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9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 )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进行了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尝试。(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赞科夫B.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福禄培尔3.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
2、来4.以下几项中不属于认知的是( )(分数:2.00)A.感知B.记忆C.言语D.复述5.下列哪项不是具体运算时期儿童的特征?( )(分数:2.00)A.具有守恒性B.动作图式符号化C.去自我中心主义D.进行集群运算6.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7.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分数:2.00)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8.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费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茨基9.满意
3、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分数:2.00)A.效果律B.练习律C.应用律D.准备律10.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知识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B.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C.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将学生当作一张“白纸”D.学生应该独立学习,避免与他人讨论1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分数:2.00)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12.( )提出了动
4、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分数:2.00)A.桑代克B.奥苏伯尔C.班杜拉D.阿特金森13.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 )(分数:2.00)A.应用练习巩固B.学习分析应用C.领会巩固应用D.习得巩固运用14.根据迁移内容抽象和概括的水平可将迁移划分为( )(分数:2.00)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正迁移和负迁移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15.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分数:2.00)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16.关于操作技能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太极拳既是徒手型操作技能,又是开放型操作技能B.打字是一种连续型操作技能
5、C.游泳是一种断续型操作技能D.篮球是一种开放型操作技能17.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分数:2.00)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18.小学的时候学习了汉语拼音的读法,到了中学学习了英文字母的读法后,就忘记了汉语拼音的读法,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2.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促进D.倒摄促进19.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 )(分数:2.00)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6、中不包括( )(分数:2.00)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21.美国心理学家( )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分数:2.00)A.斯皮尔曼B.桑代克C.加德纳D.吉尔福特22.规范的( )标志着相应品德的形成。(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D.适应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24.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规律?(分数:2.00)_25.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分数:2.00)_26.流体、晶体智力说是谁提出的?其
7、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27.探究性学习(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69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 )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进行了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尝试。(分数:2.00)A.裴斯泰洛齐、赞科夫B.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福禄培尔解析:3.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数:2.00)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解析:4.以下几项中不属于认知的是( )(分数:2.00)A.感知B.记忆C.言语D.复述 解析:5.下列哪项不是具体运算时期儿童的特征?( )(分数:2.00)A.具有守恒性B.动作图式符号化 C.去自我中心主义D.进行集群运算解析:6.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解析:7.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 )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分数:2.00)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
9、作用 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解析:8.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分数:2.00)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费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 D.维果茨基解析:9.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分数:2.00)A.效果律 B.练习律C.应用律D.准备律解析:10.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知识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B.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C.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将学生当作一张“白纸”D.学生应该独立学习,避免
10、与他人讨论 解析:11.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 )(分数:2.00)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 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解析:12.( )提出了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分数:2.00)A.桑代克B.奥苏伯尔C.班杜拉D.阿特金森 解析:13.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 )(分数:2.00)A.应用练习巩固B.学习分析应用C.领会巩固应用 D.习得巩固运用解析:14.根据迁移内容抽象和概括的水平可将迁移划分为( )(分数:2.00)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解析:15.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11、( )(分数:2.00)A.婴儿喝母乳B.刷牙 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解析:解析:A 属于本能活动,C 属于随意行为,D 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练习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16.关于操作技能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太极拳既是徒手型操作技能,又是开放型操作技能B.打字是一种连续型操作技能C.游泳是一种断续型操作技能D.篮球是一种开放型操作技能 解析:17.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分数:2.00)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
12、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解析: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而采取的措施。选项 A 和 C 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是元认知策略,选项 D 是资源管理策略。18.小学的时候学习了汉语拼音的读法,到了中学学习了英文字母的读法后,就忘记了汉语拼音的读法,这种现象称为( )(分数:2.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 C.前摄促进D.倒摄促进解析:19.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 )(分数:2.00)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 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解析: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分数:2.00)A.创造性人格B.创
13、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 解析:21.美国心理学家( )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分数:2.00)A.斯皮尔曼B.桑代克C.加德纳 D.吉尔福特解析:22.规范的( )标志着相应品德的形成。(分数:2.00)A.遵从B.认同C.信奉 D.适应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所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就是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
14、,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
15、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解析:24.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中提出了哪些学习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通过狗分泌唾液的实验,他得出条件反射作用的一些重要规律,并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1)习得、强化、消退。 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这阶段必须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同时或近于同时地多次呈现,才能建立这种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习得。这种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就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如果反应
16、行为得不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即使重复条件刺激,有机体原先建立起的条件反射也将会减弱并且消失,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 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称为条件反射的泛化。 (3)分化(辨别)。 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以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4)高级条件作用。 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作高级条件作用。)解析:25.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
17、机的影响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
18、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学生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 (1)
19、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 (2)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 (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
20、,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解析:26.流体、晶体智力说是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流体、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提出的,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衰退,而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衰退,反而会上升。)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27.探究性学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探究性学习是认知建构主义者们认为最典型的一种教学应用,是指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研究表明,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