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6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3.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4.(
2、)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研究方法B.实证方法C.实验研究方法D.理论方法6.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分数:2.00)A.教室和学生B.教室和学生代数成绩C.教学模式和学生发展D.教学模式和学生代数成绩7.随机数目表抽样法属于( )。(分数:2.00)A.简单随
3、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系统随机抽样8.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属于( )。(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9.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的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分数:2.00)A.参与式、结构式观察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10.研究者必须知道每次观察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研究的目的认真选择典型观察对象、环境条件和工具。这是观察研究的( )原则。(分数:2.00)A.目的性
4、B.客观性C.自觉性D.主动性11.研究者进入课堂随堂听课,从而进行观察是属于(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B.实验室中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D.间接观察12.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 )。(分数:2.00)A.观察计划B.观察提纲C.摘要笔记D.观察记录表1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2.00)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14.在教育测量调查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5、( )。(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5.( )访谈调查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过程的标准化。(分数:2.00)A.结构性B.重复性C.集体性D.系统性16.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 )的回答时间。(分数:2.00)A.030 分钟B.3040 分钟C.4050 分钟D.5060 分钟17.当试题的难度为( )时,其区分度最好。(分数:2.00)A.03B.05C.07D.081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分数:2.00)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19.下列诸因素中,不影响实验内在效度
6、的是( )。(分数:2.00)A.偶然事件B.多重实验C.成熟程度D.统计回归20.当一个实验的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参加一项实验时,我们可以说实验者采用了( )来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分数:2.00)A.随机法B.双盲法C.抵消法D.消除法21.凯米斯提出的行动研究的步骤包括计划、观察、行动、( )四步。(分数:2.00)A.总结B.检查C.评价D.反思22.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分数:2.00)A.001B.005C.100D.20023.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
7、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 X 就可能是另一现象 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24.中位数是( )。(分数:2.00)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相关系数25.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包括( )。(分数:2.00)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正文、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7.二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分
8、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分数:2.00)_29.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分数:2.00)_30.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分数:2.00)_31.简述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2.必答题(分数:2.00)_33.试论述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34.试论述问卷调查中问题答案的格式,并举例。(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6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
9、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 解析:3.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证“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 解析:4.( )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分数:2.00)A.客观性原则 B
10、.创新性原则C.公共性原则D.伦理原则解析:解析: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内在规律的因果关系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A.历史研究方法B.实证方法C.实验研究方法 D.理论方法解析:解析:实验研究方法是根据假设创设一定的情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验证假设,探索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主要包括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6.为了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代数成绩的影响,三位教师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执教三个班的代数课,这一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11、分别是( )。(分数:2.00)A.教室和学生B.教室和学生代数成绩C.教学模式和学生发展D.教学模式和学生代数成绩 解析:7.随机数目表抽样法属于( )。(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系统随机抽样解析:解析:抽样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法,包括抽签法、随机数目表抽样法;系统随机抽样法,又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8.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属于( )。(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解析: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
12、、提要和文摘等。9.某研究者欲考察教师对学生期望值的高低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性,他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去教室随机观察师生的互动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观察是( )。(分数:2.00)A.参与式、结构式观察B.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式、非结构式观察 解析:10.研究者必须知道每次观察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研究的目的认真选择典型观察对象、环境条件和工具。这是观察研究的( )原则。(分数:2.00)A.目的性 B.客观性C.自觉性D.主动性解析:解析: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研究者必须知道每次观察的重点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研究的目的认真选择典型观察对象
13、、环境条件和工具。11.研究者进入课堂随堂听课,从而进行观察是属于(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C.严格控制的观察D.间接观察解析:解析:随堂听课即进入自然的教育情境中进行观察。12.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 )。(分数:2.00)A.观察计划B.观察提纲C.摘要笔记D.观察记录表 解析:解析:研究者可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中,以便于进一步研究之用。1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分数:2.00)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
14、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 解析:14.在教育测量调查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分数:2.00)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15.( )访谈调查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过程的标准化。(分数:2.00)A.结构性 B.重复性C.集体性D.系统性解析:解析:结构性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结构性访谈的最大优点是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标准化程度较高。16.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 )的回答时间。(分数:2.00)A.030 分钟B.3040 分钟 C.4050 分钟D.5060 分钟解析:解析:问题的数量合适。问卷的作答时间以
15、2040 分钟为宜。17.当试题的难度为( )时,其区分度最好。(分数:2.00)A.03B.05 C.07D.08解析: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验的心理特征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当试题的难度为 05 时,区分度最好。1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分数:2.00)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解析:解析: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成果,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19.下列诸因素中,不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 )。(分数:2.00)A.偶然事件B.多
16、重实验 C.成熟程度D.统计回归解析:解析:偶然事件、成熟程度、统计回归都会影响实验内在效度,只有多重实验不会。20.当一个实验的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参加一项实验时,我们可以说实验者采用了( )来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分数:2.00)A.随机法B.双盲法 C.抵消法D.消除法解析:解析: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21.凯米斯提出的行动研究的步骤包括计划、观察、行动、( )四步。(分数:2.00)A.总结B.检查C.评价D.反思 解析:解析:反思是在行动和观察之后做出的,它既是
