、(rear+1) MOD m进行,则当数组 Qm-1存放了元素之后,下一个入队的元素将存放到 Q0中,因此队列的首元素的实际位置是(rear-length+1+m) MOD m。3.已知有一维数组 A0m*n-1,若要对应为 m行、n 列的矩阵,将元素 Ak(Okm*n)表示成矩阵的第 i行、第 j列的元素(0im,0jn),则下面的对应关系是_。Ai=k/n,j=k%m Bi=k/m,j=k%mCi=k/n,j=k%n Di=k/m,j=k%n(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是求一维数组向二维数组转化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数组 A的第 0n-1 共 n个元素放到数组 B

    25、的第一行,数组 A的第 n2n-1 共 n个元素放到数组 B的第二行中,依次类推,数组 A的最后 n个元素放到数组 B的最后一行中。求 Ak在数组 B中的位置,应先确定 Ak处在哪一行,显然应该是 k/n行;然后再确定处在 k/n行的哪一列,显然是 k%n。4.由元素序列(27,16,75,38,51)构造平衡二叉树,则首次出现的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即离插入结点最近且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为 2的结点)是_。A27 B38 C51 D75(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二叉排序树的构造方法如下:每读入一个数据,建立一个新结点,若二叉排序树为空,则新结点为二叉排序树的根结点;若二叉排序

    26、树非空,则新结点的值和根结点比较,若小于根结点,则插入左子树;否则插入右子树。结点的平衡因子是指结点的左子树的深度减去它的右子树的深度。由数据(27,16,75,38,51)构造平衡二叉树,插入 51后首次出现不平衡子树,易知最小不平衡子树的结点为 75。5.设结点 x和 y是二叉树中任意的两个结点,在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前,而在其后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后,则 x和 y的关系是_。Ax 是 y的左兄弟 Bx 是 y的右兄弟Cx 是 y的祖先 Dx 是 y的后裔(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由于先序遍历是“根左子树右子树”,而后序遍历是“左子树右子树根”,题

    27、目中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前,而在其后序遍历序列中 x在 y之后,则 x一定是 y的祖先。假设 M、N 分别是一棵二叉树中的两个结点,关于各个结点的关系如下表所列:表先序遍历时 N在 M前? 中序遍历时 N在 M前? 后序遍历时 N在 M前?N在 M的左方 1 1 1N在 M的右方 0 0 0N是 M的祖先 1 0N是 M的子孙 0 1表中“1”、“0”或“”分别表示肯定、恰恰相反或者不一定。注:如果(1)离 a和 b最近的共同祖先 p存在,且(2)a 在 p的左子树中,b 在 p的右子树中,则称 a在 b的左方(即 b在 a的右方)。6.在一棵完全二叉树中,其根的序号为 1,下列

    28、可判定序号为 p和 q的两个结点是否在同一层的正确选项是_。(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由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可知,在一棵完全二叉树第 h(h1)层上的结点 p和 q,它们序号范围应是 2h-1p,q2 h-1,因此有7.若 G是一个具有 36条边的非连通无向图(不含自回路和多重边),则图 G的结点数至少是_。A11 B10 C9 D8(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n 个结点的无向图中,边数 en(n-1)/2,将 e=36代入,有 n9,现已知无向图非连通,则 n=10。8.有一个长度为 12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况下,查

    29、找成功所需的平均比较次数是_。A37/12 B35/12 C39/12 D43/12(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长度为 12的折半查找判定树如下图所示,判定树中有 12个内结点。对于长度为 12的有序表,折半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9.设有一个含 200个表项的散列表,用线性探查法解决冲突,按关键码查询时找到一个表项的平均探查次数不超过 1.5,则散列表项应能够至少容纳的表项的数目是_。A400 B526 C624 D676(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设线性探测法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Snl=1+1/(1-)/2,其中 为装填因子。因此算得 =0

