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7及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阿普尔B.杜威C.狄尔泰D.斯普朗格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4.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分数:2.00)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环境影响B.教育作用C.内在因素D.实践活动6.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方面,主张社会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孔德7.在下列文件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是( )。(分数:2.00)A.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B.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200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8.根据教育部制
3、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 )。(分数:2.00)A.以选修课程为主B.以综合课程为主C.以分科课程为主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9.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 )。(分数:2.00)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0.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的德育模式是( )。(分数:2.00)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1.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 )。(分数:
4、2.00)A.安全的权利B.选举的权利C.被选举的权利D.遵守法律、法规的权利12.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法是( )。(分数:2.00)A.发现教学法B.范例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非指导性教学法13.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评价方式,称为( )。(分数:2.00)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14.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分数:2.00)A.全面发展B
5、.主导地位C.人格平等D.自主发展15.西周时,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称( ),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分数:2.00)A.乡学 国学B.国学 乡学C.辟雍 泮宫D.大学 小学16.首先倡导“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苟子C.韩非子D.商鞅17.“立五经博士”是由( )设立的。(分数:2.00)A.汉献帝B.汉武帝C.汉文帝D.唐太宗18.韩愈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19.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分数:2.00)
6、A.帖经B.诗赋C.策论D.经义20.急就篇的作者是( )。(分数:2.00)A.王应麟B.史游C.朱熹D.周兴嗣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分数:2.00)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B.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C.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22.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是( )。(分数:2.00)A.中华教育界B.教育杂志C.教育世界D.新教育23.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A.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B.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
7、理教育事业24.南京国民政府遵循“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 高校迁移 学校国立 建立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分数:2.00)A.B.C.D.25.“泥板书舍”作为一种学校出现在( )。(分数:2.00)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雅典26.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学习即回忆B.灵魂论C.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D.哲学王的培养27.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教堂教育28.( )是中世纪西欧最主要的教
8、育机构,同时又是这一时期西欧教师的养成所。(分数:2.00)A.巴黎大学B.堂区学校C.修道院D.主教学校29.拜占庭中等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正字法B.文法初步C.算术D.文法和古典作品30.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立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的是( )。(分数:2.00)A.弗吉里奥B.拉伯雷C.维多里诺D.格里诺31.1828年,( )的成立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序幕的揭开。(分数:2.00)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伦敦大学学院D.英王大学32.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是( )。(分数:2.00)A.洛
9、克B.裴斯泰洛齐C.夸美纽斯D.桑代克33.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斯普朗格B.狄尔泰C.梅伊曼、拉伊D.克伯屈34.在法国教育史上,( )被称作“技术教育的宪章”。(分数:2.00)A.教育改革法B.阿斯蒂埃法C.富尔法案D.费里法案35.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重要人物及相关理论,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分数:2.00)A.桑代克联结说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36.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
10、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37.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 )。(分数:2.00)A.消退B.惩罚C.强化D.分化38.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分数:2.00)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39.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分数:2.00)A.游泳B.滑雪C.开车D.射箭40.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的思维方法是( )
11、。(分数:2.00)A.比较B.分类C.综合D.分析41.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 )。(分数:2.00)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B.研究方法的确定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D.课题论证的完成4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辨伪评论D.证真评论43.随堂听课是属于(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B.实验室中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D.间接观察44.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最能凸显标准化特点的是( )。(分数:2.00)A.结构性B.重复性C.集体性D.系统性45.下列不属
12、于各类教育科学实验共同特点的是( )。(分数:2.00)A.有明确的研究假设B.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C.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D.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46.下列最符合学术专著特征的是( )。(分数:2.00)A.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B.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C.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D.以研究过程和发现的事实为主要内容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隐性课程对教育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分数:2.00)_49.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根本特征是人本主义。(分数:2.00)_50.程序性知
