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54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分数:2.00)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分数:2.00)A.伦理道德规范B.劳动技术知识C.宗教神学知识D.自然科学知识5.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
2、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 )。(分数:2.00)A.未来性B.科学性C.生产性D.终身性6.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前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前的教育发展而来的。这说明教育发展具有( )。(分数:2.00)A.地域性B.民族性C.阶级性D.继承性7.“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8.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看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该理论的创立者
3、是( )。(分数:2.00)A.布鲁纳B.舒尔茨C.杜威D.凯恩斯9.欧文的“性格形成说”,认为人们的一切恶习均来自恶劣的环境和制度,而这一切的改变都要依靠教育。这种观点是( )。(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B.教育独立论C.筛选理论D.市场理论10.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生产力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11.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分数:2.00)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文化传统12.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
4、展具有( )。(分数:2.00)A.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超前性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13.教育一方面可能对提高人的遗传素质、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有所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 )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分数:2.00)A.人口数量的增长B.人口结构的变化C.人口质量的提高D.人口流动的速度14.( )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15.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分数:2.00)A.人的现代化B.观念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条件设备的现代化16.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
5、,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 )。(分数:2.00)A.传递B.批判C.创新D.交流1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分数:2.00)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D.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18.有关现代教育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B.教育结构日趋稳定,变革速度减缓C.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D.教育的终身化二、辨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辨析题首先判
6、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0.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分数:2.00)_21.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所以,教育就是生产力。(分数:2.00)_22.只有在学校里进行的才能成为教育活动。(分数:2.00)_23.教育即智育。(分数:2.00)_24.社会子系统对于教育具有社会制约性,那么,教育就要亦步亦趋地跟随于社会的发展。(分数:2.00)_25.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分数:2.00)_26.教育先行就是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分数:2.00)_27.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分数:2.00)_28.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
7、育机会均等。(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0.必答题(分数:2.00)_31.试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分数:2.00)_32.试论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五、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回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挑战。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而后就可无
8、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54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分数:2.00)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 D.等级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特征的理解。在原始社会,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尚
9、未形成,因此,原始社会的教育也不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因此,本题选 C。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分数:2.00)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教育特征的理解。奴隶社会已经具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奴隶主与奴隶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奴隶主与奴隶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迥然不同。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脱离与对立开始于奴隶社会。因此。本题选 B。4.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分数:2.00)A.伦理道德规范 B.劳动技术知识C.宗教神学知识D.自然科学知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10、对古代教育特征的理解。古代教育的内容主要为道德知识、宗教知识、古典人文知识以及军事知识。而在我国长久的封建社会中,伦理道德规范是主要内容。因此,本题选 A。5.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这阐明了现代教育的( )。(分数:2.00)A.未来性B.科学性C.生产性D.终身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教育特征的理解。教育的终身化,使现代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龄阶段,而贯穿于人的一生,为此,预备式教育已经转变为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本题选 D。6.后来的教育是以以前的教育为基础,是从以前的教育发展而来的。这说明教育发展具有( )。(分数:2.00)A.
11、地域性B.民族性C.阶级性D.继承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特征的理解。教育活动对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都产生影响,特别是先前的受教育经验会对后续的受教育活动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前期的受教育经验会对后续的受教育活动提供基础性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D。7.“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分数:2.00)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与人的本能相关。因此,本题选 B。8.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看
12、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该理论的创立者是( )。(分数:2.00)A.布鲁纳B.舒尔茨 C.杜威D.凯恩斯解析:9.欧文的“性格形成说”,认为人们的一切恶习均来自恶劣的环境和制度,而这一切的改变都要依靠教育。这种观点是( )。(分数:2.00)A.教育万能论 B.教育独立论C.筛选理论D.市场理论解析:解析:这两道题都是考查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考生在复习中要能熟练掌握教育万能论、教育独立论、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市场划分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涵。10.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C.社会制度D.科技水平解析:解析
13、: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一知识点。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因此,本题选A。11.决定人们受教育权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分数:2.00)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 D.文化传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一知识点。政治制度是决定受教育权的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本题选 C。12.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分数:2.00)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社会这一知识点。教育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说明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
14、性,既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滞后的。因此。本题选 A。13.教育一方面可能对提高人的遗传素质、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观念有所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育对( )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分数:2.00)A.人口数量的增长B.人口结构的变化C.人口质量的提高 D.人口流动的速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人口功能这一知识点。教育虽然对于上述四个选项都有作用,但最直接的作用还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影响人口的质量。因此,本题选 C。14.( )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数:2.00)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传统D.人口状况解析: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
15、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选 A。15.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分数:2.00)A.人的现代化 B.观念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条件设备的现代化解析:解析:在人类社会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社会现代化首先表现为人的现代化。因此,本题选 A。16.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 )。(分数:2.00)A.传递B.批判C.创新 D.交流解析:解析: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因此,本题选 C。17.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分数:2.00)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
