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0及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教育存在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现象3.个人的自学活动属于( )。(分数:2.00)A.正规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半正规教育4.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预期的教育结果称作( )。(分数:2.00)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5.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是( )。(
2、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6.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分数:2.00)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7.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者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是指( )。(分数:2.00)A.教学目的B.教学目标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8.教育的类型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教育,即各类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 )。(分数:2.00)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基础教育D.特殊教育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分数:2.00)A.巴格莱B.布拉梅尔德C.
3、拉尔夫.泰勒D.博比特10.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叫做( )。(分数:2.00)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11.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 )提出的。(分数:2.00)A.巴班斯基B.赞科夫C.维果茨基D.凯洛夫1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课外辅导B.考试C.备课D.上课13.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分数:2.00)A.实践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14.在师生关系的各种类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 )。(分数:2
4、.00)A.行政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教育关系15.据载,五帝时期具有萌芽状态的学校是( )。(分数:2.00)A.庠B.成均和庠C.成均D.氏族公社16.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 )(分数:2.00)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17.从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来看,其人性论属于( )。(分数:2.00)A.性三品说B.性善论C.性自然论D.性恶论18.关于教师的论述,不属于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是( )。(分数:2.00)A.古之学者必有师B.圣人无常师C.天地君亲师D.师者,所
5、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9.宋代由( )主管地方教育。(分数:2.00)A.学政B.教谕C.地方官员D.提举学事司20.( )是洋务派最早举办的军事学堂。(分数:2.00)A.湖北武备学堂B.军医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2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是( )。(分数:2.00)A.严氏女塾B.福州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22.1919年 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麦柯尔B.孟禄C.杜威D.华虚朋23.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
6、A.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B.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24.从教育思想来看,(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25.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分数:2.00)A.文士学校B.宫廷学校C.书吏学校D.僧侣学校26.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2.00)A.培养演说家B.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C.掌握学习方法D.培养道德27.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 )。(分数:2.00)A.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B.优美
7、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C.具有广博的学识D.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修养28.欧洲中世纪“学生大学”的典范是( )。(分数:2.00)A.巴黎大学B.哈勒大学C.柏林大学D.波隆那大学29.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 )。(分数:2.00)A.宣扬教义B.培养高级官吏C.扩大信徒D.培养高级神职人员30.以下不属于加尔文派教育主张的是( )。(分数:2.00)A.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影响B.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法语教学C.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D.创办培养统治者的日内瓦学院31.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 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
8、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分数:2.00)A.劳动学校B.实科学校C.泛爱学校D.义科学校32.被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分数:2.00)A.系统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33.( )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分数:2.00)A.帕克B.帕克赫斯特C.约翰逊D.克伯屈34.要素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分数:2.00)A.赫钦斯B.科南特C.巴格莱D.里科弗35.在教育心理学的研
9、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把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36.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分数:2.00)A.文化历史学派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37.不同的动机强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发生在( )时。(分数:2.0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38.以下不属于问题解决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已有知识技能B.问题情境C.智力水平D.方法39.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小学一、二年级
10、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 )。(分数:2.00)A.无律期B.他律期C.自我中心期D.自律期40.课题组 A选择以某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组 B选择以某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两个课题组选题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 )。(分数:2.00)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应用研究D.预测研究41.为了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并总结其因果联系,以下最恰当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42.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
11、四次文献43.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是( )。(分数:2.00)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44.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分数:2.00)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45.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 )。(分数:2.00)A.引入实验因子B.不引入实验因子C.学习条件不同D.学习内容不同46.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要求的是( )。(分数:2.00)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
