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技能的形成)-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进行,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判断其存在的技能( )。(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3.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 )。(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4.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分数:2.00)A.心智
2、技能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运动技能5.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分数:2.00)A.打字B.作文C.心算D.系鞋带6.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分数:2.00)A.言语信息B.具体概念C.定义概念D.问题解决7.操作技能的教学一般宜采用( )。(分数:2.00)A.发现法B.示范法C.讲解法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方法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分数:2.00)A.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模仿D.操作熟练9.各种技能的形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分
3、数:2.00)A.知识B.示范C.练习D.讲解10.操作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一是指导,二是( )。(分数:2.00)A.观察B.想象C.书写练习D.练习11.就操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说的是在操作技能学习中要强调( )。(分数:2.00)A.练习B.示范C.联系D.言语指导12.加里培林提出“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并把智力活动形成分成五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是:( )。(分数:2.00)A.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B.定向活动阶段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13.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主张心智技能的形成三阶段说,其中包括加里培林的后三个阶段的是( )。(分数:2
4、.00)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D.早期阶段14.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15.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16.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通过模仿,把知转变为行,将头脑中各种认识与实际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这属于操作技
5、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17.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分数:2.00)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C.言语信息D.态度1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原因最可能的是( )。(分数:2.00)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B.学习应循序渐进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D.先要有准备动作19.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分数:2.00)A.听音乐B.实弹射击C.打开收音机D.开车20.下列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是( )。(分数:2.00)A.打太极拳B.拳术C.
6、骑自行车D.广播操21.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分数:2.00)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C.分组练习D.分配练习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3.技能不是习惯。(分数:2.00)_24.心智技能又称为操作技能。(分数:2.00)_25.膝跳反射是操作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数:2.00)_26.与他人一起完成的操作技能是开放的技能,个人独立完成的动作技能是封闭的技能。(分数:2.00)_27.任何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动作认知、动作联系和动作自动化三个阶段。(分数:2.00)_28.在操作技
7、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高原期”在操作技能学习中,高原现象具有普遍性,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必然阶段。(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简述技能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作用。(分数:2.00)_30.简述什么是练习曲线。(分数:2.00)_31.什么是高原能?高原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32.简述操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数:2.00)_33.简述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4.必答题(分数:2.00)_35.试述心智技能与
8、操作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技能的形成)-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进行,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判断其存在的技能( )。(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操作技能D.心智技能 解析:3.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 )。(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操作技能 D.心智技能解析:4.
9、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分数:2.00)A.心智技能 B.动作技能C.策略技能D.运动技能解析:5.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分数:2.00)A.打字B.作文C.心算D.系鞋带 解析:6.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分数:2.00)A.言语信息 B.具体概念C.定义概念D.问题解决解析:7.操作技能的教学一般宜采用( )。(分数:2.00)A.发现法B.示范法C.讲解法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方法 解析: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分数:2.00)A.
10、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模仿 D.操作熟练解析:9.各种技能的形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分数:2.00)A.知识B.示范C.练习 D.讲解解析:10.操作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一是指导,二是( )。(分数:2.00)A.观察B.想象C.书写练习D.练习 解析:11.就操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说的是在操作技能学习中要强调( )。(分数:2.00)A.练习 B.示范C.联系D.言语指导解析:12.加里培林提出“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并把智力活动形成分成五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是:( )。(分数:2.00)A.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B.定向活动阶段C.无声的“外部”言语
11、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解析:13.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主张心智技能的形成三阶段说,其中包括加里培林的后三个阶段的是( )。(分数:2.00)A.原型定向阶段B.原型内化阶段 C.原型操作阶段D.早期阶段解析:14.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作的整合阶段 D.操作的熟练阶段解析:15.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C.操
12、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 解析:16.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通过模仿,把知转变为行,将头脑中各种认识与实际的肌肉动作联系起来,这属于操作技能形成的( )。(分数:2.00)A.操作的定向阶段B.操作的模仿阶段 C.操作的整合阶段D.操作的熟练阶段解析:17.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分数:2.00)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 C.言语信息D.态度解析:1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原因最可能的是( )。(分数:2.00)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D.先要有准备动作解析:1
13、9.下列属于连续动作技能的活动是( )。(分数:2.00)A.听音乐B.实弹射击C.打开收音机D.开车 解析:20.下列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是( )。(分数:2.00)A.打太极拳B.拳术C.骑自行车 D.广播操解析:21.练习扔铅球的动作时,宜采用的练习形式是( )。(分数:2.00)A.心理练习B.整体练习 C.分组练习D.分配练习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3.技能不是习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技能与习惯是一对类似而又不同的概念。习惯和熟练掌握的技能一样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14、,它们的生理基础都是“动力定型”。但是,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解析:24.心智技能又称为操作技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解析:25.膝跳反射是操作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膝跳反射是一个正常人先天具有的本能反应。而操作技能是后天习得形成的活动方式,故膝跳反射不属于操作技能。)解析:26.与他人一起完成的操作技能是开放的技能,个人独立完成的
15、动作技能是封闭的技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按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操作技能可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操作技能,而不是依据是否与他人一起完成加以区别的。)解析:27.任何运动技能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动作认知、动作联系和动作自动化三个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由动作认知、动作联系和动作自动化三个阶段组成。)解析:28.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高原期”在操作技能学习中,高原现象具有普遍性,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必然阶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高原现象并不具有普
16、遍性。如果操作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学习者不存在练习兴趣降低、对学习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或者身体健康等主观原因,在练习曲线上是不会产生高原现象的。)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9.简述技能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起来的符合一定法则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既包括以外显肌肉运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如坐、立、行、走等,也包括以内隐心智操作为主的心智活动方式,如计算、写作等。技能是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是有别于知识的另一类社会历史经验,因而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内容。 (2)技能的特点 技能是
17、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人的本能行为。 技能只是人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活动方式,它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技能受一定的人类意识支配。技能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要受人类意识支配。 (3)技能的类型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操作技能(或称动作技能、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或称智力技能、智慧技能)。 操作技能是借助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的动作活动方式,如骑车、写字、跳舞、操纵机械设备等。 智力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方式,如看书、写文章、解题等。 (4)技能的作用 掌握技能是进行学习的必要手段,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技能的形成有
18、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技能的形成有利于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的道德行为、意志、性格的形成。)解析:30.简述什么是练习曲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通常,练习曲线有三种表示法:(1)表示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每次完成的工作量逐渐上升;(2)练习的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3)练习次数与错误量的关系,练习中的错误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解析:31.什么是高原能?高原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9、:在操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为“高原期”。产生“高原期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练习导致学生的练习兴趣下降,产生厌倦情绪,或者身体疲劳等原因造成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此外,当练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没完成这种改造之前,练习成绩会处于停顿甚至暂时下降的状态。)解析:32.简述操作技能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便不易遗忘。原因在于: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故不易遗忘。
20、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依赖于小脑和脑低级中枢,而这中枢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解析:33.简述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 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心智活动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即“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心智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
21、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 原形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在原型操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 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4.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5.试述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
22、又有联系。 (1)区别 活动对象不同,心智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看不见,摸不着。心智技能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潜地进行,只能通过难以觉察的映像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操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活动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操作,可以被观察、被感知。 活动结构不同。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可以高度省略、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全部过程。操作技能是一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 活动要求不同,心智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操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 须掌握一套刺激一反立联结。 (2)二者的联系 操作技能常常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心智技能形成经常是在外部操作技能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 心智技能往往是外部操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操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