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232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心理学-2-1 及答案解析(总分:8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U /U。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斯腾柏格 D.达斯(分数:1.00)A.B.C.D.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U /U。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分数:1.00)A.B.C.D.3.U /U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弧独感 A.生理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分数:1.00)A.B.C.D.4.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表现在思维的U /U。 A.批判性 B.

    2、深刻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分数:1.00)A.B.C.D.5.动机的本能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U /U。 A.韦纳 B.弗洛伊德 C.赫尔 D.班杜拉(分数:1.00)A.B.C.D.6.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U /U。 A.同化 B.动作 C.适应 D.成熟(分数:1.00)A.B.C.D.7.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是U /U。 A.语言 B.言语 C.对话 D.独白(分数:1.00)A.B.C.D.8.条件性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U /U抑制。 A.分化 B.外 C.超限 D.内(分数:1.00)A.B.C.D.9.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U /U作出反应。 A.对无生物学意

    3、义的刺激 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 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 D.对无条件刺激(分数:1.00)A.B.C.D.10.最早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的是U /U。 A.特瑞斯曼 B.德尤奇 C.诺曼 D.布鲁德本特(分数:1.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2.00)11.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 1 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分数:1.00)填空项 1:_12.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 1 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13.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14.强烈的 1 是

    4、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分数:1.00)填空项 1:_1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16.短时记忆是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其容量为 72 个组块。(分数:1.00)填空项 1:_17.从刺激的来源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 1 感觉。(分数:2.00)填空项 1:_18.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 1 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分数:1.00)填空项 1:_19.创造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准备期、酝酿期、 1 和验证期。(分数:1.00)填空项 1:_20.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 1 三个基本环节。(分数:1.00)填空项

    5、 1:_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分化_22.程序记忆(分数:2.00)_性格_24.激情:(分数:2.00)_25.技能的负迁移:(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分数:5.00)_27.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分数:5.00)_28.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分数:5.00)_29.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分数:5.00)_30.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分数:5.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谈谈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数

    6、:10.00)_3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数:10.00)_33.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 25 个双字词组成的单词,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分数:10.00)_考研教育心理学-2-1 答案解析(总分:8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1.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U /U。 A.卡特尔 B.吉尔福特 C.斯腾柏格 D.达斯(分数:1.00)A.B.C. D.解析: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U /U。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

    7、察法(分数:1.00)A.B.C.D. 解析:3.U /U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使人产生弧独感 A.生理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分数:1.00)A.B. C.D.解析:4.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表现在思维的U /U。 A.批判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分数:1.00)A.B.C.D. 解析:5.动机的本能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U /U。 A.韦纳 B.弗洛伊德 C.赫尔 D.班杜拉(分数:1.00)A.B. C.D.解析:6.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U /U。 A.同化 B.动作 C.适应 D.成熟(分数:1.00)A.B. C.D.解析:7.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

    8、息的过程是U /U。 A.语言 B.言语 C.对话 D.独白(分数:1.00)A.B. C.D.解析:8.条件性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U /U抑制。 A.分化 B.外 C.超限 D.内(分数:1.00)A. B.C.D.解析:9.心理反映形式发生的标志是U /U作出反应。 A.对无生物学意义的刺激 B.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 C.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 D.对无条件刺激(分数:1.00)A.B. C.D.解析:10.最早提出注意的过滤器理论的是U /U。 A.特瑞斯曼 B.德尤奇 C.诺曼 D.布鲁德本特(分数:1.00)A.B.C.D. 解析:二、B填空题/B(总题数:10,分数:12.00)11

    9、.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 1 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社会科学)解析:12.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 1 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动作表象)解析:13.概念是用一定的 1 来记载和标志的。(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词)解析:14.强烈的 1 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求知欲望)解析:15.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语言)解析:16.短时记忆是

    10、保持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其容量为 72 个组块。(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解析:17.从刺激的来源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 1 感觉。(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本受(或:本体))解析:18.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 1 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脑)解析:19.创造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准备期、酝酿期、 1 和验证期。(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豁朗期)解析:20.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 1 三个基本环节。(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回忆与再认)解析:三、

    11、B名词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分化_正确答案:(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分化。)解析:22.程序记忆(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解析:性格_正确答案:(是指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解析:24.激情:(分数:2.00)_正确答案:(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解析:25.技能的负迁移:(分数:2.00)_正确答案:(也称技能的干扰,是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

    12、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解析: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25.00)2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分数:5.00)_正确答案:(1)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 (2)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解析:27.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第一是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

    13、该经验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一数理的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解析:28.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分数:5.00)_正确答案:(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 第一,适应性动作。 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 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 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解析:29.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动力的观点。(分数:5.00)_正确答案:(

    14、1)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2)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解析:30.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分数:5.00)_正确答案:(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性的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解析:五、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30.00)31.谈谈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机械识记的概念及特点; (2)意义识记的概念及特点; (3)二者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合理应用。)解析:3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分数:10.00)_正确答案:(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

    15、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 学习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特别是实验课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去发现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

    16、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独特性能使人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 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表现。)解析:33.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学习一个由 25 个双字词组成的单词,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分数:10.00)_正确答案:(1)遗忘的概念。(2)衰退理论。(3)干扰理论。(4)用干扰理论解释此现象。)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心理学-2-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