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89122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3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能提高外在效度的是(分数:2.00)A.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B.实验情境与教学情境尽量接近C.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

    2、验D.控制好无关变量4.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的含义的是(分数:2.00)A.对外部因素和实验因素的控制能力B.对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C.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D.研究样本的取样方法5.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消除法B.抵消法C.恒定法D.平衡法6.不是单组后测设计特征的是(分数:2.00)A.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某些信息B.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C.仅一次实验处理D.有前测、后测,前后测的差

    3、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7.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8.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很难找到同质被试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C.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D.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9.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10.行动研究的旨归是(分数:2.00)A.理

    4、论工作者指导实践工作者B.解决教育实际问题C.由理论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D.由实践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11.下列选项不是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应用的范围的是(分数:2.00)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育科研12.行动研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广泛使用的国家是(分数:2.00)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3.行动研究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在领域。(分数:2.00)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师培养14.“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经由应用研究结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浪费”,这句话出自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是(分数:2.00)A.科利尔B.科特.勒温

    5、C.科瑞D.斯腾豪斯1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三个特点。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分数:2.00)A.研究的目的B.研究的情境C.研究的方式D.研究的主体16.下列选项中对行动研究的质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分数:2.00)A.使用设计缜密的手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B.对研究者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的促进C.为教育的知识基础所做的贡献D.对研究者的实践的影响17.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分数:2.00)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18.下列教育行

    6、动研究的类型中,由凯米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B.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勒温一科利模式”的是(分数:2.00)A.计划B.调查C.实施D.反思20.教育行动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是(分数:2.00)A.教例研究B.问题研究C.合作研究D.改进研究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1.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22.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23.简述教育实验变量控

    7、制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必答题(分数:2.00)_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风靡全球,有学校也想进行实验研究。于是在英语学科上进行 MOOC 实验。取样来自这所学校的高一(2)班作为实验班,其他 2 个班级为对比班。实验前后都对所有班级进行了难度相同的测试。高一(2)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将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抽样方法的名称。 (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格式以及缺点。(分数:2.00)_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高校通过研究来促进本科生教学。

    8、从法学专业的二年级四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又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的研究能力做了统一的测试。实验开始后,两班使用相同的教材、保持相同的进度,但两班的作业不同,实验班均为研究型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对照班为记忆性作业,或不留作业。一个学年过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在研究能力(搜集资料、设计研究、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 (1)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研究设计? (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 (4)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缺点?(分数:2.00)_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为提高物理课

    9、堂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在该校高二年级读书的 900 人中物理成绩排名后 90 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持续一年,实验前后对两组同学都进行同质的试卷A、B 的测量。通过实验前后测试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效果显著。(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4)该抽样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对实验效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3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1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的内在效度愈高,其结果愈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而实验的外在效度愈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愈大。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

    11、,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因此,实验设计必须重视这两种效度。但是,在实际情形中,要同时兼顾两者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能提高外在效度的是(分数:2.00)A.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B.实验情境与教学情境尽量接近C.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D.控制好无关变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在效度。提高外在效度的根本措施在于使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使实验情境与教育教学环境尽量接近,可以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4.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的含义的是(分数:

    12、2.00)A.对外部因素和实验因素的控制能力B.对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C.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D.研究样本的取样方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的控制。“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5.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

    13、消除法B.抵消法 C.恒定法D.平衡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抵消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6.不是单组后测设计特征的是(分数:2.00)A.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某些信息 B.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C.仅一次实验处理D.有前测、后测,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单组前后测设计的

    14、特征有:(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因此,本题答案为 A。7.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其特点是:随机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8.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

    15、)A.很难找到同质被试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 C.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D.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设计的方法的局限性。在本题中,A 项是所罗门四组的缺点。C 项是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缺点。D 项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局限性之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9.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基本特点。所罗门四组设计是把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与只有

    16、后测的设计加以组合(a 与 b),将有无前测这一变量纳入实验设计之中,将变量所造成的差异数部分从总变异数中排除出去,以检验实验处理所产生的影响是否显著。所罗门四组设计内外在效度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设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0.行动研究的旨归是(分数:2.00)A.理论工作者指导实践工作者B.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C.由理论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D.由实践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1.下列选项不是教

    17、育行动研究可以应用的范围的是(分数:2.00)A.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育科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范围。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2.行动研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广泛使用的国家是(分数:2.00)A.美国B.英国 C.德国D.法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行动研究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的美国;20 世纪 70 年代在英国大放异彩;20 世纪 80 年代兴盛于澳大利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3.行动研究在美国非常流行,尤其是在领域。(分数:2.00)A.