12、定量相结合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分数:2.00)_49.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选士制度由推荐录用向考试录用转变。(分数:2.00)_50.强化理论认为,惩罚是一种负强化。(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述 19世纪以后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52.如何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分数:2.00)_53.简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思想。(分数:2.00)_54.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泛
13、化”和“分化”的意义。(分数:2.00)_55.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6.00)56.必答题_57.材料:教育过程是连续性的,这种思想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无论人类是自觉的,还是不知觉地这样做,他们总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他们自己。这种学习和训练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亲身经验改变他们的行为、人生观和知识内容。然而到现在,还没有多少机构支持这种自然动力,使它不再是一种偶然机遇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设计。尤其有一种偏见,认为教学只是为青年设置的并且只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种教育思潮?谈谈你对这
14、种教育思潮的认识。(分数:2.00)_58.请分析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分数:2.00)_59.选答题_60.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 1道题的成绩计分。 学生经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以完成学业任务,对此你认为有哪些可行的方法? 课题组准备通过问卷方式对当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研究,试分析编写相应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0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
15、数:2.00)_解析: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分数:2.00)A.教育存在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现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教育规律是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因此,本题选 D。3.个人的自学活动属于( )。(分数:2.00)A.正规教育B.非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D.半正规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掌握。教育主要有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种类型。自学属于非正式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因此,本题选 B。4.在教育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预期的教育结果称作( )
16、。(分数:2.00)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功能的掌握。默顿提出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这一对概念。所谓显性功能,是指为参与者所筹划并觉察的客观结果;所谓隐性功能,是指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的客观结果。因此,本题选 A。5.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是( )。(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解析: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选 A。6.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分数:2.00)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的
17、身心发展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是内在因素起作用。人生来具有天赋的德性与能力的萌芽,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天赋资质的自然展开。因此,本题选 D。7.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者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是指( )。(分数:2.00)A.教学目的B.教学目标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8.教育的类型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教育,即各类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 )。(分数:2.00)A.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C.基础教育D.特殊教育 解
18、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学制结构的掌握情况。学制的类型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特殊教育。因此,本题选 D。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分数:2.00)A.巴格莱B.布拉梅尔德C.拉尔夫.泰勒 D.博比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课程领域的重要人物与重要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的作者是拉尔夫.泰勒。因此,本题选 C。10.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叫做( )。(分数:2.00)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选修课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的掌握情况。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
19、设计的课程是活动课程。因此,本题选 A。11.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 )提出的。(分数:2.00)A.巴班斯基 B.赞科夫C.维果茨基D.凯洛夫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最优化这一教学理论。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学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主要观点。教学最优化是由巴班斯基提出的。因此,本题选 A。1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分数:2.00)A.课外辅导B.考试C.备课D.上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这一知识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本题选 D。13.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分数:2.00)A.实践锻
20、炼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德育方法的特征及运用要求。14.在师生关系的各种类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的( )。(分数:2.00)A.行政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教育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师生关系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此处考查的是师生关系的教育关系。因此,本题选 D。15.据载,五帝时期具有萌芽状态的学校是( )。(分数:2.00)A.庠B.成均和庠 C.成均D.氏族公社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状况的理解程度。“成均”和“庠”都是原始社会末期
21、开展多种活动(包括当时的教育活动在内)的机构,它们虽然还不是正式的学校,但开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为之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作萌芽状态的学校。因此,本题选 B。16.下列哪一项不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 )(分数:2.00)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各教育家对教师的认识和论述。本题中的前三项都是孔子对教师的论述,而 D选项是荀子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论述,荀子认为,教师的作
22、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荀子说:“君师者,治之本也。”因此,本题选 D。17.从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来看,其人性论属于( )。(分数:2.00)A.性三品说 B.性善论C.性自然论D.性恶论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人性论。董仲舒吸收了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确地将人性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他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本题选 A。18.关于教师的论述,不属于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是( )。(分数:2.00)A.古之学者必有师B.圣人无常师C.天地君亲师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析:解析:本题主要
