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6-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255       资源大小: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6-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心理学-6-1 及答案解析(总分: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_ 特点。(分数:1.00)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D.社会制约性2.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像在一条直线上了,这属于 _ 。(分数:1.00)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错觉3.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 _ 。(分数:1.00)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B.感觉登记、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4.在校园建设中

    2、,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_ 。(分数:1.00)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5.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 _ 。(分数:1.00)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6.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性格的 _ 。(分数:1.00)A.态度特征B.认知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7.“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_ 品质。(分数:1.00)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8.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_ 两个方面。(分数:1.00)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

    3、.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9.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 _ 。(分数:1.00)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D.黏液质10.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_ 。(分数:1.00)A.再现B.识记C.回忆D.保持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2.00)11.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 1。 (分数:1.00)1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 1。 (分数:1.00)13.在应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三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 1。 (分数:1.00)14. 1 是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分数:1.00)1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

    4、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 1。 (分数:2.00)16.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神经元、 1 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分数:1.00)17.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 1 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分数:1.00)18. 1 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分数:1.00)19.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和动作的 1 阶段。 (分数:2.00)20.按照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是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1 性智力。 (分数:1.00)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分数:5.00)_22.简述反响回路说

    5、的主要内容。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数:15.00)_24.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分数: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6-1 答案解析(总分:5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 _ 特点。(分数:1.00)A.概括性B.目的性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制约性解析:2.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像在一条直线上了,这属于 _ 。(分数:1.00)A.大小错觉B.方向错觉 C.线条弯曲错觉D.线段长短

    6、错觉解析:3.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 _ 。(分数:1.00)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适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解析:4.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_ 。(分数:1.00)A.选择性 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解析:5.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 _ 。(分数:1.00)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解析:6.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性格的 _ 。(分数:1.00)A.态度

    7、特征B.认知特征 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解析:7.“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_ 品质。(分数:1.00)A.敏捷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 解析:8.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_ 两个方面。(分数:1.00)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解析:9.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 _ 。(分数:1.00)A.抑郁质B.多血质C.胆汁质 D.黏液质解析:10.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_ 。(分数:1.00)A.再现B.识记 C.回忆D.保持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12.00)11.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

    8、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 1。 (分数:1.00)解析:应激1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 1。 (分数:1.00)解析:定向反射13.在应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要注意三个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和 1。 (分数:1.00)解析:无关变量14. 1 是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分数:1.00)解析:突触1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 1。 (分数:2.00)解析:语言16.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神经元、 1 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分数:1.00)解析:运动17.练习曲线是练习进程与 1 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 (分数:1.00)解析:练习效果18. 1

    9、 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分数:1.00)解析:抽象概括19.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和动作的 1 阶段。 (分数:2.00)解析:协调和完善20.按照三元智力理论,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是成分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 1 性智力。 (分数:1.00)解析:情境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10.00)21.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性的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22.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

    10、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5.00)23.联系实际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变幻莫

    11、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暂时的兴趣,随疑问的解决而消失;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稳定而又持久的兴趣。第三,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曾经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发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课一般是不感兴趣的。 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一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 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4.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1)所属的范围不同; (2)生理机制不同; (3)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4)迁移的范围不同; (5)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6-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