    18、教育行政管理B.课程C.教学D.教师培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行动研究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广泛使用后在美国的应用就少了,因为“研究”一词被理解为基于实验室的实验和统计显著性检验。20 世纪70、80 年代,在英国、澳大利亚复兴。如今,在美国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教师培养的教育者当中。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4.“所有教育上的研究工作,经由应用研究结果的人来担任,其研究结果才不致浪费”,这句话出自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这本书的作者是(分数:2.00)A.科利尔B.科特.勒温 C.科瑞D.斯腾豪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产生与发展。科

    19、瑞在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引进到教育中来,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三个特点。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分数:2.00)A.研究的目的 B.研究的情境C.研究的方式D.研究的主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特点。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由教育行动者研究”。其中“为教育行动而研究”是研究的目的;“在教育行动中研究”侧重的是研究的情境、方式;“为教育行动而研究”体现了研究的主体。因此,本题的答案

    20、为 A。16.下列选项中对行动研究的质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分数:2.00)A.使用设计缜密的手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B.对研究者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的促进C.为教育的知识基础所做的贡献D.对研究者的实践的影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不依赖于严格的数据整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7.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分数:2.00)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 B.阅读教育文献C.系统的需求分析D.向局外人咨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的研究结果是通过研究者对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实现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8.

    21、下列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中,由凯米斯倡导的是(分数:2.00)A.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B.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C.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D.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凯米斯倡导的是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勒温一科利模式”的是(分数:2.00)A.计划B.调查C.实施D.反思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模式。教育行动研究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勒温一科利模式,具体包括“计划一调查一实施”。二是凯米斯模式,具体包括“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评价)”。三是七步骤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反思在行动研究中的重要意

    22、义。具体步骤为:确定问题;进行研究设计;选择研究参与者;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和应用研究结果;报告研究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0.教育行动研究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的是(分数:2.00)A.教例研究B.问题研究C.合作研究D.改进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应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的应用,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划分为:教例研究、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1.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

    23、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 8 个:(1)历史;(2)成熟:(3)测验;(4)工具;(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7)被试缺失;(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考生需要理解并能灵活掌握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22.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主要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

    24、去的程度。坎贝 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2)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即霍桑效应)。 (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考生需要理解并熟练掌握影响教育实验研究的 4 种外部效度。23.简述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 (1)消除法。即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2)平衡法。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使所有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这两个组,使之对两个

    25、组的教育效果的影响相同,以此平衡无关变量的影响,再来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教育效果的差异,从而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3)抵消法。这种方法是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 (4)恒定法。恒定法是指使无关变量效应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 (5)随机法。随机是指在选择被试、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许多实验环节上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随机安排决定,它是教育实验中唯一有可能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

    26、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有:消除法、平衡法、抵消法、恒定法、随机法。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思考的是“控制”。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4.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风靡全球,有学校也想进行实验研究。于是在英语学科上进行 MOOC 实验。取样来自这所学校的高一(2)班作为实验班,其他 2 个班级为对比班。实验前后都对所有班级

    27、进行了难度相同的测试。高一(2)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将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抽样方法的名称。 (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格式以及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整体随机抽样法。 (2)本实验研究的假设是:MOOC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3)实验名称: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格式为: O 1 X O 2 O 3 O 4 O 5 O 6 (4)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第二,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

    28、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实验设计中的非随机分派控制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需要知道4 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格式、特征、优缺点。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高校通过研究来促进本科生教学。从法学专业的二年级四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又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前后对两班学生的研究能力做了统一的测试。实验开始后,两班使用相同的教材、保持相同的进度,但两班的作业不同,实验班均为研究型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对照班为记忆性作业,或不留作业。一个学年过后,用统一测试的方法测出实验班在研究能力(搜集资料、设

    29、计研究、研究报告的写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 (1)该实验研究采用了何种研究设计? (2)该实验的研究假设是什么? (3)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 (4)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非等组前后测设计。格式为: 实验组:O 1 X O 2 对照组:O 3 O 4 (2)研究假设为:研究型作业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3)自变量:研究型作业。 因变量: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无关变量: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4)优缺点: 第一,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

    30、等因素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 第二,局限。其一,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其二,前后测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育实验设计中的非随机分派控制组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生需要知道4 种实验设计的基本格式、特征、优缺点。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在该校高二年级读书的 900 人中物理成绩排名后 90 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

    31、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持续一年,实验前后对两组同学都进行同质的试卷A、B 的测量。通过实验前后测试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效果显著。(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4)该抽样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对实验效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课题:两种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 研究假设: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班级教学。 (2)自变量:物理教学模式。 因变量:教学效果(学业成绩)。 无关变量:学生的物理基础、教师的水平,教学的条件等。 (3)名称: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格式: R O 1 X 1 O 2 O 3 X 2 O 4 (4)以物理考试后 10的同学为样本,其代表性不高,会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既考查研究设计,又考查研究的效度问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考生需要推测本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考生也应该熟知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3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