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192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是(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康德C.洛克D.夸美纽斯4.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达尔文B.孟禄C.勒图尔诺D.杨贤江5.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

    2、.奴隶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6.下列不属于多元文化教育宗旨的是( )(分数:2.00)A.倡导教育公平,反对歧视和偏见B.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抉择能力和批判能力C.促进教育机会均等D.促进世界和平7.根据劳动力市场理论,教育与工资的关系( )(分数:2.00)A.正负父系B.负向关系C.无关D.不确定8.从本质上而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最为核心的是( )(分数:2.00)A.手段现代化B.教材现代化C.课程现代化D.教学现代化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分数:2.00)A.决定作用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D.辅导作用10.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表明( )(分数:2.00)A.遗传素质的成

    3、熟程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B.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不起作用C.遗传素质的重要性D.后天的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11.“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什么的问题?( )(分数:2.00)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教育同生活相结合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13.培养英国绅士的摇篮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实科中学C.公学D.文实中学14.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总的指导原则是( )(分数:2.00)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教育D.终身教育15.商

    4、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教育场所。作为商代特有的大学,并在其中学习礼乐的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瞽宗B.序C.校D.庠16.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的绅士教育,实际上是一种( )(分数:2.00)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17.创办“泛爱学校”的人是( )(分数:2.00)A.巴西多B.洛克C.夸美纽斯D.斯宾塞18.下列专科学校中,成立最早的是( )(分数:2.00)A.四学馆B.鸿都门学C.总明观D.崇玄学19.唐代地方官学的管理者是( )(分数:2.00)A.长史B.祭酒C.学政D.司业20.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它的作者是( )(分数:

    5、2.00)A.扬雄B.韩愈C.柳宗元D.王夫之21.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分数:2.00)A.大都授B.下帷讲学C.讲会D.转相授受22.“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这强调“朱子读书法”中的( )(分数:2.00)A.着紧用力B.切己体察C.循序渐进D.居敬持志23.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教会学校是( )(分数:2.00)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堂C.宁波女塾D.崇信义塾24.洋务教育时期,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的国家是( )(分数:2.00)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5.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6、C.王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26.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校风整顿中所体现的“大学之道”是( )(分数:2.00)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B.“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C.“大学者,非有大楼之渭也,有大师之谓也”D.“火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27.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李大钊B.恽代英C.杨贤江D.邓中夏28.针对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问题”,主张以“三大方式”和“四大教育”进行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D.陶行知29.教学心理学出现

    7、的时期是( )(分数:2.00)A.1900 年之前B.19001920 年C.19201960 年D.1960 年以后30.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分数:2.00)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31.男女两性不存在差异的方面是( )(分数:2.00)A.智力发展总体水平B.具体智力表现C.学习动机发展特点D.学习归因特点32.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

    8、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33.一个儿童看到同伴使用锤子将钉子顶到了墙里,他不仅学会了如何钉钉子,还经常使用锤子探究周围的环境,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 )(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环境加强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34.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 )(分数:2.00)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35.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 )(分数:2.00)A.追求成功的动机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

    9、值D.以上都不是36.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 )(分数:2.00)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37.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分数:2.00)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加工策略38.定性研究者与定量研究者相比更可能( )(分数:2.00)A.把从事研究的个人经验作为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B.研究样本而非个案C.假定一个恒定的社会现实D.将社会现实分解为变量39.依据假设的形成,下面的分类错误的是( )(分数:2.00)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解释假设D.研究假设40.现从 8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10、 10 名进行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80 人是总体B.10 人是样本C.样本容量是 80D.样本容量是 1041.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文献检索的新途径,主要有( )(分数:2.00)A.命令检索B.光盘检索C.联机检索D.国际互联网检索42.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教育观察可分为(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43.教育调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其分类标准是根据( )(分数:2.00)A.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B.调查研究的目的C.调查手段

    11、D.调查材料的性质44.一个真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除了( )(分数:2.00)A.把研究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B.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干预C.测量完因变量后选择控制组D.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因变量上的表现45.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下面哪句话是对的?( )(分数:2.00)A.保持了较高的外部效度B.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C.适用于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D.有利于宏观的理论问题的探讨和解决46.变量 A 和变量 B 之间完全负相关的含义是( )(分数:2.00)A.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与在变量 B 上的分数没有关系B.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

