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混凝土结构-受扭构件的承载力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24.00)1.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的构件,若 t=1.0,则( )。(分数:3.00)A.混凝土承载力不变B.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不变C.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为纯剪时的 50%D.混凝土受扭承载力为纯扭时的 50%2.受扭构件的箍筋末端应做成弯钩,弯钩的角度和平直段的长度应为( )。(分数:3.00)A.135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10dB.135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5d 和 50mmC.90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10dD.90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5d 和 50mm3.受扭构件配筋设计时,对
2、的范围加以规定的原因是( )。(分数:3.00)A.保证受扭箍筋不致太少B.保证受扭钢筋不致太多C.保证受扭纵筋不致太少D.保证破坏时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均能屈服,避免部分超筋破坏4.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纵向受扭钢筋的最少根数是( )。(分数:3.00)A.2B.4C.6D.85.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分数:3.00)A.受拉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B.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C.A 和 B 的较大者D.A 和 B 之和6.T 形、工形截面构件,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作用时( )。(分数:3.00)A.剪力、扭矩全部由腹板承受B.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C.扭矩全部由腹板
3、承受D.剪力、扭矩由全部截面承受7.对于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当B.当 V0.7f tbh0时,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按照最小配箍率确定受剪箍筋C.当 T0.7f tWt时,可不进行受扭承载力计算,按照最小配箍率确定受扭箍筋D.当8.受扭构件配筋设计时,要求 (分数:3.00)A.B.C.D.二、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8.00)9.抗扭钢筋对受扭构件的开裂性能和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分数:3.00)A.正确B.错误10.对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规范 GB 500102002 考虑了弯矩与扭矩、剪力与扭矩的相关性。( )(分数:3.0
4、0)A.正确B.错误11.为防止超筋破坏,受扭构件与受剪构件一样,用截面限制条件保证。( )(分数:3.00)A.正确B.错误12.为防止少筋破坏,受扭构件只需要保证最小抗扭配箍率即可。( )(分数:3.00)A.正确B.错误13.按照规范 GB 500102002 的方法以及变角度桁架模型计算受扭构件的承载力时,均不考虑混凝土的贡献。( )(分数:3.00)A.正确B.错误14.受扭箍筋和受剪箍筋二者的构造要求相同。( )(分数:3.00)A.正确B.错误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15.简述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构件的叠加配筋方法。(分数:5.00)_16.抗扭钢筋的合理配
5、筋形式是怎样的?(分数:5.00)_考研混凝土结构-受扭构件的承载力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24.00)1.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的构件,若 t=1.0,则( )。(分数:3.00)A.混凝土承载力不变B.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不变C.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为纯剪时的 50% D.混凝土受扭承载力为纯扭时的 50%解析:分析 构件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时,需要考虑二者的相互影响,用一个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t,将混凝土部分的受扭承载力乘以 t,将混凝土部分的受剪承载力乘以 1.5- t, t的范围是0.5 t1.0。若 t0.5,表明 T 小于纯扭时的混凝土的
6、承载力,即 T0.50.35f tWt=0.175ftWt,这时,就忽略 T 的作用。若 t1.0,则忽略 V 的作用。2.受扭构件的箍筋末端应做成弯钩,弯钩的角度和平直段的长度应为( )。(分数:3.00)A.135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10d B.135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5d 和 50mmC.90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10dD.90弯钩,平直段不小于 5d 和 50mm解析:分析 选项 B 是 GBJ 1089 的规定,依据规范 GB 500102002,应为 A。3.受扭构件配筋设计时,对 的范围加以规定的原因是( )。(分数:3.00)A.保证受扭箍筋不致太少B.保证受扭钢筋不致太多C.
7、保证受扭纵筋不致太少D.保证破坏时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均能屈服,避免部分超筋破坏 解析:4.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纵向受扭钢筋的最少根数是( )。(分数:3.00)A.2B.4 C.6D.8解析:5.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分数:3.00)A.受拉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B.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C.A 和 B 的较大者D.A 和 B 之和 解析:6.T 形、工形截面构件,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作用时( )。(分数:3.00)A.剪力、扭矩全部由腹板承受B.剪力全部由腹板承受 C.扭矩全部由腹板承受D.剪力、扭矩由全部截面承受解析:分析 构件同时承受剪力和扭矩时,通常
8、假定剪力由腹板全部承受,扭矩则按照与矩形块的受扭塑性抵抗矩成正比来分配。7.对于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3.00)A.当 B.当 V0.7f tbh0时,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按照最小配箍率确定受剪箍筋C.当 T0.7f tWt时,可不进行受扭承载力计算,按照最小配箍率确定受扭箍筋D.当解析:分析 根据*的不同,对截面限制的公式稍有差别,但是,若*+*0.2 cfc,则必定不满足截面要求。故选择 A。当*时,不是忽略剪力和扭矩影响,而是由于 V 和 T 较小,不需要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只是按照构造要求配筋,满足*。8.受扭构件配筋设计时,要求 (分数:3.00)
9、A.B. C.D.解析:二、判断题(总题数:6,分数:18.00)9.抗扭钢筋对受扭构件的开裂性能和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分数:3.00)A.正确B.错误 解析:分析 受扭构件的开裂扭矩只与混凝土材料有关。10.对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规范 GB 500102002 考虑了弯矩与扭矩、剪力与扭矩的相关性。( )(分数:3.00)A.正确B.错误 解析:分析 对同时承受弯、剪、扭的构件,规范 GB 500102002 只考虑了剪力与扭矩的相关性。11.为防止超筋破坏,受扭构件与受剪构件一样,用截面限制条件保证。( )(分数:3.00)A.正确 B.错误解析:12.为防止少筋破坏,受扭构件
10、只需要保证最小抗扭配箍率即可。( )(分数:3.00)A.正确B.错误 解析:分析 为防止少筋破坏,抗扭箍筋、抗扭纵筋均应保证最小配筋率。13.按照规范 GB 500102002 的方法以及变角度桁架模型计算受扭构件的承载力时,均不考虑混凝土的贡献。( )(分数:3.00)A.正确B.错误 解析:分析 规范 GB 500102002 中,计算受扭构件的承载力时,考虑了混凝土的贡献。14.受扭箍筋和受剪箍筋二者的构造要求相同。( )(分数:3.00)A.正确B.错误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15.简述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构件的叠加配筋方法。(分数:5.00)_正确答案
11、:(对于同时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的构件,需要分别按照受弯和受剪扭计算,然后叠加。对于纵筋,就是:(1)按照受弯构件计算所需要的抗弯纵筋数量 As和 As;(2)按照承受扭矩计算出所需要的抗扭纵筋数量 Astl;(3)将 Astl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而将 As布置在因弯矩而受拉一侧,A s布置在受压一侧。如图 7-7所示。*对于箍筋,就是:(1)根据承受剪力,计算出抗剪箍筋所需要的用量 Asv;(2)根据承受扭矩,计算出抗扭箍筋所需要的用量 Astl;(3)叠加时注意,A sv是一个截面上所有竖向箍筋的截面积,而 Astl是单肢箍筋的截面积,需要将 Asv除以肢数才能与 Astl相加。另外,当采用复合箍筋时,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如图7-8 所示。*)解析:16.抗扭钢筋的合理配筋形式是怎样的?(分数:5.00)_正确答案:(对受扭构件,应配置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抗扭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的强度比 值应符合 0.61.7。)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