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3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248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32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心理学-32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到了少年、青年初期,日益强烈的需要是U /U。 A.安全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分数:1.00)A.B.C.D.2.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U /U。 A.电位差 B.不应期 C.极化状态 D.去极化状态(分数:1.00)A.B.C.D.3.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U /U。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C.D.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U /U。 A.

    2、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C.D.5.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U /U。 A.感觉神经元 B.联络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 D.特异神经元(分数:1.00)A.B.C.D.6.超限抑制属于U /U。 A.非条件性抑制 B.外抑制 C.消退抑制 D.条件性抑制(分数:1.00)A.B.C.D.7.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作U /U。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幻觉 D.时间错觉(分数:1.00)A.B.C.D.8.中国人学外语时,汉语的语音具有U /U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高原现象 D

    3、.反馈(分数:1.00)A.B.C.D.9.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U /U。 A.机体知觉理论 B.丘脑情绪理论 C.认识评估说 D.动机分化理论(分数:1.00)A.B.C.D.10.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U /U。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5.00)11.心理学研究有四个原则,它们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 1 原则。(分数:1.00)填空项 1:_12.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容易发生 1。(分数:

    4、1.00)填空项 1:_13.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来看,是大脑皮层上 1 的转移。(分数:2.00)填空项 1:_14. 1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分数:1.00)填空项 1:_15.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划分为 1 思维和创造思维。(分数:2.00)填空项 1:_16.科学的心理诞生于 1 年。(分数:2.00)填空项 1:_17.知觉的基本特征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18.“人云亦云”的人,往往缺乏思维的 1 性。(分数:2.00)填空项 1:_19.对遗忘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 1。(分数:1.00)填空项 1:_20.个体对自己

    5、是否能够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4.00)21.聚合式思维:(分数:2.00)_抽象_23.记忆表象(分数:2.00)_24.认知能力(分数:4.00)_25.想象:(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分数:5.00)_27.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分数:5.00)_28.简述性格结构特怔。(分数:5.00)_29.简述注意的功能。(分数:5.00)_30.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

    6、0.00)3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10.00)_32.论述气质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分数:10.00)_33.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分数: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32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到了少年、青年初期,日益强烈的需要是U /U。 A.安全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分数:1.00)A.B.C. D.解析:2.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这叫做U /U。 A.电位差 B.不应期

    7、C.极化状态 D.去极化状态(分数:1.00)A.B. C.D.解析:3.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U /U。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 C.D.解析: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U /U。 A.再现 B.识记 C.回忆 D.保持(分数:1.00)A.B. C.D.解析:5.接收刺激信息并将其向中枢输送的神经元是U /U。 A.感觉神经元 B.联络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 D.特异神经元(分数:1.00)A. B.C.D.解析:6.超限抑制属于U /U。 A.非条件性抑制 B.外抑制 C.消退抑制 D.条件性抑制(分数:1.00)A. B.C.D.解析:7.两个静态的

    8、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作U /U。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幻觉 D.时间错觉(分数:1.00)A.B. C.D.解析:8.中国人学外语时,汉语的语音具有U /U作用。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高原现象 D.反馈(分数:1.00)A.B. C.D.解析:9.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U /U。 A.机体知觉理论 B.丘脑情绪理论 C.认识评估说 D.动机分化理论(分数:1.00)A.B.C. D.解析:10.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U /U。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

    9、性(分数:1.00)A. B.C.D.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5.00)11.心理学研究有四个原则,它们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 1 原则。(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教育性)解析:12.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容易发生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迁移)解析:13.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来看,是大脑皮层上 1 的转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优势兴奋中心)解析:14. 1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神经元)解析:15.根据

    10、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划分为 1 思维和创造思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常规)解析:16.科学的心理诞生于 1 年。(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879)解析:17.知觉的基本特征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整体性)解析:18.“人云亦云”的人,往往缺乏思维的 1 性。(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批判)解析:19.对遗忘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艾宾浩斯)解析:20.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 1。(分数:2.00)

    11、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自我效能感)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4.00)21.聚合式思维:(分数:2.00)_正确答案:(又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解析:抽象_正确答案:(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解析:23.记忆表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解析:24.认知能力(分数:4.00)_正确答案:(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和最主

    12、要的条件,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解析:25.想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

    13、意。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解析:27.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具体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具体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解析:28.简述性格结构特怔。(分数:5.00)_正确答案:(1)性格结构的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

    14、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2)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又不是绝对的。 (3)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能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的理论基础的核心价值也就越稳定。但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就必须保持相应的变通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进行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变通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解析:29.简述注意的功能。(

    15、分数:5.00)_正确答案:(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护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地反映。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解析:30.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分数:5.00)_正确答案:(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客观事物要有正确认识。 第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

    16、。 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往往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 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 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数:10.00)_正确答案:(兴趣是力求知识、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要激发和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自

    17、己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的、暂时的兴趣,随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稳步而又持久的兴趣。再次,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大发明家贝尔在学校学习时各门功课都很差,但他很爱玩小动物。后来贝尔的爷爷给他讲了很多有趣的科学故事,教育他学好功课,使他将玩小动物的兴趣转移到学习知识和发明创造上来。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还要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j 兴趣。第一,在个人经历过的事

    18、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如学生对学习好的功课容易发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课一般是不感兴趣的。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如学生对那些略超出其智力水平的问题最感兴趣,但如果难度过大,则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果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析:32.论述气质差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分数:10.00)_正

    19、确答案:(1)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2)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方法的”个性化”。(结合个性化教育的实例论述) (3)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结合因材施的实例论述)解析:33

    20、.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整个个性结构中处于统帅的地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学校就必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正确评价和引导自身的行为,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通过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可使学生形成勤奋、认真、守纪律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组织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开阔学

    21、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增加学生受锻炼的机会。在各项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对良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鼓励。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性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榜样人物的影响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性格教育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引导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性格教育中,更应该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性格发展中能够直接模仿的榜样。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

    22、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他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如诚实、助人为乐等也都能得到培养。另一方面也只有使每一个人的个性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才会有真正的集体和集体教育可言。总之,教育了集体,也就教育了每一个人;教育了每一个人,也必然会影响到集体。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学生性格的发展受他们已有个性特点的影响。同一种教育措施,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性格教育必须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例如,对于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不应苛求和指责,而要通过暗示、表扬等给予更多的鼓励,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以增强其自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甚至自负的学生,批评时则需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善于捕捉促进其发展的契机,设法帮助其看到在工作和学习中存在的缺点,养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性格。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优良性格特征的养成,并非简单地受客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一个高度的自主组织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一切外来的影响,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我调节才能发挥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情境帮助他们对自身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提高的过程中增强自觉塑造自己良好性格品质的能力。)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3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