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为掌握高等教育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小王同学阅读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30 年。这一书籍属于(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3.在研究“苗族的教育状况”的过程中,研究者查阅了贵州省苗族聚居的县域的档案馆,发现“地方志”中记载苗族定居在这个县域是在 500 年前。这一“地方志”属于(分数:2.00)A.书籍B.报刊C.
2、教育档案D.电子信息4.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属于(分数:2.00)A.著作B.报刊C.电子信息检索系统D.教育档案5.某研究者要研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分数:2.00)A.教育年鉴B.教育调查报告C.教育统计资料D.学术会议论文6.某研究者要研究“近 30 年来院校研究的历史”,从我国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院校研究的文献开始查阅到现在。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7.叶澜老师提出了“生态式”的教育,反对教育的农业模式、工业
3、模式。有研究者基于此,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为序,按 2015 年、2014 年、2013 年的顺序查阅“生态式”教育的文献。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8.在进行“信息校长”研究的过程中,小张从所掌握资料的参考文献中找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这篇硕士论文。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9.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10.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
4、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1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中所用资料的一致度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12.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13.既是对文献的综合,又是对文献的评价的是(
5、分数:2.00)A.文献综述B.研究报告C.学术论文D.咨询报告14.在研究“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研究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教师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研究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分数:2.00)A.全面性B.准确性C.勤于积累D.善于思索15.某研究者在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时,只查阅了倡导学校应该开展“创业教育”的文章。这个研究者违背了(分数:2.00)A.全面性B.准确性C.勤于积累D.善于思索16.某研究者阅读了他通过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下载的千余篇文献后,发现其中的很多资料和研究的关联性并不大,因此,又删除了很多资料,仅剩百余篇。他的这个过程是(
6、分数:2.00)A.分析阶段B.准备阶段C.搜索阶段D.加工阶段17.9 月初,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王老师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对所在班级幼儿给予任何干涉,而是从旁观察。观察得知:豆豆活跃,且精力旺盛,需要为其多多安排活动;慧慧腼腆、内向,需要多多鼓励。王老师的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18.小张为了验证延迟满足实验,将 6 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带入情境不同的实验室内,并在室外通过单向可视玻璃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19.豆豆妈妈将豆豆送到幼儿园后极不放心,于是,在幼儿园的监控室观察
7、豆豆的在园表现。豆豆妈妈的观察属于(分数:2.00)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C.参与式观察D.实验室观察20.在进行学校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乔装成中学生,和中学生一起上课,一起玩,从而观察中学生的课上、课后的表现。这种观察方法是(分数:2.00)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21.督导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表现和学生的表现。这种观察方法是(分数:2.00)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22.在研究小学生课堂生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了观察表,观察每 5 分钟学生的上课状态。这种观察是(分数:2.0
8、0)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23.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 808 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陈鹤琴先生的观察属于(分数:2.00)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24.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分数:2.00)A.昆体良B.裴斯泰洛齐C.卢梭D.皮亚杰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5.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的组成部分。(分数:2.00)_26.简述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30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9、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为掌握高等教育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小王同学阅读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30 年。这一书籍属于(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等级。教育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D 项的四次文献是干扰项。因此,问题的答案为 C。
10、3.在研究“苗族的教育状况”的过程中,研究者查阅了贵州省苗族聚居的县域的档案馆,发现“地方志”中记载苗族定居在这个县域是在 500 年前。这一“地方志”属于(分数:2.00)A.书籍B.报刊C.教育档案 D.电子信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报刊指报纸和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报刊出版周期短,能及时反映研究新进展与动态。期刊主要有全文型期刊、摘要型期刊和索引型期刊
11、三类。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指数据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4.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属于(分数:2.00)A.著作B.报刊C.电子信息检索系统D.教育档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书籍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
12、种情报源。报刊是报纸和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报刊出版周期短,能及时反映研究新进展与动态。期刊主要有全文型期刊、摘要型期刊和索引型期刊三类。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主要指数据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5.某研究者要研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状况,最可靠的资料来源是(分数:2.00)A.教育年鉴 B.教育调查报告C.教育统计资料D.学术会议论文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教育文献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电子信息检索系统。其中教育档案包
13、括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和碑刻等。对于我国教育投入状况的最可靠的资料,应该是教育年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6.某研究者要研究“近 30 年来院校研究的历史”,从我国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院校研究的文献开始查阅到现在。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 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的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
14、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7.叶澜老师提出了“生态式”的教育,反对教育的农业模式、工业模式。有研究者基于此,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为序,按 2015 年、2014 年、2013 年的顺序查阅“生态式”教育的文献。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8.在进行“信息校长”研究的过程中,小张从所掌握资料的参考文献中找到了“信息技术课程
15、的诞生”这篇硕士论文。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9.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
16、其中外部评论,也称外审法,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作者,即真正的作者是谁;(2)成书年代,即出自何年代;(3)在什么地方完成;(4)写作和创作的背景是什么;(5)版本,是原版还是修订版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0.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作者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其中外部评论,也称外审法,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即
17、“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作者,即真正的作者是谁;(2)成书年代,即出自何年代;(3)在什么地方完成;(4)写作和创作的背景是什么;(5)版本,是原版还是修订版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中所用资料的一致度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 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其中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
18、行,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2)著者的偏见和动机;(3)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4)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5)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2.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发现作者并非以往熟悉的人物,因此,专家们对作者的学识能力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分数:2.00)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 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判别文献的方法有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其中内审法也称内