23、考查韩愈的教育思想。对于教师的论述,我国古代很多教育思想家都有相关论述,因此考生一定要清晰地识记,并加以比较。本题中的 C选项是荀子对于教师的论述,不属于韩愈的教育思想。因此,本题选 C。19.宋代由( )主管地方教育。(分数:2.00)A.学政B.教谕C.地方官员D.提举学事司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宋代教育制度的史实。伴随着北宋地方学校教育传播范围由点到面的扩大,崇宁二年(1103 年)在地方诸路创制提举学事司,专职负责地方的教育管理与教育传播,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设立最早的专管州县教育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宋史.职官志七:“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
24、惰,而专举刺之事。崇宁二年(1103 年)置,宣和三年(1121 年)罢。”因此,本题选 D。20.( )是洋务派最早举办的军事学堂。(分数:2.00)A.湖北武备学堂B.军医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务派所创办的学堂的掌握情况。福建船政学堂是洋务派最早举办的军事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1866 年年底由左宗棠和沈葆桢在福州设立。设立船政局的主要目的是造轮船以应军需,加强海防,有效抵御列强的海上侵略。因此,本题选 C。2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的正规女子学校是( )。(分数:2.00)A.严氏女
25、塾B.福州女塾C.爱国女校D.经正女学 解析:解析: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识记范围,考查内容为女学的发展。经正女学又名经氏女学,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女学之一。1898 年 5月由上海电报局局长、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倾向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创办。因此,本题选 D。22.1919年 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分数:2.00)A.麦柯尔B.孟禄C.杜威 D.华虚朋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因民国初年蔡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其后逐渐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影响。1919 年 5月实用主
26、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驻留两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遂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杜威教育学说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一时充斥各种报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育救国的愿望,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C。23.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A.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B.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一考点。1925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
27、运动”中达到高潮。是年 5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925 年 11月 16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可以说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因此,本题选 B。24.从教育思想来看,(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分数:2.00)A.梁漱溟 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辨别。梁漱溟对近代中国教育史的贡献在于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乡村教育是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建设问题应当是乡村建设。”另外,对于晏阳初、黄
28、炎培、陶行知的思想,考生也要认真掌握。因此,本题选 A。25.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分数:2.00)A.文士学校B.宫廷学校C.书吏学校 D.僧侣学校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埃及各类学校名称的掌握情况。职官学校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 12年,教学内容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及专门职业教育,往往以吏为师,又叫做书吏学校。因此,本题选 C。26.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2.00)A.培养演说家B.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C.掌握学习方法D.培养道德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苏格拉底德育论的
29、掌握情况。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苏格拉底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种美德。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他提出“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等观点。因此,本题选 D。27.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 )。(分数:2.00)A.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 B.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C.具有广博的学识D.在修辞学方面有特殊修养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西塞罗雄辩家思想的掌握情况。西塞罗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能就任何问题进
30、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他认为,要想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广博的学识;在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因此,本题选 A。28.欧洲中世纪“学生大学”的典范是( )。(分数:2.00)A.巴黎大学B.哈勒大学C.柏林大学D.波隆那大学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世纪大学的掌握情况。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都属于中世纪大学。其中,波隆那大学是“学生大学”的典范。因此,本题选 D。29.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 )。(分数:2.00)A.宣扬教义B.培养高级官
31、吏C.扩大信徒D.培养高级神职人员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及其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拜占庭最高级的教会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教堂学校,其教师都需经过严格的考试。学校神学权威云集,有权解释教义。学校也设世俗学科,包括“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学生在这里研究基督教经典,学习古代哲学著作、“七艺”、演讲术和一些科学知识,以便日后成为善于言辩的高级神职人员。因此,本题选 D。30.以下不属于加尔文派教育主张的是( )。(分数:2.00)A.重视教育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影响B.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和法语教学C.提出普及、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D.创办培养统
32、治者的日内瓦学院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加尔文派教育主张的掌握情况。A、B、c 项都属于加尔文派的教育主张。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尔文于 1558年创办日内瓦学院(日内瓦大学的前身),但是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因此,本题选 D。31.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 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分数:2.00)A.劳动学校B.实科学校C.泛爱学校 D.义科学校解析:解析:18 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其创始人是巴西多。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入学的贵族
33、子女也一律改着简单活泼的儿童服装,还儿童以本来面目。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泛爱学校旨在培养儿童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因此,本题选 C。32.被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分数:2.00)A.系统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二者对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关论述的掌握程度。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