    12、分数也越高C.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分数越低D.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变异导致了个体在变量 B 上可观察到的分数变异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49.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道德。(分数:2.00)_50.教育中所有问题都可以研究。(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52.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分数:2.00)_53.简述新民主主义文化

    13、教育方针的内容。(分数:2.00)_54.简述 19 世纪欧美教育的共同特征。(分数:2.00)_5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8.00)56.必答题_57.论述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分数:2.00)_58.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分数:2.00)_59.选答题_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 1 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分数:4.00)(1).试评述凯洛夫教育学教育思想体系的贡献与局限。(分数:2.00)_(2).分析下列研究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假设一位体育教师对“两种不同的运动方案对 6

    14、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感兴趣,这个教师计划用两个体育教育班做实验,随机在每个班级指定 28 名学生。每天上午,他将这两种运动方案分别运用到两个班级中,时间同为 16 个星期。最后,由他本人负责对两个班进行同样的体育技能测试。(1)什么是内在效度? (2)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3)该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如何,为什么?(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

    15、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是( )(分数:2.00)A.孔子B.孟子 C.荀子D.老子解析:解析:最早把“教”和“育”二字合起来作为一个新词使用的是我国古代的孟子,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 )(分数:2.00)A.赫尔巴特B.康德 C.洛克D.夸美纽斯解析:解析:德国哲学家康德于 1776 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了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在大学被讲授。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教

    16、育家。4.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达尔文B.孟禄C.勒图尔诺 D.杨贤江解析:解析: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也有的教材翻译为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杨贤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的我国学者,他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接近劳动起源论。5.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产生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 D.奴隶社会末期解析:解析: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分 B 和 C,原始社会末期虽然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社会阶段上还是处于野蛮

    17、时期。6.下列不属于多元文化教育宗旨的是( )(分数:2.00)A.倡导教育公平,反对歧视和偏见B.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抉择能力和批判能力C.促进教育机会均等D.促进世界和平 解析:解析:多元文化教育的宗旨主要包括倡导教育公平,反对歧视和偏见;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抉择能力和批判能力;促进教育机会均等。7.根据劳动力市场理论,教育与工资的关系( )(分数:2.00)A.正负父系B.负向关系C.无关D.不确定 解析:解析: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

    18、育与工资有关系但并不确定是什么关系,正确答案为 D。认为教育与工资有关的是筛选假设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职者的能力,因而教育水平高的人,雇主付给他们的工资也越高。8.从本质上而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最为核心的是( )(分数:2.00)A.手段现代化B.教材现代化C.课程现代化 D.教学现代化解析:解析: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教育内容现代化的核心是课程现代化。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手段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分数:2.00)A.决定作用B.制约作用C.主

    19、导作用 D.辅导作用解析: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A 是主要干扰项,认为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那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10.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表明( )(分数:2.00)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B.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不起作用C.遗传素质的重要性D.后天的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解析:解析:格塞尔的爬梯实验表明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影响

    20、个体的发展,遗传素质成熟了,相应的能力才会发展。同时,实验也表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超越人的发展阶段提前教育和训练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是不明显的。11.“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什么的问题?( )(分数:2.00)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目标解析:解析: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质量标准。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同答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A。选项 B,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某一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或标准。选项 C,培养目标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或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

    21、的具体化。选项 D,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即是某门课程的某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制定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根据。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教育同生活相结合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解析:解析:马克思在分析了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总结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后,找到了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3.培养英国绅士的摇篮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实科中学C.公

    22、学 D.文实中学解析:解析:英国绅士主要是在公学培养的。14.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总的指导原则是( )(分数:2.00)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教育D.终身教育 解析:解析: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下,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15.商代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教育场所。作为商代特有的大学,并在其中学习礼乐的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瞽宗 B.序C.校D.庠解析:解析:夏、商、周都有序、校

