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 22及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主张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的课程流派是( )。(分数:2.00)A.经验主义流派B.改造主义流派C.永恒主义流派D.存在主义流派3.西塞罗在其教育著作( )中论证了培养雄辩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A.论雄辩术B.雄辩术原理C.政治学D.理想国4.裴斯泰洛齐提出的要素教育论不包括( )。(分数:2.00)A.体育要素B.德育要素C.美育要素D.体育
2、要素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分数:2.00)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6.下面哪项不属于夸美纽斯的循序渐进原则( )。(分数:2.00)A.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B.基本的先于其他的C.重要的先于不重要的D.相关联的同时学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分数:2.00)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8.“六艺”教育是( )教育的内容和标志。(分数:2.00)A.商代B.西周C.春秋D.战国9.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分数:2.00)A.摘录B.画线C.小结D.群集10.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
3、能的结局,或渎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分数:2.00)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11.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做( )。(分数:2.00)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轮形课程12.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下面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分数:2.00)A.皮亚杰B.斯金纳C.维果斯基D.巴甫洛夫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内部动机D.远景性外部动机1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
4、:2.00)A.概念B.产生式C.网络结构D.模块15.英罔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是( )。(分数:2.00)A.济贫法B.工厂法C.1918年费舍教育法D.1870年初等教育法1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已过程中发生了 _ 的学习。 ( )(分数:2.00)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17.什么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 )(分数:2.00)A.博士弟子制B.视学制度C.五经博士D.察举制18._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 )(分数:2.00)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阶级结构C
5、.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19.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 )(分数:2.00)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20.“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分数:2.00)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21.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 ( )(分数:2.00)A.科学性B.民主性C.平等性D.宗教性2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23.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分数:2.00)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
6、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24.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分数:2.00)A.社会学习理论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5.“化性起伪”,代表了先秦的一种教育作用观。其提出者是( )(分数:2.00)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26.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强调教学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分数:2.00)A.改造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27.“望梅止渴”这一学习现象属于( )(分数:2.00)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D.
7、习惯化28.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 )(分数:2.00)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29.夸美纽斯认为学校组织形式分为( )四个阶段,分别相当于春、夏、秋、冬(分数:2.00)A.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B.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C.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D.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国语学校30.下面关于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B.观点和材料一致C.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
8、高雅、优美,表达意犹未尽31.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是( )(分数:2.00)A.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B.教师根据所选的材料进行教学C.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D.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教学32.随堂听课是属于(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B.实验窒中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D.间接观察33.下列学制中,将小学(“初小”)和高级小学(“高小”)的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34.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分数:2.00)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35.对文化和知识
9、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36.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37.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属于(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言语智力D.操作智力38.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接受或理解,以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分数:2.00)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39.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求知学习过
10、程进行阐述的是( )(分数:2.00)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40.罗马时期教育家昆体良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忏悔录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D.论雄辩家41.1839年 11月,在澳门成立的由美国人布朗主持并任教师,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专门为华人开办的教会学校是( )(分数:2.00)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校C.崇信义塾D.宏艺书塾42.在日本,提出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用六三三四制,义务教育年限由六年延长到九年;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的是( )(分数:2.00)A.学制令B.教育敕语C.大学令D.学校教育法43.在现代欧美教育思
11、潮中,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强调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推崇古希腊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个别教育方法的是( )(分数:2.00)A.改造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建构主义4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分数:2.00)A.“培养完人”B.“培养独立个性”C.“培养国际理解”D.“培养终身学习能力”45.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
12、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46.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分数:2.00)A.最高B.最低C.中等D.最高或最低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8.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分数:2.00)_49.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分数:2.00)_50.撰写文献综述不必阅读一次文献。(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
13、数:5,分数:10.00)51.简述访谈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分数:2.00)_52.简述教师的作用。(分数:2.00)_53.简述教育研究中进行选题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54.简述教育实验设计效度的影响因素。(分数:2.00)_55.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6.00)56.必答题_57.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新规定”的意义。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 1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
14、0遍甚至 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采用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分数:2.00)_58.结合以下资料,试述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
15、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日:“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篇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
