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9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 )(分数:2.00)A.生物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3.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 )(分数:2.00)A.泥板书社B.古儒学校C.昆它布D.堂区学校4.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 )(分
2、数:2.00)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5.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 )(分数:2.00)A.古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古埃及6.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分数:2.00)A.沛西能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7.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 )(分数:2.00)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8.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分数:2.00)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9.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 )
3、(分数:2.00)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10.古儒学校是印度的( )教育形式。(分数:2.00)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11.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分数:2.00)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D.吸纳外国学者12.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 )(分数:2.00)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13.以下哪一项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分数:2.00)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
4、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14.以下有关教育起源学说与其代表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生物起源论一孟禄B.心理学起源论桑代克C.劳动起源论米定斯基D.需要起源论马斯洛15.古代埃及的学校中,由法老设定,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的学校是( )(分数:2.00)A.僧侣学校B.文士学校C.宫廷学校D.职官学校16.古代埃及的文字是写在( )上的。(分数:2.00)A.纸草B.泥板C.布帛D.竹签17.有关古埃及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古埃及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的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B.古代埃及在天
5、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C.古埃及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理解和练习D.古埃及的学校主要有两种: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18.古代印度社会最高等的人称为( )(分数:2.00)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19.古印度婆罗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其中学生生活时期是( )(分数:2.00)A.遁世期B.林栖期C.家居期D.净行期20.古儒学校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分数:2.00)A.12 年B.10 年C.8 年D.6 年21.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
6、机构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22.( )是印度婆罗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分数:2.00)A.古兰经B.吠陀经C.金刚经D.论语23.有史可查的最古老的学校是( )(分数:2.00)A.僧侣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宫廷学校24.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 )(分数:2.00)A.雅典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25.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 )(分数:2.00)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D.雄辩家26.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 )(分数:2.00)A.等级性B.民主性C.专制性D.义务性27.智者实际是指( )
7、(分数:2.00)A.聪明的人B.统治者C.教育家D.职业教师28.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 )(分数:2.00)A.荷马史诗B.产婆术C.七艺中的“前三艺”D.七艺中的“后四艺”29.以下哪一项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分数:2.00)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30.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 )(分数:2.00)A.柏拉图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31.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
8、0)A.哲学家B.治国人才C.公民D.军人32.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 )(分数:2.00)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33.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 )(分数:2.00)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4.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分数:2.00)_35.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分数:2.00)_36.古代东方文明
9、古国的教育发展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9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 )(分数:2.00)A.生物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解析:3.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 )(分数:2.00)A.泥板书社 B.古儒学校
10、C.昆它布D.堂区学校解析:4.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 )(分数:2.00)A.古希腊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 解析:5.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 10 进位计算法的是( )(分数:2.00)A.古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古埃及 解析:6.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分数:2.00)A.沛西能 B.孟禄C.杨贤江D.利托尔若解析:7.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 )(分数:2.00)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晚期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解析:8.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分数:2.00)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 D.与生产
11、劳动生活紧密联系解析:9.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 )(分数:2.00)A.宫廷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寺庙或僧侣学校 解析:10.古儒学校是印度的( )教育形式。(分数:2.00)A.佛教学校教育B.佛教家庭教育C.婆罗门学校教育D.婆罗门家庭教育 解析:11.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分数:2.00)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D.吸纳外国学者解析:12.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 )(分数:2.00)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B.原始大众教育
12、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解析:13.以下哪一项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分数:2.00)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解析:14.以下有关教育起源学说与其代表人物的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生物起源论一孟禄B.心理学起源论桑代克C.劳动起源论米定斯基 D.需要起源论马斯洛解析:15.古代埃及的学校中,由法老设定,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的学校是( )(分数:2.00)A.僧侣学校B.文士学校C.宫廷学校 D.职官学校解析:16.古代埃及的文字是写在( )上的。(分数:2.
13、00)A.纸草 B.泥板C.布帛D.竹签解析:17.有关古埃及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古埃及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的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B.古代埃及在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C.古埃及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理解和练习D.古埃及的学校主要有两种: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解析:18.古代印度社会最高等的人称为( )(分数:2.00)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 D.首陀罗解析:19.古印度婆罗门把人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其中学生生活时期是( )(分数:2.00)A.遁世期B.林栖期C.家居期D.净行期 解析:20.古儒学校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分数:2
14、.00)A.12 年 B.10 年C.8 年D.6 年解析:21.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 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解析:22.( )是印度婆罗门教育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分数:2.00)A.古兰经B.吠陀经 C.金刚经D.论语解析:23.有史可查的最古老的学校是( )(分数:2.00)A.僧侣学校B.职官学校C.文士学校D.宫廷学校 解析:24.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 )(分数:2.00)A.雅典 B.斯巴达C.麦加拉D.科林斯解析:25.斯巴
15、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 )(分数:2.00)A.身心和谐的公民B.英明的治国者C.保家卫国的战 D.雄辩家解析:26.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 )(分数:2.00)A.等级性B.民主性 C.专制性D.义务性解析:27.智者实际是指( )(分数:2.00)A.聪明的人B.统治者C.教育家D.职业教师 解析:28.智者在教育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教育史上著名的( )(分数:2.00)A.荷马史诗B.产婆术C.七艺中的“前三艺” D.七艺中的“后四艺”解析:29.以下哪一项不是智者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分数:2.00)A.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B.传播文法、修辞、辩证法,确定七
16、艺中的“前三艺”C.提出政治家或统治者的教育D.传播天文、几何、算术、音乐,确定“四艺” 解析:30.在西方哲学史上开辟了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变新阶段的人是( )(分数:2.00)A.柏拉图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解析:31.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B.治国人才 C.公民D.军人解析:32.助产术的最大特点在于( )(分数:2.00)A.引导对方自己得到答案 B.通过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找事物的“一般”C.使人陷入自相矛盾D.寻找事物的普遍概念解析:33.下面哪个不是苏格拉底方法的局限?( )(分数:2.00)A.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
17、情B.受教育者对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C.受教育者必须对教育者感到信任和尊敬 D.谈话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人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4.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当时古埃及学校的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 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 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 僧侣学校,也称寺庙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
18、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 (2)古埃及学校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注重练习书写、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机械教学为主,不重解释和说明;学生主要靠模仿进行学习,机械训练和背诵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儿童所不理解的,教学上又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因而,体罚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解析:35.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印度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介绍其教育状况离不开对其
19、种姓制度的了解。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对整个印度教育影响深远,印度教育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上。 (1)有关婆罗门的教育:由于婆罗门属于印度的高级的僧侣阶层,使得婆罗门教育的发展超过任何其他阶层。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因此,家庭教育是婆罗门教育的主要形式。 (2)佛教教育:印度佛教是根基于婆罗门教的宗教,但是它与婆罗门教有很大区别:一是反对“婆罗门第一”,主张“四姓平等”;二是在教育上进行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20、。为了使教育面向大众,他们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来取代“梵文”,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僧徒学习 12 年,合格者为“比丘”(僧人),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在初级阶段,以教师口授和学生记诵为主;在高级阶段,教学采用了争辩和议论的方法。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一些著名的寺院吸引了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学习,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36.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发展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大致具有以下的特点:
21、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期,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