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心理学-28 及答案解析(总分:9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U /U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A.深度 B.大小 C.形状 D.方位(分数:1.00)A.B.C.D.2.U /U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分数:1.00)A.B.C.D.3.幼儿计算应用题“5 个苹果吃掉 3个,还剩几个”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U /U。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分数:1.00)A.B.C.D.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
2、代表人物是U /U。 A.凯农 B.詹姆士 C.阿诺德 D.汤姆金斯(分数:1.00)A.B.C.D.5.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目视黑板,坐端正,这是U /U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集中 D.注意的转移(分数:1.00)A.B.C.D.6.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U /U。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数:1.00)A.B.C.D.7.U /U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弧独感 A.生理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分数:1.00)A.B.C.D.8.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3、称为U /U知觉。 A.深度 B.大小 C.形状 D.面积(分数:1.00)A.B.C.D.9.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U /U。 A.先天决定论 B.强化学说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分数:1.00)A.B.C.D.10.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驭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U /U。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集中(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4.00)11.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12.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 1 的机能
4、。(分数:2.00)填空项 1:_13.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14.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15.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16.调查法可分为:谈话、问卷和 1 几种具体方式。(分数:1.00)填空项 1:_17.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 1 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18.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心理现
5、象称作 1。(分数:2.00)填空项 1:_19.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1 构成的系统。(分数:1.00)填空项 1:_20.德国心理学家 1 认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分数:1.00)填空项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4.00)泛化_言语_23.语言:(分数:2.00)_习惯_25.心理发展(分数:4.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分数:5.00)_27.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分数:5.00)_28.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分数:5.00)_29.简述思维过程中
6、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分数:5.00)_30.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数:10.00)_32.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分数:10.00)_3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分数: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28 答案解析(总分:9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U /U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A.深度 B.大小 C.形状 D.方位(分数:1.00)A.B.C.D.
7、 解析:2.U /U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分数:1.00)A. B.C.D.解析:3.幼儿计算应用题“5 个苹果吃掉 3个,还剩几个”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U /U。 A.直觉行动思维 B.抽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分数:1.00)A.B.C. D.解析: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U /U。 A.凯农 B.詹姆士 C.阿诺德 D.汤姆金斯(分数:1.00)A.B.C.D. 解析:5.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目视黑板,坐端正,这是U /U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集中 D.注意的转移(分数
8、:1.00)A.B.C. D.解析:6.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U /U。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认知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数:1.00)A.B.C.D. 解析:7.U /U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弧独感 A.生理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分数:1.00)A.B. C.D.解析:8.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称为U /U知觉。 A.深度 B.大小 C.形状 D.面积(分数:1.00)A. B.C.D.解析:9.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U /U。 A.先天决定论 B.强化学说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9、(分数:1.00)A. B.C.D.解析:10.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驭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U /U。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集中(分数:1.00)A.B.C. D.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4.00)11.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词)解析:12.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 1 的机能。(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整合信息)解析:13.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 (
10、正确答案:恒常性)解析:14.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差异性)解析:15.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性格)解析:16.调查法可分为:谈话、问卷和 1 几种具体方式。(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活动产品分析)解析:17.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 1 阶段。(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思维萌芽)解析:18.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
11、产生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称作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技能的迁移)解析:19.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 1 构成的系统。(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超我)解析:20.德国心理学家 1 认为: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艾宾浩斯)解析: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4.00)泛化_正确答案:(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泛化。)解析:言语_正确答案:(言语:是
12、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解析:23.语言:(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解析:习惯_正确答案:(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解析:25.心理发展(分数:4.00)_正确答案:(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和动物)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分数:5.00)_正确答案
13、:(1973 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 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解析:27.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分数:5.00)_正确答案:(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14、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 (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 (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 (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 (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 (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尚未显现出来等。)解析:28.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1)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 (2)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靠度。具体指标有再测信度、折半信度等。 (3
15、)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具体指标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解析:29.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分数:5.00)_正确答案:(1)知觉。 (2)表象。 (3)语词符号。)解析:30.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数:5.00)_正确答案:(1)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2)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3)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
16、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 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在创造
17、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
18、的教育观念。 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 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解析:32.试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所属的范围不同; (2)生理机制不同; (3)概括化的内容与结果不同; (4)迁移的范围不同; (5)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解析:3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5)联系实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