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是( )。(分数:2.00)A.导师B.教仆C.牧师D.智者3.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是( )创办的。(分数:2.00)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4.西方教育史上的“三艺”是由( )创设的。(分数:2.00)A.牧师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智者派5.首次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是( )。(分数:2.00)A.柏
2、拉图B.昆体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6.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的西方教育家是( )。(分数:2.00)A.西塞罗B.柏拉图C.昆体良D.奥古斯丁7.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分数:2.00)A.政治学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D.乌托邦8.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 )。(分数:2.00)A.雄辩术B.启发法C.问答法D.讲授法9.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的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0.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 )提出的。(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11
3、.斯巴达教育要把氏族贵族子弟训练成为( )。(分数:2.00)A.绅士B.武士C.公民D.骑士12.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B.武士C.公民D.学者13.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智育B.美育C.军事教育D.体育教育14.柏拉图在( )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分数:2.00)A.理想国B.法律篇C.会饮篇D.申辩篇15.( )指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推掉。”(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西塞罗16.在古希腊教育内容中,“五项竞技”包括:赛跑、( )、摔跤、掷铁饼和
4、投标枪。(分数:2.00)A.跳跃B.游泳C.射箭D.击剑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8.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分数:2.00)_19.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分数:2.00)_20.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道德。(分数:2.00)_21.柏拉图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构建了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分数:2.00)_22.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分数:2.00)_23.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5、)24.简论希腊化时期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及其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情况。(分数:2.00)_25.简谈苏格拉底在德育论上的有意探索。(分数:2.00)_26.简评苏格拉底“产婆术”。(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28.试论希腊古典时期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分数:2.00)_29.试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理论要点。(分数:2.00)_30.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古代教育史)-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
6、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西方最早意义的教师是( )。(分数:2.00)A.导师B.教仆C.牧师D.智者 解析:3.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园是( )创办的。(分数:2.00)A.柏拉图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解析:4.西方教育史上的“三艺”是由( )创设的。(分数:2.00)A.牧师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智者派 解析:5.首次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是( )。(分数:2.00)A.柏拉图 B.昆体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解析:6.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的西方教育家是( )。(
7、分数:2.00)A.西塞罗B.柏拉图 C.昆体良D.奥古斯丁解析:7.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分数:2.00)A.政治学 B.理想国C.雄辩术原理D.乌托邦解析:8.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 )。(分数:2.00)A.雄辩术B.启发法C.问答法 D.讲授法解析:9.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的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解析:10.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 )提出的。(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西塞罗C.苏格拉底D.柏拉图 解析:11.斯巴达教育要把氏族贵族子弟训练成为( )。(分数:2.00)A
8、.绅士B.武士 C.公民D.骑士解析:12.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分数:2.00)A.哲学家 B.武士C.公民D.学者解析:13.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智育B.美育C.军事教育 D.体育教育解析:14.柏拉图在( )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分数:2.00)A.理想国B.法律篇 C.会饮篇D.申辩篇解析:15.( )指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推掉。”(分数:2.00)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 C.苏格拉底D.西塞罗解析:16.在古希腊教育内容中,“五项竞技”包括:赛跑、( )、摔跤、掷铁饼和投标枪。(分数:2.00
9、)A.跳跃 B.游泳C.射箭D.击剑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8.智者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到公元前 5 世纪后期,“智者”一词被专门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他们云游各地,授徒讲学,成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智者的出现使得职业教师已逐步取代原有的“大众教师”,教育工作已开始职业化。)解析:19.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分数:2.00)_正确答案:(
10、正确答案:错误。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反对民主政治,是专家治国论者。他认为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对青年人进行培养,使其成为治国之材。)解析:20.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道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苏格拉底提倡“智德统一”,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就是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行事,这个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它肯定了道德是可教性的。但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解析:21.柏拉图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构建了古代西方第一
11、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学校制度体系。少数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之顶端;为数较多的理性不全但意志坚强者,接受不完备的教育,处于塔之中部;而缺乏理性,情欲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则在塔的底层,接受最不充分的初等教育。这个学校制度明显地表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它是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解析:22.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亚里士多德总结了雅典教育的经验,以其心理学为
12、依据,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解析:23.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亚里士多德对教育有着高度的评价,认为教育能使人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但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4.简论希腊化时期教育出现的新变化及其东西方文化教育的融合情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变化:初级学校发生蜕变,由重军事、体育到重视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
13、所取代;高等教育有一定发展,出现了诸如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昂克”、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等。 (2)交流: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地,从而对这地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从雅典逐步转移到亚力山大利亚城;东西方文化接触,使东方的宗教与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相互影响,助长了宗教神秘主义流行,基督教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解析:25.简谈苏格拉底在德育论上的有意探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人学会做人,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教人“怎样做人”。“智德统一”,智慧即德行。他认为道
14、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行事,这个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他要求人们以明智的认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自己的欲望。 守法就是正义。也认为正义的行为和一切道德都是智慧。 身教重于言传。)解析:26.简评苏格拉底“产婆术”。(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定义: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
15、。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这即是“产婆术”。 (2)评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找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但是,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得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7.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8.试论希腊古典时期智者的教育活动及其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智者不仅在希惜文化史上占有重
16、要地位,作为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想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 (1)教育实践方面 第一,有教无类,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 第二,将与训练演说技能相关的文法、修辞、辩证法作为教育的主要科目,扩大了教育内容和范围,西方教育史上沿用长达千年之久的“七艺”中的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就是由智者首先确定下来的; 第三,智者重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还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政治家或者统治者的教育。 (2)教育思想方面 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 首先,作为职业教
17、师,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现象与政治现象、道德现象等社会现象相区分。他们把教育过程当作一个运用禀赋、进行练习的过程。 其次,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教育与政治、道德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教育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再次,智者反对道德天赋论,强调道德是人人都可拥有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在希腊教育思想中的一些基本的范畴、命题、原理,在智者们的言论中也或多或少地涉及了。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摹本线索和方向。)解析:29.试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理论要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论教育的意义。苏格
18、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可以使人得到改进。只要使人可以预测结果的事都是由人的智力掌控的,是可以学习的。 (2)论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治国者必须有才有德,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识。 (3)教育的首要任务。苏格拉底认为培养道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道德是实践的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伦理、政治等人类自身问题,哲学应当是能够实践的。什么是道德?苏格拉底不满智者们的怀疑论和相对主义,要求在真理、道德上探求普遍有效的“一般”,研究伦理概念的一般定义。第一次提出了伦理学的理论问题,是哲学思维的一次飞跃。 (4)教育内容。广博而实
19、用的知识,除了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以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同时,还很注重体育锻炼。(5)教学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解析:30.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
20、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 (2)依据他的规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 (2)婴儿 3 岁以前在育儿所,36 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游戏场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儿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戏的内容、方法必须慎重选择,不应轻易变化,以免形成儿童“厌旧
21、喜新”的心理。游戏场还进行音乐、唱歌、听故事等活动。 (4)柏拉图重视歌曲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的曲调应是欢快、奋发、高昂的,以便培养儿童坚毅、快乐。勇敢的性格。对儿童讲述的故事应慎重选择。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做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列在目录上、劝导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之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解析: