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及其理论解释)-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 )(分数:2.00)A.学生的指导者B.学习的设计者C.学生的合作者D.教学的决策者3.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4.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认知主义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而建构主义把教师看成学
2、生的指导者B.认知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判断学习的标准?( )(分数:2.00)A.看是否由经验引起B.判断个体是否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C.看个体行为的变化是否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导致D.只有人类才有学习6.将学习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种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加涅B.桑代克C.布鲁姆D.班杜拉7.在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实验中,当狗对铃声产生条件作用时,同时再给一个中性刺激
3、“音乐”,几次之后,仅仅音乐,狗也会分泌唾液,这种情况称为( )(分数:2.00)A.条件作用的泛化B.条件作用的分化C.条件作用的消退D.高级条件作用8.行为矫正就是指通过( )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分数:2.00)A.惩罚B.消退C.负强化D.分化9.通过认真的复习,我对取得好的成绩越来越有信心,并因此更加努力的学习,这其中有( )的作用。(分数:2.00)A.自我强化B.替代强化C.外部强化D.负强化10.完形一顿悟说是由( )的格式塔派心理学者提出的学习理论。(分数:2.00)A.美国B.法国C.德国D.苏联11.在布鲁纳看来,学习有哪三个步骤组成?( )(分数:2.00)A.知识的获
4、得、确认和反馈B.知识的获得、重组和建构C.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D.知识的获得、转变和综合12.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肯定是无意义学习B.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发自内心感兴趣的学习C.接受学习中不会出现“先行组织者”D.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13.有关罗杰斯的“自我实现”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二者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二者在含义上是完全等同的B.后者较广义,前者包含于后者,是后者中的一个方面C.前者较广义,后者包含于前者,是前者中的一个方面D.二者只是命名相同,无实际联系14.患者中心疗法是由谁提出的?
5、( )(分数:2.00)A.弗洛伊德B.马斯洛C.艾里克森D.罗杰斯15.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 )是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分数:2.00)A.联结一试误说B.经典性条件作用说C.刺激一反应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说16.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 )在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数:2.00)A.同化与顺应B.强化与同化C.强化与练习D.练习与同化17.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 )才可以获得。(分数:2.00)A.尝试一错误B.经典性条件作用C.操作性条件作用D.社会性学习18.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
6、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分数:2.00)A.效果律B.练习律C.应用律D.准备律19.巴甫洛夫首先是用哪种动物来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的?( )(分数:2.00)A.小鸡B.狗C.猫D.猴子20.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分数:2.00)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中性刺激D.非刺激21.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由食物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分数:2.00)A.条件反应B.无条件反应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22.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分数:2.00)A.条件反应B.无条件反应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23.在
7、条件反射建立后,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反应会( )(分数:2.00)A.获得B.消退C.消失D.同化24.人或动物学会对某一特定刺激形成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是( )(分数:2.00)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获得D.消退25.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作( )(分数:2.00)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恐惧性条件作用D.高级条件作用26.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的。
8、(分数:2.00)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27.决定表现哪种经观察习得的行为的过程是( )(分数:2.00)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28.完形一顿悟说是由( )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分数:2.00)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格式塔29.托尔曼提出了哪种学习理论?( )(分数:2.00)A.尝试一错误说B.完形一顿悟说C.认知一发现说D.认知一目的说30.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B.是刺激与反应间联结的形成C.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D.是顿悟的过程31.( )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一概
9、念。(分数:2.00)A.斯金纳B.布鲁纳C.托尔曼D.桑代克32.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思想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没有影响?( )(分数:2.00)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托尔曼33.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动机过程不包括以下哪种?( )(分数:2.00)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他人强化34.下列不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 )(分数:2.00)A.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 S-R 反应的过程B.学习是主体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C.学习是获得顿悟的过程D.学习受主体的期待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35.奥苏伯尔所说的意义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分
10、数:2.00)A.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D.必须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36.某学生在学习矩形的概念时,主动将其与三角形概念进行对比,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掌握了矩形的概念。他所进行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发现学习B.反应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37.以下哪一种取向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 )(分数:2.00)A.激进建构作用B.社会建构主义C.社会文化取向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3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
11、观点,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知识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B.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C.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将学生当作一张“白纸”D.学生应该独立学习,避免与他人讨论39.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分数:2.00)A.程序教学B.情境教学C.自由学习D.结构教学40.在罗杰斯的眼中,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 )(分数:2.00)A.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学习B.主动发现的学习C.能在主体内部建构完形的学习D.全身心的学习41.学习者出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物的意义,这反映了有意义学习的( )特
12、点。(分数:2.00)A.全心投入B.自动自发C.全面发展D.自我评估42.下列属于罗杰斯的教学观的是( )(分数:2.00)A.教师中心教学B.学生中心教学C.逐渐分化教学D.先行组织者策略43.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编码、贮存登记属于( )(分数:2.00)A.领会阶段B.习得阶段C.保持阶段D.反馈阶段44.贾德证明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实验是((分数:2.00)A.迷宫实验B.小鸡啄米实验C.水中打靶实验D.迷笼实验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4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46.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13、分数:2.00)_47.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8.简述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分数:2.00)_49.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50.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分数:2.00)_51.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52.必答题(分数:2.00)_5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说其对实际教育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分数:2.00)_54.比较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分数:2.00)_55.