    23、、庠这些教育机构,而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16.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的绅士教育,实际上是一种( )(分数:2.00)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解析:解析:洛克反对学校教育,提倡家庭教育,集中反映在教育漫话中。17.创办“泛爱学校”的人是( )(分数:2.00)A.巴西多 B.洛克C.夸美纽斯D.斯宾塞解析:解析:根据柏拉图、夸美纽斯等人的教育思想,巴西多创办了“泛爱学校”。18.下列专科学校中,成立最早的是( )(分数:2.00)A.四学馆B.鸿都门学 C.总明观D.崇玄学解析:解析:鸿都门学成立于东汉灵帝时,在四个选项中是成立最早的专科学校

    24、,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19.唐代地方官学的管理者是( )(分数:2.00)A.长史 B.祭酒C.学政D.司业解析:解析:祭酒和司业是国子监的长官,负责中央官学的管理,学政是明清时期地方官学的管理者。在唐代,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管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0.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它的作者是( )(分数:2.00)A.扬雄B.韩愈 C.柳宗元D.王夫之解析:解析: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师道的专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1.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分数:2.00)A.大都授B.下帷讲学C.讲会 D.转相授受解析:解析:大都授、下帷讲学和

    25、转相授受,都是书院产生以前的私学教学方式。讲会是书院教学的特有方式。开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到了明朝中叶以后,书院讲会之风大盛,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学术的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2.“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这强调“朱子读书法”中的( )(分数:2.00)A.着紧用力 B.切己体察C.循序渐进D.居敬持志解析:解析:“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这体现了“着紧用力”读书方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3.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教会学校是( )(分数:2.00)A.英华书院 B.马礼逊学堂C.宁波女塾D.崇信义塾解析:解析:1818

    26、年,英国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这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教会学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4.洋务教育时期,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的国家是( )(分数:2.00)A.美国 B.英国C.法国D.德国解析:解析:1872 年的留美幼童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批留学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5.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王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解析:“壬寅学制”颁布于 1902 年,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定学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6.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校风整顿中所体现的“大学之道”是( )(分数:2.00)A.“大学之道

    27、,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B.“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C.“大学者,非有大楼之渭也,有大师之谓也”D.“火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解析:解析:蔡元培在对北京大学校风整顿中所体现出的“大学之道”涉及大学的教育宗旨问题。在四个选项中,“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以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都是蔡元培提出的。前者反映了他对大学宗旨的理解,后者反映了他对大学办学原则问题的认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27.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李大钊B.恽代英C.杨贤江 D.邓中夏解析:解析:李大

    28、钊、恽代英、杨贤江都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教育问题,但杨贤江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8.针对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问题”,主张以“三大方式”和“四大教育”进行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梁漱溟B.黄炎培C.晏阳初 D.陶行知解析:解析: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的“症结”在于愚、贫、弱、私,因而主张以“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作为其乡村教育实施的要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29.教学心理学出现的时期是( )(分数:2.00)A.1900 年之前B.19001920 年C.19201960 年D.1960 年以

    29、后 解析:解析:桑代克在 19131914 年将他在 1903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扩展为三卷本,分别关注学生发展、学生差异以及学习心理领域,教学心理学这一领域是在 1960 年以后出现的。30.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分数:2.00)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解析:解析: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8 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01 岁)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13 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阶段

    30、。第三个阶段(36 岁,即幼儿园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阶段。第四个阶段(612 岁,即小学阶段)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阶段。第五个阶段(1218 岁,即中学阶段)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的阶段。31.男女两性不存在差异的方面是( )(分数:2.00)A.智力发展总体水平 B.具体智力表现C.学习动机发展特点D.学习归因特点解析:解析:目前没有任何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的研究结果证实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总体水平上存在差异。32.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 )(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 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解析:解析:任何个体一旦学会

    31、对某一特定刺激条件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33.一个儿童看到同伴使用锤子将钉子顶到了墙里,他不仅学会了如何钉钉子,还经常使用锤子探究周围的环境,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 )(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环境加强效应 D.反应促进效应解析:解析:环境加强效应是指学习者看到榜样的行为的同时可能也会注意到榜样或榜样行为的其他特征。34.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 )(分数:2.00)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 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解析:解析: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包括信息流程、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

    32、。信息流程描述了个体对于信息的加工过程。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负责调节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35.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 )(分数:2.00)A.追求成功的动机 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D.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36.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 )(分数:2.

