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7世纪至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 )。(分数:2.00)A.直觉观察期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C.独立科学时期D.百家争鸣时期3.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等。(分数:2.00)A.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量法B.类比法、比较法、访谈法、测量法C.观察法、分类法、演绎法、测量法D.观察法、问卷法、归纳法、综合法4
2、.研究假设主要是陈述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可分为( )两类。(分数:2.00)A.正向假设和负向假设B.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C.描述性假设和推断性假设D.一般假设和特殊假设5.按照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以把假设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按此性质分类的假设是( )。(分数:2.00)A.描述性假设B.演绎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6.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 )。(分数:2.00)A.总结B.评价C.实施D.展望7.文献作为记载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是以( )形式传递知识。(分数:2.00)A.载体B.非载体C.实物传递D.音像资料8.下列不属于三次文献特点的是(
3、 )。(分数:2.00)A.综合性B.汇编性C.浓缩性D.参考性9.下列属于教育档案类文献的是( )。(分数:2.00)A.教育辞典B.百科全书C.教育法令集D.复印资料10.按观察的情境条件,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11.对原始资料进行归档时,遵循的顺序是( )。(分数:2.00)A.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B.按一定的种类C.按人们完成某一任务所用的方法D.以上都是12.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和考察其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进
4、而探索解决问题办法的调查是( )。(分数:2.00)A.相关调查B.现状调查C.问卷调查D.预测调查13.一般来讲,一份问卷的作答时间以( )分钟为宜。(分数:2.00)A.1015B.2025C.3040D.405014.对人们进行智力测验,这属于( )。(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15.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准备阶段任务的是( )。(分数:2.00)A.选定课题并形成假设B.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理论框架C.选定实验设计的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D.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16.在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中,( )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有限。(分数:2.
5、00)A.消除法B.平衡法C.抵消法D.恒定法17.下列不属于所罗门四组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只有一种实验处理B.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C.两个控制组均有前后测D.两个实验组中,一个有前测和后测,一个只有后测18.20世纪 60年代中期,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动研究曾沉寂一时。后经( )等人的努力,在西方社会再度崛起。(分数:2.00)A.柯勒B.勒温C.寇利D.艾略特19.教育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分数:2.00)A.总结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C.预测性评价D.初始评价20.资料整理的步骤不包括( )。(分数:2.00
6、)A.搜集B.审核C.分类D.汇总21.在 82、79、84、82、77、89、82、84 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 )。(分数:2.00)A.82B.84C.795D.7722.使用点估计时,估计量必须具有( )、一致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条件。(分数:2.00)A.无偏性B.可能性C.必要性D.客观性23.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分数:2.00)A.论证性论文B.综合论述性论文C.预测性论文D.以上都是24.选取材料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紧密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主次B.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C.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D.以上都
7、是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2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6.教育文献分布在各类书籍、报刊及其他教育档案类资料中,即是以文字资料记录的。(分数:2.00)_27.教育观察研究是严格按照观察提纲进行的。(分数:2.00)_28.只有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才能说两者相关。(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9.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设计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30.访谈调查的基本过程。(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8、、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7世纪至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 )。(分数:2.00)A.直觉观察期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独立科学时期D.百家争鸣时期解析:3.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等。(分数:2.00)A.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量法 B.类比法、比较法、访谈法、测量法C.观察法、分类法、演绎法、测量法D.观察法、问卷法、归纳法、综合法解析:4.研究假设主要是陈述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可分为( )两类。(分数:2.
9、00)A.正向假设和负向假设B.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C.描述性假设和推断性假设D.一般假设和特殊假设解析:5.按照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以把假设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按此性质分类的假设是( )。(分数:2.00)A.描述性假设B.演绎假设 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解析:6.课题论证是对选定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 )。(分数:2.00)A.总结B.评价 C.实施D.展望解析:7.文献作为记载人类知识的最重要手段,是以( )形式传递知识。(分数:2.00)A.载体 B.非载体C.实物传递D.音像资料解析:8.下列不属于三次文献特点的是( )。(分数:2.00)A.综合性B.汇编性 C
10、.浓缩性D.参考性解析:9.下列属于教育档案类文献的是( )。(分数:2.00)A.教育辞典B.百科全书C.教育法令集 D.复印资料解析:10.按观察的情境条件,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 )。(分数:2.00)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解析:11.对原始资料进行归档时,遵循的顺序是( )。(分数:2.00)A.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B.按一定的种类C.按人们完成某一任务所用的方法D.以上都是 解析:12.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的性质与程度进行调查,以分析和考察其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互为变量,进而探索解决问题办
11、法的调查是( )。(分数:2.00)A.相关调查 B.现状调查C.问卷调查D.预测调查解析:13.一般来讲,一份问卷的作答时间以( )分钟为宜。(分数:2.00)A.1015B.2025C.3040 D.4050解析:14.对人们进行智力测验,这属于( )。(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解析:15.下列不属于教育实验准备阶段任务的是( )。(分数:2.00)A.选定课题并形成假设B.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理论框架C.选定实验设计的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D.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 解析:16.在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中,( )在教育实验中的应用有
