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68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不属于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的是(分数:2.00)A.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用多种办学形式D.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3.包含“两基”“两全”“两重”内容的法规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2、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4.我国确定的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基”“两全”“两重”,其中“两全”是指(分数:2.00)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5.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分数:2.00)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3、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6.我国最早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7.规定“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的文件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8.下列不是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是(分数:2.00)A.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按在校
4、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C.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费逐步增长D.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9.关于义务教育中“义务”的含义,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国家和学校有为适龄儿童提供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B.适龄儿童有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C.家庭有让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D.社会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10.义务教育的特征不包括(分数:2.00)A.自主性B.强制性C.公共性D.基础性11.终身教育理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马丁.特罗B.保罗.朗格朗C.斯普朗格D.布鲁纳12.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它的发展方向是(分数:2.00)
5、A.终身教育制度B.全民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义务教育制度13.“打开 21 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14.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分数:2.00)A.精英化B.大众化C.职业化D.民主化15.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分数:2.00)A.职业教育B.成人教育C.预备教育D.终身教育16.在古德莱德看来,“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构想的课程”属于(分数:2.00)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操作的课程17.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进
6、而通过改变社会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理论是(分数:2.00)A.结构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20.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分数:2.00)_2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社会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可以不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数:2.00)_22.终身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
7、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分数:2.00)_24.简述我国的学校系统。(分数:2.00)_25.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分数:2.00)_26.简述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 2020 年)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本科停止大规模扩招的看法。 材料一:三峡新闻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明确。本科不再扩招,主要发展高职,高校可自设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录取将扩
8、大单招试点,探索“知识+技能”的录取模式。意见明确指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高校可自设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艮表示,今后,省级政府将可审批设立专科院校,高校将可自行设置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研究生二级学科。将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相关专业以及师范类专业建设,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已有 3 个专业入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近日,该校“物流管理”和“应用
9、化工技术”两个专业入选“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每个专业将获得中央财政 240 万元的专项建设资金。意见还指出,要加强高职学校建设,对具有三届毕业生的高职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重点建设好高水平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材料二:据媒体 4 月 17 日报道,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 3 399 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近九成(879)的人坦言当前“酱油课”颇受大学生追捧这类“逃课安全、易拿学分”的“酱油课”竟然成了香饽饽,手不快的学生在网上选课系统中根本选修不上,若要坚持选修,就得通过教务处工作人员人工强制添
10、加。与网络热词“打酱油”有关的“酱油课”,是当今大学生对大学里那些上课不经常点名、考试容易通过、学分好拿到手的课程的幽默称法。很多大学生在选课时,往往青睐爱情心理学生活中的进化心理学奥斯卡经典电影欣赏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之类名字时髦的潮课,更喜欢那些可以用最少的付出就能获得学分的“酱油课”。因被优先选择,有些“酱油课”热到一课难求。一般而言,“酱油课”多是不分专业年级均可选修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当然其中也不乏专业选修课。“酱油课”之所以受到大学生追捧,在笔者看来,有三方面的重要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不少大学生对求学抱着严重的功利化态度,把上大学的目的异化为混学分、拿文凭、找工作,“酱油课”的
11、盛行与“60 分万岁”的学风不无关系。其次,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精英教育日渐演变为大众教育,很多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都相应松懈,对混学分和“酱油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不少大学对以选修课为代表的通识教育认识不到位,放手让学生自由选课,拿够学分就可以毕业。(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68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不属于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内容的是(分数:
12、2.00)A.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用多种办学形式 D.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把握情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对学校进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选项 C 是 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内容
13、。因此,正确答案为 C。3.包含“两基”“两全”“两重”内容的法规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把握情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因此,正确答案为 B。4.我国确定的 20 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
14、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基”“两全”“两重”,其中“两全”是指(分数:2.00)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把握情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因此,正确答案为C。5.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
15、,这三级是指(分数:2.00)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B.中央、中心城市、市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85 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内容的掌握程度。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联合办学。”
16、因此,正确答案为 C。6.我国最早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程度。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规定,将全国划为三类地区,分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明确了义务教育实施中社会、家庭和学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选项 C 是重要干扰项,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有了法律上
17、的依据和保障,2006 年我国又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因此,正确答案为 A。7.规定“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的文件是(分数:2.00)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程度。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因此,正确
18、答案为 D。8.下列不是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是(分数:2.00)A.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B.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C.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费逐步增长 D.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对 1949 年以来我国学制的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程度。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因此,正确答案为 C。9.关于义务教育中“义务”的含义,不正确的是(分数:2
19、.00)A.国家和学校有为适龄儿童提供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B.适龄儿童有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 C.家庭有让适龄儿童接受法定年限学校教育的义务D.社会公共机构有对适龄儿童开放并进行教育的义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
20、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可见,义务教育之“义务”是指国家、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强调的是接受义务教育是儿童应有的权利。因此,正确答案为 B。10.义务教育的特征不包括(分数:2.00)A.自主性 B.强制性C.公共性D.基础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基础性。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21、。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义务教育的国民性,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公共性,是指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属于国民教育的范畴。基础性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11.终身教育理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马丁.特罗B.保罗.朗格朗 C.斯普朗格D.布鲁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终身教育的了解情况
22、。“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马丁.特罗是美国学者,他提出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观点。斯普朗格是19 世纪末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正确答案为 B。12.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它的发展方向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制度 B.全民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义务教育制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
23、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终身教育的常识的把握程度。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规范化渠道,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设计本国的国民教育体系,试图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从家庭教育到企业教育的全面实施终身教育的终身教育大系统。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日本在 1988 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 1990 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美国则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并于 1976 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24、法国国民议会在 1971 年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终身职业教育法,而且还在 1984 年通过的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中对一些问题做了补充规定。韩国则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把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联邦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相应的法律。全民教育制度的说法并不存在。学校教育制度本来就是教育制度的核心。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已经为世界各国广为实施。因此,正确答案为 A。13.“打开 2