13、识是关于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例如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了游泳。(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讲授法有何特点?(分数:2.00)_52.如何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分数:2.00)_53.稷下学宫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分数:2.00)_54.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55.试联系实际论述搜集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哪些?(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6.00)56.必答题_57.下面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教育现象?并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说明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的限度。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
14、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分数:2.00)_58.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59.选答题_60.请在、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 1道题的成绩计分。 小明是一名刚升入初一的学生,父母刚刚离异,小明跟爸爸一起生活,生活条件也比较差,而新班主任
15、对待学生非常严厉,学生们都非常怕新班主任。小明感觉到怎么也提不起学习的劲头。请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案例,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2)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小明的需要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研究者想要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进行一系列研究,目的是研究学习兴趣与教师授课风格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假设,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效果是不同的。研究者区分出三种不同的风格:专制型、民主型与放任型。根据这一研究问题,请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本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本研究最合理的研究方法
16、是什么? (3)这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17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阿普尔B.杜威 C.狄尔泰D.斯普朗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的掌握。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欧洲新教育思想和美国进步主义的影响下诞生的,代表成就有杜威的著作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17、等。因此,本题选 B。3.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分数:2.00)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起源的理解。生物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之一,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经在动物界存在了。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存竞争是教育产生的基础。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小动物。因此,本题选 A。4.决定人们受教
18、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分数:2.00)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 D.文化传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一知识点。政治制度是决定受教育权的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本题选 C。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分数:2.00)A.环境影响B.教育作用C.内在因素D.实践活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此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个体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选D。6.在制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方面,主张社会本位论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卢梭
19、B.裴斯泰洛齐C.福禄培尔D.孔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目的主要理论的掌握情况。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7.在下列文件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是( )。(分数:2.00)A.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B.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200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政策的掌握情况。根据题干提示,可知该题答案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
20、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因此,本题选 D。8.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 )。(分数:2.00)A.以选修课程为主B.以综合课程为主C.以分科课程为主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熟悉程度。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因此,本题选 D。9.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教学的( )。(分数:2.00)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运用要求。这里
21、考查的是启发性原则在学记中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C。10.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的德育模式是( )。(分数:2.00)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学习理论(模式)的掌握情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本题选 C。11.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 )。(分数:2.00)A.安全的权利 B.选举的权利C.被选举的权利D.遵守法律、法规的权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这一知
22、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熟悉学生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除题目涉及的权利外,还包括安全的权利。因此,本题选 A。12.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法是( )。(分数:2.00)A.发现教学法B.范例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 D.非指导性教学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教学法的掌握和辨别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这里描述的是暗示教学法。因此,本题选 C。13.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评价方式,称为( )。(分数:2.00
23、)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这一知识点。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不同教育评价方式的具体内涵。这里考查的是相对性评价的定义。因此,本题选 A。14.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分数:2.00)A.全面发展B.主导地位C.人格平等D.自主发展 解析:解析:教师对学生指导和引导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因此,本题选 D。15.西周时,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称( ),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分数:2.00)A.乡学 国学B.国学 乡学 C.辟雍 泮宫D.大学 小学解析:解析:西周的教育制度较为
24、完整,其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因此,本题选 B。16.首先倡导“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是( )。(分数:2.00)A.孔子B.苟子C.韩非子D.商鞅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鞅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在我国古代,商鞅最早提出“以吏为师”的思想并付诸实施。他主张从中央到地方都设吏师,严格选择那些通晓法令者来担任教师,由他们负责对全体人民进行法治教育。因此,本题选 D。17.“立五经博士”是由( )设立的。(分数:2.00)A.汉献帝B.汉武帝 C.汉文帝D.唐太宗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汉代
