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6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曾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学者是( )(分数:2.00)A.冯特B.莫伊曼C.艾宾浩斯D.铁钦纳3.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4.气质类型为“胆汁质”的人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活泼、灵活,但易浮躁、不踏实、缺
2、乏耐力B.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但易暴躁任性、感情用事C.细心谨慎、见微知著、聪明,但易忧郁、孤僻、羞怯D.冷静、沉着,但易固执、呆板5.加德纳的新教育观是( )(分数:2.00)A.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B.超常教育C.成功智力理论D.多元智力理论6.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 )(分数:2.00)A.斯金纳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7.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 )(分数:2.00)A.SRB.SORC.SORD.SS8.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矫正消除儿童不良行为的方法?( )(分数:2.00)A.惩罚B.消退C.负强化D.分化9.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配对,形成
3、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作( )(分数:2.00)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恐惧性条件作用D.高级条件作用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分数:2.00)A.格式塔派B.联结派C.认知派D.建构派11.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证明自己的实力,小李异常勤奋地学习,他的这种动机属于( )(分数:2.00)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一般动机D.具体动机12.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时,最好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能力不足B.努力不够C.运气不
4、好D.考试太难13.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使另一种学习更顺利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作,这属于近迁移14.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分数:2.00)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B.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15.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分数:2.00)A.命题B.语义网络C.命题网络D.产生式系统16.学习的“倒摄抑制”是
5、指( )(分数:2.00)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使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17.下列不属于注意策略的是( )(分数:2.00)A.告知目标B.抄写C.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D.增加材料的独特性18.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 )(分数:2.00)A.语言B.匹配C.人际关系D.音乐19.对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不客观的一项是( )(分数:2.00)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使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发生转变B.提出了多维智力理念,并引发了新的对智力开发的思考C.提出了突破性的
6、发展智力的方法,开创了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新纪元D.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0.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下哪一种属于晶体智力?( )(分数:2.00)A.知觉速度B.图形识别C.言语理解D.机械记忆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分数:2.00)_24.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四、分
7、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5.必答题(分数:2.00)_26.比较奥苏伯尔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观点。(分数:2.00)_五、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6.00)图式_28.学习动机(分数:2.00)_29.功能固着(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6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曾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学者是( )(分数:2.00)A.冯特B.莫伊曼 C.艾宾浩斯D.铁钦纳解
8、析:3.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解析:4.气质类型为“胆汁质”的人的性格特征是( )(分数:2.00)A.活泼、灵活,但易浮躁、不踏实、缺乏耐力B.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但易暴躁任性、感情用事 C.细心谨慎、见微知著、聪明,但易忧郁、孤僻、羞怯D.冷静、沉着,但易固执、呆板解析:5.加德纳的新教育观是( )(分数:2.00)A.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B.超常教育C.成功智力理论D.多元智力理论解析:6.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 )(分数:2.00)A.斯金
9、纳 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解析:7.格式塔学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 )(分数:2.00)A.SRB.SOR C.SORD.SS解析:8.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矫正消除儿童不良行为的方法?( )(分数:2.00)A.惩罚B.消退C.负强化D.分化 解析:9.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作( )(分数:2.00)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恐惧性条件作用D.高级条件作用 解析:1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 )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分数:2.00)A.
10、格式塔派B.联结派 C.认知派D.建构派解析:11.为了得到老师的肯定,证明自己的实力,小李异常勤奋地学习,他的这种动机属于( )(分数:2.00)A.外部动机 B.内部动机C.一般动机D.具体动机解析:12.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时,最好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于( )(分数:2.00)A.能力不足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D.考试太难解析:13.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使另一种学习更顺利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 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
11、作,这属于近迁移解析:14.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分数:2.00)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B.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解析:15.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分数:2.00)A.命题B.语义网络C.命题网络D.产生式系统 解析:解析:产生式系统是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16.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 )(分数:2.00)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 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使原先学的知识更
12、加巩固解析:17.下列不属于注意策略的是( )(分数:2.00)A.告知目标B.抄写 C.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D.增加材料的独特性解析:18.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 )(分数:2.00)A.语言B.匹配 C.人际关系D.音乐解析:19.对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不客观的一项是( )(分数:2.00)A.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使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观念发生转变B.提出了多维智力理念,并引发了新的对智力开发的思考C.提出了突破性的发展智力的方法,开创了促进人类智力发展的新纪元 D.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解析:20.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以下哪一种属于晶体
13、智力?( )(分数:2.00)A.知觉速度B.图形识别C.言语理解 D.机械记忆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要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当有相应的旧观念。 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是机械学习。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
14、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来,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的;二来,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学习者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
15、须想着要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它引导学生理解而不只是让学生记忆,不论对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
16、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比如,“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就是一个概念(观念)。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
17、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充实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相容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存在冲突,因而要对彼此对立的理解做出调整。概念转变针对的是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做出的调整、改造,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 可见,概念的转变存在一个新概念代替旧概念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由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如果说知识的建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那么概念转变研究从原有概念的转变来考察学习过程,它更
18、关注学习中顺应的一面,将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原有概念及方法论发生转变的过程。学习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 据此,概念教学不仅是通过熟悉的词语,清楚地把学科的内容呈现出来,不仅是呈现科学家对某现象的完好的解释,也不仅是用仪器来简单演示某内容,教学还意味着探明学生对某现象的前科学概念,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促进概念转变,而不只是告诉学生“你的想法错了”。概念转变研究充分说明,科学教学不只是要把现成的、外在的科学知识装进学生的记忆库中,而是要充分切入学生真实的经验世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深层理解的生成。为概念转变而进行的教学将更需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更需要有
19、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这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解析:24.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过哪几个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醒悟、转变与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这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这一时期,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是很重要的精神良药,教师和家长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转变阶段:这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有了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转变。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仅是开始,在整个转变阶段必然要经过不断的矛盾运动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新
20、人,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即重犯以前的过错。反复的情况也有两种: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另一种是教育失败出现的大倒退。 (3)自新阶段:这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变之后,不再出现反复,而进人到一个新的时期。对那些已经转变的青少年要倍加关心和爱护,充分地信任、热情地鼓励他们,他们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不断引导他们前进,任何歧视与翻旧账的言行都是极为有害的。)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5.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6.比较奥苏伯尔与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
21、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其中,有意义学习是指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之间的联系是合乎逻辑的;“实质”的联系是指两者虽然表达的词语不同,但两者是等值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罗杰斯根据学习内容将学习划分为认知学习和经验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划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不仅仅能增长知识,还与个体的经验融合在一起,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有意义学习等同于经验的学习;而认知学习只涉
22、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与完人无关,因而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 两者虽然都强调有意义学习,但后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前者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按照罗杰斯的划分,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认知学习,等同于无意义学习,而他的有意义学习则是一种对经验的学习。)解析:五、名词解释(总题数:3,分数:6.00)图式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皮亚杰提出了人们积极建构知识的途径,即同化和顺应。首先,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储存知识,图式是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人们在先天已有的简单的图式上,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之下又不断地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一般来说,人们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善图式。)解析:28.学习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解析:29.功能固着(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