16、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 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D.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教育培养了劳动力,进而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本题选 B。18.有关现代教育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B.教育结构日趋稳定,变革速度减缓 C.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D.教育的终身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发展特征的掌握情况,本题选 B。二、辨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0.教育的社会功能是
17、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由教育活动内部结构决定的,它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它指向个体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里的派生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不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而是通过影响个体的发展而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因此,题中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不正确的,最重要的是个体发展功能。)解析:21.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所以,教育就是生产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全面的。 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表明教育与社
18、会再生产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客观的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因而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和延续的基础。社会再生产包含劳动力的再生产,而劳动力再生产又包括教育和训练。教育劳动是一种生产劳动。教育可以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教育是从物质生产部门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生产部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是生产力。然而,不能就此断定“教育就是生产力”。)解析:22.只有在学校里进行的才能成为教育活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此观点错误。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中,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
19、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逐渐从社会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伴随着学校出现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专门过程。因此,不是只有在学校里进行的才能成为教育。)解析:23.教育即智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此观点错误。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智力是指保证人类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智育是指培养和开发个体的智力因素,包括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开发个体的智力有利于对个体进行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智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该观点
20、错误。)解析:24.社会子系统对于教育具有社会制约性,那么,教育就要亦步亦趋地跟随于社会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离开了社会子系统的发展状况来谈论教育发展是不合适的。 (2)同时,教育的发展相对于社会其他子系统也有着一定的独立性,超前或者落后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发展。 (3)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作用越发地彰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事业,提出教育先行的战略。)解析:25.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
21、1)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整体转型,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不能仅仅理解为手段的现代化。 (2)教育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和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3)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仅仅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指标。)解析:26.教育先行就是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决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前于经济发展;当代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求提高劳动力质量,而教育周期比较长,要求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未来需要。因此才提出教育先行。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教育应为未来经济发
22、展的需要培养人才。但是教育与经济发展还是相互制约的。经济发展只能提供它的物质资料的一部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使用这些经济条件时,需要同其他部门相互协调与平衡。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周期性长、发挥作用迟缓的特点。因此,在处理这两方面关系时要注意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提出教育先行,只是为了突出教育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是要忽视经济的基础作用。在重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经济发展战略性的作用。)解析:27.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
23、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题目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解析:28.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越来越充分地受到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教育平等首先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平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还包
24、括教育自上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等。综上所述,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方面,认为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机会均等是不对的。)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即制约着教育目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以及专业设置。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于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
25、0.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1.试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者是指直接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从广义上讲,凡是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方面起到影响作用的人都可成为教育者,包括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长等;狭义上讲,教育者主要指学校教师,他们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从广义上讲,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它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在社会上以各种形式受教育的人;狭义的受教育者特指教育的对象即学生,他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 两者
26、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关系: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就不存在教育活动,同样,离开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构成教育活动。)解析:32.试论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 (1)追求教育的国际化。 追求教育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将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因为经济的国际化、商品贸易的国际流通,必然带来国际交往的增加,从而产生对国际经济、商贸、法律、会计、金融等各类人才的渴求,促使各类国际性学
27、校的诞生。 (2)追求教育的民主化。 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民主化,其基本要求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身心发展程度的受教育者,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3)追求教育的多样化。 社会的多元化与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学制、课程、质量标准到具体的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多样化。 (4)追求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到 80 年代中期以后,终身教育的思想已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21 世纪,终身教育将继续成为各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学习化社会的出现必将强化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 21世纪的扩散
28、和普及。 (5)追求教育的现代化。 追求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将是 21 世纪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制度到教育的硬件设施、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管理乃至教师素质的提高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番现代化的改造。)解析:五、材料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回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需求的挑战。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而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
29、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段文字所蕴涵的是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拓展到全社会。 (2)现代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对教育的挑战:社会变革的加速、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信息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等对教育的挑战;人口增长及人的寿命的延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个人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等对教育的挑战。 (3)应对挑战的教育变革: 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大教育观,同等重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教育体系的改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教育目标的改变: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化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教育方式的改变: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