25、教育改革的历史史实。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前136年)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因此,本题选 B。18.韩愈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 )。(分数:2.00)A.人才思想B.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韩愈的教育思想。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集中体现了韩愈尊师重道的思想。因此,本题选 C。19.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分数:2.00)A.帖经B.诗赋C.策论 D.经义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科举考试方法的内容。科举制自产生后,就
26、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 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 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对考生的其他能力是无法检查的。口试,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墨义,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也较为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考生只要熟读经书、注疏即可。策问,相对较为高深,是有关时事政治的系列问答题,具体办法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见解,是考查政治才能的好方法。诗赋,命题创作诗词,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修
27、养和写作水平。因此,本题选 C。20.急就篇的作者是( )。(分数:2.00)A.王应麟B.史游 C.朱熹D.周兴嗣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急就篇为西汉人史游所著,以 63字为一章,共 32章,涉及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B。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洋务学堂特点的是( )。(分数:2.00)A.以造就专业人才为唯一培养目标B.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教学原则C.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 D.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学堂的特点。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下,洋务学堂必
28、然在传授“西文”“西艺”的同时,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因此,不可能以“西文”“西艺”为唯一教学内容。因此,本题选 C。22.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专业刊物是( )。(分数:2.00)A.中华教育界B.教育杂志C.教育世界 D.新教育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教育史实。1900 年,罗振玉应湖广总督兼参预政务大臣张之洞之邀,出任湖北农务局总监兼农务学堂监督。张之洞非常重视教育,早前就有著名的劝学篇;清政府立意“变法”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上奏三折,即有名的“江楚会奏三疏”,其第一疏就是论育才兴学,所言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与之相呼应,罗振玉闲暇之时,组织其学生王国维、樊炳清等人翻译国外教育规
29、制学说,并于次年年初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期刊教育世界。因此,本题选 C。23.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 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分数:2.00)A.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B.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C.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D.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回教育权运动这一考点。1925 年,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五卅运动”中达到高潮。是年 5月,浙江省教育厅率先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925 年 11月 16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和执行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因此,本题选 B。24.南京国民政府遵循
30、“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 高校迁移 学校国立 建立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战时期教育方针的落实措施。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 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该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1)要求战争发生时,无论是学制、课程、学校秩序、教育经费都应该以平时为原则,“以维持正常教学为主旨”。(2)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
31、推行战时教程”,训练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员。(3)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青年学生信仰“三民主义”;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立民族之自信”。在“战时须作平时看”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一批高校内迁,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延续发展。另外,还建立了一批国立中学,对中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稳定作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计的基础上,坚持“抗战与建国兼顾”的原则,没有因抗战而放弃正常的教育,顾及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这一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为以后国家的建设培养并储备了一定的人才。当然,这一政策也成为国民党控制教育、抑
32、制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效工具。因此,本题选 C。25.“泥板书舍”作为一种学校出现在( )。(分数:2.00)A.古巴比伦 B.古印度C.古埃及D.雅典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类型的掌握情况。由于苏美尔时期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学生做练习或做作业也是用泥板,泥板成为学校的主要学习工具,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因此,本题选 A。26.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学习即回忆 B.灵魂论C.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D.哲学王的培养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柏拉图“学习即回忆”思想的掌握情况。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是柏拉图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33、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柏拉图认为,所谓知识、真理,不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是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灵魂在投生以前寄居在理念世界之中,它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理念。当灵魂与肉体结合转生为人时,使本来具有的知识,或已认识的理念遗忘了。不过,这种对真理、知识的遗忘和灵魂的睡眠状态是暂时的,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或给予适当的提示(如用精神助产术),特别是借助可感事物(理念的副本)的启示,便能唤醒和回忆起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因此,本题选 A。27.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
34、社会教育D.教堂教育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形式的掌握情况。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家庭既是经济和生产单位,也是教育单位。从氏族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家长制,使父亲在家庭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他对子女有任意惩处甚至处死的权力。男孩子主要是由父亲进行教育,女孩子则在母亲的看护下受到教育。因此,本题选 A。28.( )是中世纪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是这一时期西欧教师的养成所。(分数:2.00)A.巴黎大学B.堂区学校C.修道院 D.主教学校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会学校中修道院的掌握情况。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修道院不但承担