    30、.5,最小表项数为 200/0.5=400。10.已知待排序的 n个元素可分为 n/k个组,每个组包含 k个元素,且任一组内的各元素均分别大于前一组内的所有元素和小于后一组内的所有元素,若采用基于比较的排序,其时间下界应为_。AO(klog 2k) BO(klog 2n) CO(nlog 2k) DO(nlog 2n)(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因组与组之间已有序,故将 n/k个组分别排序即可,基于比较的排序方法每组的时间下界为 n/kO(klog2k),因此全部时间下界应为 O(nlog2k)。11.堆排序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给定的序列建成一个堆,第二阶段逐次输出

    31、堆顶元素。设给定序列 48,62,35,77,55,14,35,98),若在堆排序的第一阶段将该序列建成一个堆(大根堆),那么交换元素的次数为_。A5 B6 C7 D8(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序列48,62,35,77,55,14,35,98建立初始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2.计算机内部的定点数大多用补码表示,以下是一些关于补码特点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 零的表示是唯一的 符号位可以和数值部分一起参加运算 和其真值的对应关系简单、直观 减法可用加法来实现A和 B和 C、 D、(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补码表示中,真值 0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符号位

    32、可作为数值位的一部分看待,和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加减法统一采用加法操作实现。故、均正确。而是原码表示的特点。原码表示和补码表示的主要区别:原码表示直观易懂,机器数和真值间的相互转换很容易,补码负数时,机器数和真值间的相互转换不直观。用原码实现乘、除运算的规则简单,用补码实现加、减运算的规则简单。最高位都表示符号位,补码的符号位可作为数值位的一部分看待,和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但原码的符号位不允许和数值位同等看待,必须分开进行处理。对于真值 0,原码有两种不同的表示形式,而补码只有唯一的一种表示形式。原码表示的正、负数范围相对零来说是对称的;但补码负数表示范围较正数表示范围宽,能多表示一个最负的数

    33、(绝对值最大的负数)。13.某字长为 8位的计算机中,已知整型变量 x、y 的机器数分别为x 补 =10000100,y 补 =10110000。若整型变量 z=2x+y/2,则 z的机器数为A11000000 B00100100 C10101010 D溢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求 z=2*x+y/2,就是将 x左移一位,y 右移一位,然后再相加。由于x 补 =11110100,则2x补 =11101000;y 补 =10110000,则 1/2y补 =11011000,两者相加结果为 11000000。算术移位的对象是带符号数,在移位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数的符号不变。

    34、当左移一位时,如不产生溢出,则数值乘以 2;而右移一位时,如不考虑因移出舍去的末位尾数,则数值除以 2。14.表示浮点数时,若要求机器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为全“0”,则阶码应采用的编码是_。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移码全为 0时,它所对应的真值最小(绝对值最大的负数)。所以当阶码为全 0,尾数也为全 0时,表示机器零。对于浮点数 N=M*rE,当尾数 M=0时,不论其阶码为何值都有 N=0。另外一种情况,当 E-2 n时,M0,此时 N0 但非常接近于 0,一般以 N=0处理。为了保证唯一性,要求规定一个标准的浮点数零的表示形式,称为“机器零

    35、”,它应该同时具有 0的尾数和最小阶码(绝对值最大的负数)。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最小阶码时均不为全 0,唯有移码表示为全 0。15.若浮点运算结果尾数不是规格化数,将进行结果规格化。结果规格化有左规和右规之分,下列操作中,属于结果规格化的操作是_。 尾数左移 1位,阶码加 1 尾数左移 1位,阶码减 1 尾数右移 1位,阶码加 1 尾数右移 1位,阶码减 1A和 B和 C和 D和(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当浮点运算结果尾数不是规格化数时,执行左规或右规。向左规格化规则:尾数每左移 1位,阶码减 1。向右规格化规则:尾数右移 1位,阶码加 1。为了提高运算的精度,需要充分地