16、,便为凡人。” 出自颜氏家训(分数:2.00)_59.选答题_60.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 16 年级每年级 3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 20%,称为高智商组(A 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 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 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 A、B 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分数:2
17、.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 22答案解析(总分:11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主张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的课程流派是( )。(分数:2.00)A.经验主义流派B.改造主义流派C.永恒主义流派D.存在主义流派 解析:3.西塞罗在其教育著作( )中论证了培养雄辩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分数:2.00)A.论雄辩术 B.雄辩术原理C.政治学D.理想国解析:4.裴斯泰洛齐提出的要素教育论不包括( )。(分数:2.00)A.体育要素B
18、.德育要素C.美育要素 D.体育要素解析: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分数:2.00)A.发现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 解析:6.下面哪项不属于夸美纽斯的循序渐进原则( )。(分数:2.00)A.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 B.基本的先于其他的C.重要的先于不重要的D.相关联的同时学解析: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分数:2.00)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 解析:8.“六艺”教育是( )教育的内容和标志。(分数:2.00)A.商代B.西周 C.春秋D.战国解析:9.下列不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的是( )。(分数:2.00)A.摘录B
19、.画线C.小结 D.群集解析:10.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渎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分数:2.00)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解析:11.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做( )。(分数:2.00)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D.轮形课程解析:12.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下面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分数:2.00)A.皮亚杰B.斯金纳C.维果斯基 D.巴甫洛夫解析: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分数:2.00)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
20、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解析:14.表征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符号,那么表征技能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概念B.产生式 C.网络结构D.模块解析:15.英罔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是( )。(分数:2.00)A.济贫法B.工厂法C.1918年费舍教育法D.1870年初等教育法 解析:16.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已过程中发生了 _ 的学习。 ( )(分数:2.00)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 解析:17.什么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 )(分数:2.00)A.博士弟子制 B.视学制
21、度C.五经博士D.察举制解析:18._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 )(分数:2.00)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阶级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年龄结构 解析:19.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 )(分数:2.00)A.生动活泼B.直观有趣C.严肃认真D.简单粗暴 解析:20.“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分数:2.00)A.隋代B.宋代C.唐代 D.汉代解析:21.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 ( )(分数:2.00)A.科学性B.民主性C.平等性D.宗教性 解析:2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分数:2.00)A.孔子B.孟子
22、C.许慎D.朱熹解析:23.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分数:2.00)A.牢记住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解析:24.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分数:2.00)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认知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解析:25.“化性起伪”,代表了先秦的一种教育作用观。其提出者是( )(分数:2.00)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解析:解析: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
23、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26.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强调教学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分数:2.00)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结构主义教育解析:解析: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改造主义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强调教学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的精神;要素主义教育主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认为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永恒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主张永恒的古典学
24、科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结构主义教育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27.“望梅止渴”这一学习现象属于( )(分数:2.00)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D.习惯化解析:解析:“望梅止渴”现象与巴甫洛夫研究中狗看到喂狗的人或喂狗的盘子有唾液分泌的现象是完全一致的,都属于经典条件反射。28.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 )(分数:2.00)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解析:解析:关于课程理论主要有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学习者中心课程论
25、、存在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论。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是经验主义课程论,义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代表人物是布鲁纳。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存在主义课程论主张以学生的需要来设计课程,并认为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代表人物是奈勒。29.夸美纽斯认为学校组织形式分为( )四个阶段,分别相当于春、夏、秋、冬(分数:2.00)A.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
26、 B.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C.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D.拉丁语学校、大学、母育学校、国语学校解析:解析:遵循教育适应自然性原则把学校组织形式分为四个阶段,为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30.下面关于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B.观点和材料一致C.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D.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高雅、优美,表达意犹未尽 解析:解析: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一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27、 D。31.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是( )(分数:2.00)A.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教学B.教师根据所选的材料进行教学C.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D.教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解析:解析: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不是教材,不是教学材料和内容,更不是培养目标。32.随堂听课是属于(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窒中
28、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D.间接观察解析:解析:自然情境中的观察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对个体的言谈、举止行动和表情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随堂听课指没有经过刻意的准备、排练、包装,师生活动和课堂氛围都是处于日常普通状态下的课堂听课。“随堂”的目的在于保证课堂教学能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和日常情况下普遍的课堂教学状况,强调自然状态下的务实性和真实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33.下列学制中,将小学(“初小”)和高级小学(“高小”)的是( )(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解析:34.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分数:2.0