14、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数:2.00)_56.请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分析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成,并给出有效的干预建议。(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及其理论解释)-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 )(分数:2.00)A.学生的指导者B.学习的设计者C.学生的合作者 D.教学的决策者解析:3.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主观性 B.客观性C
15、.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解析:4.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认知主义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而建构主义把教师看成学生的指导者B.认知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解析: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判断学习的标准?( )(分数:2.00)A.看是否由经验引起B.判断个体是否产生了行为上的变化C.看个体行为的变化是否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导致D.只有人类才有学习 解析:6.将学习分为知识、理解、应
16、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种类型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加涅B.桑代克C.布鲁姆 D.班杜拉解析:7.在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实验中,当狗对铃声产生条件作用时,同时再给一个中性刺激“音乐”,几次之后,仅仅音乐,狗也会分泌唾液,这种情况称为( )(分数:2.00)A.条件作用的泛化B.条件作用的分化C.条件作用的消退D.高级条件作用 解析:8.行为矫正就是指通过( )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分数:2.00)A.惩罚 B.消退C.负强化D.分化解析:9.通过认真的复习,我对取得好的成绩越来越有信心,并因此更加努力的学习,这其中有( )的作用。(分数:2.00)A.自我强化 B.替代强化C.外
17、部强化D.负强化解析:10.完形一顿悟说是由( )的格式塔派心理学者提出的学习理论。(分数:2.00)A.美国B.法国C.德国 D.苏联解析:11.在布鲁纳看来,学习有哪三个步骤组成?( )(分数:2.00)A.知识的获得、确认和反馈B.知识的获得、重组和建构C.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 D.知识的获得、转变和综合解析:12.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接受学习肯定是无意义学习B.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发自内心感兴趣的学习C.接受学习中不会出现“先行组织者”D.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解析:13.有关罗杰斯的“自我实现”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二者
18、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二者在含义上是完全等同的B.后者较广义,前者包含于后者,是后者中的一个方面C.前者较广义,后者包含于前者,是前者中的一个方面 D.二者只是命名相同,无实际联系解析:14.患者中心疗法是由谁提出的?( )(分数:2.00)A.弗洛伊德B.马斯洛C.艾里克森D.罗杰斯 解析:15.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 )是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分数:2.00)A.联结一试误说 B.经典性条件作用说C.刺激一反应理论D.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解析:16.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 )在建立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数:2.00)A.同
19、化与顺应B.强化与同化C.强化与练习 D.练习与同化解析:17.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 )才可以获得。(分数:2.00)A.尝试一错误 B.经典性条件作用C.操作性条件作用D.社会性学习解析:18.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分数:2.00)A.效果律 B.练习律C.应用律D.准备律解析:19.巴甫洛夫首先是用哪种动物来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的?( )(分数:2.00)A.小鸡B.狗 C.猫D.猴子解析:20.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分数:2.00)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C.
20、中性刺激D.非刺激解析:21.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由食物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分数:2.00)A.条件反应B.无条件反应 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解析:22.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分数:2.00)A.条件反应 B.无条件反应C.操作反应D.经典反应解析:23.在条件反射建立后,若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条件反应会( )(分数:2.00)A.获得B.消退 C.消失D.同化解析:24.人或动物学会对某一特定刺激形成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是( )(分数:2.00)A.刺激分化B
21、.刺激泛化 C.获得D.消退解析:25.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反应,这个过程叫作( )(分数:2.00)A.经典性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恐惧性条件作用D.高级条件作用 解析:26.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的。(分数:2.00)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 解析:27.决定表现哪种经观察习得的行为的过程是( )(分数:2.00)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动作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 解析:28.完形一顿悟说是由( )学派所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分数:2.0
22、0)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格式塔 解析:29.托尔曼提出了哪种学习理论?( )(分数:2.00)A.尝试一错误说B.完形一顿悟说C.认知一发现说D.认知一目的说 解析:30.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分数:2.00)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B.是刺激与反应间联结的形成C.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D.是顿悟的过程解析:31.( )提出了“认知地图”这一概念。(分数:2.00)A.斯金纳B.布鲁纳C.托尔曼 D.桑代克解析:32.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思想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没有影响?( )(分数:2.00)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托尔曼 解析:33.在班杜拉的社
23、会学习理论中,动机过程不包括以下哪种?( )(分数:2.00)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他人强化 解析:34.下列不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 )(分数:2.00)A.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 S-R 反应的过程 B.学习是主体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C.学习是获得顿悟的过程D.学习受主体的期待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解析:35.奥苏伯尔所说的意义学习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分数:2.00)A.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D.必须在主体内
24、部构成完形 解析:36.某学生在学习矩形的概念时,主动将其与三角形概念进行对比,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掌握了矩形的概念。他所进行的学习属于( )(分数:2.00)A.发现学习B.反应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解析:37.以下哪一种取向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和学习都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 )(分数:2.00)A.激进建构作用B.社会建构主义C.社会文化取向 D.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解析:3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知识仅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绝对真理B.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C.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
25、构,不能将学生当作一张“白纸”D.学生应该独立学习,避免与他人讨论 解析:39.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分数:2.00)A.程序教学B.情境教学 C.自由学习D.结构教学解析:40.在罗杰斯的眼中,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 )(分数:2.00)A.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学习B.主动发现的学习C.能在主体内部建构完形的学习D.全身心的学习 解析:41.学习者出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物的意义,这反映了有意义学习的( )特点。(分数:2.00)A.全心投入B.自动自发 C.全面发展D.自我评估解析:42.下列属于罗杰斯的教学观的是( )(分数:2.00)A.教
26、师中心教学B.学生中心教学 C.逐渐分化教学D.先行组织者策略解析:43.在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编码、贮存登记属于( )(分数:2.00)A.领会阶段B.习得阶段 C.保持阶段D.反馈阶段解析:44.贾德证明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的实验是((分数:2.00)A.迷宫实验B.小鸡啄米实验C.水中打靶实验 D.迷笼实验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4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46.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要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当有相应