12、限。(分数:2.00)A.消除法 B.平衡法C.抵消法D.恒定法解析:17.下列不属于所罗门四组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分数:2.00)A.只有一种实验处理B.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C.两个控制组均有前后测 D.两个实验组中,一个有前测和后测,一个只有后测解析:18.20世纪 60年代中期,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动研究曾沉寂一时。后经( )等人的努力,在西方社会再度崛起。(分数:2.00)A.柯勒B.勒温C.寇利D.艾略特 解析:19.教育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分数:2.00)A.总结性评价 B.过程性评价C.预测性评价D.初始评价解析:2
13、0.资料整理的步骤不包括( )。(分数:2.00)A.搜集 B.审核C.分类D.汇总解析:21.在 82、79、84、82、77、89、82、84 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 )。(分数:2.00)A.82 B.84C.795D.77解析:22.使用点估计时,估计量必须具有( )、一致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条件。(分数:2.00)A.无偏性 B.可能性C.必要性D.客观性解析:23.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分数:2.00)A.论证性论文B.综合论述性论文C.预测性论文D.以上都是 解析:24.选取材料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2.00)A.紧密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主次B
14、.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C.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D.以上都是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2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6.教育文献分布在各类书籍、报刊及其他教育档案类资料中,即是以文字资料记录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由于创造、记录与传播的方式不同,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极为广泛并且形式多样: (1)书籍; (2)报刊; (3)教育档案类; (4)专家询问; (5)非文字资料; (6)电子信息检索系统。由以上可以得知教育文献不仅分布在文字资料中,还包括以声音和形象方式记录的非文字资料以及电子信
15、息。)解析:27.教育观察研究是严格按照观察提纲进行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编制观察提纲,可以进一步将观察内容明确地分类,使之具体化和细化。一般来说,观察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人物。即什么人、多少人在观察现场,身份、地位如何,扮演什么角色等等。 事件。包括观察现场发生的事情、在场人行为表现等。 时间。事情或行为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等。 地点。事件或行为的发生地、有何地域特色、与其他地方的不同等。 原因。事情发生的原因、人们行为的动机、态度等。 编制观察提纲只是为具体实施观察研究提供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框架,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在观察现场进行实地观察
16、时,还应当根据当时当地的其具体情境对观察提纲进行修改和变通,以防止有效资料的遗漏。由此可知观察提纲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防有效资料遗漏。)解析:28.只有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才能说两者相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相关是指两列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身高和体重等。相关系数是用来表示相关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 r表示。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r1。当 0r1 时为正相关,-1r0 时为负相关,r=0 时为零相关。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变量相关时,只是表明其间存在某种联系,但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9.
17、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设计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研究设计是整个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一步。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完善,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的预定目标能否实现,影响研究工作的效率,而且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研究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选择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而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即取样问题,就成为研究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环。这里要正确处理研究对象的总体、样本容量以及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问题。 (2)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教育研究的诸多
18、方法中,不存在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哪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为有效,就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 另外,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教育研究的每一种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代替。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相互配合。 最后,还要考虑被试的特点以及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3)分析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是指某一群体,其组成成分间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可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因此,要正确处理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以及无
19、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4)形成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基本内容及预计突破的难题,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进度,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结果的预计取向和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 另外,还要注意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主要包括专题研究计划格式、教育实验研究计划格式以及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格式。)解析:30.访谈调查的基本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
20、案:(1)选择访谈对象 选择适当的访谈对象是访谈调查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在非结构式访谈时,访问对象的选择与研究目的及社区特性密切相关,结构式访谈则多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以保证结果能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访谈对象后,调查者要对访谈对象的情况做大致的了解,包括访谈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等,以便在访谈中寻求共同语言。另外,在访谈地点与时间的安排上,要尽可能考虑到访问对象的需要和习惯,以使访谈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无论哪种形式的访谈,之前都要有一个详实的访谈提纲和计划,明确访谈目的和谈话进行的方式,列出所要访谈的内容和提问的主要问题,必要时的备用方案和对调查对象所作回答的
21、记录和分类方法。 访谈提纲和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访谈目的;访谈类型;访谈主题;访谈的具体问题;访谈的具体时间、地点、访谈人员与访谈对象;访谈的资料记录与分类方法。 (3)正式访谈 进入正式访谈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访谈的态度和基本礼仪,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以平等亲切的态度对待访谈对象,并尽快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和合作。 控制话题,始终围绕中心。在访谈过程中,不得随意打断话题,离题时要巧妙地拉回主题上来。 在访谈过程中,随时注意发现访谈对象提供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按访谈提纲进行,又要注意捕捉新的信息源,灵活应变。 多用鼓励或重复性语句,使访谈对象始终保持谈话的劲头。当访谈对象谈话紧扣主题时,访谈者应不时地以“嗯、奥”或简单地重复关键词来鼓励对方讲下去。 在谈话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中立态度,对访谈对象的任何回答不能有任何偏向的情绪流露,更不能出现诱导性问题,使访谈者产生有偏向的回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