    36、利用尾数的有效数位,通常采取规格化形式,即规定尾数的最高数位必须是一个有效值。非规格化浮点数需要进行规格化操作才能变成规格化浮点数。所谓规格化操作就是通过相应地调整一个非规格化浮点数的尾数和阶码的大小,使非零的浮点数在尾数的最高数位上保证是一个有效值。左规就是将尾数左移以实现规格化,尾数每左移一位,阶码相应减 1(EC-1E C),直至成为规格化数为止(左规可以进行多次)。右规就是将尾数右移以实现规格化,尾数每右移一位,阶码相应加1(EC+1E C),右规最多只有一次。16.如下图所示,若低位地址(A0A11)接在内存芯片地址引脚上,高位地址(A12A19)进行片选译码(其中,A14 和 A1

    37、6没有参加译码),且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则对下图所示的译码电路,不属于此译码空间的地址是_。(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这是一个部分译码的片选信号,高 8位地址中有 2位(A14 和 A16)没有参与译码,根据译码器电路,译码输出的逻辑表达式应为:17.在 32位处理器上,假设栈顶指针寄存器的当前值为 0x00FFFFE8,那么在执行完指令“plash eax”(eax为 32位寄存器)后,栈指针的当前值为_。A0x00FFFFE4 B0x00FFFFE6 C0x00FFFFEA D0x00FFFFEC(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push eax”是一

    38、条进栈指令,进栈时要先修改栈指针,32 位数据占 4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所以栈指针-4。存储器堆栈的大小可变,栈底固定,栈顶浮动,需要一个专门的硬件寄存器作为堆栈栈顶指针,简称栈指针(SP)。栈指针所指定的存储单元,就是堆栈的栈顶。对于自底向上生成的堆栈(栈底地址大于栈顶地址),通常栈指针始终指向栈顶的满单元。因此,进栈时,SP 的内容需要先自动减量,然后再将数据压入堆栈;出栈时,需要先将堆栈中的数据弹出,然后 SP的内容再自动增量。首先要明确进栈时栈指针是自动减量的,所以可以排除掉选项 C和 D。选项 B栈指针-2,与 32位寄存器的描述不符,所以正确答案为 A。18.在补码加法运算时

    39、,产生溢出的情况是_。 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相同 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相同,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与操作数不同 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不同时产生进位 运算时采用单符号位,结果的符号位和最高数位同时产生进位 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相同 运算时采用双符号位,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不同A、 B、 C、 D、(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常用的溢出判断方法主要有三种:采用一个符号位、采用进位位和采用变形补码。采用一个符号位的溢出条件为: 。采用进位位的溢出条件为: ,其中,C s为符号位产生的进位

    40、,C 1为最高数值位产生的进位。采用双符号位(变形补码)的溢出条件为:19.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 3个子部件完成,并且每个子部件的时间均为 t,若采用常规标量流水线处理机,连续执行 10条指令,则该流水线的加速比为_。A3 B2.5 C2.4 D2(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当采用流水线时,第一条指令完成的时间是 3t,以后每 t都有一条指令完成,8 条指令总共需要的时间为 3t+(10-1)t=12t,若不采用流水线,完成 10条指令总共需要的时间为 103t=30t,所以加速比=30t/12t=2.5。设一 m段流水线的各段经过时间均为 t 0,则需要 T0=mt

    41、0的流水建立时间,之后每隔 t 0就可流出一条指令,完成 n个任务的解释共需时间 T=mt 0+(n-1)t 0。流水线的加速比 SP表示流水方式相对于非流水顺序方式速度提高的比值。20.在 32位总线系统中,若时钟频率为 500MHz,传送一个 32位字需要 5个时钟周期,则该总线系统的数据传送速率是_。A200MB/s B400MB/s C600MB/s D800MB/s(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于传送 4个字节的数据需要 5个时钟周期,4B500MHz5=400MB/s。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又称总线带宽,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总线带宽=总线宽度总线频率。本题中时钟频率为 500MHz,一个总线周期需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2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