    33、00)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解析:解析:皮亚杰所指的同化是使用原有的图式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即原有的学习内容对于新的学习发生了影响,类似于顺向迁移。37.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分数:2.00)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解析: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38.定性研究者与定量研究者相比更可能( )(分数:2.00)A.把从事研究的个人经验作为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B.研究样本而非个案C.假定一个恒定的社会现实D.将社会现实

    34、分解为变量解析:解析:教育研究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根据它们研究范式不同来区分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世界的方法。定性研究是具有特定情境性的,研究者角色就是这种情境中的一部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39.依据假设的形成,下面的分类错误的是( )(分数:2.00)A.归纳假设B.演绎假设C.解释假设 D.研究假设解析:解析:依据假设的形成,假设分为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0.现从 8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10 名进行测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80 人是总体B.10 人是样本C.样本容量是 80D.样

    35、本容量是 10 解析:解析:总体是 80 名学生的测验成绩,样本是 10 名学生的测验成绩,故应说总体容量是 80,样本容量是 1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41.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文献检索的新途径,主要有( )(分数:2.00)A.命令检索B.光盘检索C.联机检索 D.国际互联网检索解析:解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文献检索的新途径,主要有脱机检索和联机检索两种形式。脱机检索是指研究人员向计算机操作人员提问,建立用户提问档,按提问档定期对新到文献进行检索,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研究者。联机检索是指用户利用检索终端,通过卫星通信网络可以与任何与之相联系的情报检索系统

    36、联机,运用特定的指令和检索策略与检索系统的电脑进行“人机对话”,从预先编制并储存好的数据库中查找所需的文献情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2.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教育观察可分为(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C.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解析:解析:观察法按观察实施程序和方法的标准化程度,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根据观察目的,预先确定观察范围,以标准化的观察手段、观察程序和观察技术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观察。非结构式观察,是对观察的目的、程序和步骤等不作严密的规定,也不用标准方法进行记录,比较灵活,可以

    37、取得意想不到的宝贵资料。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43.教育调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其分类标准是根据( )(分数:2.00)A.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 B.调查研究的目的C.调查手段D.调查材料的性质解析:解析: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教育调查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44.一个真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除了( )(分数:2.00)A.把研究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

    38、组和控制组B.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干预C.测量完因变量后选择控制组 D.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因变量上的表现解析:解析:在真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当然实验的目的还是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因变量上的表现。但是绝对没有测完因变量之后才选择控制组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5.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下面哪句话是对的?( )(分数:2.00)A.保持了较高的外部效度B.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 C.适用于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D.有利于宏观的理论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解析: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更适用于小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利于宏观的理论问题

    39、的探讨和解决。同时,不能对研究的外部效度做过高的要求。不过它可以克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46.变量 A 和变量 B 之间完全负相关的含义是( )(分数:2.00)A.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与在变量 B 上的分数没有关系B.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分数也越高C.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越高,其在变量 B 上的分数越低 D.个体在变量 A 上的分数变异导致了个体在变量 B 上可观察到的分数变异解析:解析:负相关说的是变量 B 随着变量 A 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的现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40、C。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48.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核心部分,不能把学校教育制度等同于教育制度。)解析:解析: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一)条“教育

    41、制度的概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生要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区分。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制度包含学校教育制度。49.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道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智慧就是道德。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不等于道德。)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格拉底“德育论”思想的掌握程度。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对人进行道德教

    42、育是可能的,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是道德。他关于“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种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50.教育中所有问题都可以研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不是教育中所有的问题都可研究。选择问题有这样几个标准: (1)问题有研究价值,选题要有创新性;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具备主客观条件以及相应的时机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基本要求。选定课题就是为一项具体

    43、的研究工作确立一个研究主题,这是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虽然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为选题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余地,但并不是任何课题都可以作为论文选题。一般来讲,论文选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构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