35、起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且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所有进入修道院学习的人,不管今后是做传教士还是从事世俗职业,都要读书写字,这使他们在获得基督教信仰的同时,也获得了文化知识,一些人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另外的许多人成为传教士。而在当时的社会,无论是学者还是传教士,大都同时从事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修道院又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教师的养成所。因此,本题选 C。29.拜占庭中等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正字法B.文法初步C.算术D.文法和古典作品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拜占庭中等教育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A、B、C 项是初等教育学习的内容。在拜占庭,私人讲学盛行。私立初等学
36、校招收 612 岁儿童,学习正字法、文法初步、算术以及荷马史诗长诗集等读物,其初等教育一直保持了希腊化时代的传统。而中等教育学习的内容是文法和古典作品。因此,本题选 D。30.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立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的是( )。(分数:2.00)A.弗吉里奥B.拉伯雷C.维多里诺 D.格里诺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维多里诺是弗吉里奥教育理想的实践者。他对西塞罗的论雄辩术颇有心得,深谙西塞罗精神的内涵,并热衷于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他于 1423年开办宫廷学校,并把学校称为“快乐之家”。同弗吉里奥一样,他也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
37、中心,强调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和宗教信仰的养成。因此,本题选 C。31.1828年,( )的成立标志着英国新大学运动序幕的揭开。(分数:2.00)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伦敦大学学院 D.英王大学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英国新大学运动的掌握情况。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这所学院不进行宗教教学,重视自然科学学科,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1829 年,国教派成立英王学院,除了在宗教问题上的分歧外,这两所学院开设的课程大多相同。1836 年,两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9 世纪下半叶,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许多城市学院纷纷成立,这些学院都是民办的,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城市学
38、院的兴起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从此,科学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特权,中产阶级也有机会进入高校大门。因此,本题选 C。32.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是( )。(分数:2.00)A.洛克B.裴斯泰洛齐 C.夸美纽斯D.桑代克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个性“完整的人”。裴斯泰洛齐虽不是第一个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人,但他却是西方教育史
39、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因此,本题选 B。33.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斯普朗格B.狄尔泰C.梅伊曼、拉伊 D.克伯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教育学的掌握情况。实验教育学是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随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发展的以教育实验为标志的教育思想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因此,本题选 C。34.在法国教育史上,( )被称作“技术教育的宪章”。(分数:2.00)A.教育改革法B.阿斯蒂埃法 C.富尔法案D.费里法案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
40、对阿斯蒂埃法的掌握情况。1919 年,法国议会通过了议员阿斯蒂埃提出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法案,该法案被称为阿斯蒂埃法。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该法在法国的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因此,本题选 B。35.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重要人物及相关理论,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分数:2.00)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学家和他的核心学说之间的关联。格式塔所对应的是完形学说,勒温对应的是场动力理论,奥苏伯尔对应的是有意义学习理论,B、C、D 选项均不正确。因
41、此正确答案为 A。36.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 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及其教育策略。黏液质的人表现为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反应缓慢,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注意稳定,不易习惯新环境、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韧执拗,具有内倾性。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进行教育。因此正确答案为 C。37.古时候
42、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 )。(分数:2.00)A.消退 B.惩罚C.强化D.分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消退、泛化、分化这些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各个概念的含义。“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表明犯错之后并不会立即施以惩罚,而是让行为自然的消退,这是为了增加好行为的频率,从轻发落明显不是为了增加犯罪行为,而是为了减少这种行为,所以是消退,而不是强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A。38.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分数:2.00)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 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
43、的努力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激励对学习动机带来的影响。竞争既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但是竞争的氛围容易导致心理紧张和焦虑,反而会对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39.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分数:2.00)A.游泳B.滑雪C.开车D.射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技能的若干分类。游泳会一直运动,因此不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滑雪和开车,虽然接近于断续性的操作,但是其实质仍然是动作不中断的。只有 D选项符合本题的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D。40.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的思维方法是( )。(分数:2.00)A.比较B
44、.分类C.综合D.分析 解析:解析:本题是对分析、综合等概念的考查。从整体到部分属于分析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属于综合的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41.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 )。(分数:2.00)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 B.研究方法的确定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D.课题论证的完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研究工作计划的考点。在研究过程中,构思阶段结束之后,研究工作计划就应该完成,因此研究工作计划是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象征,所以正确答案为 A。4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 C.辨伪评论D.证真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意义和价值内外部评价方法。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等信息;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