34、学的基础,并宣布运用直观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是知识的唯一真实基础,同时也是教学的唯一真实基础,因而他将直观性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此,本题选 B。33.( )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分数:2.00)A.帕克B.帕克赫斯特C.约翰逊D.克伯屈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设计教学法的掌握情况。克伯屈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哲学的诠释者,创立了设计教学法,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克伯屈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他将“设计教学法”定义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
35、活动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因此,本题选 D。34.要素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分数:2.00)A.赫钦斯B.科南特C.巴格莱 D.里科弗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掌握情况。要素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贝斯特、科南特和里科弗。巴格莱在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中,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因此,本题选 C。35.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把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解
36、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过程所要遵循的若干原则。“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指的是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研究材料,不能因为对理论的偏好和主观的立场来歪曲材料,四个选项中与这个意思相符合的只有 A项。故正确答案为 A。36.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分数:2.00)A.文化历史学派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本质及其过程。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历史建构的过程。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行为和刺激之间的连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客体之间的主观建构过程。只有 C选项符合题意,马斯洛认为学习是人的高级需要,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故正
37、确答案为 C。37.不同的动机强度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发生在( )时。(分数:2.00)A.动机强度较高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 D.动机最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有三种状态:如果学习动机过高,学习效果会由于过度焦虑而降低;如果学习动机过低,则学习效果会因为动机不足而不高;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中等适中水平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正确答案为 C。38.以下不属于问题解决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已有知识技能B.问题情境C.智力水平D.方法
38、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问题解决过程的若干因素。一般来说,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包含 A、B、C选项中的若干个因素。已有的知识技能会由于迁移等的作用影响到问题解决过程。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最终的结果。智力水平的高低会从主观方面影响到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性。只有方法不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39.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的( )。(分数:2.00)A.无律期B.他律期 C.自我中心期D.自律期解析: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或者无律期(04 岁)的儿童还
39、没有道德意识,不会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分开,没有自我意识。他律阶段(48 岁)的儿童遵从成人的规则,从行为的结果去判断行为的好坏,不考虑行为动机。自律阶段(912 岁)的儿童不是盲目地遵守成人的权威,而是自主地用自己的道德认识去判断,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有自己内在的判断标准。从题目已知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还处于七八岁的年龄,属于他律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 B。40.课题组 A选择以某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课题组 B选择以某省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两个课题组选题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属于( )。(分数:2.00)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应用研究 D.预测研究解析
40、:解析: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虽然已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研究、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C。41.为了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并总结其因果联系,以下最恰当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 D.调查法解析:解
41、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研究方法的特点。能够对一个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只能是实验法。其他的方法都没有办法得出深入的因果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C。42.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类型。书目、索引等是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的结果,所以不属于一次文献,也不属于三次文献,而属于二次文献。因此正确答案为 B。43.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是( )。(分数:2.00)A.描述记录法B.日记描述法C.轶事记录法D.取样记录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记录的方法这一考点。描述记录法和
42、取样记录法是相对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类型。前者重在连续性地描绘事物的发展过程,后者注重选取重要事件。日记描述法是事后对过程回顾性的描述,在轶事记录法中,观察者只要有兴趣,不受主题、时间或情境的限制,就能将感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这两者都不是以行为为样本来记录的。只有取样记录法是对行为表现进行取样。因此正确答案为D。44.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分数:2.00)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试题编制这一考点。A、D
43、选项过于笼统,无法有效判断自信心问题,缺乏效度,因此排除。B 选项是归因问题,不是自信心问题,只有 C选项最符合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C。45.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唯一区别是控制组( )。(分数:2.00)A.引入实验因子B.不引入实验因子 C.学习条件不同D.学习内容不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过程。在实验研究中,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习条件、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有一点区别,即不引入实验因子。因此正确答案为 B。46.下列陈述中不符合报告研究结果要求的是( )。(分数:2.00)A.事实与数据相结合B.定性与定量相结合C.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D.一般与典型相结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44、的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选项中的事实与数据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般与典型相结合均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其目的在于保障研究报告的有效性和可靠度,但是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中并不包括客观和主观相结合这一条,反而要求在研究中尽量保持中立、去除主观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48.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它夸大了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它一方面忽视了遗传、成熟等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教育只是给个体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人的发展受制于很多因素,而非某一单一因素,片面夸大某一因素的决定作用都是错误的。49.唐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