25、1 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指的是(分数:2.00)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终身教育的常识的把握程度。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终身
26、教育被称为是打开 21 世纪之门的一把钥匙。因此,正确答案为 A。14.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分数:2.00)A.精英化B.大众化 C.职业化D.民主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把握程度。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 15时,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时,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50时,则进入了普及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精英教
27、育是高等教育产生的早期阶段的主要特征,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化的趋势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但只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出现,高等教夸的学术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依然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民主化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民主化更多地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而言,大众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正确答案为 B。15.当前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领域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分数:2.00)A.职业教育B.成人教育C.预备教育 D.终身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中终身教育的了解情况。自 20 世纪 60
28、 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因此,正确答案为 C。16.在古德莱德看来,“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构想的课程”属于(分数:2.00)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操作的课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概念的把握程度。古德莱德将课程的定义分为五个层面:(1)理想的课程:由课程专家、课程研制者理想化地构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能否实现,取决于行
29、政部门能否采用。(2)正式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有正规的课程标准与时间安排。我们日常交流中谈到的课程,往往都是这一层面的。(3)领悟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文件课程会有不同的理解,它受教师的常识、经验、知识观、学生观的影响。(4)操作的课程:即实际运作实施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并非完全在实施中实现,课程实施中会受到实施环境及教师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限制。(5)经验课程:是学生感受到并使其经验发生改变的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A。17.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进而通过改变社会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课程理论是(分数:2.00)A.结构主义课程论B.经验主义
30、课程论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D.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与课程理论”,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理论流派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结构主义课程论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为依据的课程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1959 年,他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论。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学科性质选择最好的呈现方式。而
31、且,只要教师呈现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则“任何学科的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智力上诚实的方式,教给任何阶段的任何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的目的应当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因而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应起重要作用。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课程知识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
32、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也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D。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
33、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不能把学校教育制度等同于教育制度。)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制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学生要对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区分。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教育制度包含学校教育制度。20.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非常重视
34、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性课程,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做就业准备,在职业教育中增加普通教育课程,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将生产劳动引进普通教育中。二是在职业教育中加大普通教育的力度。三是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基础训练防止过早专业化。2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社会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可以不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学制确立的依据有:(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
35、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接制约。(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需要吸收原有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益经验。 学制的制定,不仅要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必须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人的成长是具有内在规律的,关系到人的身心成长的教育活动在规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以及确定教育的层次结构时,不可避免地要以人的身心成长的阶段性规律为依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制确立的依据。学制确立的依据有四个方面:(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
36、学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接制约。(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收原有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益经验。22.终身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终身教育源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西欧。法国 1956 年议会立法文件中首次使用了“终身教育”的概念。把终身教育理论推进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著作是终身教育引论。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概念。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被推广。 1975 年
3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20 个方面,其中包括终身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认为终身教育就是专业教育的想法是错误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的特征。197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为 20 个方面: (1)终身教育是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 (2)终身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3)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 (4)终身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并统一所有阶段的教育,而且全面地看待教育。 (5)家庭
38、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 (6)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从儿童与它接触时开始的。 (7)中小学、大学和训练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不过是终身教育机构的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 (8)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9)终身教育在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统合。 (10)终身教育与拔尖主义的教育相反,具有普遍性,它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11)终身教育的特征是,在学习的内容、手段、技术和时间方面,既有机动性,又有多样性。 (12)终身教育是对教育进行生动有力的探讨,
39、它促使人们能够适应新的开发,自行变更学习内容和学习技术。 (13)终身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14)终身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 (15)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机能。 (16)终身教育实行补正的技能,克服现行教育的缺点。 (17)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的质量。 (18)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能力。 (19)终身教育是把所有的教育组织化的原理。 (20)在付诸实施方面,终身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体系。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分数:
40、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性教育,自近代产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教育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现代社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
41、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3)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在 15以下,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 15一 50之间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在 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终身教育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理念,主要指教育在时间上要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打通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阻隔,拓展到全社会。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使终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
42、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要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现代社会教育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来回答。24.简述我国的学校系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各级学校系统是从纵向的施教机构划分的,我国的各级学校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的有计划的教
43、育,属于学校的预备阶段。实施学校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幼儿园。 初等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是为公民奠定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以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机构是实施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全日制小学主要是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农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等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中学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既强调通识性又注重专业性的教育。高等教育按学历层次划分,一般可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3)各类学校系统是从横向类别结构划分的。我国的学制包括普通教育系统、师范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 普通教育系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普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师范教育系统。师范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高等师范学院或者综合性师范大学以及各类师资培训机构。 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