27、的旧观念。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来,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二来,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
28、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须想着要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理解而不只是让学生记忆,不论对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
29、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解析:47.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
30、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 (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
31、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
32、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8.简述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学习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以尽可能与世界本来的面目一致,尽管永远达不到一致。另外
33、,他们也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学习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形成大量的个体经验,这叫“自上而上的知识”。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也可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解析:49.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罗杰斯所提出的非指导可以说是指导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它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以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那种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式的指导。罗杰斯始终强调教师的“非指导性”原则和学生的“自主
34、参与性”原则。 “非指导性”教学法的特点: (1)无结构教学:课程大部分的进程缺乏连贯性和方向性。指导教师则聚精会神地、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他并不在乎学生发言切题或不切题。 (2)鼓励思考。 (3)接受的重要性: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被人们接受,而且完完全全地被接受不是对他评头论足,而是体贴和同情这个人就能够面对自己,产生丢开戒备心理和正视自己的勇气。 (4)一种新型的方法论:学生以真实的自我与他人进行交流,产生了亲密关系和热烈气氛,与一般课程上的那种非人格化的课程内容恰恰形成了对比。 罗杰斯将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移植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
35、略。“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信任、安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我实现潜能,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教师要遵守以下原则: (1)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并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2)学习的决策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并对其后果分担责任; (3)学习班集体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习过程的发展上,学习内容退居第二位; (4)课程安排是无结构的,主要从事自由讨论; (5)教师是一个非强制的知识资源,在学生问到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并鼓励学生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这种资源中,形成“
36、滚雪球效应”; (6)自律是学习达到目的的必备条件,学生必须把自律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7)学习评估主要由学生自己做; (8)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解析:50.比较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强化是指增强反应频率的效果,根据强化的目的和性质将强化划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或称为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反应频率的过程,其中令人愉快的刺激包括给予奖励、表扬等;而负强化则指通过消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的过程。不论是呈现令人愉快的刺激还是令人厌恶的刺激(即强化物
37、),强化的结果是反应频率的增加。 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以降低行为发生频率的过程。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为的频率,其结果也会导致行为频率在短期内降低。 由此可见,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导致行为频率的增加,不同的是,二者使用的手段不同,正强化是给予愉悦刺激,而负强化则是消除厌恶刺激。奖励是正强化物的一种(还有表扬等);惩罚是强化的对立,目的是降低行为的发生率,手段可以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解析:51.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加涅的学习分类是按照学习结果分为 5 类: 智力技能的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 言语信息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 运动技能
38、的学习。)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52.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5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说其对实际教育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1)知识观:该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认为科学只是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而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正确的解释,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
39、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也可靠他们的认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
40、知识的生长点。避免将教学看成仅是知识的传递,而要将其视为知识处理和转换的过程。)解析:54.比较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布鲁纳认知一发现说的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观。a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起知识体系。所谓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即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别。b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和评价,即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以后,运用各种方法将其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
41、识,最后对知识的转换进行检查。 结构教学观。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知识结构是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后,就能很好地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记忆学科知识,促进迁移,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b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内部动机是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结构原则教师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形式来呈现知识结构,但必须采用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程序原则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
42、问题或大量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换和迁移能力;强化原则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 提倡发现学习法。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发现学习法。所谓发现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他们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中,独立探究,主动思考并获得知识。 (2)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的主要观点。 强调有意义学习。 a有意义学习的定义。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非人为联系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获逻辑基础上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是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 b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所谓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由学生眼下能回忆起来的事实、概念、命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