17、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行动研究循环的开始。22.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分数:2.00)A.001B.005C.100 D.200解析:23.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 X 就可能是另一现象 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分数:2.00)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 D.剩余法解析:24.中位数是( )。(分数:2.00)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相关系数解析:解析: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
18、趋势的统计量,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代表着研究对象的一般水平。常用的集中量数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5.教育调查报告一般包括( )。(分数:2.00)A.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注释等部分B.题目、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C.题目、前言、正文、结果及讨论等部分D.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等部分 解析:解析:一般来说,教育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7.二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分数:2.0
19、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根据对文献的加工的层次不同,教育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而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理论化的检索性文献。)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表述研究假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研究假设应该是可以验证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是可操作的,如若假设的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 第二,研究假设应该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第三,研究假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以便导出很多结
20、论。 第四,研究假设应该尽量简洁。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 第五,研究假设可以直接解释某一问题或现象,而不必附加其他假设。 第六,研究假设应该尽可能以量化的形式或便于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达,即研究假设要具有操作性、观察性和测量性。 第七,研究假设应该是与大多数的已知事实相符合和一致。)解析:29.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分别是: (1)偶然事件: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响因变量的事件的发生。 (2)成熟程度:时间在被试身上起的作用。 (3)测验:注意一次测验对随后另一次测验的影响。 (4)测量手段: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
21、果。 (5)统计回归:挑选被试的误差,比如用极端分数进行回归,将对今后的测验产生不利影响。 (6)在实验进展过程中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组的不对等性。 (7)实验的偶然减员: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产生不良影响。 (8)取样:成熟程度交互作用,由于取样不一带来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解析:30.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优点: 行动研究是针对教育实际情境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因而它是用于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此外,教育行动研究可以综合
22、使用多种方法,并且教育行动研究具有评价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的特点。 缺点: 研究结果的适用性程度有限:由于行动研究取样较小,对所收集的资料的处理也较简单,研究中有关变量的控制程度不高,研究结果很难与科学的实验研究并重。研究结果所关心的是特定问题的解决,缺乏代表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实践工作者强调研究的简便易行,而忽视了其计划性、系统性。因此,研究结果是难以推广的。 研究协调工作的难度较大:行动研究强调实际工作者与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时间上如何配合,研究工作的任务如何安排等需要协调。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往往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想法、做法去影响实际工作者,在研究中起主导作用,而实际工作者由
23、于自身水平、学识相对较低,因此产生对理论研究人员的依赖,很难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解析:31.简述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1)因果分析 所谓因果分析,是指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其实施的基础是辩证决定论的普遍联系观,即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偶然的,其产生、发展与变化都有其必然内在和外在原因。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在定性分析中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 (2)归纳分析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或大量材料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或推理形式。归纳分析有两种类型: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 (3)
24、比较分析 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及其关系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具体来说,比较分析主要有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等几种形式。 运用比较法应注意: 对象必须是可比的,即要比较的对象之间或要比较的材料之间有某些共性,无共性或无相关性的事物不能进行比较; 衡量比较对象的标准必须一致; 要有正确的理论和价值观作指导。 (4)系统分析 系统方法是系统地研究和处理有关对象的整体联系的一般科学方法论,是把系统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联系起来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统筹,以求得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的方法论。进行系统分析,
25、要注意从对象(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发展过程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因此包括层次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要素分析和历史分析等。同时还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有序性。)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2.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3.试论述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研究工作的基本规范。它是教育科学研究规律的反映和教育科学研究实践经验的概括。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6、。只有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过程的客观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研究的目标。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要贯彻客观性原则,研究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保证研究过程的客观性,研究者应力戒成见和偏见,对那些与自己原来设想不相符的材料不能轻易舍弃,更不能随意更改;相反,应该重视它、研究它。这样才更有利于发现规律,深化认识。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所谓创新,既是对教育传统最有力、最深刻的批判,也是
27、对教育传统最好的继承。 在教育研究活动中要贯彻创新性原则,要求研究者: (1)从我国教育历史出发,认真钻研和整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 (2)密切关注本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的研究动态,及时发现那些还没有被别人研究或者未被完全解决的教育问题。 (3)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审视从那些已经被研究过的问题中发现新的创造空间。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教育研究者应做到: (1)重视教育理论的建构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教育研究中,在确定研究
28、课题、提出理论假设、进行教育设计、搜集整理资料、运用研究方法时,都自觉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 (2)教育科学研究应当密切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和实际问题来进行。 4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的人,在了解这些人的各种行为特征时,一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负面的影响,为此,教育研究需要遵循伦理原则。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解析:34.试论述问卷调查中问题答案的格式,并举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答案的形式上看,人们常用的有以下
29、几种基本格式: (1)是否式。每个问题均提供两种答案,即是或否,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个作答。 (2)选择式。设计者给每个问题设计几种可能的答案,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项或几项适合其情况的答案。 (3)排列式。又称顺位法,指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态度按某种标准给提供的答案排序 (4)量表式。将答案根据某种标准分成一定等级,由被调查者进行评定,并要求其用某种方式标示出自己所在的等级、 (5)表格式。将有等级区别的问题和答案编成表格,让被调查者用填表的方式来回答问题。 举例:(1)是否式。 示例:你是班主任吗? A是 B否 (2)单项选择式。 示例:你最喜欢下列哪一类体育活动? A球类 B田径 C游泳 D体操 E武术 F其他 (3)多项选择式。 示例: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新闻类 B影视剧类 C体育类 D广告类 E谈话类 F歌舞类 G少儿类 H其他 (4)量表式(等级式)。 示例:我觉得我在班里很重要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太符合 D非常不符合 (5)排序式。 示例: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能从自己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