19、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性和可靠程度。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2)著者的偏见和动机;(3)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4)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5)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3.既是对文献的综合,又是对文献的评价的是(分数:2.00)A.文献综述 B.研究报告C.学术论文D.咨询报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文献分析报告的重要形式,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
20、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论。它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研究及未来研究的认识与判断,是作者利用大量文献对有关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与趋势之见解的论证。文献综述不仅是对文献的综合,还包括对文献的评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4.在研究“二战”期间在华犹太人的教育状况时,研究生只查阅了上海档案馆。指导教师让该生继续到哈尔滨档案馆查阅资料。这个研究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违反了(分数:2.00)A.全面性 B.准确性C.勤于积累D.善于思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首先,检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
21、有关研究成果,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其次,检索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通过细读,掌握若干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观点。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表现为:(1)曲解引申,主观臆断。(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3)脱离实际,追赶时尚。这名研究生违反了检索的全面性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5.某研究者在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时,只查阅了倡导学校应该开展“创业教育”的文章。这个研究者违背了(分
22、数:2.00)A.全面性B.准确性 C.勤于积累D.善于思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资料的检索。首先,检索要全面,即全面性。不仅要广泛查阅自己特定范围内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而且要把视野放宽,广泛浏览特定范围以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以便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动向。特别是要着力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保证研究的客观全面。其次,检索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通过细读,掌握若干年来所研究的领域内讨论过哪些问题,有哪些分歧意见,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主要观点。要认真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常常发生因疏忽而形成的论据失误,表现为:(1)曲解引申,主观臆断。(2)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突出
23、其一,忽略其二,断章取义。(3)脱离实际,追赶时尚。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6.某研究者阅读了他通过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下载的千余篇文献后,发现其中的很多资料和研究的关联性并不大,因此,又删除了很多资料,仅剩百余篇。他的这个过程是(分数:2.00)A.分析阶段B.准备阶段C.搜索阶段D.加工阶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分析和准备阶段包括分析课题、明确自己准备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和所属类目,进而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
24、资料,按适当顺序加以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到的材料。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主要包括剔除假材料和评价资料的适用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7.9 月初,幼儿园刚刚开学,小班王老师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对所在班级幼儿给予任何干涉,而是从旁观察。观察得知:豆豆活跃,且精力旺盛,需要为其多多安排活动;慧慧腼腆、内向,需要多多鼓励。王老师的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 B.实验室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
25、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本题中的王老师是在自然条件下开展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8.小张为了验证延迟满足实验,将 6 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带入情境不同的实验室内,并在室外通过单向可视玻璃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 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本题中的王老师是在
26、实验室进行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9.豆豆妈妈将豆豆送到幼儿园后极不放心,于是,在幼儿园的监控室观察豆豆的在园表现。豆豆妈妈的观察属于(分数:2.00)A.直接观察B.间接观察 C.参与式观察D.实验室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是否借助媒介,可将观察研究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0.在进行学校社会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乔装成中学生,和中学生一起上课,一起玩,从而观察中学生的课上、课后的表现。这种观察方法是(分数:2.00)A.参与式观察 B.非参与式观察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解析:
2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的身份,研究者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1.督导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的表现和学生的表现。这种观察方法是(分数:2.00)A.参与式观察B.非参与式观察 C.间接观察D.实验室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的身份,研究者在参与活
28、动的过程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非参与式观察是指研究者以“旁观者”身份,采取公开的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的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2.在研究小学生课堂生态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时间为单位制定了观察表,观察每 5 分钟学生的上课状态。这种观察是(分数:2.00)A.结构式观察 B.非结构式观察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观察者严格地界定研究的问题,依照一定的步骤与项目进行观察,同时采用准确的工具进行记录,是观察法中
29、最严格的一种。一般来说,结构式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切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也比较费时。结构观察的形式主要有行为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等。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3.陈鹤琴先生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了 808 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陈鹤琴先生的观察属于(分数:2.00)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 C.参与式观察D.间接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教育
30、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是相对于结构观察而言的。这种观察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方向,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缺乏明确的观察项目和固定的记录方式。最为典型的非结构式观察就是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日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4.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分数:2.00)A.昆体良B.裴斯泰洛齐 C.卢梭D.皮亚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有描述记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和行为检核表。世
31、界上最早用日记记录法记载儿童的发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二、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5.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的组成部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研究的问题(或问题的提出,或文献综述的目的)。 (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 (3)文献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或相关主体的内容概括及评论)。 (4)参考文献(或主要文献目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综述。使用教育文献不能仅仅停留在查阅上,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应该具有综合分析文献的能力以及写出教育文献综述报告的能力。因此,考生需要熟知教育文献综述的组成部分。26.简述确认文献真实性的方法。(
32、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外审法,也称外部考证,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确定作者,即真正的作者是谁;第二,成书年代,即出自何年代;第三,在什么地方完成;第四,写作或创作的背景是什么;第五,版本,是原版还是修订版等。(2)内审法,也称内部考证,旨在确定史料本身的意义,评判其正确陛与可靠程度。外部考证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进行。内部考证则主要是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文献本身的意义,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第一,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第二,著者的偏见和动机;第三,文献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即有无偏见、歪曲、篡改等迹象;第四,文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即有无遗漏、误差;第五,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即有无自相矛盾之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认文献的真实性的方法。要充分地利用文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加工文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判断识别能力,辨伪证真、去伪存真能力,才能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挑选出高质量的文献。这就需要对文献进行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因此,考生需要熟知内审法和外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