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心理学-29 及答案解析(总分:9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U /U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分数:1.00)A.B.C.D.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U /U。 A.独立型顺从型 B.文化型社会型 C.内倾型外倾型 D.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分数:1.00)A.B.C.D.3.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_。 A.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B.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 C.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 D.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分
2、数:1.00)A.B.C.D.4.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U /U。 A.抑郁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黏液质(分数:1.00)A.B.C.D.5.下列能力中,U /U能力是一般能力。 A.运动 B.绘画 C.音乐 D.观察(分数:1.00)A.B.C.D.6.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U /U。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分数:1.00)A.B.C.D.7.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称为U /U。 A.树突 B.轴突 C.突触 D.细胞体(分数:1.00)A.B.C.D.8.U /U心理学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3、 A.构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分数:1.00)A.B.C.D.9.看见一株牡丹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U /U。 A.色觉 B.知觉 C.统觉 D.视觉(分数:1.00)A.B.C.D.10.费希纳提出U /U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定律。 A.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B.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变化 C.心理量与物理量 D.心理量的变化与物理量(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3.00)11.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12.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脑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
4、13.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 1 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14.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识记后要 1 复习。(分数:2.00)填空项 1:_15.情绪是以 1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16.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多血质、 1、胆汁质、抑郁质四种。(分数:2.00)填空项 1:_17.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 1 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18.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即稳定性和 1。(
5、分数:1.00)填空项 1:_19.表情动作可以分为 1 、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分数:1.00)填空项 1:_20.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2.00)21.有意注意(分数:4.00)_22.习惯:(分数:2.00)_23.测验的标准化:(分数:2.00)_24.思维定势:(分数:2.00)_25.想象:(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性格结构特怔。(分数:5.00)_27.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分数:5.00)_28.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分数:5.00)_
6、29.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分数:5.00)_30.简述荣格的内、外倾说。(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5.00)3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分数:10.00)_32.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 25 个双字词组成的单词,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分数:10.00)_3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分数:15.00)_考研教育心理学-29 答案解析(总分:9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U /U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
7、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分数:1.00)A.B. C.D.解析: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分为U /U。 A.独立型顺从型 B.文化型社会型 C.内倾型外倾型 D.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分数:1.00)A.B.C. D.解析:3.关于知、情、意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_。 A.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B.意志活动是认识过程的前提 C.人的情感不影响意志活动 D.意志不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分数:1.00)A. B.C.D.解析:4.不可遏制型神经活动对应于U /U。 A.抑郁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黏液质(分数:1.00)A.
8、B.C. D.解析:5.下列能力中,U /U能力是一般能力。 A.运动 B.绘画 C.音乐 D.观察(分数:1.00)A.B.C.D. 解析:6.依靠头脑中的形象进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思维是U /U。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分数:1.00)A.B.C. D.解析:7.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称为U /U。 A.树突 B.轴突 C.突触 D.细胞体(分数:1.00)A.B.C. D.解析:8.U /U心理学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A.构造主义 B.人本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分数:1.00)A.B.C.D. 解析:9.看见一
9、株牡丹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U /U。 A.色觉 B.知觉 C.统觉 D.视觉(分数:1.00)A.B. C.D.解析:10.费希纳提出U /U之间的关系符合对数定律。 A.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B.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变化 C.心理量与物理量 D.心理量的变化与物理量(分数:1.00)A.B.C. D.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3.00)11.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词)解析:12.在人的有意注意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大脑的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额叶)解析:13.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有动作的
10、认知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 1 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协调和完善)解析:14.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识记后要 1 复习。(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及时)解析:15.情绪是以 1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需要)解析:16.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多血质、 1、胆汁质、抑郁质四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粘液质)解析:17.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 1 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
11、(正确答案:形式运算)解析:18.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即稳定性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求实性)解析:19.表情动作可以分为 1 、言语表情和动作表情。(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面部表情)解析:20.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绝对感觉阈限)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2.00)21.有意注意(分数:4.00)_正确答案:(是指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解析:22.习惯:(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人在
12、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解析:23.测验的标准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为了减少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这个控制过程就叫标准化。)解析:24.思维定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先前思维活动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解析:25.想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性格结构特怔。(分数:5.00)_正确答案:(1)性格结构的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
13、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2)性格结构的完整性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又不是绝对的。 (3)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能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的理论基础的核心价值也就越稳定。但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就必须保持相应的变通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进行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变通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解析:27.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分数:5.00)_正确答案:(辩
14、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解析:28.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分数:5.00)_正确答案:(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 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 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 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 岁
15、),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 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 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 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 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解析:29.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分数:5.00)_正确答案:(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
16、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 (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 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解析:30.简述荣格的内、外倾说。(分数:5.00)_正确答案:(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类型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从日常经验来说,内倾者是指那类好自己琢磨、莫测高
17、深的人;外倾者则是指什么也装不住,所谓心直口快的那类人。 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外倾者的活动主要是由面临的外界事物引起、影响和支配。这种人随环境而改变其心境,也就是较多地按客观事物本身的情况来活动。内倾者的活动主要针对自己的心理,由自己的心理支配自己的活动,常常倾向于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解释来活动。 外倾者的活动以客观事物为起点;而内倾者的活动,则以自己的心理活动为起点。 内、外倾的另一种明显的标志是内倾者喜独外,而外倾者喜社交。)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5.00)3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 (2)
1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6)结合实际。)解析:32.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 25 个双字词组成的单词,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遗忘的概念。(2)衰退理论。(3)干扰理论。(4)用干扰理论解释此现象。)解析:33.分析动机冲突类型及在教育实践中解决学生动机冲突的办法。(分数:15.00)_正确答案:(动机冲突类型可分为三类: (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
19、目标。 (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 (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 解决上述动机冲突,主要看动机冲突的内容是否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问题。从动机冲突内容上看可分为原则性的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对于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看小说?这种动机冲突一般来说内心斗争不那么激烈,持续时间也不长,可让学生自行解决。 对于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即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矛盾的动机冲突,例如:周末既有精彩的电影又有集体劳动,是去看电影还是参加集体劳动?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讲清道理、树立榜样、加强管理,帮助学生以高级的动机战胜低级的动机,培养他们的意志,从而使他们的行为服从于社会道德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