29、0)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 解析:35.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 C.创造智力D.操作智力解析:36.干部教育的形式不包括( )。(分数:2.00)A.干部学校B.教导队C.短训班D.党校 解析:37.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属于( )。(分数:2.00)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 C.言语智力D.操作智力解析:38.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接受或理解,以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分数:2.00)
30、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D.掌握学习解析:39.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求知学习过程进行阐述的是( )(分数:2.00)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中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40.罗马时期教育家昆体良的代表作是( )(分数:2.00)A.忏悔录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 D.论雄辩家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他是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其
31、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在书中,他提出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论雄辩家是罗马共和时期西塞罗的代表作。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忏悔录在外国教育史上共有两部,一部为奥古斯丁所著,另一部为卢梭所著。41.1839年 11月,在澳门成立的由美国人布朗主持并任教师,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专门为华人开办的教会学校是( )(分数:2.00)A.英华书院B.马礼逊学校 C.崇信义塾D.宏艺书塾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早期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办。1839 年 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成立,由美国人布朗主持并任教师。马礼逊学校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42.在日本,提出废除
32、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用六三三四制,义务教育年限由六年延长到九年;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的是( )(分数:2.00)A.学制令B.教育敕语C.大学令D.学校教育法 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日本主要教育法令。1947 年,日本国会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实行“六三三四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九年;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为单一类型的大学。43.在现代欧美
33、教育思潮中,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强调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推崇古希腊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个别教育方法的是( )(分数:2.00)A.改造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 D.建构主义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现代欧荚几大主要的教育思潮。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20 世纪中期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各国。存在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4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
34、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分数:2.00)A.“培养完人” B.“培养独立个性”C.“培养国际理解”D.“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文献以及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掌握和了解情况。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会员国在制定教育策略时参考的一份报告。这个报告系统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教育的现状,指出各国的教育目的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培养完人”
35、,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45.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观察学习的( )(分数:2.00)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 D.反应促进效应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观察学习理论应用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观察学习理论表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而习得新行为。这种间接习得的行为既可能促进原有行为发生的概率,也有可能抑制原有行为的发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46.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36、)。(分数:2.00)A.最高B.最低C.中等 D.最高或最低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阿特金森学习动机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阿特金森认为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中等难度(成功概率为 50)的任务最有挑战性,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4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
37、:48.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教育可以通过实现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通过创新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49.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对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教育这种活动做出限定并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需把握以下几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
38、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不是动物界的一种普遍活动,它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而不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类具有的与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和个体活动。教育和动物与人类相类似的行为有着本质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哺育活动是一种本能需)解析:50.撰写文献综述不必阅读一次文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文献综述是文献分析报告的重要形式,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论。它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研究成果及未来研究的认识与判断,是作者利用大量文献对有关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与趋势之见解进行的论证。因
39、此撰写文献综述必须直接阅读一次文献,而不应仅依靠二次文献中对一次文献的总结。文献综述必须包括对一次文献的详细分析,并说明它们与你所研究问题的联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献综述的撰写以及对教育文献等级的理解。文献综述是就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文献综述的水平。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51.简述访谈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有目的的交谈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其优点及局限性分别如下: (1)访谈法的优点 灵活性
40、强。与观察法、问卷法相比,访谈法更具有灵活性。在观察法中,观察者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在很多情形下,只能等待观察对象行为的出现,且只能获得“是什么”、“怎么样”等外在信息,无从了解被观察者的内在动机、情感。在问卷法中,研究对象只就研究者所呈现的确定的问题进行回答,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为什么如此作答也无从知晓。而访谈法则不然,研究者可以对感兴趣的行为表现、活动结果刨根问底。)解析:52.简述教师的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作用体现为社会作用和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 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 (1)教师肩负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
41、展中起引导作用; (2)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解析:解析:本题出自“教育学原理”第十章“教师与学生”第(一)条“教师”之第 3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本题旨在考查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对此问题要从教师的社会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回答。53.简述教育研究中进行选题的基本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 问题要有研究价值。 衡量选定的题目有无意义及意义大小的
42、标准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择的问题是否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2) 问题提出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问题要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基础,还表现在要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作为实践基础。科学性强的研究课题才能做到指导思想及研究目的明确,立论根据充分、合理。 (3) 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问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研究的成败,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地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选定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具体、适度,研究范围要明确界定,宜小不宜大,所含的研究问题要明晰,不能太笼统。 (4) 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5) 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